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心性学说”在城市失独老人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8 09:46■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性案主心性

■陈 彬

(韶关学院政法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历史尚短,必然要面对本土化挑战,故社会工作亟需通过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与锐意创新以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禅宗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典型的本土化成功范例,其嬗变的经验与思想内涵都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当前中国恰逢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推行,“失独老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再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前“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服务并没有形成本土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理论或完善的专业工作系统。因此,本研究尝试借鉴禅宗的核心思想——“心性学说”,基于当前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服务所遭遇的困境,大胆将“心性学说”与城市“失独老人”的社会工作服务相结合,既为“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提供一个新路径,也力图为禅宗思想的现代化应用作出有益探索,同时也将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城市失独老人需求与社会工作介入

城市失独老人,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城市,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中50岁以上的人群[1]。城市失独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问题、身体健康问题,还承受着巨大的情感、心理压力。虽然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失独老人,拥有丰富的服务资源,但事实上,现今失独老人服务缺失、服务不到位的状况仍然令人担忧。

(一)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失独老人的精神情感的必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农村地区失独老人相比,城市失独老人拥有更多的社会救助资源,且城市人口中大部分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因此,城市失独老人失去唯一子女后,所受的经济压力较小。依据需要变化符合从低层向高层发展的规律,城市失独老人在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下,对精神关怀、情感介入与人际交往网络重构的需求更加迫切。黄耀明[2]对317个失独家庭的问题进行统计评估,数据显示,占比最多的几项分别是:希望得到养老保障的失独家庭占100%;希望得到医疗保健或医疗救助的失独家庭占67.8%;希望帮助修葺房屋、申请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失独家庭,占38.6%;需要心理干预和精神慰藉的失独家庭占34.8%。根据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除去前面三项经济层面的需求,占比最多的是心理干预层面的需求。除了经济帮扶需求外,失独老人首要需求是精神关怀与心理干预服务。

失独老人容易受困于极端情绪及人际交往障碍的循环桎梏中。即使独立、自主是当今时代思想的主流,中国人“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享天伦之乐”等重传统、重传承的伦理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对失独老人来说,失去唯一子女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他们老年生活依靠、家族传承的血脉。因此,失独老人经历丧子后,过度的执着导致他们的理性认识偏离正常的思维逻辑[3]。非理性的思维使他们容易陷入无法保护子女的深度自责,甚至将子女的死亡归罪于自己,从而封闭自己,久而久之地失去了人际交往圈子。失独老人执着于子女的死亡与自责、自卑的负面情绪中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产生;同时,人际交往障碍又反过来使失独老人失去诉说、走出封闭圈的机会。在这个“执着”的循环桎梏中,打破“执着”,是解决失独老人情绪问题的唯一办法。只有打破“执着”,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负面情绪带来的阴霾。但是失独老人往往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或意识做到“破执”,必须接受外部的专业心理辅导与精神疏导,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失独老人的情感干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对城市失独老人的精神情感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无独有偶,“心性学说”中的“破执疗法”正是针对破除执着来达到释怀与彻底解放目的的,与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工作具有一致的目的。社会工作将“心性学说”的“破执疗法”应用于城市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工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的困境分析

“失独老人”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特有的社会问题。国外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老年人无需过多依靠子女赡养,西方的父母子女间的抚养关系疏离,失独干预需求低,因此,国外对“失独老人”问题的研究较少[4]。相比之下,在中国人人文伦理、孝义之道等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下,赡养父母与国人而言是义务更是责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环境下独生子女家庭、失独家庭的数量增多,可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却追不上失独老人服务需求增长,“失独家庭、老人”等服务就显得供不应求。在社会环境与社会工作自身发展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面临外部支持体系缺失与社会工作内部专业素质提升的困境。

