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鑫,冯雪红
北方民族大学 a.民族学学院;b.学报编辑部,宁夏 银川 750021
2010年1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2014 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并在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申[3]。2014年9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4]。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2020年8月28日至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7]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有力支撑,符合我国民族工作的规律。目前,学界从不同学科和视域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议题进行探究。但相关著述较少,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列举如下:徐黎丽、李静主编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录》[8]丛书,由《九州共域》《万源同汇》《四海同风》《五湖一家》四册组成,每册分别由多位学人运用田野调查法,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为个案,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群体日常生活中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和内容,朴实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材料让读者从中体会到我国民族关系的真实状况。田光辉的《瓦乡人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研究》一书[9],研究瓦乡人代表性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思考瓦乡人的文化适应、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以期对瓦乡人文化研究有所充实。张云的《吐蕃丝绸之路》[10]一书,以吐蕃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沟通古代文明吐蕃丝绸之路为线索,去理解青藏高原地区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中原和青藏高原的桥梁,也在中原地区与南亚、中亚、西亚文明的交流中起到了纽带作用,对当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张景明、张杰的《饮食人类学视域下的辽代饮食文化研究》一书[11],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分析了辽代的饮食文化,在传承饮食文化的过程中,与周边民族、地区和西方国家的往来、互动和交流,不仅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趋势,还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罗树杰的《极简壮族史》一书[12],将壮族置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从社会发展史的视角梳理了壮族的历史和文化。壮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展现了壮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杜娟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证研究——以西宁市为例》一书[13],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地调查,了解他们在西宁市的生产、生活、社会关系和社会融入等情况,关注不同民族流动人口的共性和差异,客观地反映了西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现状,为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参考。
此外,为进一步调查和梳理当代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交流和探索新形势下地域文化研究的新经验、新途径,认识地域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于2020年10月23日至25日举办了“多元与一体:地域文化的特色与融合”高层学术论坛。汪俊昌编的《多元与一体:地域文化的特色与融合》一书[14],即为本论坛交流成果的论文集,书中所收录论文,论据扎实,思路清晰,角度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除上述历历可数的著作外,已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实际上以论文居多。截至2022年2月,以“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总计有960条文献,其中期刊论文728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2篇,报纸144篇,其他66篇。本文主要就已有期刊论文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总结,以期为后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化拓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之后,学者们予以广泛关注,并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定义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首先,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有学者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角界定其内涵,通过梳理发现涉及的内容日渐丰富并逐渐多元化。郝亚明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赫亚明从逻辑上将三者分为三部分进行剖析,提出:民族交往是族际间的互动和接触,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文化交流是民族交流的本质,56个民族文化在长期交流中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这有利于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民族交融的本质是结构交融,将民族互嵌式结构与西方平行社会进行比较,并强调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15]。金炳镐等认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民族交往;民族交流包含民族发展所需的不同内容,发展是在交流中得以实现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等交流;民族交融是民族发展的必经阶段。三者的关系是:交往是具体形式,交流是具体内容,交融是本质要求[16]。另外,还有学者从心理学微观视角进行阐释和分析,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组成部分,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从民族心理层面分析民族交往的心理因素,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姜永志等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民族交往的心理结构、社会互动过程、文化适应策略以及群际接触理论,并提出加强双语教育,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促进人际吸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促进民族“三交”的路径[17]。李静等指出:民族交往始于民族接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民族交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它始于民族交往;民族交往与交流构成了民族交融的前提,并从心理学视角研究了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机制[18]。
其次,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者的关系。李晓霞指出,个体交际反映了民族群体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三者代表着人际交往的关系几个方面,其交融是最终结果,属于多层关系[19]。张大卫从《汉语大辞典》中的解释获得一定启发,认为交往交流交融三者为递进关系而非并列关系[20]。马瑞雪等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其自身的时间逻辑和框架结构,是层级递进的关系,交往是初步和基础的,交流是较深层和正向的,交融是零距离和入人心的,并用一系列清晰的构图来演示三者的关系构成和空间逻辑结构,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应该强调互动、共性和包容[21]。
最后,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定义的争论。较多的争论主要是对于“民族交融”的理解,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胡鞍钢等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民族政策从“第一代”转向“第二代”的标志,并且提倡在顺应发展潮流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促进民族交融和繁荣一体[22]。王希恩提出“交融”不等于“融合”,“交融”是“融合”的正在进行时,是过程,而不是结果[23]。
