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23 06:28张沈青宋祎玮
乡村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海南省城镇城镇化

张沈青 宋祎玮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商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2.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世界各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各种极端天气也是屡见不鲜。例如,2021年夏天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气温创下50 a之最、河南省郑州市“ 7·20 ”特大暴雨等。因此,“减碳降碳”、发展低碳事业刻不容缓。海南省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承载着“减碳降碳”、维持生态平衡的重任。因此,研究海南省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

1.1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向城市和集镇不断聚集的过程,通常用城镇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来衡量。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过高或提升过快时,对应的环境、经济、人口等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因此,新型城镇化这一经过优化且更加符合实际的新概念应运而生。

2012年11月,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经过十年的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演变为一种以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相互支持、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化,即城市、集镇、乡村三方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统筹发展的城镇化[1]。

1.2 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降低能源消耗、防止过度污染和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将低碳和发展相融合,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基本方法,是一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正确发展道路。

2005—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从18.4万亿元增至101.4万亿元,碳排放量从1 414.2万t增至98.99亿t。与此同时,干旱酷暑、极端低温、暴雨洪灾等事件频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不仅符合生态环境要求,还有利于经济发展,我国应通过多种方式践行低碳发展。

1.3 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3.1 个人层面。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低碳即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温室气体来源主要包括尾气排放、化石能源燃烧、轻重工业生产等各种人类活动[2]。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71年的3.54 t/人增长到2018年的4.42 t/人,增长幅度接近25%。截至2020年12月,全球总人口约75.8亿人,其中约有56%的人口居住在城镇。2000—2018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虽然在2013—2016年得到一定缓解,但总体依然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18年已达7.40 t/人,远超同期4.42 t/人的全球平均值。

1.3.2 社会层面。社会关于“减碳降碳”、低碳发展的群体意识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群体意识是以群体为意识主体,是与个人意识相对的一种意识,可通过某种方式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体内的成员,使成员的个体意识达成普遍一致。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可使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共同参与“减碳降碳”事业,对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不可或缺。

1.3.3 政府层面。政府作为城镇化的最大推手,有决定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能力。是否采用节约集约的方式进行城镇化,是否能有效减小人口激增带来的城镇负担,是否能关注城镇化后的乡村发展,是否能将乡村城镇有效融合,是否能进行高质量的城镇化,是否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城镇化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是否能以提高人民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为基础进行城镇化等,这些都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2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低碳发展的重要性

2.1 实现海南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2年4月1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调研期间提出,要把海南省更好发展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此,海南省必须紧紧抓住新发展机遇,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是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协调作为内生特点、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根本目的一种发展模式。当前,海南省约有400万农村人口,占海南省总人口的40%。2010年海南省城镇人口较2000年增长约115万人,涨幅36%;2020年城镇人口较2010年增长约176万人,涨幅41%。由此可见,海南省的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避免且逐步加快的过程。低碳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抛弃低碳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也就丧失了创新力与活力;摒弃低碳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和竞争力。要实现海南省的高质量发展,就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城乡融合,必须在城镇化进程中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

2.2 建好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中之重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一重大战略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不仅对海南省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且有助于我国改革开放迈向新高地[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将城镇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实现城镇和农村统筹发展,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奠定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海南省建设为一个开放之岛、生态之岛,并预计在2025年左右将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集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因此,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控制各种高碳排放行为来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变得愈发重要。

以往,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大量房地产商肆意开发土地建造商品房等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问题,不仅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使当地民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优质环境,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城镇化。目前,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入了绿色、生态、循环等要素,形成了以低碳发展为特点的新型城镇化,为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是将海南省建设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中之重。

2.3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的题中之义

即便有再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没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都是没有意义的。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希望能拥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2020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7.36%,位居全国第五。海南省因此被称为天然氧吧,是人们生活工作的理想之地,当地人也因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而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然而,城镇化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对自然森林、城市绿地造成了一定破坏,特别是大规模地建造房屋、拓展道路、开垦农田和建设产业集群会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4]。部分农村人口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被迫移居到城镇中,失去了曾经山好水美的田园生活,城镇也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交通堵塞、就业难、就医难等问题,从而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因此,坚持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同时推进城镇化,才能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3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现状

