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咏梅,张洪兴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54;2.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侧重在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教育的功能,所以又有“大思政”的说法,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如何在大学传统文化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当下,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只关注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把握,而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体认与觉解,不能真正把握其精髓。在笔者看来,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应遵循课程思政的理路,让学生把知识点、知识体系内化并升华为自己的思想认知、人格情操,由文化自觉进而树立文化自信。为达此目的,需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确立正确的文化导向,强化文化价值之认同;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筑牢做人之根基;三是在精神心理层面涵养人生之情怀。
文化具有凝聚人心、鼓舞人心、规约人心、温养人心等功能,而文化认同是这些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自先秦开始,中国虽有“华夷之辨”“夷夏之辨”等讨论,但即便是蒙、满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华夏文化的统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为后盾,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社会。随之而来的则是西方各种学说、理论、思想,且欧美、日本形成了批判中国文化的潮流。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进化理论影响下,部分中国学人对中国文化彻底失去了信心,汇入文化批判的潮流中。他们以为,中国文化是中国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总根源,于是有人主张废除汉字,有人提倡年轻人不读中国书,有人批判中国文化之劣根性,有人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在他们眼中,中国文化已经不可救药。诚然,在中西文化的激烈撞击中,中国人的视野得以开阔,中国人的思想得以解放,但毋庸讳言,自晚清至民国,中国文化遭受到了不客观、不科学、不公正的对待,影响不容小觑。或者可以说,文化批判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惯性”,以至于在今天依旧存在文化认同危机,社会各阶层都不乏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对历史剥离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反而更易造成混乱,尤其是在思想层面。中国当下正处于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大变局中,传统文化课程首先应突出文化导向问题,强化文化认同,这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基础。试想一下,若中国废除汉字,若年轻人不读中国书,若全面颠覆中国文化乃至“全盘西化”,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只是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复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作为重要“软实力”的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早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即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1]此语可谓一语中的,“去中国化”是晚清民国以来一条或隐或显、或明或暗的线索。2016年11月,习近平在讲话时更是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2]此语可谓振聋发聩。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没有了文化的支撑,则会国破族亡。2021年3月,习近平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朱熹园时表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则进一步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4]。由此,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
大学生正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文化导向至关重要。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在新学年“始业式”上提出了著名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载《南开校友》创刊号)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视察南开大学时评论说:“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5]要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爱国三问”,以做中国人、爱中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基本立场,形成良好的爱国观念与价值取向。
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内在生成的机制是什么,需要跟大学生阐释清楚;否则既不能让他们清楚把握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也不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甚至可能让他们产生过时守旧、食古不化的印象。
我们常说中西文化不同,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究竟体现在哪里?有些人知之不详或受文化批判影响而理解有误。近年来,楼宇烈、陈鼓应、牟钟鉴等学者着眼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呼吁从人文精神、人本主义等方面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楼宇烈先生认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6],并强调:“以人为本是维持人的独立性、主体性、自我自律这样一种精神,而不是去支配这个、支配那个,这才是中国的传统的人本精神。我们一定要知道,人本主义不是从西方来的,是我们中国的土产,而且是这样一种原汁原味的土产。”[7]陈鼓应先生指出:“西方文化的根底是神本思想,中国文化则从殷周祖先崇拜的信仰中渐渐走向人本主义,是对人群的关怀。先秦诸子的著述中,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思想和情怀。”[8]牟钟鉴先生则直接以“中华文化是人本主义,西方文化是神本主义”为题[9],突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上述三位先生是当今中国学术研究的大家,他们的观点应当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
中国人本主义文化是如何生成的?西周建立后,周人认识到“天命靡常”(《大雅·文王》),“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尚书·君奭》),强调“以德配天”,由此阻断了中国文化从自然宗教发展到一神教的路径,“德”的地位凸显出来;再经诸子百家的阐释发扬,由“天命”而“天道”,由“天道”而“道德”,中国古代以“道德”为基本范式的思想场域确立下来。而“道德”的核心诉求是人的问题,是人之为人的问题,是人之生死的根本问题。诸子百家中,儒家以“仁”为中心,倡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道家则以“无、静、虚”为基点,鼓吹逍遥、齐物之心灵境界(庄列派);儒家、道家“有无之间、动静之间、进退之间”圆融互补,共同形成了中国人的心灵栖息地;它们与法家(主要侧重于实践层面)联结,以和合的社会秩序为最终归宿——这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西方文化以宗教的神性,通过至高无上的上帝的“神谕”来规定人生①;中国文化则主要通过道德的“觉解”来体察人生,以解决生与死的根本问题。