总体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在各方面的联系将日益密切,共同因素随之增多,交融并非意味着同化,民族交融是历史趋势,也是民族共同性不断增加、差异性不断减少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自然推进的,而不是人为的;交融是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交往过程的体现,正确认识“交融”,对于正确把握和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处于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使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国情。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部分文献是借助西方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的,对此,应从多方面开拓研究范围,丰富其理论体系。
王伟详细阐释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主体、内容等,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适应时代需要的理论,是处理、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的指向标,中华民族一体是其最终归宿[24]。王德强等探讨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内涵,包括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并论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认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创造了处理民族问题的崭新模式[25]。杨须爱解读了我国民族理论的发展轨迹和演进历程,指出“三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承、发展和丰富的结果[26]。朱碧波对民族互惠进行学理性阐释,认为民族互惠与民族优惠理论不同,它是民族交往的深层次因素,有利于实现中国民族理论体系建构的改进[27]。郝亚明指出,从政策角度和现实争议出发,构建一套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尤为重要,并探讨了如何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建构[15]。
2014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接着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座谈会和2014年9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都进行了强调。学术界对“民族互嵌”这一新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它也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主要集中于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还有不少学者将其作为理论应用在其他相关的具体研究中,如“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民族互嵌与民族关系研究”等。
首先,很多学者认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应该合理配置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袁淑玉等指出,居民交往交流的平台包括社区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通过政府引导,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和推动社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社区各民族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嵌入和社区各民族成员情感上的相互依存,把社区各民族成员建设成邻里和睦、互助友爱的精神共同体[28]。戴宁宁指出,民族团结心理的建设是建构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必要基础,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和实现路径,并强调应该顺应民族发展心理,构建民族团结的社区心理等[29]。郝亚明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从逻辑与功能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将二者关系研判为“形式论”“条件论”和“功能论”,并阐释了二者相互离不开[30]。李伟认为,民族互嵌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是十分丰厚的,在民族互嵌视角下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互嵌能够有效消除社会结构的碎片化[31]。马忠才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出发,探讨了各民族在空间互嵌中交往交流交融,依次自然发生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最后达到心理认同[32]。耿新等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结构变化,阐明人口结构的构成和变化影响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三交”[33]。
其次,有些学者认为,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应该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和心理交融。吴泽荣研究了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认为要更好融入城市生活,需打造多民族互嵌社区,营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围[34]。马忠才等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行了分析,指出需顺应当下形势,构建嵌入式社会结构,营造良好氛围,他还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正在向深度交融发展,但尚需时日[35]。徐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致使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内地城市流动,进城的少数民族群众面临着许多不适应城市生活或管理方式的挑战,因此要深化交往交流交融,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36]。淦宇杰等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数据分析,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较多的社会适应和融入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大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交往和心理交融层面融合的力度[37]。
最后,还有学者认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应当充分认识民族互嵌社区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及动态变化。来仪通过思考城市多民族互嵌式居住模式,观察民族关系问题,认为隔离式居住和混合式居住是两种典型的居住模式[38]。王平等通过对新疆塔城地区的实证研究,指出塔城历史上没有形成单一的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地方文化,而是多种文化并存。发现该地区的多民族关系呈现出和谐发展的状态,认为这与多方面的相互嵌入有密切联系,这也促进了民族“三交”[39]。赵旭峰等从动态发展视角对红河南岸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进行考察,剖析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存续的前提及新时空下维系和培育的社会条件,为我国其他地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还发现民族关系不是简单的交融,也非激烈的冲突,而是随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的动态变化[40]。罗彩娟通过一个传统村落中壮族和汉族关系的个案研究,发现互嵌式民族关系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路径,以期能对其他多民族杂居区的实践提供借鉴[41]。孙嫱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维吾尔族和汉族相互嵌入的个案研究,认为政府部门积极介入建设互嵌式社区为民族交流提供了良好环境,加之共同生活中的交融等促进了群体间的交往交流交融[42]。李永祥等探究了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家庭式嵌入、社区式嵌入及城镇化嵌入三个案例,展现了云南“山坝结构”中的民族从山区到坝区再到城镇的变化,而民族关系也随之向互嵌和交融发展[4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促进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原则,增进民族交往被视为促进族际关系的重要途径,部分学者聚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族际互动中的相互交往。