为了更好地“减碳降碳”和保护地球环境,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提出“碳排放权”概念,即由相关权威机构测算符合环境要求的碳排放总量,合理设定全球各国家或地区相匹配的碳排放配额。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国之间的碳排放需求量大不相同,部分发达国家碳排放配额不足,而部分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配额过剩。因此,为给碳排放配额提供优质交易平台,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由此产生[5]。

2022年3月,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海碳中心)在三亚市获批注册,是我国率先提出和面向国际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际化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其主要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用于各个国家之间交易碳排放配额和项目,平衡各国之间的碳排放量。随着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业务的展开,必将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乃至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到海南省商谈碳排放配额交易事项。因此,海南省当地的“减碳降碳”工作必须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作为国内标杆在全世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低碳发展方面,从2011年至2021年的10 a间,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低碳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低碳发展的若干意见责任分解方案》等文件,通过建设“双创城市”、加强对“减碳降碳”的宣传,推动海南省的低碳发展。在城镇化方面,海南省采取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推动建设特色风情小镇与美丽乡村,还通过高质量建设重点产业园区、有序开发房地产、节约集约土地利用等措施将“减碳降碳”与城镇化相结合,实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但在各项政策落实的过程中,由高城镇化率带来的城镇交通负担加重、电能需求上升、林地和绿地面积减少的问题依然存在,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3.2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碳排放问题

3.2.1 城镇交通负担加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这不仅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也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燃烧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首当其冲。2019—2020年海南省机动车保有量增加近19.5万辆,2020—2021年增加近2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特别是传统化石能源汽车的增加,使得当地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上升。当前,海南省已陆续出台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文件和措施。例如,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行财政补贴、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消费综合奖励、降低新能源汽车厂商在海南省的税收等,鼓励和支持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城镇道路的不断拓宽、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人们对机动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加之传统化石能源汽车的高性价比、高普及率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数量不足、续航里程短等因素影响,传统化石能源汽车依然是当前民众的首选,占总机动车保有量的绝大份额。这也是海南省城镇化进行中达成“减碳降碳”目标和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2.2 城镇电能需求上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造成城镇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使城镇的用电需求加大,对能源的需求大幅上升。例如,生活照明、制冷或制热、生产过程中工业用电的能源消耗等,均可带来电能消耗的大幅增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海南省年社会用电总量从2017年的304.95亿kW·h上升到2021年的405.47亿kW·h,同比增长约33.3%。

目前,海南省主要有燃煤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5种方式。其中,燃煤火力发电依然是电能的主要来源,占比约67.7%,其余清洁能源发电只占约32.3%。由此可见,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海南省社会总用电量大幅上升,化石燃料燃烧量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日俱增,与低碳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成为海南省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碳排放问题之一。

3.2.3 城镇绿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城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吞并周边的农村土地,使得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农村的宅基地、农田变成了高楼大厦、柏油马路,还有广大的林地、绿地也被侵占。特别是在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的海南省,城镇化过程中破坏了可对二氧化碳起固定作用的城外森林和城镇绿地。

以三亚市为例,2017—2021年,三亚市采取了改造城中村、城边村、棚户区,将农村改造成特色小镇,开发大量旅游景点等措施,建成了一批以亚特兰蒂斯、海昌梦幻不夜城为代表的商业娱乐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前的农村地区渐渐被改造成城镇,农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至60.27%(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5.17%),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据三亚市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三亚市林地面积为74 164 hm2,2018年下降到74 012 hm2,到2020年下降至73 924 hm2,城镇扩张导致城外林地面积减少加剧。另外,近年来城市中还发生了大量侵占绿地的案件。例如,翠屏凤凰海岸开发商擅自在楼栋之间的公共绿地上开挖出一个数米深的“大坑”;三亚香缇25度小区开发商为一己之利,毁掉养护1 a的长约300 m、宽5 m的绿化带等。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绿地、林地面积减少现象,有悖于以低碳发展为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要求,进一步对“减碳降碳”造成了不良影响。