鉴于中国文化上述特点,传统文化之课程思政要紧紧围绕为人之规范、品德之修养、人性之善恶等基本问题,筑牢做人之根基。以儒家为例,做人之格言警句比比皆是。如《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强调人的品德与学养的四个层面:一个人的生命,要有“道”(理想或志向)支撑,要有“德”(人格)修养②,要有“仁”(品性)滋润,要有“艺”(“六艺”)充实,否则的话则易成为“空心人”,无聊没落。《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之“终”即人生之归宿(死亡),一个人要谨慎地对待死亡;“追远”之“远”即人生之来处(祖先),一个人要以诚敬之心对待父母先人。“慎终追远”这一成语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可以说,一个人若知道人生之来处、人生之归处,就不会嚣张跋扈、为非作歹。这里顺便提一句,儒家、道家文本是人生智慧的凝练与升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解读。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10]。“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六个方面,正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精髓所在,体现了人之为人的不同层面,正是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六点主要立足于儒家学说,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讲仁爱”“守诚信”可谓人生道德(品德)之修养;“重民本”“崇正义”可谓人际关系之原则;“尚和合”“求大同”可谓人类社会之理想。
所谓人生之情怀,本是一个虚化的概念,范围极广。上文所论文化之认同、做人之根基亦可都归为人生之情怀,这里主要讨论心理卫生、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当下,人类的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通讯、交通、网络日新月异,各类信息呈几何级爆炸式增长,但人类的精神生活显然跟不上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一些人陷入精神困境,自杀、抑郁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③,而本应青春灿烂、热情洋溢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未能幸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专家在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2019)上指出,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且大一和大三是抑郁症的高发期[11]。澎湃新闻2020年9月以“困在抑郁症里的大学生们”为题,以个案报道形式对大学生存在的抑郁症问题予以调查[12],结果显示情况相当严重;更有甚者,南京某大学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有五名研究生或烧炭或跳楼或其它形式非正常死亡。解决大学生、研究生的心理卫生、精神健康问题,应该是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其解决思路仍需到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文化涵养人生之情怀。
虽然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有温养人心、涵养情怀之功能,但中西文化于此并不相同。西方文化主要以宗教形式,通过营构“彼岸世界”来慰籍人心,解决人生困境及临终关怀,世界其它文化形态也大都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另辟蹊径,虽然有本土化的道教以及魏晋以后中国化了的佛教,但对整个中国历史及全体国人来讲,宗教观念还是相对淡薄,主要以道德力量来觉解。具体来说:儒家强调慎终追远,倡导“仁、义、礼、智、信”,升华人性中高尚的情操,弘扬正能量,从正面建构人生;道家(庄列派)则批判社会,批判人生之黑暗,鼓吹心性修养,以消解人生困境、险境甚至绝境所累积的负能量,从而泄导负面情绪,完成心灵的自我保护、自我保健。生死事大,死亡本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西方人敬畏上帝,中国人敬畏死亡。儒家、道家在对人生的建构、解构中,共同构筑起了中国人的“心灵长城”。传统文化思政课程应该把中国人心性修养的功夫讲出来、传下去,在潜移默化中把握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毕竟,一个人在一生中很难独自面对重大的困境,尤其是死亡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课程思政一方面既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也要深入阐释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把握其生命律动的节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有韧性的民族,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即便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坚信中国在物质层面能够蒸蒸日上,不惧美国打压;在心灵、精神层面,则应该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回归传统,培养新时代具有中国文化情怀与人格特征的合格大学生。如此,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注 释]
①虽然自启蒙运动之后,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因素不断增多,有人本主义的诸多思潮,尼采甚至宣扬“上帝死了”,但受一神教观念影响,西方人本主义与中国的人本主义还是有很大差别。牟钟鉴先生在《中华文化是人本主义,西方文化是神本主义》一文中指出:“当代西方人本主义以无神论激烈反对宗教神学,但它崇拜最高唯一真理上帝的思维方式没有变,只是在把‘神本’变成‘人本’的同时,又把‘人本’变成‘己本’,自我成了新的‘上帝’。资本释放了贪欲,人性没有解放,而是异化为财富、权力、野心的俘虏,人仍然被金钱拜物教控制着,这既不是真正的宗教神学,也不是真正的人本主义,需要加以反思改造。”
②关于“道”“德”的解释,众说纷纭。《管子·心术》篇中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故德者,得也,得也者,……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这当然是道家的学说,但亦可资借鉴。据笔者理解,此处“道”指人道,是方向性的,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可大致释作理想或志向解;“德”则是人道所赋予(“舍”)个体的部分,可大致释作健康的人格。
③从数据统计看,当下世界范围内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理问题(抑郁症、自杀)都比较突出。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调查显示,逾21%的受访医生出现中度或以上程度抑郁(《大公报》,2021年10月0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保守估计在10%~15%,甚至可能高达45%(澎湃新闻2022年1月4日)。根据日本警察厅的数据,2020年前10个月共有2153名日本人自杀,超过日本死于冠病的人数(2087人)(《联合早报》,2020年11月30日);日本2020年有499名中小学生自杀,是历来新高(《联合早报》,2021年8月25日)。当下中国各类“灵修”课、“心灵成长”培训班、“心灵茶吧”等层出不穷,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人们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