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校园诗歌文化传播与推广
——以湖南师范大学梦行者工作室《为你读诗》项目为例

2022-03-23 03:05李蜜吴隽容
湖南包装 2022年1期
关键词:读诗诗歌文化

李蜜 吴隽容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校园诗歌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审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学生品位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梦行者工作室推出《为你读诗》项目,充分依托“语言与文化”学科群的优质资源,聚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通过经典阅读、情感分享、影像呈现等形式,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传递中外经典文化的交融之美,推进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1 精心选材,丰富内涵,契合时代主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2]。从古至今,诗歌作为人们抒情达意的工具,内涵的丰富性正是其教化功能的源泉。所谓“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反映的正是人们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同时,实现中外经典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为你读诗》项目充分顺应了当代青年学子的内心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着力让校园诗歌文化传播更加贴近生活、跟上时代。

1.1 精心选材,范围上求广

诗歌作为文化符号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承载了传统文化中所继承的符号价值,这种文化符号的传播在其过程中不断凸显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同时,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学科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学术研究具有更宽广的开放视野、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丰富的学术资源。截至目前,《为你读诗》项目已经推出了12期内容,根据评论区留言、反馈等结果,每期内容从不同角度出发,精心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涵盖历史、艺术、人文、自然等多个学科,语言涉及汉语、英语、法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全方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多角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了校内外广大学子的一致好评。

1.2 丰富内涵,意蕴上守正

全媒体时代,众声喧哗、众说纷纭,但正确、正义、前瞻的思想观点永远是广大受众之需[3]。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你读诗》项目富含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实然与应然、真理与价值的哲学意蕴。诗歌内容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精神需求,深入挖掘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在坚持弘扬正能量、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在日本作家谷川俊太郎的诗歌《早晨的接力》中,作者以平行时空不同的少年们交接着早晨的“接力棒”,来彰显年轻人勃勃向上的生命力。在狄兰·托马斯的作品《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中,作者强调自己对死亡的看法——衰老和死亡的真正悲剧是它带走了生命的活力,但比起被动地接受死亡,我们更应该跟死亡作斗争。《坛子的轶事》体现了史蒂文斯对自然与艺术的思考,《数星星的夜晚》寄托着尹东柱在绝望现实中对希望的期盼。

1.3 契合主题,表达形式上尚美

诗歌是一种较为轻松的文学艺术表达形式,它语句优美,结构简单,既有“装饰性”的美感,也有“思考性”的深度。中外经典诗歌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读诗,不仅是一种阅读行为,更被赋予了文化的光芒与人性的温度[4]。《为你读诗》项目契合时代主题,顺应时代潮流,选择诗歌作为主体内容,在愈发加快的校园学习、生活节奏中,符合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融合语境下“碎片化”的阅读趋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与此同时,结合中外经典诗歌进行赏析,有助于学生了解多国传统文化及其表达形式,从诗歌触及人文,了解历史,既有利于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又可以充分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2 精细制作,优化载体,拓宽传播途径

诗歌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解意义相较于文学小说等符号形式不容易在大学生群体内传播。所以传播载体的选择和形式上要针对受众有所调整,在诗歌文化的传播水平上要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传播设计上要提高作品视觉效果,传播效果上要使内容通俗易懂。《为你读诗》项目对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大学校园诗歌文化传播路径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范式,搭建了诗歌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网络新媒体多途径、全方位的辐射作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1 发挥团队作用,保证项目水平

《为你读诗》项目是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项目共召集了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近十个院系共计三十余名师生,组建了学识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顾问指导团,形成了既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特点的师生骨干力量,使教书育人的领域从传统课堂拓展到网络空间,重点树立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袖”。团队师生充分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优势教育资源,发挥创新与创造能力,打造了一批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中外经典诗歌推送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团队成员的培养与团队内部的运营,并凭借成员的朋辈优势,保证了项目水平,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读诗氛围”。

2.2 贴近学生生活,保证传播效果

传统媒介内容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难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网络媒体具有快速更新信息、互动性强的特点[5],更为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育人于润物细无声中。《为你读诗》项目主要将校园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内容囊括多个组成部分,顺应了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图1)。文案团队在对诗歌进行精心遴选后,依据诗歌的语言、主题与风格,挑选出一名或多名专业素养较高的学生对其进行朗读和诠释。视觉和影像团队拍摄专业的音频和视频,经过相关技术处理后,极大地提高了诗歌的可视化程度。微信推送包括诗歌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简介、朗读者简介共5个部分,排版精美,内容全面,语句精练(图2)。同时,微信推送开通了留言区互动等功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共鸣,增强诗歌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图1 “为你读诗”微信推文

