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林
摘 要:初中阶段是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开端,如何在初中阶段有效培养初中生语文能力,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初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探讨的话题,这一话题目前提出的相关策略不可胜数,笔者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上提出浅薄的见解,为初中语文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能力;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3-0096-03
Thinking on Optimizing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re Literacy
ZHANG Hulin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Office of Zhuon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the initial stage of ability training and the beginning of life learning. 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optimiz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topic that all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ors tirelessly discuss. For this topic,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currently proposed are innumerabl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uperficial opin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which is the icing on the cak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Keywords】Core literacy; Chinese ability;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1.核心素养
(1)什么是核心素養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最内核、最本质的素质和修养,是全民都应该具有的,当它作为一个专业性名词出现在政府文件中还要追溯于2014年,教育部正式明确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这一概念。使它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新的发展与规划,文本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对“核心素养”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六大板块,细分为人文、科学、生活、创新、责任六个方面,其中,实践创新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不仅是教育体系,还是国家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与之紧密结合,并围绕它,以它为中心进行标准的具体化。
(2)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意义
六个方面既是内容也是标准,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人文方面不仅要有人文底蕴更要有人文关怀精神;在科学方面,既要有探索科学的学识和勇气,也要有科学求真求实精神;生活方面,要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新方面,要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创新,脚踏实地;责任方面,要具有责任意识,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敢担当。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这六个方面,不但个人的素质会得到提升,而且将会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语文能力
(1)含义
语文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一门学科,而且有这样一种说法:“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能力在语文学科这样一门专业的学科具体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语文的基本功,是语文能力的具体展现。“听”要会听,听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听关键词,对说出的话语进行理解、想象、创造,进一步对其解码,再进行输出,转向到语言表达能力,也是 “说”,前提是要正确输出,正确表达,言要尽意,才能让听话者理解,说话者与听话者进行话轮对话,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与功能。“读”就是阅读,我们在阅读时,总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获取一些知识,就算是无目的翻阅,也至少获得了阅读的感受。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理解是基础,在理解的同时也产生了记忆与思考,对书中阅读的材料深入认知,形成个人的观点与理解。“写”主要是写作能力,小到写日记,大到撰写论文、出著作都必然运用了写作能力。写作主题的确立、写作材料的收集、选择、写作内容的组织,以及书面语表达的能力、修辞手法的利用等都是写作前、中、后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步骤,也是鉴定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些标准。
(2)重要性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语文学科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在学好语文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其他学科,理解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初中阶段,学生学文言文,学习多种文体,一步步进入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去学习数学、科学等其他门类的学科就较为容易,至少为其他学科解决了理解上的障碍。随着年级的增长,初中生的语文能力逐渐达到偏理解性、评价性、综合类的阶段,与之教师也展现出与人文性相关的德育方面的教学,这一做法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具有引领性,导向性作用。
3.站在核心素养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
(1)联系
在核心素养中,关注的是学生的六个大的方面,培养的是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和与之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而初中阶段正处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起步阶段,“要扣好第一颗扣子”,就需要在语文这门学科上下功夫,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又决定了是核心素养中的重中之重,承担起育人的大任。在初始阶段,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培养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相协调,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
(2)以语文的实践性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行动力、表达欲望最强烈的阶段之一,在此背景和条件之下,利用好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特点,使之有机结合去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对此也做出了相关的要求。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可见语文时时刻刻都在被运用,它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实践中表达思想和传递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要求教师从语文教学入手,对之进行深入了解和一定程度地改进与完善。教师是教育环节的关键部分,但也需要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学生、家长等通力合作,将语文的实践性深入贯彻于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第一,寻找文本材料,挖掘实践性资源。课本作为文本材料的一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参考书目之一。不同类型的教材在编写带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有些地区的初中课本教材资料带有一定的实践性,有些地区的课本可能带有的实践性就稍弱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认真备课,寻找其实践性,发掘其实践意义,并组织相应的实践性课堂内容教学,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些爱国主义的诗篇,都非常适合朗诵,可以组织相应的诗歌朗诵大赛或者诗歌仿写大赛,可以以小组单位,也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参赛,教师可以邀请相关的工作者担任评委,进行点评。另外,进行完比赛后,教师要与班级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针对有些课本实践性不足的问题,老师可以补充相应的具有实践性的教辅资料,设置相关的实践性练习活动,完善学生的实践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如开展辩论赛,围绕某一热点话题或事件展开论述,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老师作为裁判,这不仅可以利用书本上所学的论证方法,还可以无形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能收获较好的教学结果。