当前,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目前政府并未出台完善的帮扶政策,手段单一的经济扶助忽视了失独老人的身心精神需求。加上政策宣传不足,很多失独老人对政策甚少了解,求助无门,导致政策实施成效一般。同时,社会服务力量分散,各政府部门与基层组织机构并未达成统一协调机制或体系。社会工作者进行失独老人服务时受到阻碍,四处碰壁,资源难以整合,服务者也显得有心无力。政策的不完善与失独老人服务体系的不成熟导致社会工作在失独老人服务领域中孤立无援。

除了上述外部的阻碍因素外,社会工作团队在城市失独老人领域的服务专业性也有待提升。学者方曙光[5]在关爱失独老人项目中的研究数据表明,拒绝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总户数占预计服务户数的比例高达59.1%。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对社会工作低认知度、对政府政策的抵抗心理以及失独老人自我封闭心理的影响,许多失独案主十分抗拒社工提供的帮助,导致社会工作者很难与失独老人案主建立服务关系[6]。可见,“介入难”是目前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必须面对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失独老人社会工作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常规的社会工作方法也许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失独老人案主。除此之外,社工面对案主家庭关系疏远、社交失衡、否认事实、移情、自杀倾向等多样性的问题,生搬硬套的理论、方案并不能发挥作用。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服务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抛开外部原因,社会工作者服务模式单一、与失独老人需求脱节等是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

作为失独老人服务的执行者、推动者,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创新、融合推动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增进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引导鼓励社会给予失独老人关怀与关注。

二、“心性学说”在失独老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自性清净”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与情感干预是社会工作在失独老人领域中的工作重心。失独老人经历丧子的悲痛感、孤独感、失落感、挫败感等负面情绪,情感的失衡导致其人际交往障碍,轻者自信心受创,重者则深陷负面情绪而失去自我,造成自我意识的丢失。失独老人自我主体意识恢复与信心提升基本上是精神关怀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失独老人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尤为重要。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关系中扮演着支持者、鼓励者、引导者以及赋权者的角色。

国际社会界把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总结为承认个人能力与价值、尊严、服务、社会公正、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等。在实践层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又可概括为:接纳、尊重、个别化、不批判、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7]。现代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强调对人的尊重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及人类发展有着理想追求。

禅宗“心性学说”的人性假设是“自性清净”,相信人性本是清净、无尘染、不被困扰的,认为众生原本就具有清净之心,“如来藏心”自在心中。“心性学说”强调,心性本自清净,各种情绪困扰和世俗的想法不应属于或附属于某一个体之上,且相信个体有能力消解它们带来的烦恼。学者方立天[8]将《六祖坛经》里慧能对“自性”的概述概括为清净性、真如性、智慧性、空寂性、含藏性五点。这五点自性,无一不是将清净、真如、智慧、空寂、含藏赋予了个体。其中包含的道理,是旨在让觉悟成佛成为众生的权利,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可见,禅宗思想在本质上相信“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心性学说”在“自性观”上,完全展现了其肯定、相信、尊重、赋能的理念。

“自性清净”同时也将积极、理性赋予人。“自性清净”将自性作为一种抽象的、完美的心性状态,而其实质是一种以道德追求为目标的“性善论”。“心性学说”与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在人性论、病因论、治疗论上都共同体现着“不思善恶,本性自现”的立场[9]。相信每个人本性皆善,追求解脱和美好生活的念想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相信每个人都拥有战胜凡尘俗困的能力。“自性清净”的“性善论”设定及定位也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不谋而合。“自性清净”这一东方思想,其包含的“自性观”与“性善论”内涵既体现了对个人能力、价值的肯定,与现代西方社会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本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社会工作者在“自性清净”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社会工作价值观。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能够探索以“自性清净”的设定为理论支撑、以失独老人自我意识的恢复为目标、以主体性能力发挥为手段的专业工作模式。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禅宗的概念思想更容易被老年人熟知。针对失独老年人群体,以帮助失独老人找寻“本心”作为服务目标,将社会工作价值观转化为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更容易被中国老百姓理解的实践目标。相较于“帮扶”“需求”的字眼,“归回本性”“禅修”这些更能吸引失独老人的注意,更能帮助社会工作者与失独老人案主建立亲密稳固的关系。

总而言之,以“自性清净”为契机,“心性学说”不仅与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目标有着一致性,更为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提供本土化路径。那么基于“心性学说”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共通点,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在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实务中应用禅宗“心性学说”呢?

