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流行语的模因论解读

2022-03-22 22:44熊铖
今古文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模因论流行语传播

【摘要】 流行语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具有时效性强、流行范围广、使用范围广、权威性高等特点。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支撑,以《咬文嚼字》杂志2021年十大流行语为语料,对流行语的类型、传播方式和触发机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模因论在流行语言的产生、传播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此促进濒危语言的发展,保护语言多样性。

【关键词】 模因论;语言模因;流行语;传播;强势模因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1-0104-03

一、引言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流行语模因是人们在社会交流中通过模仿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具有时效性强,使用频率高,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是社会变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2009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08年的年度十大流行语,拉开了这一活动的序幕。在这之后,在每年的12月,《咬文嚼字》杂志社都会发布当年的“十大流行语”,成为全社会共同翘首以盼的热点社会文化事件。每年推选出来的“十大流行语”都必须满足时尚性、大众性、具有某种表达效果、格调高等四个条件,不仅反映了政经要事,还体现了人文价值,更是对岁月洪流中语言魅力与时代特征的真实记录。2021年底,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和最后的媒体评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元宇宙”等成功入选“2021年十大流行语”。

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将《咬文嚼字》杂志社2021年底发布的“2021年十大流行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模因现象及类型特点,了解汉语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从而达到规范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论最早是由新达尔文主语的倡导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專著《自私的模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Meme一词源自希腊语,是根据基因(Gene)仿造而来,何自然将它译为“模因”,旨在让人联想到它与基因相似的模仿性。基因是通过遗传来繁衍的,而模因作为文化的基本单位,是通过模仿来传播的。[1]

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一般要经历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expression)四个阶段,在模因的传播过程中会面对多方面的挑战,有的模因没有被新宿主关注、记忆和表达,最后没有得到模仿和传播而被淘汰,成功渡过四个阶段的模因也不一定要是对原始模因的完全复制,有的模因会被新宿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造而产生新的模因变体,这种模因变体往往会比原始模因更容易被复制和传播,最后得以生存下来。

道金斯(Dawkins)根据模因传播的力度与广度将模因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弱势模因往往传播比较慢,传播范围较小,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淘汰,最后走向消亡。相反,强势模因传播势头足,传播范围广,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模仿,最后像病毒式蔓延,成功地幸存下来。同时,道金斯(Dawkins)还指出,强势模因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他们分别是:1.长寿性(longevity),即模因在模因库语料中维持的生命越长久就越强势;2.多产性(fecundity),即模因复制得越快,传播的机会越多,模因就越强势;3.保真度(copying-fidelity),即复制的模因保留原模因的因素越多,该模因就越强势。[2]也就是说,具有长久性、多产性和高保真度三个特征的模因更容易得到复制和传播,最后在众多模因中幸存。毫无疑问,流行语模因具备这三个特征,因此流行语模因属于强势模因,特别是有了互联网作为媒介之后能得到爆发式传播,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和时事政治中能被不断地使用。

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模因的类型特点

流行语模因的传播并不一定是完全对原来语言模因的照搬照抄,有时流行语模因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对流行语模因的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从流行语模因的传播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来进行具体地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流行语模因的类型特点。根据流行语模因内容与形式的差别,可以将流行语模因分为“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模因。

(一)基因型模因

基因型模因是指传播的形式可能改变了,也可能没有发生变化,但传播的内容却保持不变。根据模因传播的形式是否变化,基因型模因可以分为同形传播和异形传播。同形传播是指不改变原始模因的信息内容而直接复制传播,如直接复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表明“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直接复制“碳达峰”和“碳中和”来分别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些词语都被人们在意义和内容不改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复制和传播,属于同形传播。

异形传播是指流行语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形式和表面意思发生了变异,从而产生了新的模因变体,但这种变异并不影响原始信息的传播,依然是对初始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例如“高富帅”是在交际过程中出于经济原则从“高大富贵帅气”简化而来的,“双减”是对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简要概括。无论是同义同形还是同义异形,传播的形式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模因传播的主要目的都是传递原始模因的基本信息,表达的初始意义不变,依然是对原始模因的复制。

(二)表现型模因

表现型模因是指在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形式保持不变、但内容发生变异。表现型模因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同音异义横向嫁接,是指保持原来的结构不变化,只是将部分词语替换为同音异义词进行横向嫁接,例如喜剧小品中就经常使用类似“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无邪)”的谐音梗来逗笑观众;有的广告语也会将某些词进行谐音改造达到宣传的效果,例如某洗发水品牌使用“无屑(懈)可击”来宣传商品。

