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华 郭文斌
(1.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伊宁 835000;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陕西西安 710062)
传统的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班级授课方式系统性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1]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等要素。[2]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活动难以适应其特殊需求。在进行特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不同障碍儿童的特征进行差异教学,教学计划应具有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宜、教学方法应具有针对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缺陷补偿原则,实现教学最优化发展。2017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强调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解决特殊儿童入学安置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和教学资源,推进课程教学改革。[3]2020年,我国顺利完成特殊教育普及目标,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实现了95%以上目标任务。30万人口以上、特殊儿童较多的县(市)已基本实现县县有特殊教育学校。2021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巩固和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4]这充分说明发展特殊教育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国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截止到目前,国内鲜有学者对特殊教育教学的研究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分析,因此,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的梳理,清楚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
(一)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医教结合常见的说法包括医学手段和教育手段、临床医学和教学的结合,随着医教结合受到广泛的关注,特殊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医教结合的重要性。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医教结合理解为将医学康复知识和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特殊教育理念当中,并采用医学康复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有效干预,进而帮助儿童达到最佳康复教育效果,满足其缺陷补偿,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5]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学校中的教学服务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特殊教育课程的功能性较强。课程的功能性强调学科知识的应用与可操作性,注重课程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性。医教结合与特殊教育教学的融合,将儿童各领域的康复与生活实际相衔接,加强了课程生活化的功能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其二,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教学的结合存在天然基础性。康复医学的对象涵括特殊儿童,康复手段涉及到教育领域,康复内容更加与特殊教育的特征不谋而合,包括运动障碍、感知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等功能障碍,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教学间的壁垒,综合了两者间的交叉重叠部分,将儿童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儿童的功能康复为导向,符合特殊教育教学理念。[6]
(二)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特殊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为迫切。特殊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而教学方式现代化是促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多媒体化教学。多媒体化教学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于课堂中,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直观易懂、更形象化的知识,使特殊儿童能够通过多感官系统获取信息,从而减轻认知负荷。其二,信息技术的差异化教学。根据儿童的差异性和异质性,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差异化教学能够在调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多方面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信息技术的差异化教学可以满足不同障碍儿童的需求,如对于听障儿童,教师佩戴装有麦克风和摄像头的耳机,儿童可以通过显示器接收同步发出的声音和画面,减少了儿童解读教师唇语过程,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于视障儿童,采用屏幕阅读软件、视觉信息扩大技术和文本的声音转换技术,通过克服视障儿童的缺陷,帮助其获取教学内容,进而满足其教学需求。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学内容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为生活创造学习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儿童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生活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观察和历练,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应用,降低了学习难度,且符合儿童生活情景,有助于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社会。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生活素材引进课堂。将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丰富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素材,使教学内容多元化和生活化。其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合理且灵活地使用教材,适当地调整和处理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的生活化内容,还原知识的实际情景,将教学内容放在生活中学习,使儿童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四)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学设计个性化是基于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差异,教学同步于儿童的个性发展,体现特殊儿童个性化学习的设计。教学设计个性化主要由教师对教学进行全方面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和经验等,还能体现出以儿童个体差异为依据的针对性设计,有利于激发儿童的个性潜能。个性化教学设计应注意两方面问题:其一,了解儿童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了解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对于相同主题下的教学,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康复训练内容的选择要有所差异,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在难度上体现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儿童的个性化需求,符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水平。其二,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应时时监督和改善。教师在记录儿童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观察其学习特征,考虑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及时掌握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状况,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整理和分析,适时的优化教学设计,以致适用于儿童个性化需求。
