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华,刘佳佳,朱雅楠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
纵观整个哲学史,感性与理性一直存在着博弈。从柏拉图将理性视为可以控制激情和欲望的统摄因素开始,理性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经笛卡尔、康德到黑格尔形成了西方理性主义的抽象主体性哲学。在这个传统中,理性被视为最本质的因素,感性被视为“纯粹的自我认识活动”(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6页。,是一种简单的、低等的认知。这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忽略人还是一种感性的存在。马克思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基于具体主体——现实的人之感性活动分析而对情感的讨论正弥补了这一缺陷。在他看来,情感是个人的感官功能在与外界事物的互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性体验,人只能被理解为“现实的个人”,这个“现实的个人”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是一个饱满的存在,“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可以说,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将情感嵌入自己新主体性原则下的实践哲学中。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的情感之维进行解读,以此深入理解马克思实践人学或劳动人学及其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确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这就指明了人类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具体的人这个存在之上,情感体验也是承载于这个存在物之上的,是富有温度的身体的情感体验。马克思将情感与社会联系在了一起,“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视为“感性的存在物”和“激情的存在物”。这种感性、情感性因子使人不再是干巴巴的存在,而变成了富有韵味的存在,时而积极,时而消极,其中蕴含了马克思新主体性哲学的情感向度。
无疑,情感是人在感性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涉及了人的整个身体(感性)的层面。不同于近代唯理论和观念论的思想家对感性的忽视,费尔巴哈从唯物论的视角出发,主张感性与真理性是一样的(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6页。,感性证实着人的主体存在,也能揭示真理,并给出著名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证明。费尔巴哈将注意点聚焦在人的身体和心理感觉上,将感性视为人的一种客观的存在方式,一方面凸显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立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哲学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仅持守客体性原则,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3页。。马克思认同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同时也将感性修正为感性的实践活动。他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页。。进而,马克思将感性重新赋予现实的人之存在的现实世界,认为不能对其作直观形式的理解,亦不能与人类历史相脱节。“感性意识不是抽象的感性意识,而是人的感性意识”(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同时言明,感性“必须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因为,人这种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必须被理解为“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这就超越了旧唯物主义传统,将感性聚焦于实践活动的现实性之上,凸显了历史和过程思维新特征,包括情感在内的人的感性能力甚至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都必须回到劳动发展史中加以说明。
在马克思那里,情感虽然有其产生的生理机制,但是更多的是社会存在的现实效应。马克思所言的情感也是建立在他整个哲学基本立场之上的,正是蕴含着激情、偏好和目的的感性实践活动——劳动、生产凸显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和历史性特征,表明人的存在状态和本质力量。因而,他把实践着的人称为“现实的个人”“激情的存在物”。他强调的是一种情感的实践论或感性活动论,从主体角度来理解情感。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让人丧失了通过劳动产品和劳动行为本身来肯定自己的积极情感,如果不劳动也能得到面包,那么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因为,原本属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沦为单纯的谋生工具和手段,雇佣工人在劳动中只会感到枯燥乏味和痛苦。一旦扬弃异化劳动,劳动就会成为劳动主体追求自我实现的存在方式,这里出场的是一种能动的情感,作为一种人的本质力量使各主体间实现互动与联系,使人在现实世界中不断地证实自己的力量,并在共同体的劳动中获得交往的满足感和快乐的享受。不同的情感使人本身投射到现实世界中,以不同的力量开展历史活动。
在人的历史活动中,马克思关于情感的基本立场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从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进展到人与大工业的关系,进而进入人与人的关系的探讨,其中包含着多个主体间的互动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满足吃喝住穿而不断地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的情感都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而产生。最原始的物质生产活动,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依赖与顺从。随着生产和交往的扩大,特别是商业的发展,人们的情感开始延展到了不同共同体的多主体间。大工业开启了一种新的情感联系,核心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与宰制,资本拥有者的贪婪、自私与对工人的剥削和奴役,各种异化关系使得仇视、愤恨、焦虑等消极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此,马克思通过宗教批判、市民社会批判、资本批判等,将情感置于整个历史活动境遇之中,饱含激情地演绎了这个进程,展示出情感的时代性,也充分论证了情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这一论断。
