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从“培育”到“陪育”,“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让家庭生活陪伴有方向、有保障、有乐趣。这样的课程是家校协同育人的新方式,也是给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
【关键词】家庭生活;陪育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5-0016-02
【作者简介】韩华,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153)教师,一级教师。
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孩子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生活,孩子品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孩子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友好的态度等良好品德,都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为解决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科小”)借助“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进行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新探索。
一、家庭教育的视角转换
培育,即培养教育,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这也是目前多数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与途径,希望通过这样的養育方式,让孩子成人成才。
“陪育”是陪伴、养育的意思,着重强调的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教育陪伴必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也在陪伴同行的过程中一起成长。
《苏州家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完整、自由的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体现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指导原则是:坚持儿童为本原则;坚持家长主体原则;坚持多向互动原则。在“纲要”的指导下,基于“陪育”理念,科小设计并实施了“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从“培育”到“陪育”,使家长“围绕生活,提升认知,共同成长”。
二、“家庭生活陪育师”的价值引领
当下,众多家庭存在的问题不是缺少陪伴,而是缺少高质有效的陪伴。孩子独自玩玩具,父母一旁刷手机、玩游戏;父母校门口接到孩子,立即开启“人生导师”模式;难得的亲子闲暇时光,全花在给孩子布置习题、批改习题上……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针对目前家庭陪伴中的误区,“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摒弃家庭教育中只关注时间、亲子关系紧张、一味陪学习的错误做法,转向重品质、朋友式、全方位的陪伴。
1.由重时间陪伴转向重品质陪伴。
有效的陪伴应该是高品质的陪伴。孩子是天真的,也是敏感的,他们善于从父母的行为细节中捕捉到家长的态度。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如果一直摸手机、自顾自做事,孩子会有不被尊重的感受。真正的陪伴应该是“目中有人”,传递给孩子的信号应该是“我的眼里只有你”,这样的陪伴,不管时间长短,都是高质而有效的,这也是“家庭生活陪育师”一直提倡和呼吁的陪伴。
2.由管教式陪伴转向朋友式陪伴。
有效的陪伴还应是亲子关系和谐融洽的陪伴。“家庭生活陪育师”主张家长放下架子,摆脱权威的形象,做孩子的贴心人、好朋友。家庭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建立关系,当家长能够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建立稳定有爱的关系,这时候的陪伴,尽显温柔和美好。
3.由单一型陪伴转向全方位陪伴。
目前,由于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的缺失,导致育人目标的扭曲,家长们只见“分”,不见人。所谓的陪伴,要么是在送孩子去培训班的路上,要么是自己亲身上阵指导孩子学习。“家庭生活陪育师”主张家长们打破“分数”的桎梏,抵制一切朝“分”看的行为,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进行全方位的陪伴。爬山、野炊、露营、散步、看电影……这样的陪伴真实而全面。
三、“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设计与实施
“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基于“陪育”,着眼生活,紧紧围绕资源、空间和活动三个维度,让家庭生活陪育有方向、有保障、有趣味。
1.家长互助,让生活陪育有方向。
福禄贝尔说过:教育之道无它,唯爱与榜样而已。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榜样是谁?任何一所学校的家长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请水平高的带水平低的,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身边的榜样是最容易学习的,那就让家长成为家长学习的榜样。
针对家庭生活中突出的问题——亲子沟通能力缺乏,“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开设“亲子沟通研修班”,邀请具备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学生家长担任研修班导师。“亲子沟通研修班”学习内容设计体现“四个一”:遵循一个底层逻辑(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聚焦一个主题(亲子沟通),建构一个学习共同体(互学互动,互为榜样),体验一年实践反思(知行合一,刻意练习)。学习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每月一次线下课,每月线上提交8篇觉察日记分享给组内学员。通过“学习知识+实践反思”的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帮助家长做到时时做、时时想、时时改。事实证明,提升亲子沟通能力是有方法可循的,通过在家庭生活中的刻意练习也是可以做到的。
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家长帮助家长,让家长影响家长,家庭生活的陪育有了方向。
2.空间打造,让生活“陪育”有保障。
“家”永远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启蒙的起点。家庭生活陪育的正常开展需要有空间、有场所。
学校一直倡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陪阅读、陪劳动、陪运动”,随着理念的深入人心,“家庭生活陪育师”们也积极行动起来。打造一间家庭书房,共享亲子“悦读”时光;开辟一亩生态菜园,和孩子一起体验农垦劳作的乐趣;留出厨房一个角落,和孩子一起感受动手制作美食的快乐;拾掇一块健身运动角,开启全家健康打卡新时尚……
诸如此类功能明确的空间场所的建立,确保了有效高质的家庭生活陪育得以顺利进行。
3.活动开发,让生活陪育有乐趣。
活动,让育人有了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家庭生活陪育增添了不少乐趣。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故事,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风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家庭生活陪育师”们利用节假日,在有地理学知识背景的家长带领下,和孩子们一起“走读苏州”,寻访景点名称的意义和历史文化,共绘《姑苏繁华图》。活动中,家长和孩子齐心协力,劲头十足。
二十四节气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家庭生活陪育师”们充分挖掘节气文化,让家庭生活也充满浓浓的节气味。芒种时,带着孩子下田踩泥巴、学插秧,体验江南的农耕之乐;冬至夜,给孩子讲讲“冬至大如年”的习俗,和孩子一起包馄饨,准备菜肴……陪着孩子成长就是陪着孩子一起过日子,这些有趣的活动、有效的陪伴都成了孩子最美好的记忆。
“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的探索,是现实家庭教育的需要,是家长成长的需要,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将在“家庭生活陪育师”课程领域继续探索、躬耕实践,让课程给家长赋能,为学生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徐瑛.家长“自助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21(2):110-111.
[2]杨启光.发展型家庭生活教育:理论、实践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陈鹤琴.陈鹤琴“家庭教育”家长实用手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朱永新.新家庭教育论纲——新教育在家庭教育上的探索与思考[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0.
359650031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