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娅(昆山市花桥中学/江苏省昆山市)
陶行知,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中国教育的引领者,教育思想独特而丰富,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巨人”。
“行知思想”起源于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王阳明。他认为先接受知识,而后才能学会行动,即“先知后行”,该观点曾一度深受陶先生的认同,故而他给自己取名“陶知行”。然而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先行万里路,怎将“万卷书”读懂呢?陶先生悟出其实“行”才是“知”的起点,后改名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也是陶先生的主要教育理论,教育不该是只存在于课本上的平淡、枯燥、只能宣之于口的生涩知识,要想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爱上学习,喜欢受教育,教育就一定要联系生活,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最后也将回归于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
情境教学是一种依托课堂,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勾连,让学生在情境中沉浸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情境教学的氛围中,学生仿佛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用日常生活所悟的知识去解决课本上的问题,亦是一种全新、新鲜、趣味的课堂体验。同时,这恰好与陶先生的“行知合一”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都主张“课堂来源于生活,生活作用于课堂,最后又回归于生活”。当然,在具体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该是一个有心人,让情境教学适合学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养成,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快乐学习。
现阶段,社会对文言文的教学日益重视,统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也呈现出了篇幅多、占比大的特点,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要发展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等。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生活情境教学法在授课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教师创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减轻对文言文的疏离感,还可以最大程度唤起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发展学生的鉴赏、品读、思辨等多种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提升审美素养,建构人文情怀,关注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即综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迁移。
陶行知先生强调“行动是一切想法的起源,知识就是从实践中诞生的”,突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手脑结合的重要性与实践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力争释放学生的天性,课堂即场地,学生即故事的主人公,让他们在还原文本内容过程中亲历故事,在表演情境中“行”,从而加深理解,增长智慧,收获知识。
1.成语微话剧,浸入课堂
很多成语均衍生自文言文,如杞人忧天、一鼓作气、世外桃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温故知新等。教授《出师表》时,可以让学生先合作表演微话剧: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备父子的小故事,比如空城计戏弄司马懿、火烧新野、舌战群儒等,让学生在嬉笑怒骂中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同时也对他的忠诚、鞠躬尽瘁的精神有所感知,更容易融入课堂,感悟诸葛亮的一片赤诚。授课《孙权劝学》时,小组合作,以自身经历创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剧本进行课堂微表演,既贴近生活,轻松拉近文白距离,又锻炼了学生的习作创新能力。
2.安排身份,营造意识
教师通过给学生安排身份的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究”,变“萎靡不振”到“跃跃欲试”,变“听学者”为“教学者”。教学《卖油翁》时,让学生来充当“医生”,来为这个康肃公看病,探讨他身上的缺点,“治”好他,让他成为一个值得别人喜欢的人,学生显然会比进行单纯的翻译文言文更有兴趣,这样的身份安排,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翁,学生自行推动课堂环节的进行。
学习《醉翁亭记》时,假如欧阳修穿越到现代,要来参加“全国优秀官员评选”,你是比赛的评委,你会为欧阳修打几分呢?可以从生平事迹、才华素养、廉政爱民、朝野名声、宦海沉浮等角度分别打分,并讲明理由。作为学生,向来处于被评价、被忽视的地位,被家长、班主任、各科教师甚至同学评价,如果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一跃成为情境中的主体,赋予他们特殊而有趣的身份,不但树立了主人翁意识,而且丰富了体验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角色扮演,体悟个性
角色扮演时,通让学生亲历文本,从书外世界迅速进入主人公的世界,快速缩短学生与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从而感受更生动形象、真实愉悦的趣味课堂。
如教授《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我课前布置同学们三人一小组,分工扮演元方、友人和旁白,当堂竞赛,学生投票选出“最佳表演组”,让他们按句子的动作表演,其他同学作为旁观者(故事的看客),浸入情境中,边看表演边用四字词语点评人物,元方的淡定从容、沉着冷静、懂礼识仪、天真率性,友人虽“无理无信”,但“知错能改”,这些个性在情境中娓娓展现,不需教师多加引导,其意自明。
再如《核舟记》中对船头坐着苏、黄、佛印三人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卖油翁》陈尧咨先后对待卖油翁态度的差别,都可以尝试角色扮演的形式,穿越历史,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与古人的“密切”接触中,感受人物的个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时代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只能偏安三点一线(即食堂、教室、寝室),不能真正去畅游五湖四海。然虽不能身至,却可心至,以“疑”代“行”,因“疑”而“思”,因“疑”而“学”,在疑问中畅游书海,在疑问中读出精彩。
1.于疑问中走进精彩课堂