杜鹃通过分析大量的文献和数据,指出族际通婚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形式之一,除一些特例外,学历的高低与族际通婚率有一定的关系,学历越高,发生的通婚现象也越多,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及社会和谐,但需强调的是,族际通婚作为民族交融的形式,并不等同于民族同化[44]。苏发祥等探究了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走廊的甘肃涉藏地区在语言、通婚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指出甘肃涉藏地区民族关系具有共享及区域差异化的特点,虽然各区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日俱增,但想要深度交融,还需通过乡村振兴等打破乡村的封闭性[45]。陈永亮等探讨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侗寨通婚圈的变迁原因及其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通过对传统侗寨通婚圈形态和现代通婚圈形态变化地考察,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族际通婚现象增多,也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总体呈现出波浪式扩大形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使得文化的共同性得以增加,通婚带来的人口流动改变了居住格局,其由原来的局限闭塞向如今的嵌入式格局转变,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46]。李天顺等论述了兴起于唐代的茶马互市,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其本身也在发展和转型,各族商人在进行贸易往来时,促进了不同文化交流,也推动了族际间的交流与互鉴;茶马互市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互通和交流,为一些翻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民族混居现象不断增多,致使族际通婚现象增多,这对当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一定的启示[47]。
不少学者通过实地调查,试图阐释各民族在文化接触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对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意义。左兰等指出,对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说,相较于其他方面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极其重要的,文化认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主体、实践基础和目标上不仅具有逻辑契合,而且具有必然性,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分析坚持民族平等、发展和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48]。田敏等从区域史层面探究明代贵州思南府各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交融,具体表现在儒学的传播、风俗习惯的变迁以及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和族际通婚范围的扩大等方面,并指出民族“三交”对提高当地文化水平、促进当地的民族融合、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及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等意义重大,对当今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参考价值[49]。宋博瀚等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新的机遇和平台,发展旅游文化是展现各民族“三交”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活动中实现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同时交往范围的扩大也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和生产力的发展,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50]。徐天雨通过对云南彝族宗枝节祭祖仪式场所、祭祀用具及祭祀仪式继承与调适等细致的田野调查指出,因为文化互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在不断深入,各民族间不同方面存在的差异逐步缩小,彝族宗枝节祭祖仪式所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该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51]。满珂等基于甘肃省临夏市、甘肃省临潭县、青海省“家西番”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的田野调查,对当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文化交融现象进行观察和深描,认为从西北地区各民族间文化交融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各民族群体间自古以来一直存在文化上的交流交融,这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52]。谷宇从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祖先信仰为出发点,多次前往田野点考察海南黎汉民族文化的互嵌和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发现,黎汉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汉族向杞黎山区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杞黎借鉴了汉族祖先信仰中的神化形象和功能,在漫长的互动中,将其融入杞黎传统祖先鬼信仰及其祭祀中,当前杞黎这种以祖先信仰为媒介去实现文化交融的方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性文化实践[53]。祁进玉等以我国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为例,围绕该民族取名方式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鄂伦春族的起名方式在保留狩猎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吸收借鉴了周边多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表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进程[54]。白晋湘等从体育学与民族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以及从交往交流到交融三方面不断深入和依次递进的路径,分析苗疆传统体育对促进各民族“三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55]。
一是民族政策。从长远来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发展,法治化是关键。赵贺怡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法律保障[56]。孙宝林认为,在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消除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57]。魏国红等在讨论中国民族政策的社会功能、价值理念等内容的基础上,认为完善民族政策是民族关系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保障[58]。二是科学立法。刘向权提出,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制度支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有效推进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并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法律支撑[59]。田钒平探讨了科学立法的内涵、判断标准和要求,以及完善路径,认为虽然现阶段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但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前提的法律体系仍需更加科学完备[60]。
新媒体的发展创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了民族“三交”的形态,利用好网络和全媒体,多打造有助于民族“三交”的文化产品、正能量的故事及宣传片,正确引导网络舆论,都是十分重要的。张立辉等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空间以一种新的形态影响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改变了各民族以往的交往交流交融方式,使其能够在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程中发挥更大效能,而在推进这种新途径发展的同时,也要做到支持与规范并重、推动与控制兼顾[61]。王延中等认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途径,党和国家也支持民族地区新媒体建设,同时对网络空间舆情加以引导[62]。 李贽等认为要把网络建设成促进民族“三交”的团结阵地,利用新平台多种方式展示各民族特色[63]。
