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2022-03-22 19:09袁慕诗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1期
关键词:粽子中华课文

文 袁慕诗

教材中选用了大量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旨在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习俗文化,也包括内涵深刻的先贤文化等,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感受我国丰富的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让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呢?教师可以从注重诵读与理解、关注阅读与表达、实现传承与创造等方面展开教学。

一、注重诵读与理解

教材中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文,有的是关于古人生活经验的,有的是关于人生哲学的,还有一些是关于节日文化的。对于这类内容,教师可通过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或者参与实践等方式来对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奠定基础。

1.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一年级教材选编了《对韵歌》《姓氏歌》《古对今》《人之初》等韵文形式的篇目。教学这些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篇目时,教师先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之后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对读、齐读,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朗读形式灵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乐读乐学中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亲历实践,理解文化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现在的学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不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引领学生进行文化实践,以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如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中主要讲了粽子的样子、味道以及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等。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粽子并不陌生,每年端午节都会吃,但是粽子是怎么做的,吃粽子的由来学生并不清楚。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做粽子的材料,然后和妈妈一起参与粽子的制作过程,包一包、煮一煮粽子。在亲自制作粽子的过程中,端午节的习俗自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端午粽》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参与粽子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对课文中关于粽子的味道、花样以及作者吃粽子时的心情产生共鸣,对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更为丰富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记忆。

二、关注阅读与表达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如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对于这类课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既不能一味强调文学阅读,也不能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习表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引导赏读感悟,深化学生认知

故事类课文对学生具有深深的吸引力。在故事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与发现课文跟学生精神需求相契合的切入点,引领学生阅读感悟,以发掘文本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让学生在由简单到深刻中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如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属于神话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阅读:故事中让你感到最为神奇的地方是什么?和同学交流。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色石的过程讲一讲,说一说。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理解了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欣赏了故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是古代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等特点,从故事表象中读懂了故事蕴含的内在意义。在阅读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类课文时,教师要活化学生的阅读方式,不要硬性向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削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渗透。

2.关注语言运用,内化迁移表达

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语用教学重在“用”。在故事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故事中的语用点,引领学生进行迁移运用,实现“文学”与“语用”的相互转化,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时,在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故事中让你感到神奇与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地方?你觉得故事中有哪些地方描写得不够具体?你想补充些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请在遵循文本逻辑的基础上想一想,编一编。”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补白中丰富文本内容,迁移运用学过的语言、结构范式等,实现语言的内化与提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现传承与创造

很多事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在教学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象的课文时,教师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生活与文化、学生与意象之间关联场景的构建,以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自发产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1.关联文化元素,激发兴趣,传承文化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忘却或忽略,导致中华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逐渐被湮没。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契机,借助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到积极参与的情境中去,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自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选编的《北京的春节》《中国美食》《腊八粥》等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如教学《中国美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美食,这些美食是如何制作的。在教学完课文中美食的名称等相关内容以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以使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再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让学生上网查阅我国不同地区过春节的习俗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然后问学生:“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是什么?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有哪些习俗?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地区过春节的习俗?这个地区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你从我国不同地区过春节的习俗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注重对我国民俗节日的关联,可以深化学生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人文主题的认识,在查阅相关资料中激发学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兴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关内容的课文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相关学习内容的关联教学,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的了解与认识。

2.联系生活,审美鉴赏,指向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历的节日与课文中描写的节日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丰富多样,感受到不同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差异,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仍以《北京的春节》为例,作者采取有详有略的方法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情景。通过阅读,北京人春节前的准备以及过春节时的各种习俗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并与北京人过春节的情景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北京人对过春节的重视以及过春节时的热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着作者的写作形式,写一写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注意运用有详有略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这样表达的好处,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在生活与文化的关联与碰撞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春节文化的特质,而且加深了对春节习俗文化的理解,在迁移运用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提升的过程,深化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文的教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及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课文的教学价值,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相融共生。

猜你喜欢
粽子中华课文
好吃的粽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