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阳,胡 郢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绘本由来已久,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和欧洲各国都曾出现。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文学巨著不断涌现,更是出现大量绘本,如《十日谈》《唐·吉诃德》《巨人传》等名著都曾配置绘本。我国则更早即为文学作品配置绘本,远可追溯到唐代传奇作品《柳毅传》,明代通俗文学的绘本创作更是达到了传统社会绘本创作的高峰。但以儿童为主要对象、以图画为主要媒介并伴以一定文字讲述故事情节的绘本读物,学界普遍认为是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而作为儿童绘本的重要部分音乐绘本,则是近年来在阅读媒介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才产生的。
现代意义上的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20世纪绘本阅读逐步形成热潮,并且从30年代起,绘本文化主流转向美国。亚洲较早兴起绘本阅读的是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也开始兴起绘本阅读。
绘本图书是“依靠文字语言(verbal)和视觉图片(visual)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绘本图书中的图片(picture)作为书的内容在每一页中都出现,并对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起到不可缺少的工具性作用”。[1]从外观来看,儿童绘本与其他儿童读物的区别在于突出了图片的叙事功能,图片不再是简单地起到帮助理解文本内容的辅助作用,而是更多地发挥出建立和推动故事逻辑关系的作用。从受众来看,绘本中的图片承载着更为丰富的语义及信息,拓展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了蜕变。绘本正是凭借着绘画与文字融合的形式讲述故事、传递知识,帮助儿童直观了解外在世界,建构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成为家庭儿童教育的首选读物。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介阅读模式高速发展,儿童绘本也受到来自电脑、电子书、学习机、手机等电子阅读媒介的强烈冲击,但这也为绘本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和途径。音乐绘本正是在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基础上产生的,虽然仍属于儿童绘本的范畴,但有机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三种要素,使绘本阅读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跨越。“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相对于视觉画面而言它可以加深观众的感官系统,使观众的眼睛与耳朵同时接受外部的信息,以震撼观众的心灵从而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2]可以说,音乐绘本是对传统绘本阅读一种变革和升级,在儿童复述能力、细节观察能力、音乐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相对于传统绘本具有较大提升。
儿童音乐绘本种类较多,结合目前市场流通情况和音乐体裁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声乐类绘本,即以声乐作品为主要题材的儿童绘本图书,其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声乐、文学要素,对于提高儿童的认知和情感表达帮助较大。另一类是器乐类绘本,即以器乐作品为主要题材的儿童绘本图书,比较著名的有《二泉映月》《梅花三弄》《月牙五更》等音乐绘本作品。
从音乐风格来看,儿童音乐绘本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古典音乐类绘本,即以东西方古典音乐为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有歌剧《魔笛》等。这类音乐绘本融合了声乐、舞蹈、器乐、美术、文学等各类艺术要素,对于提高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具有较大帮助。另一类是现代通俗音乐类绘本,这类绘本取材广泛,规模较大,单曲声音或器乐作品都可以独立成篇,从儿歌到成人音乐选择不受限制,取舍的标准就在于音乐本身是否符合绘本主题需要。
儿童音乐绘本用音乐语言为儿童描述世界,配以图画和文字,展现出更为立体、生动的生活时空,既是音乐的图像化,又是美术的音响化,还是音乐的文学化,对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
首先,音乐绘本为儿童创设出诗话的学习认知路径。音乐绘本具有融合读与听的双重优势,使阅读功能得以突破语言文字和民族种族的边界,帮助儿童通过“读”音乐去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为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深度学习创造了有效的接入口。研究者发现,3-8是岁儿童音乐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3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熟练地根据音乐节拍做出动作,也可以完整简单地唱出歌曲;4岁左右既能独立演奏,又能合作演奏,且经过训练之后还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5-6岁能比较准确的随节拍唱歌。[3]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剧《魔笛》是一部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四幕歌剧,具有巴洛克时期规整、统一、对位精致的音乐风格,融入了德国民谣和意大利歌剧的音乐元素,在西方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但很少有人能够全面深入地欣赏这部优秀的经典歌剧,而奥地利作家马科·希姆萨创作的音乐绘本《魔笛》(北京科技出版社2020年版),运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并配以音乐描绘的场景,把歌剧中促进情节发展的宣叙调精简为文字,运用歌剧重唱部分和咏叹调部分的演唱把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抒发呈现出来;同时,序曲和幕间曲通过音乐与图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来,儿童可以更为轻松地了解歌剧这一复杂的音乐形式。音乐绘本就是通过把复杂的音乐语言翻译成图画和文字,把复杂的舞台艺术转化为充满想象空间的音乐艺术传递给儿童,使儿童对复杂的交响乐、听不懂语言的咏叹调产生情境联想,从而对儿童的脑部产生文字、图片、色彩、音高、音色、节奏、语言等多方面的刺激。这种综合视听刺激使儿童在成长中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得到强化和发展。可以说,音乐绘本更好地适应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对社会认知和音乐启蒙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儿童的脑部发育和音乐感知能力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音乐绘本为儿童提供了浅显易懂的学习方式。与直接听音乐或现场观看音乐会有着明显的差异,音乐绘本采用图画场景与文学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述音乐或故事,儿童可以在阅读绘本时用听觉欣赏正在阅读的音乐,使原本抽象的音乐形象在文学和图画的映照下跃然纸上,缩短了儿童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原本需要较深厚的传统民族音乐基础才能理解的音乐,现在通过绘本把经典的音乐意向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既清晰又有趣地展现出来,使儿童凭借绘本阅读就可以欣赏传统民族音乐。