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霖
(华通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35)
城市森林是维系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在城市固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含蓄水源、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未来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有了明确指示,提出优化城市整体功能与空间布局,拆除违法建设,坚持“留白增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17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森林建设指导书(试行)》提出城市森林理念,并对城市森林建设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明确了城市森林应具有森林景观外貌与结构特征,要求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运用异龄、复层、混交的手法营造近自然绿地结构,突出森林的生态功能。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建设。
与一般公园绿地相比,城市森林营造背景下的公园景观的生态效益有了更大的提升,着重强调了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游憩空间的科普性。相关部门通过乡土树种的运用、近自然植物群落的组合搭配、森林生境的营造等,为场地生物提供生存繁衍、栖息的环境,通过一定程度的自然演替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以保护生物多样性[1];将森林融入城市场地,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自然野趣之美,减少人为营建的干预,合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实现场地可持续循环利用;依托森林开展林下活动,将场地文化特色与森林科普相结合,增加场地游憩空间活力,使人们能在城市中更多地去亲近、感知、体验自然。
从城市生态空间角度来说,公园生态建设能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补充城市公园环,形成连续的生态城市网络。从社会区域角度来说,公园生态建设能缓解城市化发展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解决居住区周边与公园绿地分布严重不足的问题,合理利用腾退增绿空间增加城市活力。从场地文化角度来说,现阶段城市森林营造背景下的公园建设用地大部分属于城市拆迁腾退空间,残留了场地发展的痕迹,通过公园生态景观建设与改造,可深入挖掘场地原有历史文化特色,与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同时可依托森林场地开展林下活动,增加游憩空间的科普性。
2017年,北京市公开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了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其中“三环”为一道绿化隔离带城市公园环、二道绿化隔离带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北京市纪家庙公园所在的区域位于丰台区南三环与南四环间,属于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三环”中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城市公园环,其建设对补充城市公园环具有重要意义。