(一)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特殊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是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首要途径就是审视和熟知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其一,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素材类教学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三大类。[7]素材类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素材;集成型教学资源是一种将多媒体素材和资源进行有效组织的“复合型”资源,网络课程则指通过网络的形式呈现某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资源搜集时需要去粗取精,对资源加以归纳整合,注重资源间的交互性。其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创设应遵循最少受限制原则,使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不受物理环境的限制,可以独立进行活动。在硬件设施方面,合理应用多媒体化设施设备,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学习资源;软件设施方面应重视人机协同,即教师与软件智能操作双渠道的学习系统,智能平台为学生规划学习计划,设计相应的课件和资源,并提供知识点微课、单元微课、总复习微课,线下教师再将知识点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下进行补充与辅导,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辅导学习模式,加强知识巩固。
(二)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主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教育公平,奉行人权理念的专门为特殊儿童设置的教育形式。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融合教育中承担着“融合者”的角色,肩负着“融合者”的使命,随班就读教师成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紧密联系的主题。首先,随班就读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素养结构是研究的核心。关于融合教育专业素养结构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从活动和系统分析角度将专业素养结构分为: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四个子系统;第二种观点从较广泛的角度来讲,专业素养结构应为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技能和获取支持能力四方面;第三种观点依据教师专业化标准和经典理论,认为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应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总体而言,无论是哪种观点或说法,都是基于知识、技能、态度通识维度下的再分析。其次,随班就读教师教学效能感是特殊教育教学的重点问题。教师教学效能感受学历和职称的影响,一般而言,学历与知识积累呈正相关,意味着高学历教师是经历了长期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训练,为教育教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而低学历则相反,因而学历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重要作用。[8]职称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直接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基于教师职业态度和工作能力而设置的一种激励机制,相关研究表明,具有较高职称的教师,其教学效能感则越高。[9]最后,态度可以判断个体的行为产生的动机和方式,随班就读教师的态度则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之一,是直接影响特殊儿童成长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教师态度往往在普通教师和儿童同伴交往中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班就读教师对特殊儿童的积极接纳态度能够改变家长对待融合教育的态度。[10]
(三)特殊教育课程。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课程的重视,研究者们也对特殊教育课程产生了较多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特殊教育课程有三种范式,即补偿性、发展性、功能性课程范式。补偿性课程范式是从医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障碍和缺陷,提供相符合的康复训练和教育,对缺陷进行补救与矫正;发展性课程范式是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将特殊儿童发展视为非典型特征,与一般发展规律相一致,因而课程内容上应提供与学生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内容,课程目标也应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的目标层级。功能性课程范式是基于社会学理论,认为特殊群体的障碍缺陷不是能力缺陷,而是障碍功能和适应性行为受到限制。第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有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两种课程设置形式。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主要依靠班级授课的形式实施,以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为依据,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以特殊儿童的需求为基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遵循国家对特殊教育的要求;随班就读课程设置完全按照普通教育的形式,将普通课程与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结合,构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既联系又有区别的教育形式。[11]第三,课程改革方面较多从政策视角进行探讨。探讨内容主要围绕政策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的演绎,课程目标由过去参照普通教育逐渐倾向特殊教育本体化发展,课程内容从单一功能走向了多元整合,课程实施注重灵活和弹性调整,课程评价不断向多样性和动态性发展。
(四)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围绕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的特征、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的原则和模式等方面。首先,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特征强调师生的作用,师生互动是课堂中的首要问题,教师通过提问检查监控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强化学生产生良好反应。教学进度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决策,充分利用好时间,组织好教学内容,安排好课堂进度,进而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程度和自身掌握程度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其次,教学设计的原则应做到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具有指向性,知识间具有共性。目标明确要求有明确的主题,主题下的单元目标应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及需求,指向性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和实践价值,而知识间的共性是针对知识的关联性,注意新旧知识间的逻辑,使学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最后,特殊儿童有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直接教学、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直接教学是经过长时间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儿童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合作学习和同伴互助针对的是学生群体,通过同伴交往和互帮互助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一)特殊教育教学日益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特殊教育信息化是指特殊教育的各个领域应用信息化技术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满足其康复需求,使其能够适应生活,尽早在社会大环境中生存,促进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12]特殊教育教学是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最佳途径。首先,从教学对象来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特殊儿童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存在障碍,而在感知觉加工方面占有较强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视觉提示教学能够有效帮助自闭症儿童独立完成任务,进而积极促进其学业表现,并且机器人技术设备以适宜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与自闭症儿童进行良好的互动,对于他们社会交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障碍的学生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可以解决其生活适应问题,如移动设备上的百度地图可为学习障碍学生提供导航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他们的方向感。[13]其次,信息技术使得教学材料多媒体化,简化了教学内容,将抽象化的知识以生动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减轻特殊儿童的认知负荷。教学内容多以电脑虚拟化形式呈现给学生,如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而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特殊儿童的知识的学习。最后,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14]借助电子白板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课件,不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眼动仪技术同样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眼动仪识别学生的眼动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为不同特殊需要的障碍儿童进行差异性教学。