图2 “为你读诗”推文版式设计

2.3 强化设计制作,保证作品质量

只有契合内容的发展方向并利用畅通的传达渠道,优质内容才会受到追捧[6]。《为你读诗》项目在线下推广过程中精心设计制作了明信片,在师生群体间广泛传播,读者只需扫一扫明信片配有的二维码,便可观看完整版朗读视频及相关简介,十分便利(图3)。“为你读诗”明信片设计制作过程中,内涵意蕴丰富,包括项目主题、手绘作品、相关信息等,能够全面贴近受众需求,引起受众共鸣。颜色搭配整体平衡,遵循不超过3个色彩的原则,选取白色作为主色调,简约唯美;语言表达有力,文字占比相对较少,言简意赅是重点;字体设计端庄秀丽、格调高雅、深沉厚重。明信片整体设计超越了平均水平的审美趣味,提供了超常的视觉刺激,有效杜绝了读者审美疲劳。

图3 “为你读诗”明信片

3 精妙润人,注重实效,促进素养提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应当充分利用中外经典诗歌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其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但当代大学生在文化传播中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所传达的内容,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依据个人兴趣在互联网平台中自主地接收内容。那么,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传播者就必须清晰地察觉受众对于信息的关注点,在多次信息互动过程中使诗歌内容从艰涩难懂转变为喜闻乐见,扎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效改变在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受众在信息茧房中内容高度同质化的现状。

3.1 精妙润人,陶冶学生情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得庞杂冗余,大学生在这样的冲击之下,对知识的理解与接收变得愈发浅显。《为你读诗》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推出,能够为学生提供精心筛选后的中外经典诗篇。在诗歌内容方面,诗歌凭其极具意象的表达,将画面场景形象地展现到学生面前,勾勒出自然或生活的美好;在表达形式方面,“音”与“视”结合,声音维度的加入、听觉的直接冲击,都令文字变得真挚、立体起来,让受众很容易沉浸于声音所带来的美感中[7]。校园诗歌正是凭借这样的方式与学生的情感相牵,为快节奏包围下的学生提供了一种情绪上的缓冲,并起到了情绪按摩、心理疗愈的作用。学生通过定期阅读推送,在调节情绪的同时充分提高了自身对知识的接纳程度,以及对美的发现与赏析能力。

3.2 注重实效,改变学习方式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瞬息万变促使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固有的学习理念及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你读诗》项目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之中,深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转发”“在看”等功能进一步扩宽了推送的传播范围,极大地提高了其传播力与影响力。这种模式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服务于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主动权和选择权[8],致力于打造平等的“互学共建”模式,让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的转变,即教育不再是枯燥的灌注式行为,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主动对知识进行吸取。诗歌传播从原来的单向输入变为双向交互,逐步转为校园范围内的交流与互动,校园读诗、品诗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学生对诗歌的鉴赏与审美能力不断提升。

3.3 培育人才,提升团队素养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为你读诗》项目依托线上线下特色网络活动,吸引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团队内部共分为视觉组、影像组及文案组3个团队,视觉组负责插画以及相关文创的设计与绘制(图4),影像组负责视频的拍摄及后期剪辑,文案组承担推送编排以及文案撰写等任务。在团队组建时,重点挑选来自不同院系、具备优秀专业能力并且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学生,组成跨学科学生实践团队,并对成员进行相关的管理与培训。团队组建完成后,合理安排任务并制定计划,进一步明确团队分工,加强各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项目进行时,团队成员可发挥自身的创意与策划能力,对项目提出意见或建议,其想法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了具有网络实操技能和理论水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网络新人。

图4 “为你读诗”插画设计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9]”。湖南师范大学梦行者工作室《为你读诗》项目作为融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在中外经典诗歌传播、跨学科实践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但项目缺乏线上线下联动,以至于项目的影响力度和作品的推广力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后,项目将吸取前期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团队成员的培训与管理,通过举办插画展、文创作品展,在省级主流媒体开设专栏,推广项目成果,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同时,笔者侧重于传播理论的微观研究,在研究视角上有所缺陷,将受众的范围缩小至大学生群体时忽略了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这也为其他学者在宏观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读诗诗歌文化
诗歌不除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动车上的端午读诗会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谁远谁近?
诗歌岛·八面来风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读诗笑三遍
诗歌过年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