(二)基于病因理论的城市失独老人心理分析

禅宗的病因理论为城市失独老人的心理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分为结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五个阶段,其中心理分析贯穿着整个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社会工作者专业、科学的分析是对失独老人展开服务的前提。对失独老人的心理分析,一方面是在预估阶段对失独老人情况的认知,另一方面是服务过程中应对案主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

预估阶段是社会工作者明确识别、了解到失独老人需求的重要阶段。评估实质上是对问题、资源、障碍的识别、收集、分析过程[10]。在预估阶段,针对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一般围绕失独老人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失独老人的心理需求等进行心理分析。纵观多个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案例,可以发现当前社会工作常用的心理分析理论有:(1)埃利斯情绪ABC理论认为失独老人的非理性信念(将丧子归罪于自己)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社会工作者将通过纠正案主的非理性信念而改变案主行为;(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失独老人生命中成长经历、自身观念等影响其心理及行为,通过社会工作者关注并拓展失独老人的个人爱好,社交圈子等缓解案主压抑心态;(3)库伯勒·罗丝模型将失独老人的哀伤分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失独老人有着不同的需求及心理状态。这三大理论虽各自有着独特的分析逻辑,却都将心理问题诱因归于“信念”“观念”“需求”这三个方面。总而言之,社会工作失独老人心理分析,习惯地将原因归结于失独老人的错误观念以及需求缺失。在禅宗思想里,众生包括有情的和无情的,其中无情生命是指植物、矿物等没有感情活动的生命,而人则是具有情感感知能力的[11]。佛教思想将情感感知能力称之为“心”,有“心”之人有能力探寻自身,回归本性,即众生追求的“成佛”。“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智者与愚者的差别,只在其“悟”的程度不同而已[12]。“心性学说”的病因理论认为众生因为自身对生命无常、万物缘起的认知不足,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容易陷入执着的困境,从而通过沉迷于尘世间的贪、嗔、痴度日,无法“解脱”。我们不难发现,“心性学说”认为的病因也出自个体本身的认知错误以及需求缺失。从这一点看,禅宗“心性学说”与社会工作的心理分析理论的理念相差无几。

在进行城市失独老人服务时,社会工作者难免会碰到服务对象产生的隔离、压抑、否认、移情等心理防御方式的情况。这些心理防御形式,在禅宗看来都属于“执着”。以“移情”为例,社会工作者通常从预防工作、结案评估、把握工作者“态度”、提高移情与反移情觉知四点入手控制案主的移情[13]。鲍比的情感依附理论认为,个体和他人易发生强烈的情感联结,当情感联结突然中断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突。失独老人经历丧子之痛后,对子女的寄托情感突然中断,因而产生强烈的精神依托[14]。认识到这种精神寄托是一种“执着”的表现,社会工作者就能分析明确案主心理机制源于何种“执着”,及时地应对失独老人的移情,帮助失独老人正确认识移情的性质是一种“迷悟”的状态,清晰地向他们解释移情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具有非现实性。同时,帮助案主认识到短暂的精神寄托并不能帮助案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案主寻找“本心”。

“心性学说”的病因理论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性情绪疗法等心理学理论在心理问题诱因的判断上有着高度相似性、契合性。随着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禅宗思想与社会工作融合的创新性举措是必不可少的,相信病因理论能够为城市失独老人的需求分析、心理分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破执”疗法与在城市失独老人服务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情绪病似乎已经成为了“流行的”病症,生活在纷扰社会中为生计奔波忙碌的人们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情绪的困扰。面对诸如失恋、工作困难、学业挫败等类似的烦恼,我们大部分人能够通过朋友、家人等社交圈子来获得疏解,寻找新的人生目标或制定新的生活计划来摆脱烦恼,以此获得解脱,通过自身力量实施“破执”。但是大部分失独老人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他们主动设立与外界隔绝的“心墙”,社会支持网络缺失。有的因过度执着于子女死亡的事实中,偏离正常的理性思维而产生“执着”。城市失独老人服务目标,离不开舒缓他们“执着”封闭的心结,通过一定的方式重建社交环境、社交网络。

