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主力军 决胜主战场
——解读《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2-03-23 12:49蔡刚
浙江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能源转型企业

文/蔡刚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落实《实施意见》,要走一条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全面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能源领域是主战场,能源企业是碳排放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微观基础,必须勇当主力军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是推动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安排、顶层设计,对统一全省上下认识和意志,汇聚力量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也真正体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活动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约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2%、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0%。《实施意见》聚焦统筹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构建包括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农林牧渔、居民生活和科技创新等“6+1”领域碳达峰体系,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全社会主要能源指标目标,确定了全社会各重点领域能源活动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

落实《实施意见》,要走一条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全面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赛道之一。这条道路是能源生产消费的革命性变革之路,面向碳中和的能源发展,将呈现电力、燃料生产供应的脱碳与零碳化,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再电气化大趋势。这条道路是能源技术创新突破之路,需要在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上实现重大突破。这条道路是加快建设能源强国、能源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之路,需要各类能源电力市场、碳市场等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评价考核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领域是主战场,能源企业是碳排放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微观基础,必须勇当主力军。广大能源企业特别是能源产供储销产业链上的国有企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度重视、付诸行动。要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扛起落实《实施意见》的责任,做到坚定清醒担当,有目标有硬招有作为,经受这场大考,打赢这场硬仗。

落实《实施意见》,要走一条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全面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牢记“天责”,统筹耦合能源企业多重目标任务

能源从“量、价、质”三方面支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实现能源保供的安全性、能源的环境友好可持续性、能源价格可承受性三个目标,是能源企业与生俱来的使命、“天责”,也构成所谓的能源三个目标不可兼得的“三难困境”或“不可能三角”。安全保供是能源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中心任务;低碳转型是能源企业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能源价格平衡合理是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能源强国和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定义性特征,是能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均衡发展,能源领域内部协调融合发展。能源企业要站在国家总体安全的高度,牢记“天责”,统筹耦合能源安全保供、低碳转型、生产经营安全多重目标任务,将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作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变“不可能”为“可能”。

展望浙江“十四五”及到2030、2035、2060各节点时期,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电能替代其他终端消费能源的“双替代”进程将持续加快。浙江电力、天然气供应能力超前不够,高峰缺电力、年度缺电量、相当长时期缺清洁电量,将成为浙江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能源企业履行“天责”,就要坚持辩证思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安全降碳方针,把安全保供作为底线,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灵活性和安全稳定,做好电力、天然气等各类能源品种的生产供应保障,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人民群众品质生活,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

浙江电力、天然气供应能力超前不够,高峰缺电力、年度缺电量、相当长时期缺清洁电量,将成为浙江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高位规划,主动实施低碳转型战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能源企业站在使命愿景、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将低碳转型战略纳入企业具有结构弹性的发展战略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标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制定实施与浙江省减排目标保持协调、尽力超前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治理发展新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碳资产管理是能源企业低碳转型战略的基础和起点。碳资产管理是指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碳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领域、全过程。

在企业战略层面,研究确定碳资产管理目标体系。要统筹把握政府碳减排合规性等各项政策、技术标准要义和走向,分析企业内部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外购能源和企业经营业务上下游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等三个范围应承担的减排责任,设计企业低碳转型战略下碳资产管理模式,提出企业内部碳中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对外购能源实现逐步替代、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推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化直至碳中和的落地方案,建立起企业碳资产管理目标体系,并不断迭代完善。

在企业组织和制度层面,建立碳资产管理体系。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主要分为集团统一管理、控排企业自行管理、对外委托管理等模式。可以按照融入整个企业管理框架的思路,在企业层面设置专责部门或成立专门的子公司,搭建碳资产经营管理队伍,建立起内外职能清晰、责任落实的碳资产管理体系,为提升企业从碳排放到碳需求全周期资产管理和运营能力,创新基于碳资产管理的企业未来运营模式,打好组织和制度基础。

针对浙江能源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空间受限的自然禀赋,能源企业实施低碳转型战略的根本之策是创新驱动电力、燃料生产供应的脱碳与零碳化。

在业务运营层面,规范碳资产管理流程。建立能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查体系,测算、调整碳排放配额盈缺,开发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健全碳资源和碳配额、碳减排技术、碳减排绩效、碳交易和碳汇、碳资产财务金融、碳数据平台和披露机制等碳资产管理流程。如按最新的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指南,火电机组的配额是机组供电电力产品和热量产品的产量乘以一个基准线来计算的,基准线就是单位产量排放即排放强度。考虑到公平因素,不同的机组类型有不同的基准线和修正系数。

先立后破,打赢能源利用结构低碳转型攻坚战

浙江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历程,将会异常艰苦漫长。难点在于浙江能源消费需求巨大,能源利用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较大。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只占 18.3%。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系列要求,针对浙江能源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空间受限的自然禀赋,能源企业实施低碳转型战略的根本之策是创新驱动电力、燃料生产供应的脱碳与零碳化,打赢能源利用结构低碳转型攻坚战。

