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芹语文思想研究

2022-03-18 09:46付勃达陈哲彦
关键词:文体文章语文

付勃达,陈哲彦

(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曾祥芹先生对于语文学术思想的总结与凝练是我国语文教育学、文章学、阅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先生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投身于“三学”研究者的“必修课”。本文通过梳理曾先生在语文读写理论和语文教育探索中的学术思想及突出贡献,萃取其学术精华,助益于我国语文阅读、写作和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语文教育的持续创新。

一、披文、得意、及物的新概念阅读论

“阅读是文明之源,是文化之流,是学习之母,是写作之根,是理想之羽……”然而,我国中学语文课中长期存在着一种病态问题,即中学师生错误地把文章当作文学来读,或错误地将文学当作文章来读。曾先生指出,错误的阅读违背了文体特性和文体思维方法,对于中学生乃至中学教师来讲,难以做到返璞归真的原形阅读训练,必然会导致阅读方法的偏颇与阅读思维的逻辑缺失(1)张天明:《曾祥芹“三体阅读论”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32期。。据此,他依据其多年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从中学语文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新概念阅读理论。

新概念阅读理论前瞻性地将阅读学与文章学的优秀理念融入中学语文教学课程之中,其宗旨在于揭露传统阅读观念、方法、教育中的低质低效与不合时宜之处,力图借助“新概念阅读”的改革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对语文阅读数量、阅读时间、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等有全新的认知与理解。一方面,从阅读内涵来分析,阅读过程应内在地包含感言辨体、入情得意和运思及物三个相互连接的阶段(即“披文→得意→及物”),由此可演化出“语境定义”“意会神摄”“经验汇兑”“遵路识真”“阐幽发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类化迁移”“切己体察”等九种阅读原则(2)李燕飞,申明镜:《曾祥芹的“新概念阅读”之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文教资料》,2011年第33期。。不难发现,曾先生所提倡的“新概念阅读”致力于语文阅读的人文性、规范性与科学性,同时强化师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体悟、思维提升、读写转化等方面的能力,以此彰显语文阅读在塑造个体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阅读技法来理解,阅读时效对于语文读写和中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新概念阅读从精读、略读、快读三个层面将语文阅读进行可行性细分,为师生阅读实践提供细致的指导,具体包括经验汇兑法、不求甚解法和一目十行法等操作手段:经验汇兑法力求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达到对文本的记忆与理解;不求甚解法旨在扩大阅读广度,强调全面获取文本信息,抓住并把握文中的主要思想;而一目十行法则是在相应的阅读目的和阅读质量要求下,以尽可能快的阅读速度把握文本主旨与核心要义。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阅读情境、阅读需求,读者可以采取不同层面的阅读策略搭配相应的阅读技法,以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效果。

二、悖体、适体、跨体的三体读写论

悖体读写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错误阅读方法和训练所导致大量问题作文产生的现象。适体跨体读写理论则是曾先生针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悖体读写的病态现状所提出的一套纠正方略,即适体读写和跨体读写,主要包括“入格阅读”“入格写作”“破格阅读”“破格写作”等四个方面。

第一,入格阅读就是读者在熟悉文体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鉴赏性阅读,即首先从文本的外在与内在特征两方面进行阅读分析,其中外在特征表现在遣词造句的严谨性、描述手法的朴素性,内在特征则体现为写作目的的现实指向性、阅读效果的实用性等;其次要学会区分文学与文章的不同特质,如不同的文学作品,诗歌主要关注意象、意境和意蕴,小说则关注情节、人物及环境;最后要将入格阅读的文本置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加以综合考虑,站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情境下阅读才能更为切合文本内涵与主旨。

第二,入格写作则是曾先生根据其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文体意识混乱、杂用多种文体写文章的问题而总结提出的改革举措,重点在于中学阶段培育师生的文体规范和模式思维,遵循正确、科学、规范的文体进行“入格”训练,如曾先生提出:“记叙文要力求将一件事写清楚,注意记叙六要素,运用记叙、描写的手法,以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清晰描绘线索;到说明文时,就是要采用说明的方法将一件物品或某种工序说明白,关键在于顺序清晰,语言简洁凝练;再到议论文,自然是用论证的方法,使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结构严谨且富有逻辑性。”(3)张天明:《曾祥芹“三体阅读论”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32期。