第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性活动。多彩纷呈的语文活动总是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参与人数多,参与热情高涨,取得的效果也是可喜的。以活动为契机,搭建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桥梁,在活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例如,举办“诗歌朗诵大会”“诗歌创作大赛”“小说创作大赛”“演说家比赛”“手抄报活动”等活动,以学生为主,把舞台让给学生,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活动形式与现实紧密相连,使语文学习得到延伸,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齐头并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在一隅的课堂里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其他地方入手去探索新知。开展第二课堂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将课堂上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反复出现并强化刺激,这对于两者都是大有裨益的。第二课堂的内容应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学龄段相匹配,不能出现断层,否则造成知识脱节,学生跟不上节奏,教学目标达不到,也就不能达到开展第二课堂的目的了。文本的选取也应该审慎,选取能吸引学生兴趣,学生能动手,能实际参与的。可以是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上文提到的朗诵比赛、写作比赛,也可以是一些兴趣爱好课堂,如书法课、陶瓷手工课等。这些第二课堂的开展与课堂内的学习相辅相成,具有连接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课堂和活动中培养实践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第三,构建教学模式,践行实践。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自主、合作的方式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语文课堂中也应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在课堂上起引领作用,是辅助者,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给他们答疑解惑,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应该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更多的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对课文文本进行学习研究和探讨。如《背影》这篇课文,不仅要让他们在课堂上了解课文内容,如人物想象、感情色彩等,具有典型化的人物动作、故事情节也值得被探讨,如父亲翻过月台去买橘子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的探讨,学生提出的个性化理解,教师要尊重并及时给予反馈,并提出在当时的特殊环境,这一情节是不违法的,要结合方式的背景去分析人物故事情节,这是在课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文中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含蓄而深沉,这种写法也可以探讨并学习,并引领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父母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加强情感表达。
第四,擴宽评价标准,强调实践性。评价标准有多种形式,包括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等,不同的评价适合于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发挥各自的作用与功效,教师可以把实践也纳入评价的标准体系里,使评判标准更加多样化,更加客观、更加科学。学生往往会产生实践动机,投入实践性的活动与课堂,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使课堂“活”起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在实践性强的课堂上受益。
(3)密切家校合作
学校、家庭与社会这三者密不可分,在学生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同时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合适的语言减少冲突与摩擦,针对家长的疑惑与困难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对症下药;对有问题的学生家长提出意见时,也要顾及家长的面子与尊严,私下委婉点出需要注意以及改正之处;保持与家长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4)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再加上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多面广,其中很多知识都具有错综复杂的联系,想要学生可以系统化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高效掌握。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自然对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幫助。比如,在学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认真的备课,在掌握全文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以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思考和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文章中的作者是怎样进行往事回忆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如果当你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应该怎样进行面对?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学习目标会变得更加明确,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去阅读文章的时候,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目标会更加容易实现,这时候小组之间再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各种思想会发生碰撞,对问题的解答会更加全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也会更加有利。
(5)引导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的成长道路更加一帆风顺。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自主学习,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注重自身应该教什么,而应该更加注重学什么。如果可以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于学生步入更高学府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师应该先了解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然后为其设定适宜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信,使学生可以自主投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当中,长久坚持下去,势必会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自律性的养成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整,使得实践性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发挥最大效力。语文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运用范围极为广泛,应该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其发挥实践性的功能,从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能力的培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培育出高素质、综合性、高层次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聚仓.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1(03).
[2]卯荣.以语文的实践性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9(35).
387250058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