可以说,马克思始终关注实践主体的情感之维,并揭示出情感活动所具有的三个特性。其一,情感的实践性。区别于德国古典哲学家,马克思将情感回归到生活世界并统摄于现实的历史活动之中,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基本范畴之下理解情感。他认为情感并非随意捏造,而是产生于人与外物(人)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中,所有情感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二,情感的能动性。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实现了从以直观形式和抽象的爱来理解感性向在历史逻辑下的感性实践中来理解感性的转换。人将自己视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情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对外物自觉地发生情感体验,并将情感作为确证人之存在的一个向度。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尽管动物也是感性的,也有情感,但是人的这种能动情感却有所不同,它能化为行动的意志、升发为道德与伦理情感。积极的伦理情感是社会关系与交往的基础,这种基础地位正是由其能动性奠定的。其三,情感的受制约性。人是一种“受动的存在物”(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情感亦是如此,个人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关系。情感涉及多个主体间的互动,它必然受到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制约。从情感会作用于我们的活动并产生效应来看,产生效应的这个过程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情感所带来的因果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客观可发挥力量的条件。
因而,马克思感性活动论的实践哲学必须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路才可理解,他所谈的情感与感性实践论内在相关,并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底蕴。在他笔下的情感连接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观照的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历史,是一种极具力量的存在,这样的情感贯穿于马克思文本始终。他把具有革命激情的阶级斗争看成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批判,旨在建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全面发展内在要求人的智力、体力、才能、个性、精神包括情感在内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谈及的情感的归宿点。这样的情感旨趣也使马克思将对现实世界观照与人类的宗教情感、阶级情感等内在关联,要消灭宗教仅仅停留于宗教批判是不够的,关键是改变产生宗教情感的现实基础,不断地使现实世界革命化。
马克思不仅在本体论意义上确立了情感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而且在认识论上也给予情感灵动的阐释。马克思回归现实世界,超越了近代认识论主客二元的思维方式,解构了没有世界和肉身的抽象主体——心灵、自我、自我意识、理性和精神等,将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被看成是具体主体——现实的人的认识;同时,他批判费尔巴哈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认识、被动的反映论,从客体性原则进展到了主体性原则,确立起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主体也是实践主体、生存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不仅理性起作用,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主体性因素也从未缺场。马克思强调,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情感既是我们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动力,又影响认识对象的选择、调控认知活动的节奏与反映认知状况。情感的反作用又与对象的回应不可分割,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情感以一种实质性的力量发挥作用。简言之,情感以主体性的特征伴随着我们的认识活动,并抑制或推动认识活动的展开。
情感和情态作为精神生活的形式渗透在社会生活之中,在总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参与主体间的互动。情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不同主体的生存和实践境遇使得认识活动总是激发出不同的情绪,人与人之间也表现为不同的情感关系,并影响相互认知、理解与自我认同。
宗教情感、阶级情感都是伴随着人的生存境遇和认识活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马克思历史性地看待这些情感,将其视为社会历史的产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描述道:“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大众对于教会的不满和痛斥情绪,促使人们考察和探究宗教本质。针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马克思指出,宗教情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其所关涉的也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我们必须分析宗教背后的社会活动(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他所生活的时代,“德国可以比做染上基督教病症而日渐衰弱的偶像崇拜者”(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尖锐地指明宗教批判就是要“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在《反教会运动》中,马克思描写了教会骄奢的生活,记录了人们对教会的反抗。长期受欺压的民众意识到了在宗教奴役下的痛苦,逐渐认识到教会与垄断资本的勾结,他们激烈地进行着反抗运动。他们将长期以来心中积压的情感转化到了实践活动中,化成一股强大的悲愤力量,向教会宣示着自己的存在。马克思坚定地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从阶级情感与无产阶级意识的产生来看,无产者首先意识到资本家对于工人是一种异己的存在,将本应有的温情全部转化为纯粹的金钱关系(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页。。首先,资产阶级是冷漠、无情的“征服者”(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8页。,不断地向无产阶级宣告自己的统治地位,旨在最大限度地占有剩余价值和物质财富,无情地将其束缚在机器之中,以极强的贪欲压制工人。其次,无产阶级无奈地受制于残酷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得不忍受资本家的折磨,不断地隐忍着痛苦。马克思强调,工人不断地从事这种单调的劳动,会直接妨碍到他们精力的焕发(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5页。,人们的情感从麻木到疏离、敌对,最终愤怒的激情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从而去除虚假意识形态的蒙骗,摆脱物化意识,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以上这两种典型的情感都参与了实践主体的自我认知,表达着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不满。马克思与这些情感产生着共鸣,表达着对宗教的批判、对资产阶级的痛恨和对无产阶级的同情。他希望用勇气唤醒他们的反抗精神,用“批判的武器”——理论武装无产者,以便进行“武器的批判”——革命。如何恢复人与土地之间的温情、恢复劳动的本质、恢复无产者的尊严等成了马克思的毕生追求。