第三,由于语文读写中的文体分类现象并非绝对,而文体相融才是普遍规律,因此为防止“入格阅读”与“入格写作”走入僵化的境地,曾先生再次创新性提出跨体读写,即简要包括“破格阅读”和“破格写作”两部分。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文本通常兼有两种及以上的文体,如《三国演义》从历史文本阅读就是小说,从小说视角阅读也是历史;韩愈以文为诗,苏轼以诗为文等等,因此破格阅读内在地包含了文学体裁与文章体裁间的互融互通,致力于加强中学师生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角阅读、鉴赏、学习多种不同内容的文章。

第四,破格写作指通过入格写作的训练,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后,进行不同文体间的转换训练,例如在深入阅读理解一首诗词的基础上,将其改写为记叙文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破格写作训练与单纯由悖体阅读所导致的悖体写作不同,其本质差异在于破格写作有基础、有阅读、有理解、多训练的特性,使得该写作方式能够避免落入“四不像”文章大量产出的窠臼。

从曾先生的新概念阅读理论到三体读写论,可以看出其在语文阅读、语文写作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其相关理论对于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使得阅读、写作、教学、读写科技等不断内化为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一语双文”新语文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阐发道:“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教育的奥秘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魅力,教育界有这种魅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4)佘子侠:《陶行知教育名篇导读》,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页。曾先生在语文教育界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开拓创新的一流教育家,他始终以培育创新型语文人才为己任,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锐意创新的科研。“一语双文”的结构体系论是曾先生提取、总结和凝练文章学与阅读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语文阅读、写作、教育效率的又一创新成果,切实推动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和发展(5)邱福明,曹明海:《曾祥芹语文教育思想浅论》,《中学语文·教师版》,2010第12期。。

“一语双文”是语言、文章和文学的有机合成,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的合理拓展与融合创新。一方面,辨析了“语”和“文”之间的精确差异,从而使广大师生及语文教育从业者认识到口语和书面语的定义、语境和使用方法的区别,另一方面也清楚阐明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义项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彼此间的相容性与相斥性,尤其是将文章与文艺、文学进行区分。除此之外,其“一语双文”的语文观以及转化发展而来的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三大支柱”和语言课、文章课、文学课的“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的语文学系统。“三大支柱”重视文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将文章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桥梁性、动力性和学术性学科,逐步建立其在语文教育中的主干地位与衔接作用。“一语双文”的创新语文观极大拓宽了语文内涵的覆盖面,深化了师生对语文的认识与研究,对于语文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四、“一体两翼”文章学

曾先生从公开发表《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的1980年,到刊发《语文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2017年,用近40年的时间对语文教育中的“文章学”(包含广义文章学和实用文章学)进行钻研开拓,建构了一体(文章自身)两翼(文章阅读、文章写作)的文章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体系,其中一体主要包含文章的本质特性、信息内容、体裁样式、结构法则和整体风貌等方面,两翼则主要指文章阅读、写作以及应用的结合,从而深入探析内在的方法、内容与效用等方面(6)王婵,曹辛华:《论曾祥芹先生的文章学教育观念与贡献》,《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曾先生的文章学体系对语文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首先,从文章学研究走向文章学教学具有极大的难度,这涉及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而曾先生巧妙地从研究与教学的未来着眼,从课程内容(如文章学原理课、文章读写技术课、文章读写训练课)和课程类型(如文章学必修课、文章学选修课、文章学活动课)两方面进行了层级化设计,以多种课程群为核心,展现了文章学课程的合理结构。其次,曾先生通过广泛调研发现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法具有重大问题,即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分别依靠普通文章分析学、普通文章写作学为指导,因此他将关于文章本体理论、文章阅读理论、文章写作理论等研究成果运用在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用文章学理论补充当前的语文教学法,另一方面也将语文教学法及日常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难题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从而充实文章学,借助文章学同语文教学实践的同频共振,实现了文章学的发展和语文学的创新。最后,曾先生前瞻性地将文章学的研究成果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干理论”(7)曾祥芹:《曾祥芹文选》(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不仅指出弱化文章教育的不当之处,同时也提出了以文章学理念武装语文教学的方式,立足文章学视角,对当代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指明方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曾祥芹先生62年致力于我国语文领域研究,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坚定的治学态度成为甘于默默耕耘、勇于拓荒创新的学者,其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其成果更是我国语文教育领域宝贵的财富。徐雁教授曾言:“曾先生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是一座宝藏,对他作探索与研究的过程无疑就是一次探宝之旅。”(8)任文香,张天明:《曾祥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4页。我们相信对曾先生语文教育探索的学理智慧和实践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将助益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文体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