4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路径

4.1 个人层面

从个人层面看,虽然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无法避免,但可通过降低人均碳排放量,进而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总量。当地民众是城镇化过程的主体,城镇人口要积极响应“减碳降碳”号召,多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减少化石能源机动车的使用频率,节约使用电能;农村人口应在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学习新的环保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海南省作为国内外旅游度假胜地,每年会有大批游客前往度假、游玩,这些旅客也会对当地城镇化造成不小的影响。不论是去各旅游景点,还是参与农家乐活动,旅客在旅途中同样要注意尽量绿色旅游,少乘坐出租车或者网约车,选择坐公交车或轨道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在游玩地的临时碳排放量。同时,无论是岛内还是岛外民众,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低碳观,真正践行低碳理念,把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4.2 社会层面

单一个体的影响可能很微弱,但当无数个个体意识形成群体意识时,其影响力将会呈指数级增长。群体意识往往能通过暗示、言传身教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群体内的个体意识,使群体内所有人都能形成和认同统一的理念。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海南省应建立更多宣传“减碳降碳”理念的机构,在农村的党建活动、集体学习中,在城镇民众使用的各种电子社交媒体中加大对低碳发展的宣传力度,运用最新的手段在社会各个不同的组织内培养低碳发展的群体意识,最终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被全体成员广泛认同且普遍接受的认识,即形成在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低碳发展的共识。

4.3 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城镇化的主要抓手和低碳发展的引领者,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发挥更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为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制定更多的有利政策。笔者根据海南省城镇化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4.3.1 加快建设节能节约型城镇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一套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既可减少城镇人口增长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又可减少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引发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问题,还可通过联通城镇周边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海南省只有海口市和三亚市两座城市有较为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广泛使用了新式的电能公交载具,其他地级市的公交载具大多还停留在油气混合和纯烧油时期。因此,政府在各级乡镇部署公共交通系统时,应大力发展用电、油气混合、用气的清洁能源公共交通系统,采用更换新式公交载具的方式减轻城镇交通负担,扼制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势头。海南省应鼓励、支持和引导民众乘坐公共交通,出台乘坐公共交通的优惠措施,如在合理的区间内降低乘坐费用等,鼓励更多民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注入动能。

4.3.2 提高清洁能源在电能供应中的占比。化石能源特别是燃煤发电是海南省目前电力供应的最主要来源,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海南省作为拥有海域面积最大和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研发新型发电方式,利用好潮汐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扩建相关设施设备,增大产能,引进新式的发电装置,逐步减少火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减小城镇化带来的电能消耗上升导致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问题,最终达到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目标。

4.3.3 将城镇绿地和林地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城镇绿地和林地不仅具有美化城镇的作用,而且作为城镇的“肺”,具有为民众提供优良生产生活环境,保证城镇生态平衡的作用。海南省天然的植被和广大的山地造就了丰富多彩、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海南省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于城镇外要关注林地的破坏情况,防止因为城镇扩张扩建导致的林地损坏,针对出现的破坏情况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城镇内要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房地产商胡乱开发,加强环保局和公安局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侵占城镇绿地的违法犯罪活动,守住城镇的绿地红线,为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添砖加瓦。

4.3.4 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天然氧吧。氧吧通常是指患者进行吸氧的地方,而天然氧吧是指植被茂密、富含氧离子的地方。天然氧吧不仅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还能为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有利于调养身体的良好环境。海南省作为我国植被覆盖率最高的省份,空气质量基本全年为优,同时海南省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打造天然氧吧的天然优势。在城镇化进程中,海南省可在农村通过保护天然林地、建植人工绿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方式建设优质康养基地,为更多老年人、患者和其他有需求的群体提供保健和养生场所。这既减少了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就业难、通勤难等问题,又践行了低碳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海南省城镇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家乡的城镇化
海南省肿瘤医院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