必须统筹利用好省内省外资源,聚焦新能源、核电、清洁外来电三大能源碳减排途径,有效解决构建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省内外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生产、远距离输送消纳,核电多基地多机组同步核准建设等重大问题,持续大力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幅度替代化石能源,经受住煤达峰、碳达峰、能源消费达峰、碳中和系列进程各时点的严格考验。

一是努力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各火力发电、油气及相关企业应当保持战略定力,立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开展煤炭消费替代和清洁高效火电发展专项行动,滚动实施煤电节能降碳、供热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工程,推动煤炭、天然气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要按照“十四五”煤炭消费量下降5%的国定要求,有序减量替代煤炭和降低煤电发电占比。加快支撑性清洁煤电建设,“纳规建设一批、存量改造一批、落后淘汰一批”,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优化集中供热规划布局,推进次高温次高压热电联产机组有序淘汰和升级改造,鼓励天然气、统调电厂集中供热,鼓励其他新型供热方式。

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稳步增加气电发电量和气电利用小时。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依托 LNG 接收站、天然气干线等建设高效燃机项目。到2025年气电发电量占省内发电量比重提高到16%以上。保持石油及制品消费处于合理区间。

二是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中核、中广核等在浙核电企业要贯彻国家建设沿海核电基地的战略部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把核电发展成为浙江的中长期主力电源。推进海盐等核电基地开展零碳未来城(产业园区)建设。到 2025年,全省核电装机力争超过 1000 万千瓦,到 2030年超过 2000万千瓦。

浙江能源保供和低碳转型,需要依靠电力、油气等输配储备销售设施适当超前建设,保障能源“远方来、身边来”,“用得上、用得起、用着干净”。

三是高比例增加新能源装机。从资源禀赋看,浙江具备建设近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500万千瓦以上陆上风电、3500万千瓦海上风电的装机条件,截至2020年分别仅实现装机1517万千瓦、141万千瓦、45万千瓦,分别仅占资源量的15%、28%、1.3%,综合资源开发率仅12.2%。

能源企业要积极参与“风光倍增”行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打造若干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发展等规划的落实,积极参与市场化方式取得能源项目投资开发权和用地、用海权,积极参与国家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2025年全省新增风电、光伏装机 1700 万千瓦,力争 2000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作贡献。

四是持续推进能源输配储销设施升级。浙江能源保供和低碳转型,需要依靠电力、油气等输配储备销售设施适当超前建设,保障能源“远方来、身边来”,“用得上、用得起、用着干净”。

国家电网为主的相关能源企业要主动作为,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发挥大电网资源互济作用为重要目标,以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核能为重要基荷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线,形成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的“一环四直”特高压网架格局,完善“强臂强环”、南北分区的500千伏电网,高效建设网架坚强、分区合理的220千伏电网,强化骨干网架,构筑安全基石;打造高可靠国际领先城市电网,满足杭州亚运等重大活动、重大工程保供电需求;实现城乡电网同规同网,高标准服务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和电网应急调峰能力,省级电网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推动外来清洁电力入浙,新增外来电中,非化石电力占比超过 80%。

浙能和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在浙企业及相关能源企业要扎实落实“十四五”规划,加快完善天然气及油品基础设施,形成以宁波舟山接收中心为主要支撑的 LNG 供应格局,到 2025年,LNG 接收中转能力达到 3000 万吨/年以上,建立与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相适应的气源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确保发电用气等增量用气需求。

五是探索能源低碳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当前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一大问题是发电成本较低,消纳成本、用电成本仍然较高。要以分布式光伏整县(市、区)试点、各类生态友好型“光伏+”电站、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以及零碳未来城、新型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为重点,创新能源低碳技术、业态和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消费成本,提升服务价值,提高低碳转型的经济竞争力。

六是把握低碳转型带来大规模产业变革和竞争力重新排序的商机。能源企业要把握“双碳”引领的发展机遇,把握绿色低碳政策导向,赢得非化石能源产业替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能源电力数据经济等低碳转型新商机。

能源企业数字化改革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趋势,对内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是适应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变量。

数字赋能,创新企业低碳转型发展体制机制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数字化改革作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综合性集成改革和大场景综合应用改革,探索省域层面推进数字变革、构建数字文明的路径,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能源企业是数字技术应用的先驱。能源企业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运营管理有着坚实基础。能源企业数字化改革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趋势,对内是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是适应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变量。

能源企业数字化改革,可以迭代升级“系统、平台、云(边缘计算)、数据资源中心”等组成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抓手,推进组织形式变革,倡导专兼结合、全员数据化;平台体系变革,打造智能发电厂、新能源远程集控调度中心、智慧油气、热力管网等智能数字平台;应用系统变革,推进数字管理、数字生产、数字服务等综合应用系统建设,贯通法定的各类能源大数据共享交换、电力市场、油气市场、碳市场等平台,融合“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实现数据多跨场景应用,推动企业体制机制重塑,引领企业整体智治、智慧经营,更好地降本提质增效,为绿色成为能源企业长远发展最动人色彩赋能。

猜你喜欢
能源转型企业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企业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企业
企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