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沛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由于高校管理体制和学生管理方式所限,加之保障体系仍须改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倦怠状况愈发凸显。文章立足工作认同感视角,通过分析辅导员工作认同感困境及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提出相应改善措施,以期改善高校辅导员工作状态,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思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认同感;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17-03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护航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文件的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内涵和外延,而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进行革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趋势推动了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与工作倦怠
职业认同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指个体在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对自身职业的概念和定位以及社会价值、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因素的正面看法,是个人对社会给予该职业评价和期望的赞成及认可程度。工作倦怠又称为职业倦怠,指在工作中个人的体力和情绪等资源被透支(衰竭)、对工作表现出负性反应和麻木的态度(去人性化)以及对工作的不胜任感和消极评价(低职业效能感)。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职业认同与工作倦怠之间高度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职业认同甚至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Gaziel通过研究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认为二者密切相关,职业认同可以负向影响工作压力,进而预测工作倦怠程度和辞职意向[1]。 本土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职业认同与工作倦怠的各个维度都存在负相关关系,职业认同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工作倦怠感。叶书兰等针对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职业认同可以逆向预测职业倦怠,其中单位认同、对象认同和社会认同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较为突出[2]。2018年,一项针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表明,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越强烈、职业价值观越明确、职业行为倾向越突出,职业倦怠会越低[3]。基于以上研究,不难发现,较低的职业认同感造成了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增大,职业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日趋严重。强化高校辅导员对于职业的客观认同,不仅会提高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努力程度,也会提高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4]。
二、从职业认同角度改善辅导员工作倦怠
(一)澄清角色,明确职责,避免角色认同混乱导致的职业倦怠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 。[5]”这是顶层设计中第一次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进行准确界定。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主要体现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理想塑造等,而“干部”身份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日常管理服务、组织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同时作为高校管理层的“蓄水池”,为各部门输送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等。制度设计中对辅导员双重职业角色定位的明确,扩展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凝聚更多优秀人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宽泛化,客观上造成了各群体对辅导员角色的认同模糊。在大部分高校中,凡是涉及学生的事务都归到辅导员的任务范畴,除了日常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还涉及党团建设、思政课教学、征兵宣传、校园安全维稳、后勤医保等。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均需辅导员的配合,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种情况会使辅导员的角色认知出现混淆,存在认为“辅导员”不是真正的教师,而是学生的“服务员”,辅导员的角色被边缘化;特别是部分学生家长对辅导员工作的不理解和不配合,造成了家校沟通的障碍;而学生也认为辅导员是直接與其打交道的行政管理人员而非“教师”,对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认同度低。工作内容的宽泛性使得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部分辅导员无暇在专业领域实践和钻研,影响了职业技能提升,从而对工作职责出现模糊认知,对自身角色定位产生偏差。这些都导致辅导员工作热情下降,对工作内容感到倦怠,同时个人成就感降低,出现工作倦怠。
因此,社会、高校和学生都应该重新树立对辅导员工作的认知和理念。国家层面,要出台相应的辅导员工作标准和从业技能规范,在制度上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属性和职责范围进行界定,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高校应合理规划各职能部门分工和归口,制定一线辅导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明晰辅导员工作边界,尤其要凸显辅导员思政育人方面的工作内容,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辅导员“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角色和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与辅导员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予辅导员充分的职业认可。要通过各种媒介对辅导员榜样人物进行宣传,增强其他社会角色对辅导员群体的认同和重视,促使辅导员明确职业概念,澄清角色混乱,从他人认同中形成自我认同,激发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避免职业倦怠。
