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2-03-22 19:09翟井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灰雀课文内容口语

文 翟井新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编排了不少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在教学中,除了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内容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对课文中蕴含的口语交际因素进行挖掘,把口语交际训练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让语言训练与口语交际训练融为一体,实现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相融共生。

一、延伸文本,顺势转化

教材中选编的一些课文结尾有一种余音绕梁之感,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顺应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角色,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以口语交际的形式来延伸课文内容,从而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阅读能力。

如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在班级表演中扮演大老虎的事情,充满了浓浓的童趣。课文结尾处写到“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演老虎呢……我至今还不明白”。许多学生读到这里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可以借此创设交际情境,老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作者进行交际,以延伸课文内容,在交际中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妈妈:怎么了?你今天看起来不太开心。

我:妈妈,今天文艺汇演我扮演老虎,可是我不会豁虎跳,把演出搞砸了……。

妈妈:是吗?那观众的反应怎样呢?

我:观众笑得可开心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表演,我笨拙的表演把他们都逗乐了。

妈妈:傻孩子,表演就是为了给大家带来快乐,大家都很开心,说明你的表演成功了,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演出就是成功的演出。

我:是这样吗?那样我就太开心了。

妈妈:当然了。

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作者,延续着课文内容进行交际,在对文本内容的想象重组中,学生不仅提升了交际能力,还真正感受到了演出成功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补白,走进内心

许多文学作品在创作时往往会采取详略互补、虚实相应、适当留白等表现手法,这种表达形式可以让文本中心更加突出,作品蕴含的情感更为凸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处或者描写简略处展开想象、补白,对课文内容认真权衡,以交际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表现出来,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如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中有关于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描写,这些描写中有着大量的留白。教学时,教师可以扮演列宁,让学生扮演小男孩,就课文中言已至而意未尽的地方进行想象补白。

列宁:你见到那只灰雀了吗?昨天还在这儿的。

小男孩: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列宁:多好的灰雀啊,大家都很喜欢它,可是它再也飞不回来了。

小男孩: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列宁:真的吗?那太好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男孩:我太喜欢灰雀了,昨天就用稻谷和罩子把它罩住关进笼子里了。听你说大家都很喜欢它,回去以后我就把它放了,因为灰雀是大家的。

读完《灰雀》之后,学生对列宁为什么自言自语不去问小男孩无法理解,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教师基于此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借助交际把不见灰雀的原因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探索未知、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整体思维与联系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聚焦中心,感悟道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虽然不是终极目标,却是进行言语活动的重要凭借。课堂中的言语活动应该与感悟中心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更具活力与价值。教师要善于依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真切体会文本情感,具体表达,在交际中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

如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主要讲了“我们”和父亲一起过花生收获节时父亲对“我们”的教诲。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以此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扮演父亲,学生分别扮演哥哥、姐姐与“我”。

哥哥、姐姐、我:父亲,尝尝咱家自己种的花生。

父亲:花生吃着不错,你们知道花生都有哪些好处吗?

哥哥:花生可以榨油。

姐姐:花生的味道很美。

我:花生的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

父亲: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需挖出来才知道。

哥哥:我知道了花生不炫耀自己这一点很好。

姐姐:父亲想让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可是得有真本领。

我: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

父亲:对,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在这段口语交际活动中,对于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师没有采取枯燥的说教形式,而是在交际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感悟,实现了学生学文与做人的有机融合。

四、细化过程,凸显本质

教材中选编了许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人物的美好品质往往蕴含在一些细枝末节之中。如果教师对这些细节关注不够,学生就很难感受到人物形象的优秀品质,更别提对文本语言内涵的真正体悟了。为此,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在交际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特点,逐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军神》一文主要讲了军人刘伯承做眼部手术坚持不打麻醉药的事情,赞扬了刘伯承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之处有许多:“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这个细节处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刘伯承与旁观者。

旁观者:手术可算做完了,你的感觉怎么样?

刘伯承:还好。

旁观者:做眼部手术你怎么不打麻醉药呢?那多疼啊,一般人怎么能受得了?

刘伯承: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旁观者:看你把床单都抓破了,疼也应该叫出声来啊?你怎么一声不吭呢?

刘伯承:叫出来一样疼,自己忍着就是了,不能影响大家。

课文中,描写刘伯承的细节之处虽然不多,但蕴含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借助口语交际,学生迅速进入交际情境,真正走进了刘伯承内心,促进了学生对刘伯承军神形象的理解感悟,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还原情境,显化心理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感人至深,让人读了心中温暖,心境明澈,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与精神洗礼的提升点。教学中,教师以此来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温馨感人的画面再现,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有声的场景,实现学生交际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双双提升。

如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文主要讲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想象“我”与闰土相处时的画面,引导学生真正走进闰土和“我”的内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我:闰土,你可来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闰土:我也很想早点来,可是家里的活儿多走不开,这不活儿一忙完,就赶紧让父亲带我来了。

我:闰土,给我讲讲你们家乡的事情吧。

闰土:我给你讲讲在瓜地看瓜、刺猹的事情吧……

我:真有趣,我也想去看瓜、刺猹,可是父亲不让我去,我先带你看看我这里有趣的东西吧……

上述情境将“我”与闰土初识时开心快乐的情形变得活灵活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交际还原情境,可以让文本中描述的画面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和谐友好的交际中感受到阅读与交际带来的乐趣。

对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在专题训练与生活的结合中才能逐渐得到提升的。教师要抓住教材口语交际中显性的教学资源与课文中隐性的交际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学生的阅读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灰雀课文内容口语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灰雀》读后感
《灰雀》读后感
小白云和小灰雀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