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2-03-21 20:15顾蓓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课堂教学

顾蓓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学工具,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拓展教学活动范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具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联网+” 翻转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1.015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教学新形势,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与实践性特征。将翻转课堂运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能够进一步突破小学语文的教学局限,拓展学生的学习场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时,教师需要优化设计课前与课后环节,调整教学流程,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行为;还需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翻转学习平台,引入大量语文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交流、课后探索中不断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建设意义

1.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语文”的教学概念,就是指依托于互联网环境,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育工具相结合,形成的全新教育教学形式。翻转课堂就是“互联网+语文”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灵活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思维与手段,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迁移过程,以此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翻转课堂模式中,以新媒体融入课堂教学,支持学生自主探索,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学生构建了智能化、情景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然提升核心素养。

2.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迎合“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致力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所做出的行为,能够进一步突破原本语文课程教学局限,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转变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降低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感”,弱化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角色”,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做主学习”,以此转变以往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被动与灌输”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更多的自主学习驱动问题,设计自主学习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深入到自主探索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率。在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会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设计更多的自主交流环节,以师生交流、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取代“讲解与听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互空间,辅助学生逐渐深入思考问题,掌握问题解决方法,掌握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上述这些均需要语文教学资源加以支撑,因此,教师会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学习资源的同时,纵向深挖教材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根据教材的基础教学资源,设计更具多样性、交互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变化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本质上就是利用现代化教育工具,以现代化教学思维展开语文教学活动。由于不同工具、思维的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各个要素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是最终实现翻转课堂教育价值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教师角色发生变化。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課堂上扮演者主导者的角色,学生的所有学习思维、学习活动都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做,教师在课堂中的控制力是独一无二的;在课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大量完成练习,支配了学生的课后时间,对学生的控制也是较强的。翻转课堂模式之下,教师的控制角色逐渐弱化,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文知识,或者是自己做出自然的学习行为、思考行为,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并提出问题。

第二,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翻转课堂模式之下,教师不仅可以大范围关注班级学生,更可以一对一与学生交流,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参与的问题与学习任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前课后,教师可以将语文课程资源传到微信群、线上学习软件中,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以丰富的资源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支持学生自主利用时间进行阅读、思考、写作等学习行为。

第三,教学内容发生变化。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据就是语文教材,教材中的内容大概率是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的全部内容。在翻转课堂模式之下,教师会根据语文课程内容提炼主题,围绕主题引入背景类资料、文化类资料、现实生活资料等;还可以对这一主题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章、名著典籍、古今文化,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深入掌握翻转课堂构建理念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师要先转变教学理念,正确看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翻转课堂构建原理,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构建工作。在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研究翻转课堂的应用特征——交互性、自主性、开放性,从这三方面入手,对原本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之后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翻转课堂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明确方向。最后,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课前活动、课程导入、课堂活动与课后实践方法,保证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以此实现翻转课堂的构建。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观潮》教学为例,教师构建翻转课堂,首先要从“翻转特点”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掌握景物描写顺序,理解课文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之后设置课前学习任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顺序;说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妙处所在,说说为什么?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何处景观能够激发你的爱国情感,相关的事情是什么?围绕学习目标与基础任务,教师进一步引入微课资源,为学生的翻转学习提供保障。通过这种方式,对原本的教学活动形式进行转变,将课前预习中的阅读课文、学习生字等直接改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内容,突出强调课前学习环节,能够体现出教师对翻转课堂构建原理的掌握。

2.设计翻转课堂流程,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建议教师要优化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支持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原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从课程导入开始,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课文部分内容、解读课文、课后练习。构建翻转课堂之后,教师要调整这一流程,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强调翻转课堂的开放性。

以《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为例,教师以“交流课前预习情况”为开端,提出:“请大家说说,在课前的微课学习环节,你们获得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想法与不理解的地方呢?”此时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进入自主交流环节。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能够进一步集合群体的智慧,互相解决疑问,让学生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独到理解。之后,教师提出课堂翻转任务为:根据你的预习理解,说说现代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要有具体的例子。此时,班级学生可以使用线上学习设备查找资料,同时采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梳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目标。

3.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深化翻转课堂构建进程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师还需要构建线上学习平台。良好的线上学习平台是学生参与翻转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期各单元课程内容,编撰不同课程的微课,引入童话、现代文学、古诗词、古代文学、社会科学等不同资料,将这些资料全面录入线上学习平台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资源。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相应的课后自主活动,比如:在《观潮》课程模块中,可以设置摄影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生活中拍摄美丽的景色,然后以100—200字的语言描述出来;读后感,谈一谈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会;生活经历感悟,结合自己的寒暑假出游见闻,说说自己眼中的祖国河山;调查研究报告,利用互联网工具或者走访亲戚朋友,将获取到的关于祖国景色的数据与信息整理形成报告,撰写报告。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后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进一步丰富线上平台应用价值,深入推进翻转课堂建设。

4.搭建翻转写作学习模式,全面体现翻转课堂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建议教师可以进一步结合不同的语文学习内容,设计专题化的翻转学习模式,比如阅读专题、写作专题等,深耕专题翻转教学,具体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价值。结合三年级下冊教材第四单元的《我学会了 》写作课程,教师可以预先设置学生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理解《我学会了 》的写作思路,掌握基本写作方法,形成写作思维导图,完成一篇优质写作等。之后,教师在翻转课堂中,以微课的形式给学生播放《我学会了 》片段截图,画出各个部分的关键语句,提出问题:“请大家根据图中文字及提示,说说这片段的内容,是按照什么思路写的呢?”之后的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自己操作,对文章绘制思维导图;之后让学生按照自己认为更好的思路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最后让学生付诸写作。

5.源共享教学理念,实现翻转学习可视化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建议教师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资源,以共享理念拓展资源范围,进一步体现翻转课堂教学特色。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会给学生推动资源,但是仅仅是给学生推动这一节课的资源;为了更好地体现翻转课堂的资源特色,建议教师引入共享资源理念,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软件搭建共享资源模块。之后,教师每节课都将课程资源传输其中,在每一个单元课程结束之后,对资源进行整理,形成共享资源包。之后,学生们可以在任意时间点击已经学习过的任意单元的资源包,真正实现翻转课程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各个环节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资源被浪费、学生不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不足。结合《飞向蓝天的恐龙》的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以“现代科技”为主题,分别引入这一单元中不同课文中的“科技现象”,同时录入多篇文辞优美、结构清晰、思路明确的科技科普类文章,以此作为本单元的补充资源。学生可以在单元学习之后共享这些资料,也可以在很久以后回顾本单元的共享资料,甚至可以“想起来就过来看一眼”。

此外,在《飞向蓝天的恐龙》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也“共享”出来,实时更新展示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课堂教学图示、课后自主学习情况。将这些情况都以数据分析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共享翻转课堂教学全过程与教学成果,促使学生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根据可视化内容调整学习思路,驱动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自主成长。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本的语文教学思维,主动深入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与教学意义,才能够更好地构建翻转课堂,为学生创建优质的学习空间。今后的语文翻转课堂建设中,教师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调整教学流程,改变原本“课堂至上”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自主性、交流性的学习活动。二是要加强课前课后环节的建设,充分利用课余学习时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课余学习中,凸显“自主”“翻转”特色。三是加强翻转课堂的实践平台建设,根据小学语文教学需求,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广泛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翻转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生文《“互联网+”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23期。

[2] 陈莉莉《“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3] 陈正东《“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2021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互联网+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