纪家庙公园南北侧紧邻城市干道,东西与次干道相接,周边分布有工业区及居住区,厂房分布密集,500 m服务半径内多为居住区,周边绿地稀缺。场地由内部小路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共计约6.35 hm2;其中,西侧为陈旧棚户区房,需要拆迁腾退面积约2.60 hm2,东侧为密林区(2012年平原造林工程),面积约为3.75 hm2。
纪家庙公园西侧拆迁腾退后留有废砖土、瓦土等建筑垃圾,植被以杂草、野花为主,少有乔木。东侧场地早在2012年属于平原造林区域,留有旱柳、栾树、油松、海棠等苗木;局部因郁闭度较高、阳光透射率降低,幼苗长势较弱。场地整体地势略高于外围市政道路,内部东侧密林区高于西侧拆迁腾退区,高度差为2~3 m。
3.2.1 构建场地的森林外貌与形态。纪家庙公园因东西场地由内部道路分割为东西两地块,导致其生态整体性差。设计上可利用植被连通东西场地空间,通过构建场地的森林外貌与形态,营造场地森林生态基底,打造多种生境模式,增加场地物种多样性。
3.2.2 营造场地低成本、可持续性建设。纪家庙公园场地留有大量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根据北京市对场地渣土不外运的相关指示,相关部门在设计中需要针对建筑垃圾采取就地消纳的措施,并进行低成本、可持续性建设。
3.2.3 构建海绵城市型绿地。纪家庙公园地势东高西低,且整体地势高于外围市政道路,相关部门在设计中应顺应地势现状,构建海绵城市型绿地,增加场地径流景观。构建海绵城市型绿地,一方面可满足海绵城市绿地自我消纳场地雨水的效应,减轻市政排水压力;另一方面可蓄积多余的雨水,为场地周边常驻小动物提供水源。
3.2.4 再现场地文化的地域特色。设计人员应挖掘纪家庙公园历史文脉,进行文化元素的提炼,并将其应用于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依托森林进行林下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体验森林的科普教育功能,认知场地的文脉历史。
3.3.1 近自然植物群落模拟空间营造。
3.3.1.1 营建西侧近自然植物群落空间。纪家庙公园西侧现状植被较少。为构建城市森林外貌与形态,相关部门应以高大的乡土树种为骨架,运用近自然异龄、复层、混交3种种植手法,进行植被空间的组合、布局、模拟,打造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森林景观。设计区域空间以疏生林(主次入口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散生林(林下休闲活动区、百草花园区)、林间湿地花园为主。其中,疏生林采用近自然异龄复层混交林的配植模式,强调乔、灌、草合理搭配,突出近自然植物群落的观赏效果。设计人员应根据胸径、树高确定种植乔木规格[阔叶乔木(Ф8~10 cm)∶(Ф10~13 cm)∶(Ф13~15 cm)∶(Ф15~18 cm)≈2∶5∶2∶1,针叶乔木(H 3.5~4.0 m)∶(H 4.0~5.0 m)∶(H 5.0~6.0 m)≈1∶3∶1],灌木须在5年生以上。散生林多采用现状大树或孤赏树结合开敞的林间活动区与周边近自然混交林营造组团的配植模式,树种以落叶乔木(Ф18~20 cm)、针叶乔木(H 5~6 m)为主;地被以缀花草坪为主,适当点缀5年生灌木,营造开敞的林下活动空间。林间湿地花园采用异龄混交林与复层种植两种配植模式进行建设,外侧采用异龄混交林种植形式,核心区域采用特色复层的种植形式。外侧近自然异龄混交林整体乔、灌比例为8∶2,针、阔乔木比为3∶7,其中落叶乔木胸径在13~18 cm,针叶乔木树高在3.5~5.0 m,灌木5年生以上。核心区域的特色复层种植的小乔木与灌木比例为6∶4,针、阔乔木比例为2∶8,沿湿地搭配种植水生与湿生植物,综合打造场地内外近自然植物生态空间。
3.3.1.2 梳理东侧密林空间。纪家庙公园东侧现留有2012年平原造林的密林,主要有旱柳、栾树、油松、海棠等,且已具有针阔混交林的样态,部分区域郁闭度已达到0.9。造林人员尊重场地现状,合理利用已有种植模式,在郁闭度达到0.9的区域进行开林窗,适当疏伐,形成区域散生林(大树结合开敞的地被空间为主)或林下活动场地,以打造密林森林体验区。对于伐梳后的苗木或因自播能力较强而疏伐的乔木小苗(栾树、旱柳等),至移栽场地内西区。综合场地生态效益来说,梳理密林空间避免了因其郁闭度太高而影响鸟类飞行,同时增加的林间空隙为小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3.3.1.3 补充东西场地生态过渡空间。由于纪家庙公园东西场地被内部道路明显分割开,为有效连通东西场地的生态过渡空间,设计人员运用两种补充苗木的方法进行场地空间处理。一是在原有植被基础上补充彩叶树种作为背景林,丰富群落季相景观,缓解斑块种植间的生硬状态,柔和过渡空间林缘的种植层次,形成连续优美的林冠线,创造连续的生态过渡空间[2]。二是在东西场地交汇边缘处适当增加营巢、蜜源等乡土树种,如金叶梣叶槭、金叶榆、秋紫白蜡、山楂、金叶接骨木及金银木等,有效招引昆虫、鸟类[3]。