王忠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了“交往理论”,并得到从传播学视域研究新疆高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启发[64]。吴星辰等在统一战线学视域下探索了创新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三交”的方式方法[65]。王瑜等在探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和理论的基础上探析了教育路径,指出应发展“三交”教育体系,即民族理解教育、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66]。高承海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立足我国实际,提出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路径,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身份等[67]。李静等也从社会心理视角探究了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特征,并站在新的视角,通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克服阻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68]。
此外,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群体之一,是祖国的未来。近年来,不少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高校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少学者在“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背景下,为了增进不同民族大学生相互了解,推动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认为促进各民族学生无间距的交往交流交融,需要我国高校落实好民族教育政策,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王立新等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巩固和谐民族关系和努力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有其不可缺少的地位,并指出随着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生活,学校应积极探索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实践路径,并从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拓展宣传教育途径等方面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9]。王巧从文化视角审视,认为促进藏汉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并且首要之事就是破除交往的文化障碍,构建新的文化共识,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同时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70]。高承海等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民族班(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独立编班的教学模式下,民族班学生和当地学生交往程度较低,不利于各民族之间更好的交往交流交融,并提出为了避免学生相互分开,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应采取混合编班和混合住宿模式[71]。许可峰从“意识三态观”的视角研究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汉混合编班”这一制度,并得出西藏民族大学的区内外分班制下的民族关系如同“大花园”,而区内外混合编班制下的民族关系则如同“石榴籽”的结论[72]。
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经过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学术界对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研究成果较多,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的路径,也是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条件。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阐明了民族团结。李贽总结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民族团结工作任务和实践探索,提出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基本实现途径之一就是缩小差距,尊重差异,促进民族“三交”[73]。蔡诗敏等探讨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特征,阐释了该理论是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并指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途径[74]。金炳镐等提出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五个基础,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应维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环境、运行机制及保障制度[75]。
也有一些学者从实践中探究了民族团结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李丽萍等从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中说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经验[76]。另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任务,也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要求,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许晋陈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提出、定义及发展,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77]。纳日碧力戈指出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导,建设民族语言生态,以语言通用、语言兼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8]。
胡鞍钢等指出,顺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将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9]。张涛以我国藏族为例,阐述了社会关系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藏族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藏族同胞在与各兄弟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不仅彰显了自己社会历史的存在,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80]。张英等从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出发,指出旅游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缩小不同地区发展差异,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富裕,从而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81]。
强健阐释了中华民族同质性的内涵、核心要义,中华民族同质性的成因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不仅能够强化中华民族的同质性,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保障[82]。张伦阳等认为,从场域视角及方法视角两方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路径,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尤为重要[83]。王瑜等通过空间生产与结构的分析,指出通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深化各民族群众生活上的交融等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4]。赵野春等指出,从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到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说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缩小各民族经济等发展上的差距和进一步相互交融中才能达到更高阶段的“一体”,并且各民族长期以来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础[85]。