(二)随班就读逐渐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在普通班级实施高质量融合教育是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师在随班就读班级教学模式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教师既要保证普通儿童的教学又要注重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学。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形成了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实施中将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教学相区分,教师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同时要兼顾特殊儿童的需要,避免教学失衡,教师既要关注特殊儿童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有效性,又要对普通儿童进行一般知识的传授,[15]因此如何协调教学诸多方面的失衡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其次,随班就读教师之间良好的合作机制是随班就读高质量建设的基础。[9]在随班就读中教师主要包括巡回教师、资源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巡回教师是指以巡回教学的形式定期对学校和家庭内的特殊儿童进行专项辅导;资源教师主要负责特殊儿童的补救教学和为普通教师与家长提供专业化咨询和培训服务,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沟通的桥梁;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所有工作,统整多项工作的协调性;学科教师则主要负责教学。从各个教师承担的职责来看,教师之间分工明确,保证良好的合作机制能够促进教学有效运行。最后,随班就读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态度。[16]教师对特殊儿童安置模式的态度是基于先前个人经验而形成,对儿童选择何种安置模式接受教育的意愿倾向与主观价值判断。[17]教师承担着教育特殊儿童的主要职责,他们对特殊儿童不同教育安置模式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安置场所的选择,继而影响特殊儿童所接受的教育质量。
(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过程中,弱化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致使教师专业化水平无法满足现有的课程与教学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标准制度欠缺。虽然《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地方要因地制宜的制订教职工编制标准,但地方在落实的过程中会存在差异性,导致部分地方已经制订并普及教职工标准,少部分地方则对标准缺乏重视;资格准入制度方面,特殊教育资格准入制度是特殊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18]我国教师资格证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发展较为迟缓,致使特殊教育教师的门槛降低。第二,师资水平不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主要采取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定向培养的方式,特殊教育本身特性要求教师既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了解医学领域相关知识,而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难以系统完整的兼顾到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导致特殊教育领域缺乏全纳型教师;此外,就业前景问题使得特殊教育大量专业人员流失,非专业人员融入特殊教育教师行业当中,进一步导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下降。[19]第三,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包括职前、职中、职后。我国特殊教育已经建构起从中师、大专、学士到博士等多层次的较成熟的职前培养体系,而职中和职后培训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20]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中和职后培训主要通过参加培训班、特师班等形式进行,而由于缺少标准规范,导致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因此难以保证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四)特殊儿童有效教学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特殊儿童课堂教学情况有所改善,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大进步,针对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的发展仍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随着康教结合的兴起,特殊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师专业化能力等也逐渐重视康教结合,因此针对特殊儿童的教学应将知识性教育和康复性教育相结合,根据特殊儿童实际情况和实践教学经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使特殊儿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达到康复效果。第二,充分利用个别化教育计划。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的机构要强化个别化教育的实施力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聚焦不同残障类型和程度、不同年龄阶段特殊儿童的发展特征与学习状况,进行差异性和补偿性教育,高效利用个别化教育计划,辅助日常教学活动,提升个别化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有需要的特殊儿童均能够获得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21]使得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三,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评估工具。教学手段的选择,要注重依据不同障碍程度及类型获取信息的特点处理教学内容,教玩具、器具的选择要恰当,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并善于利用学校、互联网、图书馆、教学媒体等各种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2]评估工具的来源应多元化,包括课程本位评估、档案分析、家长提供的资料、教师和早期干预服务者的观察记录等,使评估结果与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真正做到评估服务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结果,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特殊教育教学整体上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由原来的教学体系创建转向高质量教学服务,接受教育的人数不断上升,特殊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完善。通过对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热点的系统分析,我国特殊教育教学研究逐渐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随班就读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联系,推进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的发展。未来研究者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特殊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应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构建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保障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第二,注意各类教师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职责,建设各类随班就读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第三,课程改革中注意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满足课程与教学需要。第四,特殊儿童教学质量问题依然是特殊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应对特殊儿童有效教学给予适当关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手段及评估工具的选择要合理,充分利用个别化教育计划,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