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教研基地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2-03-22 22:02:21周昊婷李海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区研修教研

周昊婷 李海平

自2017年起,上地学区先后成立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学区级学科教研基地。几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行之有效的教研路径,真正发挥了教研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基于学科教研基地长远发展,健全管理制度

为促进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规范教研管理,学区制定学科教研基地管理办法,执行学区学科教研基地首席指导教师负责制,首席指导教师每学期结合实际制定研修方案,确定研修主题、内容、形式,并主持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协调,配合首席指导教师组织区域各校教师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研基地核心成员从各校学科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中选拔,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做到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过程有资料、教研有反馈、活动有报道,严肃考勤,档案规范,以确保教研质量,真正发挥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在区、学区、学校三级研修机制中的纽带作用。

2.基于学科深入调研,掌握优质教育资源

为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在组建前期,学科教研基地对区域内各校相关学科进行多次调研,了解各校办学理念和学科教学特色,充分挖掘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项目,掌握区域各校各学科优质资源。

以英语学科教研基地为例,区域内四所小学英语学科发展各具特色:北大附小在学校“生命发展课程”的总领下,已经成熟研发具有“立体英语,学玩合一”特点的“卓悦英语”(Joy English)学科课程框架体系;清华附小在培养“中国灵魂与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的理念下,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科主题教学课程群体系;上地实验小学借助典范英语课题带动学校的英语实践创新研究;清华附中上地小学开展了特色的自然拼读和绘本阅读课程。因此,学区英语教研基地在进行教研活动规划时,会借助和考虑各校的资源优势,由龙头校带动基础薄弱校,携手开展学科教研,提升区域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缩小校际之间的学科差距。

3.基于学校学科优势,进行开放共享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各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优势。借助学科教研基地平台,学区打破校际壁垒,以学科教研为契机,进行协调统筹和深度融合,共享融通学科优势资源,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学科发展。

以上地学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基地为例,基地依托清华附小语文学科优势,面向区域各校语文学科教师多次开展阅读教学研讨,通过“国际儿童阅读”“儿童阅读国际论坛”等活动,为区域各校搭建学生同上课、同展示、同进步的平台,构建全国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交流平台。这种专家与学区、专家与教师、专家与学生多维互动的形式,促进了阅读课程的整体提升,切实发挥了学区语文学科教研基地的作用,带动了区域内各小学语文学科开展整本书阅读研究。

4.基于学科专业特点,开展深度教研

学区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区域英语学科教学水平,促进区域小学英语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均衡发展,构建良好的学区科研生态。为纵向深入开展教研,打造学区英语教研基地特色,学区借助北大附小和清华附小资源,连续三年开展“英语戏剧教育专题研究”,通过外籍专家讲座、工作坊研讨、戏剧展演、戏剧观摩、校际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将英语戏剧元素融入英语课堂,实现戏剧与英语的跨学科融合,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好地服务英语学科教学。

5.基于教师发展需求,开展分层研修

为满足各学科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发展需求,学区以各教研基地为抓手,依托区师训部,主动承担培训任务,组织开展新任教师“同课异构”活动;面向青年教师,开展跨校“青蓝携手”师徒结对活动;面向成熟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研讨活动;面向骨干教师,开展市级视导、清华大学高端研修等特色项目,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精准服务。

6.基于教学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双减”背景下,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各校教研需求,助力各校深入理解“双减”内涵,学区以各教研基地为平台,聘请市、区学科专家,面向区域各中小学教学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基地成员开展“‘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通识培训,并结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实施指导意见》,以“落实‘双减’工作,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为主题,面向学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各学科作业管理、作业设计、作业指导、作业反馈等方面的研究。

7.基于贯通发展理念,开展融合教研

为了更好地把握海淀区七年级学业监测,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区域内中小学业有效衔接,学区制定了中小学业衔接研究方案,以学业监测为切入点打破区域中小学边界,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融合融通。先后邀请专家面向学区各学科教研基地成员,开展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帮助区域内中学了解各学科的学习基础,明确教学起点,优化学科教学,帮助各小学反思学科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促进小学各学科教育的持续性改进,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探索区域贯通中学和小学的融合教研。

学区学科教研基地,作为一个在学区制改革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研平台,为区域教师专业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上地学区在学区学科基地教研实践中,因需定位,精准发力,推动区域各学科优质均衡的同时,关注学校特色发展,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創造性地开展学科教研基地工作,努力打造学区学科名师队伍,使学科教研基地成为学科教师交流互动、创生智慧、形成思想的阵地。

(本策划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提供专业支持)

编辑 _ 于萍

2842501186370

猜你喜欢
学区研修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6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38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杂文月刊(2017年19期)2017-11-11 07:57:42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