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臣 彭梦甜
摘 要:混合式教学作为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结合,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多位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发现高校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线上课程资源有待加强,难以有效满足教学需求;高校网络环境不够通畅,尚未完全支持教学实施;学生学习理念有待转变,混合式教学投入度不高;不同课程性质有所差异,难以全部进行混合式教学;教师过程评价不够丰富,不能科学评价学习效果。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学校需要做好宏观引导,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混合式教学;学生需要发挥主体作用,逐步适应混合式学习。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校教师;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2)01-0032-08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政策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常态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达成的共识[1]。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将混合式教学作为世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形式之一。
开展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内容。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线上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实现高等学院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提供了路径。尤其是在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的指导下,更多高校开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师资团队。高校混合式教学既是在线教学应用方式的创新,也是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时代的创新。它是要让在线教学资源作为要素来优化传统的教学过程,促进传统课程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无论哪种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均不可替代。因此,从教师的角度看待高校混合式教学实施才能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混合式教学,让混合式教学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然而,混合式教学也将高校教师推入矛盾的境地:一方面,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拒绝应用混合式教学来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教师又要防止混合式教学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如何实施混合式教学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混合式教学”和“主题=高校”進行检索并勾选CSSCI,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1998年起相关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混合式教学,但论文数量很少,此情况持续到2007年。从2007年到2015年,相关研究处于平稳发展状态。但2015年以后,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
在高校混合式教学研究中,相关学者探讨了许多混合式教学的模型,分析了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时的问题。其中,赵建民等发现,只有教师真正认可混合式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更多使用[2];陈算荣提出,高校教师对混合式教学内涵理解不够或对其发展价值认识不够均会影响混合式教学的建设 [3];任军认为,需要从顶层激励教师,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 [4]。
我国对于高校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于某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基于某个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混合式教学的评价等,较少从教师角度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探究高校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高校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为公司企业设计、开发混合式教学支持系统提供依据,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为行政管理者推广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通过对多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寻高校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笔者首先选择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师;其次,回顾中国知网相关的资料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主题,就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一边拟定访谈大纲,一边选择研究对象;最后,进行实验性访谈后,确定访谈大纲,并与访谈对象建立联系、进行访谈,收集和分析资料后得出结论。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一方面,身份为普通高校教师。本文关注的是在高校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情况,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师,不包括其他学段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另一方面,对本科生实施过混合式教学。访谈对象必须对混合式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本科生实施过有关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
目前高校教师实施教学的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线下教学为主,所以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不能盲目地进行随机取样,而要采用更加精确的目的性抽样。本文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来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
1.依据河南省2019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拟立项名单,联系到了该省三所大学的4位教师。
2.根据笔者的学习经历,在任课教师中选取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师。
3.通过已经联系的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师,去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高校教师。
(三)访谈对象的信息
本文共选取9位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如表1所示。从学校来看,访谈对象的高校既涵盖了河南大学这类综合类大学,又包括河南师范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这类专业类高校。从课程来看,访谈对象所教课程包括“概率论”等理工类课程和“法学导论与学业规划”等文科类课程。
(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在访谈开始前,笔者与访谈对象提前约定好访谈的时间。考虑到特殊时期,访谈不能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所有访谈均是通过微信语音、QQ语音或者电话进行。在访谈时,笔者会告诉访谈对象这次访谈的背景与用途,确保访谈对象的知情权。每次访谈后,笔者都会及时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以便为下一次访谈奠定基础。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笔者把每个访谈对象的资料分开对待,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五)理论分析框架
高校混合式教学不仅是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而且是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据文化包括器物、行为和制度三个层面的理论,高校混合式教学可以在教学资源、教学行为和教学理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如图2所示。器物层面的高校混合式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中的在线教学资源以及传统教学资源。行为层面的高校混合式教学主要体现为师生应用在线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行为及其方式。除器物层面和行为层面外,制度层面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包括始终在发挥影响的混合式教学理论。其中,器物层面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在高校混合式教学中发挥基础作用,行为层面的混合式教学行为在高校混合式教学中发挥实践作用,制度层面的混合式教学理论在高校混合式教学中产生引导作用。
(六)资料的分析
为了从文本中得到更深层的含义,本文先采用“开放式编码”的方法,对相关文字资料进行反复阅读,用简练的语言对其中的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并提炼主题。即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将访谈文本资料划分为有研究价值的最小意义单元(意义表达完整且不能再分割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然后结合访谈对象的顺序将其编码,如A001、B056等。接着采用“持续研究法”,对已经编码的最小意义进行相互比较,按照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模型“课前—课中—课后”把相同或相似的资料编号结合在一起形成“类别”。例如,笔者把表述高校网络环境的A013—A016和B011—B013形成高校网络環境的类别,然后将所提炼的“类别”不断与资料中相似的部分进行比较,和其余7位访谈对象中找到关于高校网络环境的编码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四、问题与讨论
混合式教学现在还没有处在稳定不变的状态,尚处于不断摸索、创新的过程。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更应该深刻了解混合式教学的本质。因此,本文以客观的立场,理性地看待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分析其中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一)线上课程资源有待加强,难以有效满足教学需求
