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光
近年来,中小学作业负担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通知》为加强作业管理提出以下要求: “创新作业类型。鼓励布置分层作业、灵活作业、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索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综合性跨学科作业。”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发展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 “减负增效”的目的?笔者在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中探索出了以下策略:
低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可操作的学习材料,并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跃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行为占主导地位,好奇心强,自控力弱,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只有老师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学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练习作业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乐于参与有趣的游戏活动。增长知识,学习技能,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学习 “10的认识”后,可以用扑克牌让学生进行 “凑十”的数学游戏。每个人将数字1到9的扑克牌分别摆在自己面前。一人任意拿出一张,另一人快速拿出与它 “凑十”的扑克牌。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10的分解和组成,学习效果水到渠成。再如,在学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可以安排 “神奇的6174”数学游戏。让学生任意写一组四位数字 (数字不能完全相同)。将这四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序,然后再从小到大排序,得到两组不同的数字。然后计算这两个数字的差,得到一组新的四位数字,按照上面的方法重复计算新得到的四位数字,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几轮这样的计算,最终发现无论选择哪几个数字,最后计算结果一定会出现6174。当得到6174后,再用7641-1467=6174,结果还是6174。学生发现规律后,教师适时向学生介绍印度数学家卡普雷卡尔以及他发现的奇妙的数字黑洞 “6174”,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学生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动手操作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设计操作性强的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机会,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思考中学习。借助操作启迪思维、积累经验、学会合作、增长智慧,实现了课堂教学高质量提升。例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可开展 “10个有多少”的体验活动,引领学生亲自数一数 “10颗黄豆” “10颗花生” “10粒大米”,感受10个有多少。再数一数“10支一盒的笔” “10个一捆的棒棒糖” “10包一盒的茶叶”等,感受十进制计数的便利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如,二年级学习了 “厘米和米”后,可以布置 “我们身体上的尺”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先分别量出自己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再用 “身体尺”量出1米分别有几拃、几步、几庹;最后选择合适的 “身体尺”测量一下课桌、黑板、操场的长度。这样的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蕴含着数学知识。因此,数学实践性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调查性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收集的数学信息,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例如,在学习 “折线统计图”后,开展 “调查本市某天气温变化的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的实践性作业:“1.让学生从7时开始,每隔2小时观察气温变化情况。2.将气温变化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3.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测试记录分析发现:每一天气温是变化的,早晨温度比较低,然后温度逐渐升高,下午1-2时温度最高,然后温度逐渐下降。用折线统计图可清楚反映这一变化规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的现象,这样的数学学习体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充满了趣味性和现实价值,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由于受遗传、环境和教养等因素影响,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不仅要针对所有学生,还要关注个性化需求、身体差异。教师须为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数学练习作业,并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性学习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数学实践性作业可分层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提高实践性作业的难度,让他们 “吃得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实践性作业的难度,让他们能 “吃得了”,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发展。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可分为基础性作业和选择性作业。基础性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在落实最基础的目标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选择性作业有一定的深度和综合性,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了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设计这样的分层实践性作业:1.基础性作业。选择你喜欢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并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2.选择性作业。有一盒巧克力糖果,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6厘米,小红买了4盒送给小朋友,可以设计几种包装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基础性作业人人参与,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选择性作业有一定的难度,在设计包装方法时,学生可用实物拼摆,也可以画图分析,经过比较、计算发现了 “重叠的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节省”的道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差异化的数学实践性作业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学习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作业评价体系。”数学实践作业考核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低年级学生的实践作业应以描述性评估为主,高年级学生的实践作业应采用描述性评估和分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学完 “面积和单位面积”后,教师可组织学生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为4平方厘米的图形”的练习作业。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了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图形。教师可用书面评语方式给予描述性评价:“小明同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部分知识,你学得非常好。你能准确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单位的大小。你思维灵活,不仅能画出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能发挥想象,画出了面积是4平方厘米各种图形,你太棒了!”再如,在学习 “三角形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利用三角形设计各种图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如 “顽皮的小猫” “美丽的鱼” “漂亮的花”等。对于用三角形设计出的“顽皮的小猫”,教师可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你非常有想象力,用我们学过的三角形设计出 ‘顽皮的小猫’;你巧妙运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设计出猫身、眼睛和嘴,旁边用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把小猫可爱的胡须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你真是个有创意的孩子,为你点赞!”
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支持会对学生的发展起正向的支撑作用。如果教师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学习兴趣等个人核心品质发展以支持,学生都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评价学生实践性作业时要把学生的核心学习品质养成作为重要关注点和反馈点。实践性作业的评价要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明白经过努力必然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留下的探索空间很大,往往答案不唯一、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丰富多彩的。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性作业,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可以使学生经历数学 “再创造”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探究性作业具有一定挑战性,解决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须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创造性解决问题。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探究性作业,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发掘数学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如,在学习“容积与容积单位”后,设计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的一天、一个月、一年要浪费多少水”。学生带着问题去测量、去估算。他们收集数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小组用一个小盒先收集了半个小时浪费的水,有的小组用大盆直接收集了半天浪费的水,然后再推算一天、一个月、一年可能浪费了多少毫升水。在测量水的体积时方法更是各不相同,有的学生用量杯量出水的多少,有的学生把收集的水倒进矿泉水瓶,再推算出水的多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出不同的解决策略,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了解了一滴水的作用。一滴水虽然很少,但积少成多,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运用其他学科知识丰富数学课程的内涵,可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 “平移与旋转”知识后,布置 “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实践性作业:1.收集生活中 “平移”和 “旋转”的图案。2.欣赏各种图案。3.根据兴趣,自己绘制一幅图案。学生运用平移与旋转的知识,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结合数学知识还可以进行 “数学绘本”的实践性作业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编数学故事,用画笔记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数学与美术学科融合。学生在创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再如,结合学习内容,可以设计制作“数学小报”的实践性作业。“数学小报”内容要丰富,可以在其中设计、添加数学趣题、数学家名言、数学家的故事以及生活中的数学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经历设计版面、收集整理资料,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单元或期末学习结束后,也可以通过制作 “数学小报”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整理所学知识。学生可以用表格、网格图、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数学知识,在整理和回顾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开展 “数学小报”制作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外知识,开阔了数学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高质量的作业管理成为高质量学习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切实有效的数学实践性作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