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培养探究

2022-03-18 07:22秦晓霞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史料时空学科

秦晓霞

(大连市第十五中学,辽宁 大连 11601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有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核心素养视角下应该关注的重要目标之一。“关键能力”是指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1]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2]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历史教学应注重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一、形成构建历史时空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时空素养的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与时空的联系;按时空要素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第一,关联重大历史事件。学习五四运动原因时,最典型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通过这两个大事件的关联,不仅有助于学生记住相关时间,也能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性质。学习新文化运动背景时,其中一个难点是理解袁世凯复辟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大搞尊孔复古,面对这股反动逆流,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是不能挽救中国的,要彻底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必须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第二,利用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最传统也最实用的教学媒介。学习新航路开辟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过程图识记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也要通过欧洲地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出西线的主要交战国是英法与德国,东线主要交战国是德、奥与苏联,而南线的主要交战国是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第三,制作时间轴和大事年表有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比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事件比较多,会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时间轴,纵向理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国共合作方针、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九一八事变、长征、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的时间顺序。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制作大事年表的习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非常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个大事年表以理顺期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

二、培养历史学科阅读分析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应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突出了阅读分析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以说史料的阅读分析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是解答试题的前提。第一,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史料的获取并不在于多而在于过程中掌握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起到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作用。在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践行深度阅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也就是除了阅读教材主干知识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边角知识[3],以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为例,包括导语、学习聚焦、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史料阅读、问题探究等。第二,在史料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是指梳理材料的结构和层次,概括材料的整体意思,而精读则要找到材料的关键词,诸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过程、特点、影响等。第三,利用问题设计提升阅读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材料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内在逻辑。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教师在史料展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依据材料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如今中国为什么能够在世界银行中上升为第三大股东,这意味着什么。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分析能力。

三、培养历史学科表达能力

能力最终都要通过表达来体现,所谓的表达能力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将自己的所学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往往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多表现为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回答问题、表达逻辑性比较差等,这就要求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科表达能力。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基础知识是很难形成专业的学科表达的。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竞赛、基础知识笔记整理、知识体系构建等方式激励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第二,指导学生尝试进行分析教材内容、解读史料、质疑辩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准确点评,予以鼓励。第三,加强表达方法的规范化指导。不仅要帮助学生规范学科语言,避免语言表达的随意性,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问题指向,要有不同的表达结构。例如历史原因(背景)的分析可以从主观、客观入手,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外交等角度分析;还可以从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历史原因等方面思考。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历史地认识,要坚持客观、辩证的唯物主义原则,可以从积极和消极的视角分析,也可以从全面的历史角度如对自身、对本国、对世界,对当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等。

总之,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才能使知识具有永久价值和迁移价值。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更高的历史学科素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有质量的“教”和学生有热情的“学”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史料时空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越时空的相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镜中的时空穿梭
史料二则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超学科”来啦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