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3-23 06:28
乡村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德阳市城乡农业

兰 琦 范 静 赵 锋

(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2.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川 成都 610031)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三农”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

1 德阳市旌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

旌阳区为德阳市主城区,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旌阳区总面积648 km2,2021年常住人口82.80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21.93万人,城镇化率73.52%。2021年,旌阳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7.8%、9.2%。目前,旌阳区全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基本形成,编制完成《旌阳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规划纲要(2021—2025年)》《旌阳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旌阳区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3个专项规划;空间规划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区三环、N村实践”的全域发展格局。

2021年,旌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牢牢把握“山水田园”主基调,围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建设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引领,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奋力争创德阳市乡村振兴先进县(区),积极培育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区),促进共同富裕。

2 德阳市旌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此同时,德阳市旌阳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产业、人才、规划、保障、城乡融合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统筹规划考虑不足

在德阳市旌阳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部分新村统筹规划缺乏对区域布局、功能定位、产业支撑、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深度考量,风貌效果单一,乡风乡貌留存不足,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且覆盖面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2.2 城乡融合发展困难

旌阳区是德阳市主城区。长期以来,旌阳区在城市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期在乡村发展方面历史欠账较多,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导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难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难

虽然近年来旌阳区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此外,旌阳区农业供给结构相对单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支柱产业不明显、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导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以推进。

2.4 农村人才匮乏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导致乡村人口基数大幅降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日益明显,且农村的工作环境、发展机遇等方面较城市存在明显差距,无法吸引外来人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2.5 农业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业农村信息化程度低,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多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仅存在“缺、劣、低、次”等硬伤问题,还缺乏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一次施工,常年失检”已成为普遍现象。此外,受乡村信息化建设成本高、效率低等因素制约,乡村信息服务质量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乡村社会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有设施无服务或服务差水平低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

2.6 农村物流发展程度较低

旌阳区农产品经营较为分散,且缺乏深加工能力,服务内容单一,农村物流设施、冷链设施及配送系统发展不足,低温库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保鲜库严重缺乏,大量农产品收获后无法进行及时的预冷处理,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出售价格,限制了优质农产品附加价值的有效发挥。同时,旌阳区缺乏具备集中贮藏、预冷、保鲜、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发布、农资集散交易等功能的标准化产地市场,导致当地农产品难以顺畅地参与全国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无法有效增强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困难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民的积极参与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极为重要。然而,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部分农村居民自觉性较弱,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认识,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不强,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焚烧秸秆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缓慢。同时,旌阳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广、任务艰巨,且农村的自然环境、村民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导致整治效益短期内难以体现。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理论

3.1 城乡统筹理论

城乡统筹是指打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方式,树立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统一协调,全面考虑,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城”与“乡”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实行互动共赢,实现城乡共同发展[2]。

3.2 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指的是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3.3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乡村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吸收各自的优点,促使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城乡人口均衡分布,城乡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3]。

4 旌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4.1 优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德阳市旌阳区相关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修编规划,按照德阳市构建“1(中心城市)+5(县域卫星城)+21(重点建制镇)+X(若干特色小镇和美丽新村)”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总体要求,针对部分乡村形态散乱无序、功能缺失的现状,以“优化布局、整合资源、节约土地、腾挪空间”为导向,科学有力地推进美丽城镇、美丽新村、美丽庭院的规划布局和优化调整,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合理融合;科学把握各类规划的定位和深度,努力做到总体规划方向明确、专项规划相互协调,形成以“美好新村”建设总规划为龙头,系列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合的规划体系。

4.2 强化要素保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政策、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持续向城市倾斜,各种资源的大量单向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要想实现城乡融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调整生产要素流动方向,实现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首先,旌阳区应落实农业农村用地保障,合理安排农业农村各类用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做活土地文章,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社会资本下乡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旌阳区应落实资金及项目保障,重视公共资源向乡村积聚,将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及时修订完善《涉农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管理办法》,健全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将建设项目纳入全区乡村振兴项目库管理。再次,旌阳区应重点建设特色区域,在绵远河以西平坝区域,以德孝路为纽带,重点建设红光印象、青甜扬嘉和文盛孝泉;在绵远河以东丘陵区域,以德中路为主轴,以龙高路、罗新路为补充,将旌韵高槐、旌秀桂花、荷韵龙居和凯江大回湾串珠成线。最后,旌阳区应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推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进行,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4.3 筑牢产业支撑,一二三产融合联动