总之,马克思是在实践观点和历史逻辑下,从对象性存在物来理解人及其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他认为,“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9页。因此,无产阶级要重新获得积极的情感,必须借助革命理论的引导,无情地批判不合理的现实制度,并最终在新文明下协调一切属我的关系并拥有不愧于人的伦理与审美情感。
马克思关于情感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发生作用机制的认识回答了作为一个未来情感人应有的旨趣。他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整个社会文化教养程度的判断标准(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4页。,这种判断中必然涉及情感的要素。面对处在悲惨深渊的无产阶级,马克思不仅赋予同情与怜悯,而且更多的是为其提供获得自身解放的现实路径。这种解放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思想运动,还是一次彻底的历史实践活动,以及历史主体情感生发或升华的过程。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情感的破坏,也揭示了这种破坏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因此,消灭私有制是人类走向未来社会并获得积极、健康、高尚情感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是革命和建设新社会的主体力量,需要有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解放人类和自身的人类情怀与历史使命感。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必须从捣毁机器宣泄失业的不满情绪的自在阶级向自觉争取自身解放并拥有革命激情的自为阶级转换。因为,统治者不会情愿放弃自身的统治地位和既得利益。这也是卢卡奇强调无产阶级获得作为总体的阶级意识并渴望总体性来超越物化的意义所在(2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3页。。同时,还要避免粗陋的共产主义者对私有财产的嫉妒和平均主义欲望,克服单纯消灭私有财产的冲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工业的评价正如异化劳动批判那样,既要看到其压抑人的感性、情感的消极作用,又要看到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意义,而采取扬弃的态度。要反对简单的道德批判,而坚持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正是在历史逻辑和辩证思维下,马克思称未来社会不是作为理想的共产主义,而是我们消灭当前不合理状况的具有现实性的实践运动(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到那时,人作为总体性的存在将获得全面的发展,总体性内蕴着情感因子,人类的感性也得到充分解放,并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己的关系中。因此,人们对自然、环境、他人和共同体的终极关切的伦理情感、道德情操也会投射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人是马克思所言共产主义社会下感性的人应有的状态,体现为面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情感等多重维度的统一。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解表现为对自然审美情感的回归和伦理情感的升发。在人类社会初期,人对自然更多的是膜拜的情感,屈服于自然的暴力;到了工业化支撑的现代世界,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工具理性与主客体二元论思维方式成为主导,如“人为自然立法”,最终导致过去以自然为中心、向自然学习,转向以理性为中心、宰制和奴役自然,如此,人在无尽欲望促逼下骄横、狂妄地征服自然,遮蔽自然存在的内在价值。这种主体对客体的统治情绪必然导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剥夺自然,对自然的情感也由敬畏到宰制。人与自然本应有的亲切关系被强行割断,所以,马克思说异化劳动越是占有自然界越是失去自然界,甚至无产者越来越失去自身存在的现实性,仅仅作为工人和商品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81页。等物化意识必然泛滥。就连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情也变成了交易手段。在马克思的眼里,理性的崛起是以牺牲感性的丰富性为代价的。他确信,从拜物教就可以看出,理论之谜的解答在何种程度上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真正的实践在何种程度上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这样,他得出结论:拜物教徒的感性意识不同于希腊人的感性意识,因为他的感性存在还不同于希腊人的感性存在。只要人对自然界的感觉,自然界的人的感觉,因而也是人的自然感觉还没有被人本身的劳动创造出来,那么感觉和精神之间的抽象的敌对就是必然的(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消除这种对立,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而扬弃异化劳动的关键在于扬弃私有制的革命实践,即“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当然革命的主体只能是饱受资产阶级剥削、蹂躏,拥有痛苦、愤怒和反抗情绪与革命激情的无产者。他设想,只有无产者借助暴力革命推翻资产者的统治、扬弃私有制,才能扬弃异化劳动,将属于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重新在自愿的劳动下拥有丧失了的自然界,自然不只是作为人的理论对象,更是人的审美对象,人们再次在人化的自然中认识到自然存在的先在性,变人与自然的冲突为人与自然的和解。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应该在自己的生存实践活动中自觉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负有责任,从而将人对自然的情感从前现代的敬畏与顺应之情和现代的征服、宰制的欲望,转换为审美与伦理情感。唯有如此,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才能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由自觉的劳动使得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成为可能,将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既尊重物之物性,也张扬了人之人性,这样,自然就不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的工具、资源库,人也不再是高于自然的主宰者,二者是互为对象、相互依存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不仅摒弃了人将自然界视为资源客体的功利性情感,而且变人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感为对自然、环境和万物的责任感与伦理情怀。人们切实在改变对象世界的劳作中改变人自身(包括提升自身的道德与伦理境界),做到既“成物”也“成己”。
