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元素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8 02:03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三小李佳旖
成才 2022年4期
关键词:抽象画节奏美术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三小 李佳旖

一、用节拍组织美术课堂

美术课堂应该时时刻刻体现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课堂组织也不例外。然而,在小学美术课堂组织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声响起,当你走进课堂学生依然沉浸在“下课”的兴奋中叽叽喳喳吵不停,完全无视你存在;课中,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图片,碰到有意思的话题就开始“目中无人”地讨论;到了教学评价环节,学生依然放不下手中的工具,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情景相信美术老师们一定感同身受。

这时,我们不妨借助音乐的节拍来组织课堂。例如:课前组织,师生一起唱节奏感强烈的“手指歌”,跟随着节拍,身体和手指开始律动,思维也逐渐打开,学生跟随节奏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再如,教师可以将“请坐好”“拍拍手好朋友”“1234坐好姿势”……这些常规的课堂口令变成短促轻快的节拍,学生听到节拍后也用相应的节拍给予回馈,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学生听到节拍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另外,在课堂中也可以用声音的起止来提示学生作画的开始和结束。用合适的音乐节拍代替不必要的语言组织可以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更加的有序,也给课堂增添一份节奏美。

二、用旋律引人入胜

你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小吃都有什么呢?在制作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这节课的多媒体PPT时,笔者插入了《汉阳门花园》这首武汉方言歌曲片段,唱到“铫子煨的藕汤,总是留到我一大碗”时问学生,歌词里唱的是武汉的哪一道小吃,再配上老汉口小吃街的照片,这种具备回忆感和生活感的视听信息即图片和熟悉的音乐,能够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回忆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脑海中的印象进行联动。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音乐的促进下孩子们的视觉感受也更加深刻。

刚刚上班的第二年,笔者在执教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蓝色的画》这节课时,迫切的想让学生感受到以蓝色调为主的作品特点,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所以,在早期的课堂中采用了一些蓝色基调的图片作为引导,让学生能够提前参与其中。但是从课堂实践来看,在图片播放之后,学生们仍然处于一种令人兴奋的状态,并没有对图片进行思考和认知,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幻灯片中插入相关音乐,在开课前先行播放音乐然后辅以图片。这样一来上课铃声一响,充满气势的交响乐旋律便让原本很是兴奋的学生立刻安静下来,跟着音乐进入到图片中,于是可以顺理成章导入新课。

三、用音乐唤醒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激情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有时艺术的创作灵感是以不同的方式产生的,正如音乐的多变性一样,每一个灵感的创作和发生都是截然不同的,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说:“色彩的作用如同万千变化的琴键一样,每一个部分的作用都是极大的,画家便是那双演奏的手,而琴键则是最为淳朴的心灵,当我们有目的地弹奏琴键时,音乐和创造力便缓慢流淌起来了。”

笔者在执教小学五年级《学画抽象画》一课时,在对抽象画进行了解时,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些音乐,让他们潜入其中,体会音乐旋律中所代表的美好情感,并在音乐的播放过程中鼓励他们寻找和生活场景相接近的场景,然后用色彩和线条的方式进一步将这种感情以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欢快的音乐可以是热烈的红色、靓丽的黄色、跃动的橙色,线条上下起伏富有动感;当他们听到低沉而舒缓的音乐时,他们会说出暗色系如灰黑色、紫色等,线条也相对平缓稳定。通过不同音乐的美术表达,使得孩子能够用自己的理解去认识抽象画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上运用吹、洒、甩、撕、喷来进行表现,一幅幅抽象画跃然纸上。学生在音乐的催化下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理解了抽象画创作的形式美、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

四、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笔者在执教小学二年级《长啊长》一课中播放了音乐课上学习到的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自己先行想象和这种场景有关系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现象,例如孩子们说出春雨绵绵、小动物们的冬眠苏醒、杨柳青青等情境想象。接下来我就要求他们以线条的形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接着,孩子们跟随着音乐的旋律把自己想象成一颗种子在泥土里扭动着身子,“吸收着”春雨和阳光,这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发芽了!”音乐,让看不见的生长过程和孩子们的艺术表现之间搭起了一架想象的桥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听、想、模仿、感受、讨论的过程中相互碰撞,能以一种全新的认知和思考方式看待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瞬间。这样学生的感受更加丰富,充满童趣的美术表现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五、用音乐辅助学生感受意蕴美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其形式背后往往是将一种特定的情感和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处理,表现出一定的美的意象。课堂作为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关注度,并将这种抽象的知识以音乐的形式进一步调动,从而有效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深层审美能力的开发。

比如在评价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抽象的距离,在画中并没有所谓的青蛙,孩子眼中也不能观察到这种形象,因此可以用音乐辅助将这种疑问进行解答。欣赏作品前截取一段青蛙的叫声,接着伴随着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缓缓表达,音乐时而慢时而急,尽管画面中没有青蛙,但是音乐中的缓缓水声和远处可能存在的回音让人感觉仿佛能听到远处青蛙的叫声,使得学生对于这一画面有了更大的兴趣,接着进一步将这首音乐和画面进行生动联系,分析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画面意蕴,使五年级学生对齐白石笔下的美术作品产生了共识,将课堂节奏推向高潮。

六、用音乐增强美术课堂氛围

电影中配合不断变化的场面,观众的关注度能够及时转移,从而避免了视觉疲劳现象的发生。在单一的美术课堂中融入音乐,亦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关注度大幅提高使课堂节奏和谐共生游刃有余。笔者在执教《画家凡高》一课的教学中,将具有荷兰风情的协奏曲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置身于画家所处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创作情景中,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自由表达。再如,很多艺术家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这就是作画时轻松愉悦的表现;还有的在创作时播放不同的歌曲,曲调、节奏与当时的心境有很大关系。

音乐容易使人平静下来,产生丰富的情感和多样化的视听盛宴,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中国古典音乐为背景,如古筝音乐、琵琶音乐等,进一步将这种感情融合其他元素,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感情,不再局限于传统美学意识,而是将这种知识进行拓展到思维层面,使水墨在古典音乐的影响下更自由地着色,使课堂情感与环境相互影响。同时,动感欢快的音乐,运用得当也会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笔者在执教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作品秀”环节,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拿在手上以“模特”走秀的形式在班级绕场一周。此时富有节奏的音乐让学生展示得更加自信,仿佛万众瞩目的“模特”一样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全班同学。

可见,运用得当的音乐能给美术课增色不少,使课堂节奏有快有慢、动静相宜。反之,却会让其黯然失色。因此,音乐的选择也非常考验美术教师的审美。例如,讲课时音乐声过大或是不合适就会喧宾夺主不仅不会增加课堂的美感还会破坏课堂的秩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要注重收集和分类整理,及时将听到的合适的音乐储存下来,方便随时取用。只有将美术和音乐、视觉与听觉统一起来,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孩子的兴趣度和创意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抽象画节奏美术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创意美术
抽象画教学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YOUNG·节奏
An Abstract Drawing一幅抽象画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有关中学美术抽象画教学的相关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