在教学《木兰诗》时,可以借助希沃软件先播放几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木兰形象图片,有古典形象的、有迪士尼形象的、有动画形象的、有男装形象的,一段刘亦菲主演的好莱坞电影《花木兰》片段和动画片《花木兰》片段,通过图片和视频,吊起学生探究的胃口,并借机提问:历史上真实的花木兰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还原历史真相。这个导入从我们日常生活耳熟能详的花木兰图片和视频入手,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不易被生涩的古文吓退,同时学习书中花木兰形象时,由于有过现实体验,易于理解,也有话可说,利于课堂活动高效地开展。
2.于疑问中生成精彩课堂
以教授《陋室铭》为例,在疏通文章大意后,教师可以预设这样的情境:“文章题为《陋室铭》,但文末发出‘何陋之有’的言论。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陋室实际上陋还是不陋呢?”让学生围绕问题辩论。有些同学认为是陋室,因为“山不在高……惟吾德馨”,把矮山、浅水与陋室进行类比,说明屋子的确是“陋”。还有同学可能认为虽然屋子外表破旧,但是在作者眼中却一点不简陋。从“苔痕上阶绿……西蜀子云亭”,写出了此处地理环境优美。且能与名人住所相提并论;作者交友高尚;诗人生活情趣高雅且安逸悠闲。由辩论中点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一起步入古人的精神世界。课堂最珍贵的不是直接获取正确的答案,而是在疑问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感悟,在不断的脑力劳动中获取知识的宝藏,精彩课堂由此生成。
3.于疑问中成就精彩课堂
在引导学生对于《小石潭记》的全文翻译有了一个总体掌握之后,教师穿插呈现了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钴姆潭记》的第一段,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同时还出示两篇文言文的创作背景、文体知识,让学生思考柳宗元写作时的心境和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描写的角度等。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后发现,《小石潭记》的语言特点——静、清、简,体会到柳宗元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
再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教师提问“左右”“而”“孰”“何能”等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扫清课内文言文基础学习的障碍,在解决这些基础字词疑问的过程中,充分解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品悟理解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即生活是课堂教育的本源,要让学生读出文本中的生活气息,从而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最终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课堂,应用于自身,应用于生活,应用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模仿古人的生花妙笔
在设计《咏雪》一文时,运用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雪的实际体验,感受谢道韫、谢朗所写诗句的水平高低,这就非常真实可比。再请学生尝试用文言文写下:“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
学习《两小儿辩日》,听到文末那句两小儿略带天真、嘲笑语气的“孰为汝多知乎”,让学生设想假如自己穿越成了孔子,会如何应对?用文言文写下来。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揣摩文言文含蓄、凝练、雅致的特点,将自己代入孔子身份中,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一方面锻炼了文笔,另一方面感受到了古人的才高八斗、心胸豁达、自谦自谨,最终吸收转变为自我的学识涵养。
2.内化古人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在情境中渗透知识,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审美能力。选进教材的文本,或能体现主人公的情操志趣、责任担当,或能再现古人高超的智慧,给后人以启发,或能歌咏山川之美、怡情养性,或能从凡人小事中寄托高洁人格……
如在教授柳宗元《醉翁亭记》时,可以让学生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在纸上用画笔创作出第二段山间之早晚和四季之美景,然后再欣赏点评画作的过程中,将画作进行再创作,形成一段段优美的散文化文字,最后录成音频文件发到朋友圈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可以在优秀作品下面进行评论和点赞,体味柳宗元的高超写作技巧和大自然山水之美,向古人学习。这些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升,让学生从学会“审美鉴赏”到“审美表达”,最终实现“审美创造”。
3.继承古人的理想信念
新《课标》强调:“初中生要学会从古代文化中汲取养料,弘扬中华文化。”学生可以假设范仲淹生活在自己的班级,他想要为班级赢得荣誉,而其他同学则不赞同他的行为做法,他深受打击。但是他看到另一位同学虽然受到打击,还是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很感慨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态度。他也认为即使自己受到打击,但为班级奉献的心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以还是关心着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他人的误解与打击,也一直调整心态,做一个乐观的人。
这个生活经验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情境创设的,进行写作背景的置换,将范仲淹的经历置换到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进行讲述,学生就比较容易感同身受,理解这种旷达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继承古人的思想情操,进而将这种心态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乐观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艰辛,做一个胸怀大志、为国为民的中华儿女,秉承中华民族传统“先苦后甜”的思想。
新中国的教育,日新月异,一路走来,教育界的前辈都在努力追随陶行知先生的脚步,实践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创新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粗取精,扬精去粕,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为了未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而持之以恒奋斗着。作为行知文化传承者,笔者坚信“教育”与“生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互为表里的,无论是脱离生活谈教育,还是脱离教育谈现实生活,都是易倾之厦、覆巢之卵。今后还将秉承陶行知先生的遗志,继往开来,在初中语文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中继续大力推行行知文化,创新语文思维,坚持立德树人,培育英才,这也是新时代吾辈青年教师终身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愿望。
笔者深知,对情境教学与陶行知思想的结合研究还十分浅薄,接下来将会继续深入钻研,寻找更有利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当然,本文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