“破执疗法”强调顺其自然、无修之修,通过将“破执”的想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禅修,以不断的心理暗示寻求解脱。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禅宗思想都关注环境的作用。“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其强调将案主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主张通过改善案主所处社会环境而改变案主。在“人在情境中”理论的范式下,社会工作者们关注城市失独老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通过分析失独老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了解失独老人内心状态与需求。可见,“人在情境中”原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环境是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禅宗虽然也强调环境的作用,但两者所指的“环境”及其在治疗中的作用其实并不相同。禅宗受佛教、儒家的影响,形成心与物质密切联系的“一体论”,意识与环境的作用意义是同等的[15]。慧能大师在“破执疗法”上的研究影响深远,其中“禅定”“苦行”之类的“破执疗法”通过静坐念佛、一行三昧等方式,利用清净、远离嘈杂的自然环境,使修道者的内心得到沉淀,从而破除执着,证悟本性,达到无念、解脱自在的境界。与西方治疗方法不同,“破执疗法”更注重发挥自然环境的作用。基于环境作用,“破执疗法”在社会工作上的运用,目前已有学者有成功的经验。香港大学陈丽云教授提出身心灵全人健康社会工作理论,并以“身心灵全人健康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发展出身心灵全人健康干预模式。该模式融合了传统医学、养生学、哲学等思想,将冥想、瑜伽等应用到服务当中。有学者[16]运用“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丧亲者进行辅导,将辅导过程分为启航、释放、宽恕、疼爱自己、重生、迈向明天六个阶段,其中运用冥想净心、户外放飞风筝等活动,引导丧亲者放弃执着、突破缺失,该研究结束后丧亲者的抑郁值数大大降低,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在“即心即佛”以及“顿悟见性”的基础上,慧能还提出了“不离世间觉”的思想[17]。“不离世间觉”展现的是禅宗“无为”“顺其自然”的理念,强调“顿悟”往往发生于平常的一瞬间,所谓的“三毒六贼”随着人们经历世事与成长而消失。同样强调“顺其自然”为治疗核心的是森田正马先生创立的“森田疗法”。森田疗法也被西方心理学称作“禅疗法”。森田疗法通过特定环境、不断重复与自主思考给患者灌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思想,进而改变患者行为状态的疗法与禅宗的“参话头”“守一不移”关联性极高[18]。通过特定的行为或方式强迫自身接受当下,达成顺应本心的目的。从这一点上看,“森田疗法”或许能够为禅宗的“破执疗法”在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的应用提供借鉴经验。经过与道教、儒家等思想的融合,禅宗在“破执”的修行方法上的研究已经不胜枚举。无论是“禅定”“一行三昧”的方法还是“顺其自然、无修之修”,“破执疗法”在社会工作领域都有一定的可行性,禅宗与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的结合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探索。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整理禅宗“心性学说”的人性假设、病因理论及禅修疗法,并以禅宗“心性学说”为基线分析失独老人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评估及社会工作技巧的运用,始终立足于尝试论证禅宗“心性学说”与城市失独老人服务的契合性。在宏观层面上,禅宗“心性学说”思想无论是从人性假设、病因理论还是禅修疗法上看,都能看出其思想核心与社会工作平等接纳、助人自助的信念有高度的一致性。微观上,“心性学说”与部分社会工作理论有着共同的目标或相同的逻辑路径。将禅宗“心性学说”与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相链接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创新性的尝试。但本研究仅仅从理论层面,选取城市失独老人社会工作角度作出大胆的假设,禅宗思想真正运用到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实现本土化发展还需要广大学者及战斗一线的社会工作者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猜你喜欢
自性案主心性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心性与现实
如何读《坛经》
SUMMARIES OF ARTICLES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