盘活课程资源,渗透人文教育

2022-03-23 20:18吕仙有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书法活动语文

■ 吕仙有(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二中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馈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性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一、综合性学习——制定方案,精神的熏陶,心灵的洗涤

在语文新《课标》中,综合性学习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个项目,自新课改以来,成为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它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其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本套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每册安排3次,使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3次活动各有侧重,分别为传统文化、语文综合实践、语文生活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别重视道德建设,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在道德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和途径。孝道作为道德之首,儒家文化的基础,这方面的内涵和经验自是丰富。我认为,德育应从孝道教育入手。

我在上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时,借助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老人。

活动规划:

第一阶段:阅读资料夹,参照提示,提取信息,策划活动,分组制订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讨论完善活动方案,细化活动计划,分配落实任务,同时教师进行检查指导。

第三阶段:分组展示活动成果,小组成员开展互动交流。

第四阶段:开展活动总结评价,即师生评委对每一个展示进行点评,并评出优胜者。

时间安排:活动准备一个月(课内或课外),活动展示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阅读资料夹,参照提示,提取信息,策划活动,分组制订活动方案。

1.引阅读教材第101—104页资料夹”的内容,参照提示,共同策划、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

提示:这些资料有文字、海报、图画,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技巧和方法。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并通过同一个主题组合在一起。

2.“资料夹”中的重要信息,概括重要内容;利用“资料夹”中的漫画和文本信息作出合理判断;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提示:非连续性文本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即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参考教材第101页“资料一”中的活动方案,分小组讨论后制订出一个“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可参考所附的表格)。

提示:方案要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日程安排和人员分工等内容。教师要把活动方案的策划、制定权交给学生,不能代替学生制订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成活动方案设计,制作并展出“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宣传海报,利用网络查找、搜集资料,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基本手段展示主要学习成果,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建构,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并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孝亲敬老”不仅仅是孝敬亲人,也要关爱所有的老人,从而提升“孝”的境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阶段:讨论完善活动方案,细化活动计划,分配落实任务,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召开班级专题讨论会,指导学生讨论修改活动方案和设计宣传海报;根据拟定的活动方案,通过分工合作,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可参考教材第102页“资料二”,制作宣传海报,并邀请本年级教师和别班的同学参加本活动;检查学生的活动是否按照拟定的活动方案推进;指导学生修改海报和ppt;指导学生设计、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和采访提纲,指导撰写活动报告。

第三阶段:分组展示活动成果,小组成员开展互动交流。

导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孝”在《尔雅》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是“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由此,我们可知孝的本义就是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请同学们快速整理自己准备的素材,然后进行分组交流展示,感受和理解孝文化的内涵。

任务一:识孝义,悟孝理;任务二:感恩德,察孝行;任务三:践孝义,拓孝心。

第四阶段:开展活动总结评价,即师生评委对每一个展示进行点评,并评出优胜者。

教师邀请三位学生代表和自己组成师生评委小组,负责指导学生拟定评分方案,并现场打分;师生共同对每一个展示进行点评,要求发现亮点,进行激励性评价;师生对各小组的宣传海报进行等级评价;对各小组的展示,从内容、形式、过程、创意的维度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技巧和方法,还体验划组织活动,如制作海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撰写活动报告等。孝亲敬老活动,让我白了尊老爱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自身和尊敬身边的人做起,努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这一优良传统。

二、硬笔书法训练——陶冶情操,提升自我,感悟人生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法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让学生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体会书法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于弘扬书法艺术,传承书法文化,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我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大有裨益,书法活动不仅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意志力、文化修养、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培养。我在实践中以课堂为阵地,借助“墨香校园”活动,大力弘扬这种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让学生观赏名家书法,陶冶情操,激发对学习书法的兴趣。我搜集了大量名家书法作品,从唐代的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的作品,晋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近代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体会各家书法独有的魅力,如:柳公权书法有“柳书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我还给学生讲述王羲之小时候勤奋练书法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书法家勤奋刻苦的精神和认真细致的态度,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字如其人”,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艺术。写字的用途仍很“广阔”。诚然,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应用,写字的场合的确少了,但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电脑打字也是这样,能代替一部分手工“写字”,但不可能全部替代。写字的用途还是很广的,如签名、签字、留言、题字、记录、写信,等等。写字的意义仍不可忽视。练字还可以陶冶情操,更何况我们是中国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是我们交际的工具,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爱国心的具体体现。学生明白了这些,自然能体会写好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次,确定具体可行的计划。要求学生每天练习写一页字,家长监督,教师检查;每周星期五利用课堂三十分钟左右进行书法比赛,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公布表彰,并对一等奖、二等奖的作品进行展示;每月小结一次,对获奖两次和两次以上的学生进行奖励,颁发奖状和奖品。

三、手抄报——开阔视野,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办手抄报不只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它集语文、美术、书法于一体,能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综合能力,并让学生在办报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确定主题。结合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

第二,科学分组。充分考虑每小组男女生比例、兴趣爱好和特长。活动前,向学生提供一些办报的主题,如反映祖国的建设成就,家乡的发展变化,学校的变化,同学们的进步以及百科知识、时事周刊……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也可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然后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若人数太多,可适当调整或在一个大主题下再分几个子主题。分组后,让学生选举出本组的主编,然后在主编的组织下,像编辑部一样进行分工。为了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可以定时实行职位轮换,让每一名学生得到不同职位的锻炼。

第三,评比展出。从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创意新颖、书写与插图、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出版一期手抄报后,要安排时间进行交流和评价。评价前,让各组把自己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着重让学生谈优点、谈方法、谈体会,以达到评价和交流的目的。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由教师保存,作为展示的资料。每学期利用重大的节日(如:春季学期用“五一”劳动节,秋季学期用“十一”国庆节),以班为单位向全校师生展出。布展也是一项艺术,要指导学生处理好版面,注意标题、作品等的搭配。这是一项展示成果、增强信心、促进交流的有意义的活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来时,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会倍增。同时,这也是每班之间的一次大交流。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走向社会,供村委会、居委会节日活动使用。

四、课本剧、小品——丰富生活,勇于探索,开拓进取

教育学家说过,致力于某项创造性活动中的人,他们的心会变得敏感,目光变得敏锐,所有的一切都将赋予创造的意义。课本剧通过音乐、舞蹈、文字、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间和空间于一体,因此通过编课本剧、小品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并通过排演课本剧、小品这一形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开拓进取的活力,活泼大胆、勇于探索的品格,从而把素质教育以孩子们最喜爱的方式,最活泼灵动的形式,最生动直观的效果,扎实而有效地落实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一,精选篇目。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中,《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有着鲜明的自传色彩。通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在客观把握和认识自己的前提下,进一步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在帮助学生树立乐观进取的精神和坚定的人生信念方面大有好处。因此,我选择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作为编课本剧的篇目。

第二,分角色、准备工作。《丑小鸭》一课,按角色在全班同学中选出演员,并选组长一名,负责课下组织排练。组长负责演员表演所需道具、服装等的制作和准备工作。全班同学组成评委会,投票选出最佳角色。

第三,演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出,使学生通过排演活动获得情感愉悦,审美享受,活跃思维,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最终实现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虽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又说:“现在教学生可不是仅仅让他们去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样应该同样看重,都要让他们受到最好的训练。”叶老的话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具体方法,语文活动就是很好的练习方式,语文教师就应该放开手脚,在生活广阔的舞台中捕捉、优化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书法活动语文
书法
“六小”活动
书法欣赏
“活动随手拍”
书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书法欣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