3.3.1.4 加强外围复层密林防护。因纪家庙公园外围靠近快速交通要道,为加强生态防护,造林人员应结合微地形进行森林景观营造,植物配植模式以复层针阔混交林为主。落叶乔木胸径13~15 cm,针叶乔木树高4.0~5.0 m,灌木3年生以上;针、阔乔木比例大于3∶7,乔、灌比例约8∶2;搭配组团国槐/银杏+华山松+野蔷薇/绣线菊类、栾树/雄性毛白杨+桧柏+海棠配植模式。
3.3.2 森林生境营造。
3.3.2.1 林间湿地花园与湿地岛。林间湿地花园与湿地岛属于湿生生境,设计人员在其内部运用生态栈道、植被、水体等景观元素,综合贯通形成场地生态连廊。林间湿地花园位于纪家庙公园西侧低点,设计形态蜿蜒回曲,渠溪呼应,利用自然生态驳岸打造的弯曲沿岸与各种形式开合的水体结合,适宜禽类生物觅食栖息[4]。为打造适合游禽生物隐蔽的水域生境,同时兼顾观赏性,设计人员应沿湿地花园栈道1 m范围内种植拂子茅、芦苇等禾本科植被,仅在观赏平台、驻留观赏点视线处进行适当打开。视线远处的湿地岛为隐蔽的水域生境,岛外围种有柳枝稷,内设有用石块、树枝、黏土堆砌的自然堆,可供岛上游禽类动物筑巢、繁殖、觅食。该区域顶层采用乡土树种丝棉木、枫杨、蝴蝶槐,中层灌木采用重瓣棣棠花、麦李、水栒子等浆果或蜜源植物,水体与栈道边缘种植大量的草本、禾本科植物,如千屈菜、香蒲、水生鸢尾、花叶芒、拂子茅和柳枝稷等。
3.3.2.2 疏生林科普区。疏生林科普区内有开放的草地,林下有低矮小乔木、灌木,景观打造宜游、宜赏,空间变化丰富,适合多种鸟类、哺乳动物在此栖息,群丛自然分布,植物以蜜源、食源等乡土树种为主。此区域主要植物种类有侧柏、木香薷、紫珠、文冠果、山楂、白花山碧桃、鸡树条、荚蒾和多花胡枝子等。
3.3.2.3 散生林花圃区。散生林花圃区属于散生林生境,位于百草花园区,是整个园区的特色景观之一。场地中种植若干大乔木(七叶树、金枝国槐)作为遮阴骨干树种,以几十种具有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草本、木本植物进行花圃形式种植,主要植物有桔梗、华北耧斗菜、荆芥、藿香、费菜、牡丹、芍药和月季等。为使花圃内植物群落相对稳定,在花圃与花圃之间增加夯实小路,小路底层加有碎石板作为种植阻隔层,在调节土壤的同时有效控制与阻断杂草蔓延。
3.3.3 场地生态修复。
3.3.3.1 地被生态的自我修复。由于场地内多杂草与裸土,为使东西场地形成稳定的生态基底,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设计人员要人工引导、低干预建设绿地,进行场地生境的演替,以实现场地生态自我修复与更替。对于场地东侧密林区,设计人员可保留绿地中的乡土植物,剔除地被层的外来杂草,打造稳定的乡土地被群落;在林下裸土处补植乡土耐阴地被花卉,如紫花地丁、蒲公英、委陵菜等,使地被空间形成连续的整体,更好地稳固生态基底。公园西侧城市森林营建区域的密林、散生林区,多种植耐旱型乡土地被,如匍枝委陵菜、雏菊、蛇莓、鸢尾等。
3.3.3.2 生态护坡设计。在纪家庙公园的护坡设计中,不可避免地有超坡区域(土壤安息角>30°),设计人员可利用生态植草袋进行生态护坡处理,以确保场地生态能实现快速自我修复[5]。例如,在超坡区域(高度2 m以下,坡度<90°)堆砌生态植草袋之后喷播佛甲草草籽。一段时间后,佛甲草会与坡面土壤结合形成一道生态防护绿墙,提升绿地生态修复功能。
3.3.4 场地低成本营建。
3.3.4.1 建筑渣土垃圾再利用。纪家庙公园有建筑垃圾与植物修剪后的废弃枝条物近20 m3,依据场地垃圾内部消化与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的原则,建筑垃圾中近2/3部分被打碎埋于场地景观微地形营造的种植土下面。这样既可以消纳场地内的渣土,又可以改善土壤的渗透性。另一部分垃圾打碎再加工后放置于人行小路的基层、碎石路、毛石墙和湿地花园、植草沟的排水层,以加快雨水下渗。
