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婷媛 吴爱华 杨海涛 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提高人力资源效率是“第一管理难题”,如何凝聚人、激励人、培养人,是每一家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积分制的绩效管理模式,通过积分量化目标、行为结果锁定积分,将积分作为一个考评媒介,实现了目标具象化、分段化、可视化,同时实现了激励和考核的双重功能,从而保证了每个人的目标、行为、结果支撑组织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最大发挥了组织人力资源的效用。
近年来,A省积极稳步推进各地市级烟草公司收入分配改革,配套推广实行员工薪酬积分制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收入分配要素更加丰富,薪酬结构更加合理,晋升规则更加公平。本文根据A省市级烟草公司积分制绩效管理实践和应用经验为基础,旨在分析员工薪酬积分制绩效管理的运行现状,理清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尝试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思路,以期更好实现绩效管理效果,为更多的企业积分制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为了区别培训积分、安全积分,本文所说的积分是薪酬积分,是能与薪酬挂钩的特别积分。
员工薪酬积分制绩效管理,A省于2019年在个别市级烟草公司进行试点,并于2020年向全省其他地市级烟草公司推广,在2年多试点推广的运行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可能仍存在以下不足。
市级烟草公司组织了广泛的积分制办法培训,但参训率未达到100%,同时有些员工出工不出力,参加了培训,但是不认真听讲,导致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一,培训效果未能达到预想的状态,造成大部分员工对积分制仍是一知半解;有些市级烟草公司印发了应知应会手册,供各单位(部门)学习,又分别到各县级营销部开展员工薪酬积分制培训和解读,仍然有部分员工对《办法》理解有偏差、认识有局限。
市级烟草公司个人月度绩效考核与薪酬积分考评分配并行,薪酬积分分配不能完全反映月度绩效考核情况。除了有一些老好人思想造成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制度上的限定束缚了考核的差异度。另外部门有大有小,越小的部门员工数越少,可分配的总积分越少,部门领导越倾向于平均分配积分,导致薪酬积分形式绩效考评流于形式,积分激发活力不足,未能全面发挥积分激励作用。
市级烟草公司出台的积分标准、积分项目以及积分依据虽然都是经过多次讨论形成的,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部分积分标准表述不准确,存在鉴定不清晰,存在理解争议和考评争议;而且各类别的积分占比的设置不尽合理,导致某些优势部门员工的薪酬积分积累较多;总体上说,机关员工的薪酬积分积累较多,一线人员薪酬积分积累较少。
A省市级烟草公司都出台了相关《积分办法》和《积分细则》,但月度薪酬积分分配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人为主观地给予加减积分。很多县级营销部层面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办法》和《细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制定县级营销部薪酬积分制绩效考评办法和细则,进而导致利用积分规则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够。
一些市级烟草公司开发了相关薪酬积分系统,具备了申报、导入、提交、审核、查询等基本功能。对于个人,不能够查询积分申报明细;对于部门,积分分布分析、排名等功能方面存在欠缺,薪酬积分系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由于每个人对积分标准理解不一致,提报的申报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等原因,线上审批难度较大,很多市级烟草公司仍然采取纸质审批为主。
使用积分制工具把绩效考核转变为一个过程管理,不仅仅是考核结果,而是激励员工实现工作成果、完成工作目标、获得对应积分的一个过程。针对市级烟草公司存在的不足,笔者就薪酬积分制绩效管理提出以下改进思路。
培训形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录制解说视频、动画视频,线下制定培训宣贯计划,开展持续性多轮培训,培训后征集大家意见和建议,了解培训效果,改进培训思路;学习途径上,电脑端、手机端、积分制小手册供全体员工查询、学习,不懂的方面,可以提问、留言,进行统一回复解疑;分层分类上,区分每位员工的学习理解能力差异,机关员工应全面熟悉积分制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一线员工、年龄较大的员工可先熟悉与自身直接相关的积分规则和概念,逐步了解积分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每位员工培训宣贯到位,确保积分制绩效管理制度能深入人心,确保制度运行出效果。还可以进行考试测试,检查一下员工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以考促学,督促员工认真学习。
做好积分制绩效管理的制度宣传,引导大家共同执行这项制度,确保制度落地运行有人用。制度好不好,关键在于应用和执行,不然制度等同于白纸一张,正如积分规则使用上,每项积分项目对应着每项工作或成果,获得积分与否需要对照积分标准给予评定。能够准确理解积分规则并使用,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每一项工作和成绩都能够以积分的形式给予肯定和记录,能够实现长期正向的激励作用。
