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霞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可改善目前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视野狭窄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现状,对于初中音乐中合唱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核心素养;审美能力
1初中音乐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视野狭窄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对教学内容的延伸较少,也缺乏创造性理念的融入,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使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视野在此过程中也未能得到开阔,教师应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2忽视价值引导,对艺术学科不重视
艺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科素养形成的课堂氛围和创建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实践中发现教师对艺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发挥艺术学科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升缓慢。
1.3学生审美能力薄弱,艺术感受能力较低
学生审美能力薄弱,是艺术感受能力低的主要原因,而实践教学中,影响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关键因素也在于学生的音乐积累不够,缺乏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中发现初中音乐课程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不足,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发掘不够,使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未能形成,学生对艺术作品和音乐相关知识缺乏学习和探索意识。
2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2.1合唱能影响和培养青少年相互配合的能力
音乐艺术中,可以分为两种唱法,分别是独唱和合唱,独唱侧重于个性,合唱侧重于共性,还有配合默契,所以合唱也可以看作是合作与配合的艺术。可以将合唱看作一张网,那么合唱的队员就可以看作是一根编织网的丝线。只有这些丝线按照规律有组织地进行交织,才可以组成一张高质量的网,否则网的质量就不合格。合唱时学生不仅要把自己的部分唱好,还要和其他的学生合同配合,这也会锻炼学生的相互配合能力。
2.2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合唱注重的就是共性和统一。合唱时学生需要认识到这是所有人的声音,所以一定要唱好自己那部分的内容,不要破坏整体的声音,即使某一个学生在独唱时,声音动听优美,但是只有进人到合唱团体中,就需要和其他的伙伴进行协作,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大家共同配合,才可以唱出和谐的优美的旋律,给人带去美好的感受。合唱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2.3合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
学生在听到一些高水准的合唱歌曲之后,能够产生愉快的心情。学生从这个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可以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并且还能激发出合唱兴趣,这样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3基于合唱能力提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互动合作提供积极的合唱环境
孔子曰:“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此句话表明,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周围的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可借鉴此理论,从营造积极适宜的环境出发,以活跃的学习氛围吸引人,以良好的合作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唱,通过有效的合唱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以初中生喜爱的流行歌曲为引子,可极大程度上调动合唱教学氛围,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合唱教学活动之中。以《最初的梦想》合唱作品为例,教师在以这首歌作为合唱歌曲进行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课上分组对歌曲内容进行讨论,探讨歌曲传达的积极意义,选出小组代表阐述对于歌曲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畅谈对此歌曲的认识,有学生说:“这首歌曲让我想起了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有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过放弃,但我们应如歌词中那般将梦想紧握在手上,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绝不半路返航,坚持梦想与初心,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坚持,必有梦想抵航的那天”。另有学生说:“今后我也要像这首歌唱的那样,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手”。在这种热烈的回答中,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更可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内涵与积极意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以轻松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3.2引导中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内涵,从作品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第一,增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文化理解能力。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对人文历史等方面有所涉猎。因为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常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作品背后所包含的内涵精神。比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合唱表演时,了解了背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击退日本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铁骨铮铮,初中生的内心就会油然而生一股爱国的热血精神,血脉里涌动着豪迈大气,把这些投射到合唱之中,歌声就会更能打动观众。在合唱《桑塔露琪亚》外国合唱曲时,通过多媒体图片及视频,了解贡多拉船与船歌,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意境。第二,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提升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初中生在合唱时把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提高个人的感悟力以及想象力,让学生在了解作品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在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丰富自身情感,提升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能力,继而充分表现音乐艺术的魅力。比如,在实际进行合唱活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亲身体验过歌曲里所描绘的场景,这就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力,仔细品味歌词,在脑海里勾画出“白塔、绿树、小船、海面、红墙、阳光”的现实场景并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体会和感悟学生在课后于湖上泛舟的愉悦心情,这样就可以让合唱的歌声充满真情实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训练,提高学生演唱、识谱读谱、节奏敲打等基本音乐技能。同时,还应理解相关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有效地贯穿于初中音乐课堂具体实践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張立娣.初中音乐合唱训练方法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17-118.
[2]孙晓青.以乐育人——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第二课堂(D),2021(10):77-78.
[3]杨帆.试论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践[C]//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出版者不详],2020:365-367.DOI:10.26914/c.cnkihy.2020.008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