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明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宝藏非常丰富,将它们运用进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各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非常重要,为促进教学进步,本文探讨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利用传统文化的作用,探究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辅助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写字教学;小学;传统文化
引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国内的传统文化传承及发展面临着窘境,很多学生只知外来文化、不知传统文化,这使得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涵无法被学生熟知,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化传承的工作被国家重视起来,传统文化也渗透于日常教学当中。要保障传统文化能在教学中发挥良好效果,当下还需要对它的应用加强研究探索。
一、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利用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提高教学趣味,提升学生识字写字兴趣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用以辅助教学的资源不多,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凭一本书、一张嘴进行教学,这使得教学显得乏味枯燥[1]。而学生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及效果。相比之下,在课上应用传统文化,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感,将传统文化中的各种丰富元素,如猜字谜、歌谣等元素灵活运用起来,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提高其学习生字的兴趣。
(二)借助传统文化,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
在识字写字课上,保障教学的效率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语文基础非常薄弱的小学生而言,生字会仿佛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记忆和理解它们都显得比较困难,这便要求教师在课上使用合理的授课方法。在传统文化的支持下,教师能够将抽象的生字,以及学生熟知的传统歌谣、传统人物事迹等等内容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效果,也促进了教学的效率提升。
(三)宣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在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面临瓶颈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宣传显得非常必要[2]。而小学属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同时语文属于小学的基础科目,它也和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识字写字课中,利用好国内的各类传统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发展学生的良好文化意识。
二、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辅助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一)利用传统儿歌,帮助学生识字写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3]。而对小学生的兴趣加以分析可知,和枯燥的生字相比,他们往往对朗朗上口、生动的儿歌更感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兴趣进行利用,挖掘传统文化内学生熟悉的各种儿歌元素,将传统儿歌、识字写字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学生熟悉的儿歌,也可以对传统兒歌进行改编,利用传统儿歌的韵律,创造更适合教学的识字写字歌,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歌曲的创作中。
如,在“日月水火”课上,本节涉及的日、月、水、火等的生字词,都属于象形字。象形字即象形文字,是由各种图画文字所演化形成的文字,非常古老,它的字形会和对应的事物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为帮助儿童认识象形字,长期以来也诞生了一些象形字的童谣儿歌。因此,为促进学生的识字写字,在课上,教师可以将象形字的儿歌利用起来。为帮助学生认识日,教师可以展示“日像太阳高高挂”的歌词,而为帮学生认识月,教师要展示“月如新月弯弯腰”的歌词。在传统儿歌的支持下,学生能更为轻易地理解和记忆生字,他们也能在看见字的同时将其和对应事物的形象及特点联系起来,能够更为顺利地认识以及写出这些字。可见,传统文化的应用,顺利辅助了识字写字的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节日文化,帮助学生识字写字
在传统文化中,传统的节日文化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也会对它们更为熟悉。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教师要将它利用起来,帮助学生去识字和写字。教师可以根据识字写字课的要求,选择和利用相关的节日文化,将节日文化的歌曲、诗词、游戏和食物等等内容,和识字写字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有节日文化丰富内涵的生动生字词课堂,促进学生的识字写字。
如,在“端午粽”教学中,本课涉及了端午节的知识,要求学生能掌握端、粽和节等的生字词。而端午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它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为促进学生的识字和写字,教师需要将端午节的文化灵活地运用起来。如,教师要展示和端午相关的,图文结合的生动PPT,在PPT的图片中,端午节的字可以和划龙舟、吃粽子等场景结合起来,粽子的生字也可以和不同馅料的粽子等图片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在端午文化的支持下,学生对本节生字的认识和书写都变得更为简单,端午文化顺利发挥了自身在教学内的作用。
(三)利用字谜文化,帮助学生识字写字
小学生乐于探索,猜字谜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将会更好地吸引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在猜各个字谜的过程中,实践运用自己之前掌握的语文知识,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在识字写字课中,教师要收集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字谜,将它们和识字、写字的活动联系起来,并组织学生集体参与的教学活动,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活动的竞争性,更好地引领学生参与进课堂中去。
如,在“四季”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和四季即春夏秋冬相关的生字词,如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等等。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为帮助人们掌握四季相关的知识,也诞生了很多的四季字谜。在课上,教师应该将四季字谜和教学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能在趣味、竞争的环境中认识及会写生字。为帮助学生认识春,教师可以提出“忽见陌头杨柳色”的字谜,为帮助学生认识冬,教师要提出“什么人冬天不怕冷”等字谜。在字谜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去思考,找到字谜和生字的联系性,顺利地答出字谜。而这个趣味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识字以及写字。可见,传统文化的运用,有利于识字写字课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我国是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及宣传。在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课中,为优化教学,教师应该有应用传统文化的意识,善于结合教学的需求,将传统文化、识字写字的活动联系起来,营造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冯葵花.浅谈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26):1.
[2]张慧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探讨--以三年级教学为例[J].新一代:理论版,2020(2):1.
[3]刘晓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的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