3.3.4.2 修剪枝条再利用。植物修剪的废弃枝条和其他园林可回收利用的软质材料打碎后,可回归场地,覆盖于树穴表层,或经二次加工成环保材料弗维木等有机材料,用于林下场地铺装。
3.3.4.3 低成本维护。纪家庙公园东西两区域的地被层主要使用乡土树种与节水抗逆性强的树种,通过植物生长的优胜劣汰法则,实现生态自我修复与动植物群落稳定,从而减少后期管理任务。
3.3.5 海绵城市型绿地设计。按照《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指标,纪家庙公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33.6 mm,若设计场地降雨量自我消纳不外排,场地内需要收纳近460 m3的雨水量。针对此,设计人员在纪家庙公园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雨水排蓄、汇集、下渗的内部消纳系统,选用透水型铺装,集雨型绿地设计中增设湿地花园、植草沟。根据场地地势,在场地西侧最低点设湿地花园为雨水汇集点,总面积约0.18 hm2,平均深度1 m。设计人员沿场地主干道路设有生态植草沟,利用地势与打造的山谷引地表水排蓄至就近植草沟内(植草沟内部相连通,统一找坡度),最后汇入西侧湿地花园或中途自行下沉蓄渗。纪家庙公园通过绿地的渗、排、汇对场地雨水内部消纳,可收纳近540.0 m3的雨水量,满足场地雨水内部消纳指标,实现了海绵城市型绿地建设,减轻了市政雨水管网压力。
3.3.6 人文地域性再现。
3.3.6.1 彰显文脉内涵。为突显纪家庙公园与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设计人员挖掘场地文化元素,并将其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纪家庙公园位于丰台区,丰台区雅称花乡。《钦定日下旧闻考》曾记载:“接连丰台,为近郊养花之所,元人园亭皆在此。其纪家庙、张家路口、樊家村之西北地亩,半种花卉,半种瓜蔬……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牡丹芍药,栽如稻麻……”[6]由此可知,早年此地古人多以种植花木为业,且当地居民又有过“花神节”的习俗。古人的勤劳与花木的美好相辅相成,设计人员可引入古人与花神的概念确定公园主题。通过梳理纪家庙的历史文脉,设计人员提炼“花”“花神”“花仙子”等文化元素符号,利用道路标志系统、节点铺装、构筑物景墙等载体表达出来。例如,场地标志系统整体统一运用圆木与带有花仙子造型的镂空图案进行装饰,道路透水铺装上印有公园统一主题的花仙子造型印章。在场地设计节点“百草竞妍”中,设计人员以打造具有几十种中草药植物的花园为场地特色,运用花圃路径串联场地,周边建有古韵廊、亭,亭匾刻有“百草竞妍”的题字,廊栅间刻有“十二花神典故”题词,再现古人近郊种植花木的繁荣景象,使游人在游览中也能了解场地历史文脉。
3.3.6.2 封存场地乡土记忆,注重森林科普。乡土记忆是场地文化的象征,突显了自然气息与野趣。相关部门依托森林开展林下活动,使人们在了解场地文化的基础上体验森林的科普教育功能。在建造过程中,工作人员收集纪家庙公园场地内遗留的可用砖瓦、毛石等废弃材料,重新铸成具有特色的坐凳、装饰墙、科普展示牌等,在提供游憩功能的同时,将场地乡土记忆进行封存,与周围的自然野趣氛围融为一体,为游人提供科普场所。
在纪家庙公园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构建城市森林外貌与形态,实现了场地近自然植物群落模拟与森林生境的营造。纪家庙公园场地内乡土树种的运用占80%以上,而蜜源、食源类植物占50%,分布于场地各分区内。此类植物的应用为不同生态位的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丰富了场地物种多样性。在场地生态修复方面,为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设计人员利用节水抗逆型乡土树种进行场地生态基底修复;通过场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场地内部雨水自我消纳、集雨型绿地设计等手段,进行低成本海绵城市型绿地建设;通过挖掘场地文脉,形成独特的场地文化表达,封存场地乡土记忆,依托林下游憩对人们进行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