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爱民,邹丽芬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简称“双减”)。《意见》指出,“双减”的主要任务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等。学生的课业压力过重,势必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会阻碍其完善的人格发展,而美育则能以其独特的教育意义破解这一局面。美育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于时代新人的培养过程中。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美育”理论,但在古代的中西方国家,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美育实践的萌芽。无论是中国古代先贤提出的“礼教”和“乐教”,还是古希腊学者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和谐教育”,都能显现美育自古以来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代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美育理论和方法,但美育的思想萌芽对各个时代的稳定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双减”政策之下,美育的历史意义再一次被唤醒。
(一)修身:中国古代“乐教”所向 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初步显现于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当时没有直接冠美育之名,但从今天来审视,就是我们中华美育的最早渊源。
1.修身为内圣:以礼促仁,以乐促仁。先秦时期,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尤其强调人格的培养。孔子主张“仁”,即仁爱之心。换言之,孔子强调的“仁”就是人的内在道德。这一内在道德的养成需要外在培育。因此在当时的教育内容中,明确要求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其中的“礼”“乐”就是最基本的人格修养之道,也是美育在儒家思想中的最早萌芽。
“礼”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今天看来,我们可以统一将这“五礼”称为仪式。仪式讲究规范和美观,或者说,好的仪式让人心情舒畅,更或者说,仪式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外在的仪式是与内在的涵义相呼应的,礼的本质是“仁”。由此可见,礼教是净化人心灵的一种手段,也是自我修养、人格塑造的重要环节。礼教的根本目的是修身,以致于成为内在的人格高尚的君子——内圣。
“乐”即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乐教不仅仅指音乐、诗歌、舞蹈等技艺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和礼教相辅相成的教化作用之上。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育人主张,认为乐教对于人的成长成才具有终极促进作用。孔子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阳货》)就是说,作为人却不仁,怎么去对待礼呢?又怎么来对待乐呢?孔子把礼乐制度的维系归结为德行是否仁的问题上,提出乐应该符合礼和仁的原则。由此,乐教是修身的外在途径,其目的无非也是内在道德水平的提高。
2.修身为外王:以乐化民,以乐驱俗。孟子在孔子“礼教”“乐教”的基础之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人性”出发,提出“性本善”的观点,强调“仁、义、礼、智”,主张将道德的完善和乐教的实施结合在一起,强调情感体验。荀子主张“性恶论”,在荀子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后天的礼乐道德教育。他认为当时社会已泛滥的“夷俗邪音”对社会是极为不利的,应该给予礼乐教化。对于这种现象,荀子从王者治世的目的出发,提出:“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乐论》)他认为,人们应该普遍接受乐教,如此修养身心,进行情感熏陶、心灵升华,成为能够用王者之道来奉献社会的人。人人都胸怀天下,天下必保人人太平。
美育思想和中国悠久的历史一样,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双减”政策要求社会、学校、家长给孩子更多时间和机会参加户外活动、艺术活动和劳动,美育被重视理所应当,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奏响的时代号角。美育地位的提升,也与古代美育的本质、特点及意义息息相关、一脉相承,都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正心:古希腊“心教”所向 中国古代礼教和乐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内在修养上,向内发散,用内在影响外在。相较于此,古希腊美育思想则萌芽于“和谐”,主张外在社会的和谐美,向外扩展,用外在影响内在,让公民“正心”,从而稳固社会。
1.心灵教育:发现“自我美”。古希腊时期是各大思想集大成的时期,当今不少思想理论都源于此,美育也不例外。美育思想最早散见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而数的和谐就是万物之美。在这之后,美育思想进一步形成于古希腊“三贤”,他们或从人本身出发,或从自然环境出发、或从和谐社会出发去考察美和美育。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该如何去认识呢?首先就要认识自身的美好,全方位认识自己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灵魂,要关注自己的心灵。苏格拉底曾批判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不用心灵,求助于气、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关注心灵也就是关注内心的道德养成,即是说,认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苏格拉底将知识与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才是人的最高追求。自我美达到之后,再去促进社会的和谐,这和中国古代的修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2.艺术教育:发现“自然美”。和苏格拉底不同的是,柏拉图的思想大多体现在论著里,比如《理想国》《文艺对话集》等等。柏拉图认为,“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适当教育会变成更好的人,胜过他们的祖宗,使他们的后裔更好。”[1]不难看出,这种适当的教育是指唤醒人心灵的教育,他强调通过感受自然美来净化心灵,强调艺术教育。他说: “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描绘出来,使人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2]柏拉图试图通过艺术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他也是西方第一位提出用艺术教育作为手段来熏陶学生心灵的教育家。从柏拉图的美育思想可以看出,他是想通过外在环境之美来塑造人的内在涵养,这和西方自古以来由外促内的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3.和谐教育:发现“和谐美”。在教育中,和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在古希腊,大多学者的思想都带有浓烈的和谐教育基因。亚里士多德是和谐教育的阶段性成就者。他是柏拉图得意的弟子,集博大的知识于一身,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人物。”[3]亚里士多德在汇集前人的思想之后,提出了善和美的统一。首先,这种统一体现在思维和存在的和谐,即知行合一;其次,体现在社会和人际的和谐,人的道德和社会的发展要同向同行,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道德也要符合社会的需要。社会和谐之后反过来促进人心灵的升华,达到“正心”的目的,进而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古代西方的美育思想除了启蒙于古希腊时期之外,在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也大有显现。由此可见,“双减”政策之下,美育地位的提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必然趋势,是人的和谐、社会和谐的必要选择。
“双减”政策下美育地位确证除了历史根基之外,亦不能忽略其理论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美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缘起于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如今,“以美育人”是时代所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时代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其中,美育理论从未缺席,美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命题从未过时。
