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有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探讨

2022-03-18 05:40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李 茜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1800)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愈加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力求以丰富多样、精彩绝妙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增强文化修养,拥有良好的语文认知体系。一直以来,经典诵读是语文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缺乏深层次的探索和准确的理解,使得经典诵读一直处于简单背诵和朗读状态,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并未得到深入体现,学生更难以强化诵读能力。为了充分展现经典文学的影响力,使学生在诵读中提升语文素养,当前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改善,使经典诵读在当代小学教育中取得智慧性成果。本文以此为方向,对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相应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有问题

(一)学生诵读能力不足

从小学语文教材结构来看,在经典题材中文言文较多,其与现代语言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生涩难懂,理解具有很大困难。一方面高质量的诵读是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然而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在背诵过程中仅仅将其作为学习任务执行,而忽视了经典文本内在情感思想的体验,从而制约了诵读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当诵读内容较多时,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认真体会,同时短期无法背诵的状况反过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对经典诵读产生了抵触心理。除此之外,在真正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师并不关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忽视记忆质量的培育,当学生接收高密度的信息,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缺乏足够的诵读时间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诵读、阅读、作文等多个部分构成,其中课堂时间以文本分析为主,并没有足够的诵读时间。通常是教师向学生示范,并由学生个人再进行短暂阅读。就教学目的而言,小学语文诵读强调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经典文学感知并且体会传统文学,从中发展经典诵读能力。然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密度增加,并没明确的时间段开展经典文学诵读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只是采用零散的时间开展。这不仅无法让学生深刻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也难以实现连续性的训练,使得教学效果较低,学生很难在经典诵读中挖掘潜力,取得实质成果。

(三)对经典诵读认识浅薄

经典文学作品意蕴深厚,它除了在知识视野层面对个体有较大影响,同时在价值观塑造、行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良好的经典诵读可以反映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教师深刻认识经典诵读的要求和原则,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有力指导,挖掘他们在诵读方面的潜力。然而,当前小学经典诵读教学处于浅层次状态,教师多注重诵读的测试考核,而忽视学生在过程中的感悟,仅仅只保证学生会背诵即可,而没有在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做出深入探索,使得经典诵读教学难以取得实质成果,对学生的内在影响力较小。除此之外,当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不具备健全的评价体系,基本通过单一的背诵结果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在小学生成长中,积极的评价可以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强烈探索欲望,从中获得成就感。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评价方式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以背诵为评价标准不仅带给学生严重的压力,也引发了他们对经典作品的抗拒,这与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培育目标不相符,因而教师要做出正确的改善。

二、小学语文优化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知识量,诵读的过程学生既可以了解不同的思想精神和文学知识,同时可以唤起个人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个人情操。而且反复诵读的过程使学生对语言更加敏感,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其次,参与语文经典诵读学习活动,意味着学生会分析不同的经典语段,积累语言表达技巧,这同样会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经典的语言和文字在诵读中会增强学生感染力,使其凝聚注意力,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无疑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另外,小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就语文学科不同内容,每一位学生会有差异认识和表现,在经典诵读教学深入开展中很多学生的潜力会被挖掘,经过教师有效引导和经典诵读活动的强化,使得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积极表现,取得学习成就,实现道德品质、语文能力有效发展的目标。

(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经典诵读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对现有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师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视力度,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接触新鲜有趣的活动,让整个教学充满活力,既实现知识的传授,同时在思想价值观方面展现经典文学的价值,使得语文教学提升深度。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需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研讨和专题讲座,探究智慧化和创新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并相应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在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比如在诵读中要求学生依字行腔、按照个人理解读出不同的调,使得课堂张弛有度,学生可以收放自如,从单纯理解知识向应用和表现知识过渡。除此之外,经典诵读教学的深化拓宽了语文学科教学意义,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让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结合,使得学生充分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心,主动接触经典文学内容,提升诵读能力,懂得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三、解决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创新研讨,优化经典诵读教学模式