针对积分制绩效管理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及时纠正和完善,科学平衡设定积分项目和标准,持续改善才能确保制度逐渐成熟、凸显优势。当前市级烟草公司出台了相关《积分办法》和《积分细则》,落地运行仍处于积分制绩效管理雏形阶段,基于积分制的绩效管理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是绩效KPI指标与积分融合度不够;二是绩效沟通辅导不足;三是员工没有及时性、周期性的绩效反馈;四是积分应用场景不够多。故而有必要开展制度修订升级,积分细则内容逐渐完善丰富,持续改善地确保从“绩效考核”到“积分考评”再到“积分制绩效管理”的转变,促使员工工作积极性由“被动”到“推动”再到“主动”的转变。
鉴于在部门月度考核中员工的积分分配主观性过大,客观性指标依据不足的情况,积极发动基层单位开展细化积分项目的创新研究,基于各县级局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县级局的员工薪酬积分制绩效管理办法,细化积分项目、积分分配规则,引导县局员工与县局的重点工作和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且与市级烟草公司层面的管理办法上下衔接;建议县级局进行奖励基金办法相应修订,能纳入积分积累项目中的,建议减少现金奖励,累计积分和现金奖励不能同时享受。在细化积分规则方面,员工月度薪酬积分可以设定岗位积分和绩效积分两个部分,岗位积分对应本职工作的绩效水平和成果,绩效积分对应本职工作以外的重点项目、跨部门、临时性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成果,绩效积分可以当月分配,也可以年度内统筹分配,根据重点工作成效进行定额分配,灵活使用积分,实现积分激励作用的最大化。
为了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积分提报审核统分效率,需要对原有的积分系统需要进行迭代,升级开发出基于薪酬积分制的绩效管理系统,使之具有方便提报、批量导入、数据看板以及绩效管理等功能。持之以恒推动薪酬积分制与绩效管理深入融合,即通过每位员工的积分获得分布情况,形成每位员工的绩效雷达图,绩效雷达图维度不限于“本职兼职、学历学术、证书资格、宣传创新、内训专家、比赛竞赛、社会贡献”等多个方面,每个维度积分积累情况形成一张蜘蛛网式的雷达图,这个绩效雷达图综合反映每位员工的绩效产出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可以用于绩效沟通辅导、绩效反馈、绩效改进等方面,可以指导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制定个人成长成才计划、明确员工工作努力方向。借助数字化技术,迭代开发基于薪酬积分制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员工绩效记录、测量、监测、辅导、评价、反馈、改进。
积分制是一套创新的、科学的、可落地的管理方法,可应用的场景很多。目前A省市级烟草公司积分应用场景较少,笔者就积分制在员工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培训提升、职务晋升等应用场景,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基于积分制的绩效管理打破传统绩效考核缺乏长期激励性弊端,走出奖惩短效的死胡同,通过积分形式将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紧紧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积分项目设定进行员工行为导向,通过加分、减分方式调整员工工作行为,长期激励员工发挥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绩效,从而实现员工自我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整体目标。正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实现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就是要让绩效指标积分化、绩效绩沟通辅导具象化、绩效考核实施可视化、绩效评价反馈数字化、绩效改进可优化等,积分制在绩效管理中合理应用,就是要把每笔付出都记录在案,把每个贡献都分数兑现,让更多优秀的员工脱颖而出。
基于积分制的薪酬福利管理,积分记录了每位员工为企业贡献的价值、绩效和成果,可以试着将积分成果与工资奖金、节日福利、补充医疗等福利待遇进行全面挂钩,充分鼓励“一岗多薪、兼岗加薪、多劳多得”。在福利方面,设计积分与福利匹配的规则,积分排名靠前的节日福利适当调增,积分排名靠后的节日福利适当调减,调增与调减持平,或者额外设立特殊福利制度,积分较高者可以年度内享受一次自选培训、购书额度等一些弹性福利项目。
借助数字化信息系统,将每个维度的积分累计情况,合成每位员工的绩效雷达图,形象地展示每位员工各个时期的绩效能力,有利于对员工进行长期绩效能力的跟踪,有助于员工查找自身差距、感知自身绩效能力变化。笔者建议,通过绩效雷达图发现员工的共性不足和短板,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公共培训课程,比如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计划管理、人际管理、常用工具等培训课程;针对每位员工个性化培训、进修需求,鼓励自学实践,同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可以每年度进行《个人能力需求开发申报》,统筹组织需要和个人能力开发需求,以及整合同样的个性化培训需求,经过审批后给予培训费用报销,同时做好培训后员工能力提升效果的跟踪和检验。
一般来说,累计积分越高,个人自我成长越快,相应对公司贡献也越大,员工个人累计的积分可以作为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因为积分制可以激发员工主动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可以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绩效观,可以杜绝消极怠工的员工获得不相称的荣誉,可以弘扬“奖勤罚懒、鼓励担当、创新作为”的正能量,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企业文化氛围。笔者建议,年度评优评先是针对员工上年度价值绩效表现给予的肯定,应仅仅选用近一年积分累计排名情况,不考虑往年累计的积分排名情况;涉及职务晋升应选用近3至5年累计积分的排名情况,不考虑较远的年度积分累计情况,消除工作年限越长累计积分更多因素,这样同等时间段的价值绩效表现获得的积分具有可比性,也更合理、更公平、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