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2-03-21 15:50林海苗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教学手段劳动教育

林海苗

摘要:勤劳刻苦、艰苦奋斗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青年必须要养成的行为修养。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起步时段,在此时,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智育的教育,更加需要关注劳育的教导。为了切实提升小学劳育教育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则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手段进行合理选择,切实渗透劳育内涵的同时,不断培养小学生劳动相关的品格品质。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知识;劳动教育;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发展,要求教师群体应保障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其中的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品性,发展小学生劳动贡献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却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全面成长,甚至还会阻碍小学生奉献精神、吃苦观念的塑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不仅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提升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助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一、深挖教材内涵,树立学生劳动意识

教材课本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文章则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首要途径。深化教材内涵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深度剖析,既要教导小学生课本文章表层知识、深层内涵,还要更进一步解读其中蕴含的劳动知识真谛。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细致性,还有助于深化小学生对劳动素养的感悟程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程时,可以对教学材料进行深度挖掘。该文主要描绘了老北京春节时分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新气象的赞美之情。在赏析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对文章整体进行解读,讲解其中涉及的知识内容。而后,教师则需要带入生活元素,通过生活提问的方式,引发小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如“孩子们,春节对于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有着怎样的意义?”、“春节时候,我们需要在家中做哪些劳动?为什么要做这些劳动呢?”等。教师对教学素材进行深度剖析,并在此一过程中渗透劳动知识,有效落实当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够初步树立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观念。

二、立足生活视角,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劳动知识,二者与生活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立足生活视角主要是指教师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借助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熟知的生活现象作为教学的载体,让小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展开思考,进行学习。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劳动知识变得具体,还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发掘语文知识的能力,進而培养小学生更具高度的劳动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程时,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元素进行整合。该文是一篇演讲文,借对革命同志的追悼,强调应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贡献的宗旨。教师在教学这一文章时,可以于课前阶段带领小学生观看一则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短片,借此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赏析文章时,教师则需要注重强调革命战士为人民群众所做的贡献。并在此一环节,让小学生思考在革命的新时期,自己可以为人民百姓做出怎样的贡献?教师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影片与文章讲解相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将文中的革命战士行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则可以更进一步深化小学生对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的感悟,进而塑造小学生自身劳动、奉献的优秀品质。

三、拓展社会实践,发展学生劳动能力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将课内所学切实应用到课外生活当中,让小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有的放矢。拓展社会实践主要是指教师根据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引导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亲身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并在此一过程中,贯彻、落实劳动风险的理念,锻炼、发展小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劳动技能。

例如,教师教学完《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程后,可以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带领小学生前往敬老院等社会公益性场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伴老人说说话、聊聊天。待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安排小学生进行作文创作,让小学生将劳动心得、劳动感受落实到纸面之上。教师选用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既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教材知识、劳动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知识践行的技能,进而在社会活动的环节中,逐步塑造小学生劳动的意识、发展小学生劳动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知识,既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参透劳动知识内涵,还有助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品格品质,进而助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桂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32):3-4.

[2]何燕琴.浅析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求知导刊,2020(17):77-78.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教学手段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聚焦语文知识 提升语用能力
上语文课,请讲点“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