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时,网络资源是线上教学的重要支撑。尽管网络资源可以使用MOOC、爱课程等现有精品共享资源,但是教师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能选取和利用部分现有资源,除此之外,依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资源。例如,在高校的课程中,有大班人数的公共课,也有小班人数的专业课。正如访谈对象D所说:“这门课是我们大三专业课,专业性很强,人数不多。”访谈对象G也提出:“我们专业的学生人数也不算太多,课程比较冷门。”
因此,有些课程所涉及的学生人数较少,任课教师难以或无法从网络上获取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如访谈对象G所说:“我们找到的线上课程资源非常有限。只有清华大学的公开课,并且跟我们的课程还不是完全一样,但这门课某些章节的内容是类似的,只有这些可以作为线上资源进行学习。”类似情况为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提出了“有效资源相对薄弱”的难题。
(二)高校网络不够通畅,难以支持教学实施
对于高校混合式教学中线上教学的部分,无论是课前的资源准备,还是利用平台和学生互动反馈,如果要想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高校网络的必须是通畅的。然而,在访谈中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网络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教师正常上课。正如访谈对象B所说:“在学校里上传网络教学资源,像某些视频数据量会比较大,可能就会传不上去,或者是上传速度比较慢。”访谈对象G也提出:“我上课的那个教室是没有网络的,教室里的电脑还没有无线网卡,我就自己带电脑,然后用我的手机连Wi-Fi,再用我的电脑给学生发送资料。”此外,高校中其他硬件设备也非常有限,教师无法实施某些教学活动。访谈对象F提出:智慧教室现在还没有,如果想让学生做某些实验课,就没有条件。
(三)学生学习理念尚未转变,混合式教学投入度有待提高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不但标志着传统教学资源形态的转变和形成,更标志着新教学理念的拓展和形成。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主体,学生如果不改变学习理念,不积极投入混合式教学,其他方面的努力会付诸东流。在教师访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线上的课程资源时,不够主动,自制力较低。这和课堂上的教学不同,学生缺乏有效督促。有的学生自制力会差一点,作业完成度相对较低,质量上也没有太大的保证。为此,教师在课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后台去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督促。
相比之下,有些学生更愿意多花费时间精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分出不同层次,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访谈对象F提出:这学期结束后,我就感觉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但是,有些学生会认为这是把他们分了三六九等,对于混合式教学可能会有抵触情绪,无法完全投入学习。例如,F教师表示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存在此种情况:分层并非说三六九等分层,但有某些学生就觉得教师把他们分层了,忽视了他们,就会很不开心。因此,只有学生正确理解混合式教学,学习行为上才会有所转变,才能有效地投入混合式教学中。
(四)不同课程性质有所差异,难以全部开展混合式教学
一方面,文史类、理工类课程差异很大,未必都适合混合式教学[5]。对于“概率论”等偏计算和推导的课程,教师如果让学生仅仅观看某些视频资源来学习计算方法,效果会大打折扣。正如访谈对象D所说:“‘现代控制系统’课程专业性比较强,并且是大三学习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某些内容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自己看,大家的兴趣不高,也不能全部理解。而‘法学导论与学业规划’等大一上的基础理论课,采用多种形式的资源进行学习,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正如访谈对象F所说:“我们会在‘法学导论与学业规划’课程中引入相应的法律体系的介绍、法学方面的典故,可以给他们指导案例,还有某些就是国内发生的典型案例。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虽然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学习资源,课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后要分析学生的反馈,但学生同样花费很多精力。学生每学期一般要面对8~10门左右的课程,学习精力有限。特别是大三和大四的课程,学生要考研或者找工作,学习精力有所下降,学习的参与度也会减弱。正如访谈对象G所说:“如果是某门课实行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1:1比例的话,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每门课都是这样,尤其是上专业课时,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常分散。”
(五)教师过程评价不够丰富,尚未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在传统课堂,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提问是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相对而言,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内容可以变得更加丰富,评价方式更加科学。李逢庆等提出在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平时成绩与课程考试成绩各占50%,并且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登录平台的次数、时长、发帖数、在课堂上的回答、成果展示等均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6]。
然而,教师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学生评价却依然延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期末考试的成绩依然占着很大的比例,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相对单薄,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访谈对象A所说:平时的作业情况和上课情况,加上期中考试的成绩总共占总成绩的30%,期末的考试占70%。过程性评价是参考,还没完全采用过程性评价,以期末考核为主。
五、对策與建议
在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其中,学校需要意识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并指导学生正确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需要转变学习理念,主动开展混合式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
(一)学校层面:做好宏观引导,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
为了使混合式教学更有效地实施,高校可以根据混合式教学的三个影响变量,建立保障策略,如图3所示。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变量包括“条件变量”“方法变量”和“结果变量”三种类型。其中,条件变量(学生特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作为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变量,利用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变量(管理策略、讲授策略和组织策略),共同促成结果变量(混合式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达成。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实施混合式教学的网络通畅。为了教师可以流畅上传资源、学生可以顺利播放资源,学校需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保证网络速度。此外,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智慧教室、未来教室等更有利于学生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其次,改革体制机制,激励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奖励机制可以激励更多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高校对教师的激励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入手。高校在内在激励方面可以定期举办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混合式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教师混合式教学的责任感;在外在激励方面给予教师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支持,并评选优秀的混合式教学作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再次,开发应用资源,拓展混合式教学的资源。尽管线上的课程资源比较丰富,但与学生具体情况不匹配。某些专业性课程仍然缺少对应的课程资源。学校应为混合式教学提供配套的资源,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制作,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最后,成立相应机构,规范高校混合式教学管理。学校可以成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管理机构,协调教师、技术人员、学生等人员之间的关系,筛选适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鼓励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此,学校应为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并定期对其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引导。
(二)教师层面:设计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混合式教学
只有剖析高校混合式教学的诸多关系,尤其是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实现不同教学形式协同融合的价值。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将向设计者、引导者、整合者、协作者、多维评价者、跨界学生、反思实践者等多元化角色演变[7],将教学活动从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开放式的、以综合能力为中心。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希望学生完成混合式教学后了解些什么?将设计哪些形式的学习活动来整合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将用什么手段来评价混合式教学?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混合式教学?