原有小学经典诵读教学通常以单一方式展开,枯燥且乏味,学生一味地参与背诵活动,挫伤了他们了解经典文学的积极性。当下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缺陷,并就经典诵读展开深入探索,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共同进行创新,从而制定新颖且趣味的经典诵读教学模式,对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做出改善。比如语文学科教师联合组织专题探索活动,就经典诵读的意义、规则、要求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沟通,智慧碰撞下最终整合思维见解,学习新的指导方法,并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灵活组织诵读活动,让创新教学理念落地生根,使学生保持积极参与动力,从经典诵读的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这一内容时,首先要联系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今天是初升的太阳,明天就是祖国栋梁,这种思绪隐藏在学生心中,那么经典诵读则要把握学生的情感思想,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共鸣,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体会诵读文本中那气势磅礴的语言特征。教师就此要针对诵读环节详细探索,在诵读方式、诵读目标等方面深入指导,以提升诵读教学质量。一方面,创设具有感染力的诵读情景,利用信息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本课的朗读视频,通过动态化、具象化的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更好地把握句子的情感,注意读音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朗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他们具备个人诵读体验后,教师要强化指导,拓宽诵读维度,为学生搭建进步的阶梯,即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了解经典内容中隐藏的历史事件,为悟情诵读奠定良好基础。比如为学生播放历史视频《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等片段,从而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关注,深层次地把握经典文学表达的深刻思想,在个人诵读中以流露真切情感,懂得少年肩负的责任。最后,教师开展学生分组汇报朗读的活动,使经典诵读教学以不同形式开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彼此的鼓励和引导下加强诵读水平,通过参与多个诵读环节实现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

(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诵读能力

传统诵读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背诵,却忽视了学生诵读的情感和方法等关键要素,导致很多小学生无法在经典诵读上获益。当下,就经典诵读环节,教师要特别强调方法的指导,并启发学生对所学方法进行练习,有意识地提升诵读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知识经验和语文思维体系发生了显著变化,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基础的经典感悟思想,无论理解能力,还是语言表达水平都有了发展,加之前期背诵和记忆的铺垫,他们相应有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所以,在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有所区分,对高年级小学生的诵读提高要求,指导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辅助进行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参与创造活动,根据诵读体验和领悟经典文学作品的经验,对以往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个人作品展开诵读,提高经典诵读的水平,增强语文知识应用素养。

以《七律·长征》内容为例。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红军长征艰难、壮观的场面,表达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从经典诗篇的整体风格来看,它的气势恢宏,内容非常丰富,那么教师要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感情基调上确保学生能够展现奔放、昂扬的特征。因为诗篇的结构存在差异,相应在诵读中必须有所区分,不同的结构处需要进行变化。为了加强学生的诵读效果,教师需要分层指导,让学生理解并且正确应用诵读方法。比如首联处是诗的总纲,需采用略快的节奏和高昂的语调朗读,在情绪上表达对红军的赞颂之情;而颔联在内容上对长征的经过进行叙述,所以要求学生变换节奏,语气逐步舒缓,同时在朗读“腾”和“走”二字时,需要读出刚劲有力的气势,以为后面的朗读蓄力。另外还有颈联和尾联的变化,启发学生认识朗读方法的要义,运用正确感情的抒发和节奏的把握展现良好诵读素养。除此之外,在本节课的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强调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方法,使学生真正地在诵读中掌握完整的技巧。并在个人诵读时不断地结合感情和内容需求灵活处理韵律、节奏,生动表达红军一往无前、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

(三)组织活动,丰富经典诵读教学形式

语文经典诵读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深度探索,还需要顺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组织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创造表现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应用所学的诵读技巧,并且在个人展示中建立经典诵读兴趣,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在班级中营造积极的诵读氛围,结合教学状况不定期组织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近段时间学习的经典文学做出创新表演,从中获取成就感。其次,经典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要将经典诵读教学与校园文化联系,在不同节日活动中鼓励学生表演诵读节目。通过这种方式,经典诵读的学习过程充满了魅力,学生能够在其中找到探索的动力,由此会主动了解相关的经典作品,丰富自身的语文视野,并反复练习,提升诵读能力。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创新指导理念,使音乐、舞蹈等要素和学生诵读的过程结合,使其从中获得深刻体会。除此之外,教师要优化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评价过程。针对学生的诵读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以积极言语鼓励学生,让他们获得认同感,并且可以借助信息教学平台展示学生诵读的场景,使小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从而为学生持续参与经典诵读活动营造积极教学氛围。

以《两小儿辩日》这一内容为例。要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品味古文的特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经典文本含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本,由此让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为了帮助学生在综合诵读中读出古文的韵味,那么初期要注重相关信息的了解,比如学生要掌握部分孔子相关的资料,以形成良好的语文文化素养,促使学生在诵读中形成正确的感知。其次,带领学生仔细分析文言文的具体释义,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和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中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最后,当学生完整疏通文意,并就此形成对文言文的思维认知后,教师则要组织诵读表演活动。即,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融入情景表演,生动地展现两小儿勤于动脑和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使得经典诵读过程充满趣味,以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是极其珍贵的教育财富,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教学,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以往经典诵读不受重视,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参与空间的创设,从而制约了学生潜力的发挥,更影响了教学质量。当下,教师要转变经典诵读教学理念,提高重视力度,通过创新研讨、方法指导以及活动组织等手段解决不足,重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认知,使其通过多样诵读指导活动增强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