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杰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灵台 744400)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当前教育教学课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改革方式的出现使当前的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受到冲击,通过教育改革将会使用新的教科书和新的教学观念。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新课程也十分重视进行教材结构和知识能力方面的改变,并且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增强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内容都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要求教师们必须认真思考,怎样采取新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内容改革可以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从而使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得到有效的满足。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对新课程的要求研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手段。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化学习题教学的文献较少。为了在新课程标准中更好地贯彻三维目标的教育理念,对习题集的研究与开发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习题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题集的研究价值显而易见。
在化学教学中,教材内容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要靠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练习与运用。总而言之,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并且其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在化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也要重视进行问题教学解决策略的方法研究。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掌握相关的科学理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之后,也需要进行复习和巩固。也就是在不断地复习和巩固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本身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归纳与整理,进一步保证知识系统的网络化,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在进行课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掌握的基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先阅读,再进行思考、分析、表达进行验证答案,这样的解决过程可以提升他们的各项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的思维和阅读写作水平也会有相应的上升。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题可以得到反馈,调整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效果。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越积极其掌握的知识就会越丰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对以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会变得简单易解。练习题的精心设计不仅仅与课堂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各项思维学习能力稳固提升。这样看来化学的习题是整个化学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内容延伸内容教学的关键作用。
化学学科必须要重视以实验为基础开展课程教学,同时化学课程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而在这一改革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对于新教材的应用加强重视程度,深入了解对于知识结构和学习要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新教材中的练习题,也是时代潮流顺应的重要展现。作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编写新教科书的意图,掌握新教科书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掌握新教科书,更有利于在新时代培养学生。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习题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寻解决的方法。
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重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要求。有些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掌握和巩固了什么知识,不清楚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习技能和方法,也不清楚学生在这门课上需要掌握什么知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教学中不注重总结和讲授化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习题集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做好课前准备,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不能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盲目地选择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中配套练习的概念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测试和训练上,而在高考接力棒上,教师们过于侧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练习,记忆、背诵化学基础知识要点。为了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题,教师没有认真负责选题,导致练习题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到位,导致学生在练习题中一次又一次的疲惫不堪,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习题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总是以引导学生走路为主,采用“满屋灌水”的教学模式,没有“以生为本”缺乏提升学习为主的教学意识。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粗略看来,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多走弯路。但事实上,这种行为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受到了抑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绝大多数高中生不能够将相关联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缺乏对问题解决方面的正确思路与办法,但对于相关的知识点能够良好地掌握。这正是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缺少整体性和综合性,没有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且也没有整合涉及的学习内容使其变得更加完整。另一方面,学生还没有对于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理解与掌握,因此,在他们面对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题目时,不能及时地找到可以运用到解答中的知识点,整个解题思路也并不清晰。
许多化学教师仍然是对基本理论的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化学学科的根本特点,侧重于抽象难懂的问题,总是过于要求学生要从记忆和理解的理论出发,忽略了学生的感官理解,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知识印象。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直接讲解的方法,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造成学生对于最终的结果并不能够真正理解。事实上,理论分析与实验或实践相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验过程进行中,学生会对问题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也会对学生分析、合作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得到提升。
世界一带一路基金会荣誉主席、时代链集团创始合伙人、湖南凯美特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恩福在《从中美贸易战看世界粮食未来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的分享中表示,目前我国粮油、种子等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具有较高的对外依赖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种植发展、推动我国绿色高效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刻不容缓,而土壤修护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师要对新的教材进行学习研究,对当前的课程标准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教材当中的必修模块是要求高中生必须要对化学学科形成基本的学科素养,并且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基础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必修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而关于习题的设计要遵循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掌握好问题的深度,要以全班学生掌握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要求,不随便加深扩展教学内容。
在进行习题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问题进行精挑细选,在进行问题的研究过程当中,要求学生们不要急于寻找答案而是应该不断地思考,通过深入地思考之后进一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使学生们能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从而寻求问题的最优解。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使学生们做到坚持不断地进行问题的求解,并且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加深对其的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片面地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某混合气体由甲烷、丁烷、乙醛混合而成,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混合气体与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同,且已知丁烷的体积在混合气体中占总体积的25%,那么,则甲烷、丁烷、乙醛的体积比是( )。
A.1∶2∶5 B.2∶5∶1 C.5∶2∶1 D.2∶1∶5
分析这个问题涉及三种气体的混合,所以问题有点棘手,如果学生挖掘不到隐含条件,一时无法解题。为了能够引导学生们挖掘出隐含条件就需要设定问题进行引导。首先,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对混合气体与二氧化碳的平均摩尔质量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强下混合气体与二氧化碳密度将会有着怎样的平均摩尔质量?两者之间对于摩尔质量有着怎样的关系?透过上述几个问题的引导,问题1:学生将同温同压密度相等这个条件转化为平均摩尔质量相等;问题2:帮助学生有效回顾了“十字交叉法”可以求两种气体混合气的体积比;问题3:引导学生将注意点放到乙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那么问题就转换到甲烷与丁烷混合气再与乙醛混合,只要保证甲烷与丁烷混合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为44,这时十字交叉法就可以用了。
化学教学中,由于内容过多,如果教师的讲解过于死板和枯燥,学生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而教师如果对这些练习进行一些设计,创造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会被充分地带动起来,整体的教学效率与效果会得到提升。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正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以“通过问题解决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批判性、差异性和综合性。
比如,关于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有关的实验现象,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三者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三者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C.三者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然后再加Ba(NO)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D.将三者先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接着再滴入氯化钡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教学实践中发现,这道习题的错误率比较高,在与做错学生交流后发现,有很多学生之所以错,他们从SO 与Ba(OH):和Ca(OH):发生反应都有沉淀这一现象出发,错误地认为SO 与BaC1 反应也有沉淀生成。而且这种想法根深蒂固,不容易扭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顺错而导,通过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设计的问题如下:如果你认为有白色沉淀生成,你觉得这种沉淀物会是什么?除了白色沉淀物,还有其他什么生成产物?化学方程式能否写出来?亚硫酸和盐酸的酸性哪个更强?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有效的结果。
综上所述,化学习题课的进行能够促进课堂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取得更好效果,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深刻和牢固。为了改进化学解题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解决练习题选择不当、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使学生通过化学解题课更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和原创性理论,加深对化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