除上述研究主题外,田海林论述了在新时代下,民族文献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区域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繁荣等多重面向,应充分利用民族文献为当下所需服务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86]。刘星指出,民族志应该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先进人物应该写进民族志,激发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7]。
综观学者们的观点,国内学界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相关实践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本文通过概念界定、理论体系、实践路径、作用意义四个方面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既往研究进行梳理,笔者认为,系统、全面、准确、清晰地理解新时代背景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们更好地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事物在发展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这需要学界同仁与时偕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以期予以深化和补充,建议后续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进行深化拓展。
一是深化理论探究。目前,学界从不同视角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作出界定,虽然取得了较大共识,但对内涵界定和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足够统一而清晰的认识和定论,尤其是对“交融”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在理论的更加系统和全面上亟须进一步探讨。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应进一步探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其特征,通过进一步深化研究,形成具有足够说服力和解释力的体系。同时,为更好地把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理论,应在已有相关成果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相关理论中获得启发,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和作出有益的理论贡献。
二是重视史料发掘。在对研究材料的分析上,未来学界还需重视和加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的挖掘和解读,丰富研究文献和内容。一些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专题研究无法离开史料,没有史料去支撑,诸多文章的观点也许无法成立,例如,在深入研究各民族从古至今就有一个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渊源时,需要大量的史料。其中也包括对民族文献的发掘,这有助于研究者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其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发掘和利用民族文献的时候, 也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要任务为指导原则,注意阐明中华民族的共性,恰当表现民族个性,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
三是增多个案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路径的研究议题丰富多样,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思路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和路径,部分学者以某个地区为例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并且将相关经验和启示呈现给读者。但是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广西、云南、西藏和新疆等的研究,然而除这几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省和自治区外,其他地区有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个案研究则较少。同时,在加强对区域性的调查研究之外,还需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不是每一个个案都能直接作为新研究个案的参考内容,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而是提供参考和启示,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从而深化对其他地区的实证研究。
四是推动学科结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事关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重大议题,整体而言,当下学界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在学科间的联系性和融合性上显得略微不足。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学科知识体系和自身优势有所不同,若只局限在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会造成研究视野上的狭窄,从而会影响综合性的研究成果。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实践中,多数学者运用了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但是为更好地获取材料、整理和分析数据,未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应推动跨学科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发挥各学科不同优势和不同知识体系间的共享,还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以此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能够进一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理支撑。
五是加强方法创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日益凸显,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在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较多,然而对于专门史方面的研究较少,忽略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长期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为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未来的研究需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现实统一等。目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在不断拓展与创新,网络空间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未来的研究应朝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方向发展,但当前通过大数据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者相对较少,仅有徐姗姗、王军杰等少数学者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分析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海量资源。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补充和发展,有助于大数据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献资料的建设和完善,也便于读者和学者更快更准确更有效地查阅所需的研究资料。
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空间,为了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当代学者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继往开来,潜心学术,笃学敏思,继续钻研,善于发现问题,产出更好的成果,造福于后世。另一方面,针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的解读出现模糊性和争议性的问题,应认识到不同学者所想、所表达和呈现出的与读者所想、所理解的存在一定偏差,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若这种情形长期存在,则说明现有理论研究应该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总之,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长路漫漫,但是未来可期,需要对已知问题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不断创新,从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好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