首先,面向学生需要,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关键思想包括:精心整合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彻底反思课程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度;重构并替代传统课堂的交际时间。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目的,考虑是否需要应用混合式教学;在混合式教学理论指导下,选择、设计和应用混合教学资源;分析混合教学效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差距,提出改进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方案。
其次,转变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学习,而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因管理方式的变化,可能会散漫惫懒。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在学期课程前通过资料、直播等形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提前准备;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发学习指导书,避免学生盲目地开展混合式学习;在教学设计方面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主体地位进行高效的混合式学习。
再次,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对混合式教学怎么定义?对学生和自身而言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哪里?实施混合式教学将可能遇到哪些挑战?为此,教师需要利用程序自动批改习题,借助教育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对教育舆情的实时监测、对学习效果的量化分析,提供个性化精准教学服务、个性化学习诊断预警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习日志,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根据讨论活跃度等向学生发布个人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学生优化学习行为;根据视频观看次数、在线学习时长等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反思和完善混合式教学的不足之处。
最后,開展多元评价,改进混合式教学的评价。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线下与线上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优势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课程平台的优势来收集过程性数据,为形成性评价打下扎实基础;应用线下总结性评价考试,保证学生学习结果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同事一起反思和讨论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从学生学习的视角评估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三)学生层面:发挥主体作用,逐步适应混合式学习
首先,转变学习理念,准确认识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在传统面对面课堂中,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习需求展开教学,难以完全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求。但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课前自主观看相关资料,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结合教材和课后习题进行自学,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此,学生应该认识到教师因材施教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而不是放弃部分学生;学会全面看待、辩证分析混合式教学的价值,不断优化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自身的学习行为。
其次,落实学习行动,主动参与混合式教学。高等教学体验最重要的一点是参与性—互动、合作与反思。特别是对于监管力度较为薄弱的线上教学,学生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调动或引导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无论是线上的自主学习,还是线下的展示汇报,学生均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维持积极的学习动机。例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尽量选择更有教学价值的在线学习平台或者工具,如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即将广泛应用的、对于某种课程可能有独特价值的学习工具。
最后,及时反馈交流,共同优化混合式教学。学生应该反思自身混合式学习的效果:从混合式教学中学习到了什么、混合式教学具有什么优点、如何提高混合教学质量,以便于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或者调整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2]赵建民,张玲玉.高校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接受度的实证研究:基于DTPB与TTF整合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0):67-73.
[3]陈算荣.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当前面临的问题[J].高教学刊,2016(7):15-16,19.
[4]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4):74-78.
[5]薛晓倩,陈娬.混合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30篇实证研究文献的元分析[J].数字教育,2021,7(2):40-45.
[6]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7]彭进,刘作凌.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角色的变革[J].教育现代化,2018(27):101-103.
(责任编辑 孙兴丽)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ollege Teachers’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ZHAO Huichen1,PENG Mengtian2
(1.Faculty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China 475004;
2.Chuangxin Street Primary School of Guancheng District of Zhengzhou City,Zhengzhou,Henan,China 221116)
Abstract: A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blended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does a deep interview towards college teachers who have carried out blended teaching, and finds that college teachers exist the following problems when implementing blended teaching:online course resource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cannot satisfy the teaching needs effectively; college network environment isn’t smooth enough and cannot completely support teaching; students’ learning concept needs to be changed and the devotion to blended teaching is not high enough; different courses vary in nature and cannot proceed blended teaching wholly;teachers’ process evaluation is not rich enough and cannot evaluate learning effect scientifically. In order to solve related problems,school,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interworking and collaboration:school needs to do macroscopical guidance and guarantee the blended teaching;teachers need to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optimize blended teaching gradually;students n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and adapt to blended learning gradually.
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college teacher;qualitative research
237050118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