(二)完善保障机制,凸显职业价值,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理应是一份肩负崇高使命和荣誉感的职业。但是现实中,部分高校对教学和科研极为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相对薄弱,比起“专业课教师”,学生对“辅导员”信任度不高,加之如果平时对学生较为严格,容易使学生对立和叛逆,无法获得认可和尊重。虽然国家出台文件,规定辅导员可以实现管理岗和教师岗“两条腿走路”,然而大部分高校在职业晋升、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薪酬待遇方面并未给予辅导员政策倾斜,甚至在同等条件下,辅导员获得的关注和认可还不如其他管理岗,更不用说是专业教师岗位,造成了高校辅导员“待遇偏低、晋升通道不明晰”的现状。这些不仅会加剧其他群体对辅导员的不重视,而且会造成这一职业出现被边缘化的情况,更会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价值和职业发展前景产生怀疑,降低职业价值感和工作积极性。辅导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但日复一日高强度、事务性的工作使得大部分辅导员心理压力较大,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部分辅导员感到职业晋升无望、发展前景渺茫,无法从实际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可能“实现自我理想”的社会价值[6],这些都会造成职业期待与实现自我的落差,进而产生倦怠情绪,从而导致辅导员队伍稳定性降低,影响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基于此,高校应针对辅导员出台相应的保障机制,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提高辅导员的薪酬福利待遇,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落实辅导员双线发展政策,打通成长晋升通道,为工作开展和自我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同时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专项扶持计划,为辅导员深造提供更多机会,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助力。将高校辅导员的价值通过政策落实和固化,显著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这份职业逐步发展为值得毕生付出的事业,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进来,进而保证辅导员队伍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三)注重选拔和培养,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延缓职业倦怠的出现
有研究表明,职业认同中的职业归属感同样与工作倦怠显著负相关[7]。所谓职业归属感,指的是个体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在组织里的发展前景和途径,愿意进行积极规划且留在组织中的心理状态。在部分高校中,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辅导员的晋升发展既依托于学院,也离不开职能部门,复杂的隶属关系使得辅导员对自身认知模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的降低;同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辅导员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许多应聘者希望通过辅导员这一渠道进入高校工作,之后再寻求转岗或其他机会,这就造成了“辅导员”成为个人职业生涯“曲线救国”的跳板,部分辅导员未专注于本职工作,职业归屬感也有所淡化。另外大部分辅导员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应对日常管理事务上,无法深入研究和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取得研究成果,因此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归属感降低,这也会导致较低的职业效能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首先,要提高选拔标准,严把入口关,通过制定完善的选拔标准,采取多种考察手段,选拔出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较强、热爱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充实到这个队伍中来。同时,通过成立辅导员工作坊和工作室的形式,将有相似研究兴趣的辅导员集中起来,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利用辅导员团队的协同优势,提升合作科研能力,帮助辅导员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发展方向,达成辅导员“专家化”“专业化”的目标,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另外,保障辅导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和结构优化,将热爱辅导员工作、专业素质突出的人才留在队伍中,使辅导员获得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内生动力,从而延缓职业倦怠的发生和发展。
(四)完善培训与考核,引导积极的职业行为倾向,提升辅导员的获得感
职业行为倾向是职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员的职业行为倾向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岗位职责要求辅导员必须采取的行为倾向,二是没有具体要求,但辅导员为了达到更优的工作绩效而主动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大部分辅导员毕业后就从事了这一工作,从“校园”直接到“校园”,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不足,很难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方法,使得部分辅导员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时抓不住重点,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虽然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对辅导员的考核,但仍未形成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绩效考核内容和标准没有体现出辅导员岗位的内在特征和工作重点。辅导员工作存在时效长、成果隐形化、工作内容量化难的问题,并且目前的考核方式难以体现辅导员的工作价值,也使得辅导员无法针对考核要求做出相应改变,加深了他们对于职业认同的困惑。在辅导员培训方面,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情况,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内容设置不够合理,而且相对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参加学术会议、进行校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有限。
三、结语
高校应结合辅导员工作实绩,引入多方位考核主体,对辅导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考评。通过考核引导辅导员的职业行为倾向,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这些行为倾向进行强化;同时,要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针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专业化成长平台,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促进其认清职业发展路径,做好职业发展定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引导辅导员的职业行为倾向,帮助他们体验获得感、提升价值感,内化职业认同,延缓工作倦怠过早出现。
参考文献:
[1]Gaziel H H..Sabbatical leave,job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teach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95(4).
[2]叶书兰,孙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健康研究,2014(5).
[3]王舒.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4]熊英,赵珊,刘淑云.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4-10-14)[2021-03-10].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6]邹积英,张珂嘉.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困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7]赵岩.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概念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59050118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