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金
(大连教育学院 初中研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强调“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1]文件从立德树人的视角,为学校的美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必然会以此为契机,得到深入的改进和长远的发展。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2]2课程本身具有人文性、基础性、审美性、情感性等特征,因此具有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价值和功能。遵循“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渗透,对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归纳音乐学科的德育目标,提出音乐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3]通过音乐课程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艺术审美体验活动中,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结合音乐的相关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使得学生对音乐音响的综合感受与感知能力得到培育,从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滋润阳光心态,激发创新活力,增进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涵养美感,健全人格。
通过学习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祖国建设辉煌业绩的赞美、热爱和歌颂,感受音乐作品中热爱家乡、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得到培育。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其独特的音乐气质以及在温润心灵、培根铸魂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值得珍惜与传承。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熟悉并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作品,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探索研究其独特的格调和深厚的文化蕴意,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艺术的本质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音乐课程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践中要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丰富自我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内心的情感世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音乐课程是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开展音乐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除了需要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之外,更多时候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协作共赢,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同时学会宽容理解他人,建立合作意识,逐渐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观念和协调能力。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5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以多元化的视野了解并感知世界大家庭中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审美体验中感悟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同时在学习借鉴以及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初中音乐课程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充分彰显课程的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人文性。音乐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必须以音乐课程的主要性质为基础,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日常教学中要大力弘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伟大音乐家的事迹与成就的榜样力量,将德育的内涵充分融入音乐课程,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接受熏陶,在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将德育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审美感知是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的能力。以审美感知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音乐学习的内容载体是形式多样、特征鲜明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有不同的题材、体裁、地域、时代、文化特点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德育价值和内涵。通过感受与欣赏,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表现形式,感知、理解音乐的体裁与风格等,在这些感知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审美经验得到充盈,在优秀音乐文化的浸润中,滋养美感,愉悦身心,完善品格。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并保持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绪是情感的基础,也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始终贯穿于音乐呈现的全过程。我国第一部美学专著《乐记》提出了艺术育人的功能为“和同”,即情感的和谐与协调。音乐作为音响的艺术,不但可以表现人类各种细腻情感,还可以直达人的心灵深处,激发和宣泄人的情绪。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产生情绪反应,进而激发情感触动和情声共鸣,实现情感升华。例如,通过教材中《我的祖国》《长江之歌》《大海啊故乡》《军民团结一家亲》《万马奔腾》等作品所传达的不同情感,能够唤起学生对亲情、乡情、友情以及爱国之情的意识觉醒,感知作品的思想内涵,润物细无声般地熏陶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丰富、充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认同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音乐的题材、体裁、审美特征和人文内涵,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形成阳光、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美丽家乡、勤劳人民、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赞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艺术表现是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艺术美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通过表现,学生掌握声乐、器乐、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音乐表现中表达思想和感情,潜移默化地熏陶并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在音乐表现实践活动中,音乐艺术作品的内容还能够温润学生的心灵、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音乐表现的技能,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在音乐实践学习中培养自己遵守规则、平等互助、诚信尽责、互相包容、协同合作的能力和品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音乐作为一种实践性艺术形式,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参与、感受后,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丰富对音乐艺术的认知。[4]教学要把德育渗透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开展个体表现活动和集体表现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作品的内涵。例如,演唱教学要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大力倡导学唱中国民歌、戏曲、戏剧等。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领悟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音色、力度、节拍与速度以及有美感的肢体动作演绎作品,在演唱中产生德育的情感共鸣和内涵感悟。
创意实践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创意实践包括营造氛围、激发灵感,通过对创作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探究和实践,最终将脑海中的设想转化成为音乐艺术成果。创意实践主要是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即兴创造活动,通过此类音乐活动,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另一方面是指运用音乐的感性材料进行音乐创造。通过创造,学生能够对音乐及其他各种声音进行探索,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即兴表演和音乐编创活动,形成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以即兴式的、结合自身特长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尝试即兴编创和各种音乐创作实践。让学生在创编表演动作、编创音乐故事、编创歌词、编创节奏以及编创旋律等创造性活动中提升创意能力和创新品质。
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的能力。文化理解包括感悟艺术活动、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领会艺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和价值,阐释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理解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直接体现了音乐学科的人文性。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并以音乐所独有的艺术魅力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教学要通过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与艺术体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感受丰富多样的世界音乐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艺术可感,育人无形。[5]在全科育人的理念下,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德育。要加强各学科德育协同,相互融合、相互关联,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德育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音乐学科德育与学校德育综合活动及跨学科德育活动进行有机地融合。例如,音乐教材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国共青团团歌》等音乐作品可以与升旗仪式、入团仪式、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等相关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实施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另外还可以融合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载体,同班级合唱、校园集体舞、班级音乐会、班级室内操等活动相结合,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包容理解、互相尊重、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学校高水平社团活动作为学校美育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面向人人的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聚焦的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的高水平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彰显的是在课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格调。在高水平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学生通过“勤练”,不断反复地练习和打磨作品,使学生的艺术表现和艺术技能得到快速的提高。通过熟悉作品、演绎作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模仿能力、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校园音乐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6]
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学校范围内,各个场所播放的音乐(这里也包括音乐课堂教学)、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出的环境氛围,都可以称之为校园音乐环境。在以美育人的理念下,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的构建,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人文修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校园静态音乐环境方面,要关注音乐专用教室的艺术化布置,要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包括音乐海报、板报的设计,著名音乐家的画报的样式等等,同时要关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电子媒体的呈现方式,要具有美感和艺术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其次,在校园动态音乐环境方面,要关注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媒体的资源选择和使用。以音乐铃声为例,要选取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经典优秀音乐作品,在保障音响品质的前提下还可以使用学校优秀社团如合唱团、器乐团等的录音作品,既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又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成就感。在作品的选择上,既要关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也要体现民族文化自信,增加学生对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志。
另外,在校园音乐活动方面,提倡通过开展艺术家进校园、班班有歌声、班班有器乐、校园集体舞、班级和学校音乐会等形式,开展面向人人的校园音乐活动。构建个个会表演、班班有项目、全校搞展演的良好校园音乐环境,通过集体类的表演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分享、协同合作的优秀品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借助于音乐,我们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在初中音乐课程实践中,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学科理念,引领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音乐,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激发情感共鸣、培养审美情趣,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有效地实施学科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