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016-08-23 06:50齐福盛
考试周刊 2016年57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专业技能课外阅读

齐福盛

摘 要: 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要做好领路者,引领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汲取知识财富,才能渗透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工作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 语文知识 课外阅读 专业技能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这台戏的人物有教师、有学生,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的好朋友,是学生的好伙伴,是学生人生历程的引路人……

一、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是做好引导者、领路人,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起到桥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外在形式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学生运用已有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学生阅读作品前已存在期待视野,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做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而要做好领路者的角色,引领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汲取知识的财富,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二、开阔学生视野,加强课外阅读

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大量课外阅读本身就是智力开发活动,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美的情感陶冶。

据调查显示:“现在很少有学生孜孜以求地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整本书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只有‘哇、哈、呀、啊、嘿……干巴巴的字眼,几分钟就能看完一本。不可否认,这也是看书,但它远远代替不了文字阅读的作用。”如果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只会用“哇!”或“啊、哈”等贫乏的语言,久而久之,就势必导致一代人知识贫乏、思想贫乏、文学修养贫乏,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怎样才能做好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做好阅读指导,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课堂中运用各种技巧,如主题串联法。围绕一个主题介绍几本有关读物,如以我国古代发明家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为主题,推荐《张衡》、《黄道婆》、《蔡伦》、《李时珍》等书;有时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同时介绍几种性质不同的读物,如一本童话、一本文艺故事、一本科幻小说等。

三、语文教师要有专业技能

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手段。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创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因此,教师设计的教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发生情况进行调整。语文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使教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调节课堂和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必须对学生和教材进行深入了解,随时随地观察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真正让学生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启。对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重视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在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方面,教师还应注意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知识与主体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起着主导作用,要让学生顺利通过这座桥。教师如何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搭了桥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教改深入进行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庞金芝,许兆阳.谈如何搞“活”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

[2]吴宇华.微课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4).

[3]印文霞.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魅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4).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专业技能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知识教学创新研究
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聚焦语文知识 提升语用能力
上语文课,请讲点“语文知识”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