2.同形联想嫁接,是指不改变语言的形式,但在不同的场合会对意义进行不同的延伸,例如“躺平”本意指平卧,也可以引申为休息,如今作为2021年十大流行语的“躺平”,多指一种“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态度。又如同为2021年十大流行语的“破防”本来指突破防御,最初是网游用语,指突破了敌方防御,装备,防御建筑物、护盾等类似的技能被打破,从而失去了最初的防御效果,后来该词的词义被引申为心理防线被攻破。

3.同构异义横向嫁接,是指保留原流行语模因的结构和形式,但对其内容进行改变,形成新的模因变体,例如“打工人”一词流行之后,经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很快就延伸出了“干饭人”“尾款人”“工具人”等“××人”体;又如1995年电影《玩具总动员》上映并取得不错口碑之后,“总动员”作为一种模因被不断传播,后来又相继有了《赛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一系列动画电影。

四、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模因的语法特点

(一)语法单位

流行语模因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和保真度等三个强势模因的基本特征,是在不断传播和模仿过程中得以生存下来的模因。我们要了解流行语这种强势模因,必须对其语法单位进行仔细分析。通过采用计量法,对2021年十大流行语模因进行语法单位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流行语的语法结构各不相同:有的是词,例如“小康”“赶考”“鸡娃”;有的是短语,例如“野性消费”“元宇宙”;还有的是句子,例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结合上述分析总结出下表。

通过对2021年十大流行语进行语法单位方面的归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词语以及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短语占的比重最大,共占比90%,而语素和句子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少,仅为10%。总结其原因,关键在于词语具有动态性较强、稳定性较弱、易于反映社会动态等特征[3]。而且说话者通常习惯于在原有词汇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构成新词,即新的模因变体,能用最少量的语言来表达最大限度地信息量,这种现象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非常有利于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二)词长分布

2021年十大流行语有长有短,通过采用计量法,对2021年十大流行语模因进行词长方面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咬文嚼字》2021年年度十大流行语中词长频率较高的为二字词(占比60%),例如“小康”“趕考”和“双减”,其次才是三字词、四字词、五字词和六字词各计一条,分别占比10%,具体的统计数据详见表2。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二字词较为短小精悍,具有更强的动态性,更方便宿主进行传播,而二字以上的词过于冗长,相对不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快速传播。

(三)词频分布

使用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4]对2021年十大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分布进行检索分析,得出的数据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2021年十大流行语中,不同的流行语使用的频率各不相同。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为“小康”,使用频率为32878次;而使用频率较低的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野性消费”,使用频率仅为1次。分析流行语模因使用频率的数据可以得出:词长越短,使用的频率越高,这有可能是因为词长比较短的流行语模因更方便人们进行传播。可以看出,这与十大流行语的语法分布及词长分布的规律基本相同。

五、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模因流行的动因

流行语模因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流行语模因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压力,有很多的制约因素,最后可能只有少部分的流行语模因可以留存下来,从一个人的大脑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最后实现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最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作为强势模因在短时间内就在报刊、网络及日常交际等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既有语言之外的动因,也有流行语模因自身的动因。

(一)语言之外的动因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与发展,特别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新闻、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在蓬勃发展,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流行语模因传播的主要载体,为流行语模因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流行语模因的主要传播途径,任何被大众同化的流行语模因通常都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爆发式的传播。

与此同时,语言与社会息息相关,语言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分析流行语模因的发展就不能忽略社会因素,大多数2021年流行语模因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只有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模因才能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

(二)流行语自身的动因

流行语模因大量使用字母组合、谐音和表情符号等成分,大多数流行语构词简单,在构词时追求尽可能地以较少的语言来表达更多的含义,能迅速地被新宿主注意到并得到理解、在新宿主的记忆中得到长期停留、并被新宿主表达出来,最后达到传输语言模因的目的,这符合语言的经济型原则,因而流行语模因得以迅速传播。

同时,语言类推机制也能极大地促进流行语模因的传播与发展,语言类推机制是指通过类推的作用利用源语言创造新的词语,人们不仅能重复使用源语言模因,还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源语言模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流行语模因,形成新的流行语模因变体,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类推也成了流行语模因发展的一大动因。

六、结语

流行语模因作为一种语言模因现象,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和高保真度等特征,属于强势模因。流行语模因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产生的语境,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提供了媒介,流行语模因自身简单的构造以及语言的类推机制也极大地促进了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本文从模因论角度对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模因进行剖析,分析流行语模因的类型特点、语法特点和动因,尝试对十大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进行模因论解读,有利于找出语言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内在规律,对流行语有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总的来说,对流行语模因的研究不仅能对语言模因的产生与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还能促进话语分析和语言教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06):54-64.

[2]Dawkins,Richard. The Selfish Gen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顾晓玉,宋佳恒.基于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以2019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J].海外英语,2021,(06):92-94.

[4]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

作者简介:

熊铖,男,汉族,湖北鄂州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128501705235

猜你喜欢
模因论流行语传播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