例如,经典童诗绘本《新学堂歌》是以古诗为歌词,由著名音乐家谷建芬谱曲,并配以富于童趣的绘画作品。儿童在阅读绘本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诗与乐以及画与音的共性美。这些古诗曾被不少作曲家谱曲创作过,但大都属于艺术歌曲的范畴,多是突出诗人伤春悲秋、乡愁等情绪和感叹,而少有从儿童的视角用欢快的节奏和儿童画的形式解读古诗中的意境美。这样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古诗,比起传统的水墨画更具象,更容易使儿童理解诗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再次,音乐绘本帮助儿童形成认知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音乐绘本直观、生动的叙述方式符合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内容比较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的音乐绘本,对于那些能够听懂情节较为复杂的故事的儿童是非常具有帮助的。通过听和读歌剧音乐绘本,儿童可以较好地形成了解和欣赏复杂音乐作品的能力,帮助儿童认识到人物形象是由不同声部来表现的,明白合唱不仅仅是一群人在一起唱,而是根据个人声部特点相互配合实现声音和谐的过程,这进一步促成儿童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同时,“音乐能够准确的抒发人的感情内涵,是人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4]儿童通过音乐绘本感知到未有的情绪,感受到未有的情感,丰富了儿童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儿童塑造健全人格。
最后,音乐绘本阅读使儿童从音乐学习中恢复“本真”。现实中的儿童音乐教育往往被功利化,学习音乐往往打着开发儿童智力的幌子,以及作为特长生升学加分的“特权”。儿童在尚未形成对音乐的经验和认识之前,就被带到了音乐教室学习各种乐器,这样的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无法获得学习器乐的兴奋感,往往以丧失兴趣终止音乐学习而告终。因为缺乏对音乐领域基本的经验认知,儿童根本无法通过练琴来建构音乐体系,长期单调枯燥的训练以及复杂的演奏技巧要求,促使儿童产生抗拒的情绪。更科学的启蒙方式应是在学习音乐技能之前先让孩子通过“听”开启音乐之门,培养儿童音乐兴趣。音乐绘本的视听就是让儿童通过了解各种音乐形式、各种乐器之后,由家长或者老师和儿童一起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并加以放大和引导,有效地使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种学习方式符合早期儿童发育的生理特征,也符合儿童学习能力的成长规律。
我国儿童音乐绘本起步较晚,作为儿童精神食粮和心理成长的有效媒介,儿童音乐绘本担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目前,音乐绘本阅读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儿童音乐绘本在儿童读物的市场上占比很低,音乐绘本出版发行也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还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音乐绘本的“西化”倾向比较明显,这种倾向不但表现在构图形象上“西化”,更主要的是音乐绘本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中国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二是音乐绘本的出版发行还缺乏严格管理和科学指导,功利化倾向明显;三是“拿来主义”在音乐绘本创作中占主流,自主创作动力和能力还不足以支撑我国音乐绘本阅读需要;四是音乐绘本印制技术工艺低劣,品牌意识不强。因此,要提高我国音乐绘本的质量,服务好儿童音乐教育,还需要在指导管理、创作水平提升以及形成自身特色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音乐绘本。
首先要加强指导管理,规范音乐绘本出版发行。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必须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必须要站在保护儿童成长的高度认识儿童音乐绘本的创作、出版、发行工作,高度重视音乐绘本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通过出版发行规划来引导音乐绘本创作,从规范意识形态角度加强对出版发行单位的业务指导,强化音乐绘本市场管理。出版发行单位要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引导创作主体进行作品创作,从而起到规范音乐绘本发展源头的作用。
其次要提高文化品位,整合资源打造音乐绘本品牌。在中国特色音乐绘本体系的建构中尤其要注重品牌的打造,通过提高文化品位、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造中国特色音乐绘本品牌。在此,出版发行单位要发挥市场主体的资源和优势,积极主动整合音乐绘本创作资源,吸纳音乐教育资源参与,提升品牌意识,注重强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主动吸纳和融汇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音乐绘本的文化品位,构建起高品质音乐绘本的创作发行体系,打造中国特色音乐绘本品牌。
再次要传承中华文化,发挥音乐绘本音乐教育功能。我国音乐类绘本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部分音乐绘本是国外引进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价值的音乐绘本非常少。市场上目前流行的音乐绘本在风格创作上往往带有非常浓厚的西方色彩,绘本绘图以及音乐的选择方面受西方影响比较严重,民族特色没有得到彰显。我国音乐绘本应该是培养造就中国人的音乐绘本,需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而不是从小造就西方的“应声虫”。所以在音乐绘本的创作与出版方面,必须要立足中国文化,吃透中国文化的精髓,以之滋养和支撑中国的音乐绘本创作,服务中国儿童音乐教育。
最后要树立经典意识,提高儿童音乐绘本艺术质量。儿童音乐绘本在本质上是实施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绘本质量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儿童音乐学习的效果。同时,儿童在阅读音乐绘本时,是不断地形成艺术感知和艺术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形成辨别美丑真善能力的过程,为此必须要选择艺术水平高、审美情趣好的作品。就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音乐绘本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情况来看,必须要高度重视音乐绘本创作发行的质量,把好创作关尤为重要。一部高品质的音乐绘本离不开音乐的帮助,离不开文本的帮助。在儿童音乐绘本的创作过程中要强化经典意识,从音乐绘本的文字创作到音乐的选择以及融合,都要树立经典意识,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思想内涵。
随着艺术教育研究的深入,音乐在儿童早期的智力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正面作用不断为人们所认识。音乐绘本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逐步建立起认知、理解音乐的思维方式,根据儿童心理和智能的发展程度循序渐进地了解音乐、学习音乐,这正符合儿童的天性,使儿童音乐教育更加有趣味性和可持续性。可以说,音乐绘本是为儿童打开音乐大门的有效载体,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均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