其次,人与人关系的和解体现为真正的共同体成员间的友爱与互助的情感。在马克思看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国家,也消灭了剥削和不平等的敌对关系。因为,自由人联合体是真正的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没有了强迫分工下的劳动,原来的竞争关系转换为合作关系,友爱、互助的情感沟通将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主基调,也就是在交往上由以往追逐一己之利的算计、欺骗、奴役转变为主体间重情义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成全的协同关系。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个体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和共同体的贡献上。因此,就由前现代社会的群体本位、现代社会的个人本位转变为类本位,人类共同体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所有共同体成员的终极关切。
马克思曾借用土地所有者——不动产与资本所有者——动产之间的相互攻击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土地所有者炫耀他的财产的贵族渊源,却把自己的对手描绘为狡黠诡诈的、兜售叫卖的、吹毛求疵的、坑蒙拐骗的、贪婪成性的、见钱眼开的、图谋不轨的、没有心肝和丧尽天良的、背离社会和出卖社会利益的……没有廉耻、没有原则、没有诗意、没有实体、心灵空虚的贪财恶棍(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针对不动产的攻击,“动产宣称自己给人间带来了政治自由,解除了束缚市民社会的桎梏,把各领域彼此连成一体,创造了博爱的商业、纯洁的道德、令人愉悦的文化教养;它使人民摒弃低俗的需要,代之以文明的需要,并提供了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5页。。对此,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把人当作商品、当作商品人、当作具有商品的规定的人生产出来;它依照这个规定把人当作既在精神上又在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导致资本家和工人彼此是异己的,从而处于漠不关心的、外部的和偶然的相互关系中,所以这种异己性也必定现实地表现出来,即表现为工人和资本家的不道德、退化、愚钝。
在马克思笔下,资本主义社会是虚假的共同体,异化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裂而成为对立的双方。货币拜物教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货币为中心而展开,围绕物质利益进行较量,人丧失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但同时,他认识到异化是人类实践历史展开的一个环节,即使异化的工业也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并丰富着人的感性能力,从而避免了浪漫主义的怀旧,而强调大工业的积极力量,尤其是对新觉醒了历史主体的无产者的锻造,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孕育出瓦解旧制度的新生力量,剥夺者必然被剥夺,从而使人重新作为拥有主体性的人并拥有美好的情感——关怀他者与人类命运。他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社会关系必将得到充分的展开。物质生产的极大富足为精神层面的享受提供了保障,人与人之间也从虚幻的、被金钱和利益包裹的情谊变成了兄弟般的真情(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情感不再披有金钱的外衣。社会成为一个以自由交往为基础的真正的共同体,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基本前提,人在社会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自由地享受各种活动;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得以化解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因利益引起的争斗转变为情感的联合。进而,情感在人与社会之间得到本质力量的绽放,这个社会将真正地做到“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此外,从人与己的情感关系来看,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自然和人的双重解放,个人被扭曲和压抑的情感也将得到解放和升华。资本主义社会使人沦落为物质和利益奴役下的“物”,特别是机械的生产活动使人变成被动的麻木的工具性存在。与同类竞争获得的异化劳动机会只能满足活下来的动物式的基本生存欲望,这种扭曲的状态使人的身体与情感相分离,自身的情感成为一个抽象性的概念,人们只好逃到宗教彼岸的世界寻求情感的慰藉,“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3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所以,针对人的非人的存在处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提出“完整的人”这一概念,而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描绘了克服强迫分工而出于自愿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自主的劳动中既有创造的想象和激情投入,又有自我实现的获得感,收获的是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因此是快乐劳动。
显然,劳动者在自主劳动中获得的情感解放,必将实现“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丰富自身的感性生活,并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进而,它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9页。。这种全面的方式使完整的人之存在成为可能,使劳动者成为自由自觉实践的主体,自我约束和规范的道德主体、伦理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异化了的冲突关系得以和解,并进一步彰显人的主体性,在成就他人、他物的同时成就自身。
总之,马克思基于劳动发展史,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下理解情感,将人的情感同人们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关联起来,将其看成社会历史的产物;把人之情感的解放与人的解放统一起来,把劳动主体积极情感与主体性的确立视为改变对象世界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一句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实践哲学也是关注人的情感如何提升的实践人学或劳动人学——新主体性哲学(34)张秀华:《“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的逻辑: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之比较》,《理论探讨》,2020年第5期。。这对于我国当下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鼓励其爱岗敬业并自觉融合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探索劳动主体如何在参天尽物的生产实践中合内外之道、“做以成人”(35)张秀华:《“做”以成人:人之存在论问题中的工程存在论意蕴》,《哲学研究》,2017年第11期。,在造物成物的劳动中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从而摆脱枯燥的工具性劳动而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幸福感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