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2022-03-18 04:45:12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科学课堂教学

姜 伟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科学基础知识及各种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讲,不仅心存奥秘,且有助于科学意识的早期培养。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科学课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影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因素加以研究与分析,大胆创新与尝试高效课堂教学举措,从而排除影响高效课堂教学的因素,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及意义

“高效”就是短时间内,通过较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和效率,“高效课堂”具体来讲,就是在有效课堂前提下,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学目标效率达到最佳,提升教育教学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效益最优化,第二,效率最大化。一方面,高效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保证在有效时间内增加学生受益量;另一方面,高校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个人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层面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

首先,教学观念既会影响学生情绪,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和蔼可亲与热情真切的态度,他们的行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会形成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科学教师个人语态和姿态也会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衣着整齐,并且朴实大方,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感,信赖教师。相反,衣着不规范,态度较为生硬,会给学生一种距离感,不仅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而且阻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其次,教师专业素养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高效课堂不但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还能体现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科学教师既要拥有相关科学知识的专业技能,还要提升其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靠专业知识,加上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并且解答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洞悉,了解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实现进步和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最后,要想提升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助推器就是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这是促进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的核心,也是教师实现个人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小学科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了解教学目标与实际课堂活动之间的差距,及时找出教学面临的问题,并且进行反复思考,与他人相互探讨和交流,及时对教学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经验,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推动作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

(二)学生层面

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学质量有着很大关联,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必要条件。因为学生具有差异性,在基础知识、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有所不同,因此,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保障就是学生处在良好学习状态之下。一方面,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受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如果学生在科学这门课程学习中,一直保持消极的状态,给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带来阻碍的同时,还会对自身学业造成不利影响,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观非常重要,也是其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体现。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效果还与学生自我效能息息相关,自我效能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一般而言,影响学生自我效能主要因素有心理、教学方法、学习成绩以及个人情绪等方面,要想促进其自我效能的提升,教师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清自我,合理进行学习规划,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成学习道路上的动力,为学习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教学活动的内驱力就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进行知识学习和消化,在某种条件下会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与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果学生学习意识不足,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不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就难以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对自身成长和学习就会产生严重阻碍,因此,树立正确学习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极为重要。

(三)学校重视及教学条件

良好教学环境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和学习的环境就是学校。当前,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对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加上教学条件有限,主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实验器材不足,使得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校园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生如果生活在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中,不知不觉在潜移默化中会发生改变,尤其是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高效课堂顺利进行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如果处在校园文化气息较弱环境中,无形中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但会影响学生个人行为习惯,而且还会影响对情感的认知。

三、实现小学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个人教学水平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引导者,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教学效率高低,与教师本人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优点与长处,积极接受新事物和新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弥补不足,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进步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面,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将个人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加以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比较深厚,所以,学生思想教育与教师行为举止密切相关。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习特点,深度挖掘和剖析教材内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爱好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确保教学设计具有科学性。比如,在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内容时,教师还能通过魔术表演给学生进行课堂示范,将装满红色墨水的带盖瓶子置于一大杯热水之中,用小桶将其盖上之后,隔几分钟后再打开,就会发现水变红了。之后再拿出同样一瓶红色墨水放入一大杯凉水中,在课堂上邀请同学根据老师的方法操作,结果发现杯子里的水并没有被染成红色。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猜想其中的原因,从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学习,而不只是一味讲解,不经过任何实验和证明。

另一方面,要根据小学生发展特点,设计教学实验活动,之后还要进行有效评价,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提升个人教学水平。比如,在学习“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分组的形式,创新课堂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 人左右,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其进行相关实验活动,以混合与分离豆子和沙子的实验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发挥其指导作用,等实验完之后让学生进行探讨,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一个代表,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小组的想法,说明混合前后其变化情况。等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需要将实验中的重点再次进行强调,最后做出总结和评价。对于优秀的小组,可以进行表扬,对于其他小组,教师可以进行鼓励。还要通过学生反馈,及时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个人能力。

(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自身进步与发展。可以从两点入手:第一,教师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学生作为个体,有着自身独立人格,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做人素养,提升学生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第二,促进自我效能的提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自我效能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会提升课堂效率,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去探索和学习知识。

(三)重视校园建设,完善课堂教学环境

通常情况下,教学环境组成包括两部分,一是小环境(课堂教学),二是大环境(校园)。课堂环境中又包括心理和物理两方面,让学生和教师都处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之下,提升心理安全感,促进教学健康和谐发展。首先,学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所需要的各类器材,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要重视起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其次,可以营造一种舒适的校园环境,增强小学校园的文化气氛,比如,在校园走廊中设计相关的“科学树”,包含树干、枝以及叶,通过这种形式,既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还能丰富校园文化环境。

最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改变课堂教学氛围。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处于民主和谐的状态之下,这样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科学课堂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科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拔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