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茂春
(吉利学院, 四川 成都 641423)
2021年3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的《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将课堂思政、网络思政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三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高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与社会实践,构建了“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向素质教育目标的转换,切实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课程建构路径进行探究。
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制定到教学内容开展,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思政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部分高校教师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过程中,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搜集、筛选和整理思想政治知识,将这些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编写,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大纲的设计。[1]如制定《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学大纲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方面制定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例如在第一章教学中,预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授课时先要求学生观看主题视频,分小组思考讨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定义。在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下,学生全程参与,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涵,明白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拓展了知识视野和思维视野。
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教学平台,如慕课、国家精品课程网、爱课程等,可以对思政知识补充,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部分高校教师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过程中,将网络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网络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筛选一些思想政治教学精品课程,进行分类、整理并结合社会实际制成思想政治网络教学资源库。[2]同时,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管理,应用QQ等新媒体平台创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解决。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主要从单元知识、单元考核和单元交流三大板块对网络教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对每个单元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考核,考核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学生在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后就可以看到单元测试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教师在线上批阅试卷的主观题,了解学生对所学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对学生知识漏洞进行补充,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将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所授知识的检验,由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构成。部分高校教师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开展课内实践教学时,主要从课堂讨论、演讲等方面进行,如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授课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筛选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相关的时政知识,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就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学习和掌握党的百年经验和重要成就,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在课外实践教学时,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基地,利用5G、VR虚拟技术参与红色历史虚拟情境,通过特定的虚拟情境体验加深学生对所学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现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具体化到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矛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法和观点,对社会矛盾进行思考。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部分高校未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较浅。其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时,没有分配好课程所占学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四门主干课程,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学时比例较低,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解,忽视了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作用。[3]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主干课程,教师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大多数学生认为内容枯燥。其二,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部分高校教师未能从学生思想需求角度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合理规划,在进行教学专题设计时,没有从教学专题中凝练出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缺乏深度。
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部分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过程中,没有充分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导致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缺乏有效衔接,对学生学习效果了解不够充分。一方面,网络教学设计中对于线下教学板块构建不完善。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未能将网络教学板块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如单元知识板块构建时,教师对学生单元内容学习效果把握不准确,在学生学完该单元知识后,没有处理好线下教学的时间分配,对单元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另一方面,线下教学缺少网络教学补充。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线下教学环节时,没有将网络教学作为补充。如教师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主干课程授课时,向学生讲授了从鸦片战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历史,但是对于人民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等深层次内容没有进行总结,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进行补充,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际情况紧密联系。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环节。部分高校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未能将思想政治理论内涵渗透到学生思想当中。第一,社会实践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缺乏有效融合。部分高校虽然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现状相联系,侧重社会实践的体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帮助他人,但是没有对社会现状和国家政策关系进行阐述,学生对国家政策不了解,难以从思想政治理论层面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入探究。第二,社会实践与思政理论内涵不够契合。部分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深刻内涵贯彻到各环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三位一体”课堂教学对学生思想引领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方面,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完善课程设置。高校教师要立足学校教育设施、总体教学规划等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完善。在课程所占学时分配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总学时中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进行合理规划。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学时为48,课堂教学28学时,网络教学18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更为深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设计要与学生实际需求适应。高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对学生生活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解,从学生发展需要角度对课堂教学规划内容进行调整。如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专题设计时,要将这一主干课程中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凝练,例如人际关系、法律意识、法律制度等,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多分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素养教育和心理教育。将这些环节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融合,利用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深层次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
高校要把握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关系,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其一,完善线下教学板块。高校教师要在网络教学设计中增加线下教学板块。如单元交流板块,主要分为讨论区和答疑区。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单元知识后,在讨论区对不懂的内容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者发表到答疑区,等待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困惑点,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与学生困惑之处进行一一对应,制成视频课件,上传课件专区为学生解答疑惑;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节约出的上课时间,对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简单分解,将难点知识通过案例等形式予以拆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二,利用网络教学辅助线下教学。教师可以在开展线下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教学对线下教学进行补充。如教师在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授课之前,让学生通过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等网络平台观看课件视频,然后分小组引导学生对重大历史转折点中运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进行讨论,引出课程的主题,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课程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高校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内涵,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第一,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内容有机融合。高校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内容设计时,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把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联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揭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教学活动时,将红军长征的历史进行简单阐述,运用事物发展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进行诠释,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要充满信心,做好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5]第二,将思想政治理论内涵贯彻到社会实践全过程。如高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宣讲国家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了解国家政策和宪法知识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理论内涵有更深的了解。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课程构建,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者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把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同时,凝练思想政治理论内涵,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实践教学全过程,为社会实践注入生命力,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思想政治理论内涵有深刻理解,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学习生活当中,继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规范行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