第一,旌阳区应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围绕建基地、育主体、促融合、创机制,高规格高起点谋划建设一批科技领先、设施完善、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园区,为农业产业振兴搭建新平台、打造新示范、注入新动能;重点抓好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园区内各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丰富产业业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将粮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现代农业园区。第二,旌阳区应依托工业优势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一方面利用好乡镇已征未供的工业用地集中修建一批标准厂房,吸引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进驻;另一方面要盘活乡镇现有闲置厂房建设工业园区,如在孝泉镇率先启动“孝泉创意工坊”试点。第三,旌阳区可以特色小镇、现代农业园区等为依托,对近郊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进行提档升级,因地制宜推进农、工、商、文、旅进一步融合。如旌阳区高槐村主要特色产业为乡村咖啡及种养殖业;红伏村主要特色产业为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的“农+旅+文+商+体”五产融合的园区经济[4]。

4.4 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机制

据调查,目前旌阳区乡村常住农村人口中近60%是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且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仅3%左右,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而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差距也导致农村引人留才非常困难。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旌阳区需要坚持外引内育并重,建立健全乡村留人用人育人机制,统筹运用各类激励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如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后续服务、政策扶持等措施,科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制定涵盖生产经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政策。同时,旌阳区应积极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将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等培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或农业职业经理人,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留得住、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5]。

4.5 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培育乡村发展动能

为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旌阳区可围绕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服务3大功能版块,打造信息化底座,建设8大管理系统;有序推进特色点位,打破行政壁垒,坚持多方多维合作,高标准建设“旌韵高槐”数字农业体验馆、“红光印象”数字乡村云平台、“旌耘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园、东升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和青甜扬嘉数字农业示范园等6个数字乡村应用场景,提升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旌阳区应持续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将农业生产、行业管理与产业集聚、品牌溢价有机衔接,带动产业壮大,推动助农增收[6]。

4.6 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完善城乡配送工程

首先,旌阳区应加快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全程冷链体系建设,以解决“断链”“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产地预冷、产地冷藏、冷链运输、低温配送、冷链销售等环节的上下游有效衔接、全程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一批具有自助清洗、整理分级、产后预冷、冷藏保鲜功能的设施;加强生产基地气调库建设,建设一批生鲜农产品直供基地,在农产品主产区打造冷链物流示范园、冷链物流示范企业以及冷链物流示范合作社,积极培育生鲜直销配送示范企业。

其次,旌阳区要发挥德阳市在全国粮食物流节点“北粮南运”中的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大粮仓计划”,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既有粮食物流企业、储运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大宗粮食物流“四散化”系统工程建设。例如,充分利用北大荒位于德阳市旌阳区的农产品物流园区,联合粮交所,借助蓉欧班列,延伸粮油产业链条及腹地市场;加快北大荒农产品物流园专用线建设,将北大荒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成集粮食仓储物流、粮食加工、贸易平台、检验检测、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粮食现代物流园区。

最后,旌阳区要完善城市、乡村末端物流设施网络,提升生活性物流服务水平,打造标准化、集约化城乡配送服务网络,建设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旌阳区应依托物流园区节点、原有货运场站及商超配送中心,通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方式建设城乡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物流基地;推动城乡配送规范化、集约化运作,提升城乡配送服务质量,提高农民生活便利性。如旌阳区可积极开展城乡配送试点工程,通过多部门协调,推动末端投递车辆标准化、箱式化、新能源化发展,实现城乡配送系统高效、环保、有序运行,从而稳步促进城乡物流共同发展,有效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收入,助力乡村振兴[7]。

4.7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旌阳区要以“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推进垃圾收集设施和污水处理池建设,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坚持违建必拆、拆改结合的整治原则,高标准创建美好乡村。第二,旌阳区要稳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健全现代乡村治理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及教育体系。第三,旌阳区要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增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弘扬新乡贤文化,健全村规民约,夯实自治基础,促进多元共治;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挖掘德孝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优良家风家训,培育文明新风尚,突出德治引导;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5 结语

德阳市旌阳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和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省委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构建品牌培育、发展、保护体系,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抓好“改革、数字、美育”,打造未来乡村发展大生态场景、建筑场景、产业场景、文化场景、数字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让乡村形态更加优美、生态更加怡人、业态更具活力、文态彰显特色、心态向善向美。同时,旌阳区将以片区规划为引领,突出中心镇、中心村辐射带动作用,深化“点、线、面”推进机制,扩展“点、线、片、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连接城乡融合发展走廊,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努力构建未来乡村社区15 min高品质生活圈,最终实现全域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德阳市城乡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多彩活动 浸润成长——四川省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城乡涌动创业潮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