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策

2022-03-19 23:18周建宏
家长·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内容

周建宏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更应注重对小学生做好德育引导工作,为小学生成为德育、智育双重发展的人做好铺垫。小学階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起步阶段,而数学又是基础教育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环节对学生做好德育渗透工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德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应在语文课及思品课中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认为数学属于自然科学,对学生进行的是数字计算、公式、定理等内容的教学引导,与德育不具备关联性。这种理念不够正确,数学知识同样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包括数学发展史、发展观等,尤其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德育应在不同学科中渗透,以此使德育成为小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化。

一、挖掘教材中德育元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见他们把德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数学课堂教学明显不如德育课、语文课和班会课中的德育元素清晰。但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做到结合学科特点对德育进行渗透。“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最佳表述。笔者相信只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点滴渗透,就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明确规定,新课改的目标应具有与时俱进性,应确保学生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意识,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与民族传统。因此,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全新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含有较强的德育元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学引导,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深度理解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例如,在数学教材中,习题、例题、注释中都含有具有德育内容的图片,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度挖掘图片中的内涵,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让学生理解与之相关的德育知识的意义,做好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二、结合生活培养责任感

教育并非单纯指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生活中也有很多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场景。在对小学生开展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生活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德育内涵。同时,通过生活场景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也为学生营造了更加深入地与社会接触的时机,让小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为融入社会做好准备,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的一种模式。

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实际问题,让学生设计条件统计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生活内容进行统计,比如,学校运动会上,本学年各班级学生的各运动项目成绩;或某次学校文艺汇演中学生各项比赛表演的成绩;或班级举行硬笔书法比赛每名学生的成绩,并对成绩较高的学生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和研究这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让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再者,通过对生活层面内容的统计,以此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通过这种贴合生活内容的实践教学引导,不仅能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知识进行实践学习,完成本知识点从理论到实践学习的转换,也可以让学生懂得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有所造诣,真正实现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渗透。又如,在对学生进行“计算”相关知识引导的过程中,会有相应的插图介绍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比如,我国最早提出使用小数,曾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能运用数字计算土地面积,还可以通过算筹进行记数。此外,著名的《九章算术》一书,也是我国的数学名著,其中记录了如何计算平面图形。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上述知识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

三、故事导入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和德育内容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意识,这会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及德育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名人故事,这种教学方式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德育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周率”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是世界上首位精准计算圆周率的人,祖冲之经过长期刻苦钻研,终于将圆周率精确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因而,祖冲之也成了一位数学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名人故事,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知识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完成挑战,才能达到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四、通过教学环境渗透德育元素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是他们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整洁的外表和文明的举止,以及教学中严谨的态度和好学的性格,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灵活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在课堂上也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总之,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写作业要工整,同位的数字要垂直对齐,还要使用绘图工具,那么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就要有秩序、整齐。教师要求学生整理书包和学习工具,教师的教具、教案、课桌自然地要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从计算的准确性、小数点的移动、单位之间的转换、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等方面都十分严谨,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严谨的态度。在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教师要以平等姿态、和蔼的态度、宽容的心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错就改,不懂就问,这都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人格魅力在幼小心灵中的雏形。数学教学环境的创设工作比较重要,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多感官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提升德育元素的渗透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元素作为教学环境营造的主要方法,结合多样化的音乐作为教学背景,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及掌握数学知识。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不同的音乐作为背景,充分保证音乐背景设计及运用效果,可以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例如,在游戏类的教学方式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节奏比较鲜明愉快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比如,在“可能性”一课中的掷一掷教学游戏中,教师利用节奏比较愉悦的音乐作为背景环境创设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紧张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图形结合多彩的颜色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图形教学是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元素为学生设计多种颜色为核心的图形,丰富学生的感官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本身对五颜六色的元素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彩的颜色作为环境营造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感知到美好,进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发展观,确保学生能健康地发展,为后续学好数学知识做好铺垫。数学环境营造的方式比较多样化,因此,教师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设计,保证教学方案设计效果,同时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自然而然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因此,综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教学环境的丰富化设计是促进提升德育及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五、以合作学习提高自觉素养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引导下,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数學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责任感,使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确保能通过数学眼光看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可以被深度调动。而且,合作学习是一种在课堂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构建的互动学习空间,教师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讨论,学生能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想法。这种交互式学习的模式能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尤其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而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产生竞争意识,这自然会让学生能自发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材、课外学习资料、纸质书、电子书查找学习内容,不仅能确保学生可以认知数学问题,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觉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目的。而且,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开放性学习空间,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焕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结合数学教材提出主题性学习任务。比如,是否能在一个圆形或一个三角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以此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然后可以在小组内对任务主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能对自身的学习思路进行梳理,也可以通过表达提高数学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能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力争不被赶超,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则会奋力追赶,自然会更加认真地查找学习资料,想方设法地提高学习能力,确保学生自觉素养得到升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进学生具有重视自觉学习的意识。

六、构建高效课堂,渗透法律观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行为素养养成的有利时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才是确保学生能更加高效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采取多元化模式,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内容,确保学生能德育与智育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但数学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法律知识对学生而言也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此,教师应注意以生动、趣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将故事内容导入教学中,这会从形象化角度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能理解数学问题。在轻松、宽泛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其中蕴涵的法律问题,自然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拓宽学生眼界,不仅能让学生能从多元角度思考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法律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导入教学。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而在导入环节引入故事教学,自然会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A社区派出所本月接到若干起报案,包括电子商品出售的商品在质保期内部进行调换、附近开设非法网吧、过马路闯红灯、食品商店出售过期食品等,派出所邀请中心小学学生制作统计表。现让学生检查中心小学学生制作的统计表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式即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接受的学习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责任感,更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法律内容,提高了法律德育素养,真正实现一举多得的教育目标。

七、利用数学文化,理解劳动内涵

劳动是确保人类获得更好生存发展的内驱力。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劳动不仅指生活,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中也蕴涵大量的劳动元素。因此,教师应利用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当代小学生能发展成为人格健全、五育并举的人才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图形”类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感悟劳动创造美的内涵,教师可以将民族服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感悟各种图形组合后产生的创新美感,也可以以此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美、感受美,也可以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的价值,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劳动德育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遵循新课改的教学方针,在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的渗透。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结合生活培养责任感,故事导入提高科学素养,通过环境渗透德育元素等,会使小学生发展成品学兼优的少年,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水平作贡献。

(宋行军)

2277500783381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内容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