(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美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写作中,罕见系统阐述美育的理论,而是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理论显现美育的萌芽。
1.美感:感性素质的培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在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批判他们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人的活动,并非从主体出发、从感性理解[4]54。此时,马克思就已经提出了“现实”“感性”“实践”等引人深思的问题了。今天来看,美育包括美感教育,美感就是感性的一种表现,所以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注重感性教育,美育理论的萌芽也由此产生。此后,马克思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从人的存在出发,探讨人的本质,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一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社会想要培养的人才。
如何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说:“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5]这里的“全部感觉”就强调了感性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将天籁之音、良辰美景视若无物,他们不欣赏自然风光,也不在乎名胜古迹,单纯地为了生活而生活,甚至成了社会的机器,这些归根结底就是感性素质低下。新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感性素质的培养应当高度重视,而不能一味在乎课业成绩。
2.劳动:劳动产生美并创造美。除了外在培养感性素质之外,个人的内生动力对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至关重要。
首先,劳动产生美。劳动是激发内生动力的根本。恩格斯曾说,劳动能引起肌肉、韧带、骨骼的发育和健全,并能够展现出灵巧性,人的手就是其中的代表,能用其灵巧性绘画、雕刻和创造音乐[6]。就是说,人们在劳动时锻炼身心,身心健康之后,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达到统一,美感从身心和谐统一中产生。
其次,劳动创造美。马克思认为,要让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要在劳动实践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美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包括山川的秀丽、江河的宽广、平原的广袤、建筑的壮阔、春夏的更迭、秋冬的恣意等等,这些看似是规律使然的美好,其实都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和欣赏,甚至在此基础之上去创造更多美好。若没有自身的审美素养,外在美便不能称为美;若没有人们的实践劳动,自然之物仅能成为自然之物,便不能成为外在美好之物。内在美是个体由于心灵纯洁、道德高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个体心灵是否纯洁,道德是否高尚,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劳动实践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除此之外,我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也必须通过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4]58。劳动实践是美育的主要渠道,是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以美育人:美育在新时代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生活丰裕成为了人们新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好生活,感性素质低的人是无法体验美好生活的。所以美育在新时代彰显出了新的价值,一个人要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达到全面发展,美育发挥着枢纽作用。
1.四方协合: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助劳。美育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介’[8]。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具有新时代的特色,教育要培养敢于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的时代新人。其中的大德之道,就在于人格正、心灵美,“美育与人格养成是双向关系”[9],美育可以促进人格完善,塑造美好心灵。美育特殊的教化方法,在于滋润心田,铸就精神世界,对人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时代需要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加强青少年美育教育,以美育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全民美育,他认为,虽然青少年是美育问题的主体,但应该广泛关注全社会的美育,形成全民美育的优良氛围,号召全民提升美育素养、提高审美能力、促使道德高尚、促进人格健全。
美育除了能够助力德育之外,还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有促进作用。首先,美育与智育的融合能促进情理交融,以美益智,以美启智,智育的目的是求“真”,而求“美”既是求“真”出发点更是落脚点。其次,美育促进体育的发展体现在“健美”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体育锻炼欲望越来越少,但美育促使人们心灵完善之后,会促使人们对身体健康美和身体线条美产生追求,因此,美育对健康体魄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美丽。”反之,美育对劳动教育也具有反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美化劳动环境和过程上,能增强劳动的愉悦体验和美的感受,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体现在完美的劳动成果上,美育有利于促进劳动主体向完美主义者转变,从而提高劳动质量,减少劳动次品,达到有益的劳动效果。
2.三位一体: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协同育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的论述中同样也体现出了整体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美育环境三位一体的建设上,他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给家庭、学校、社会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家庭美育是基础。一个人生来就受到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谐、美育氛围浓厚、道德水平高尚会潜移默化影响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孩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反之,家庭的美育氛围低下,美育就会在其他培养环境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挫折。如何提高家庭的美育氛围呢?首先就要求家长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其次需要发挥同辈群体的带动作用,最后需要个人培养美育兴趣,这里的美育兴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对艺术的兴趣,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等。
其次,学校美育是核心。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唤醒人灵魂的活动[10]。在学校教育中,美育的教育方式最能唤醒人的灵魂。学校美育在整个美育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要保证学校美育发挥核心作用,就要求美育工作者提高审美素养和能力,要求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要求学校适当开设美育课程、更多地发挥课程美育的作用,让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协同发挥育人作用。
最后,社会美育是助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价值观只有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人们能够在其实践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其真正的精神价值,那么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够在实践中起到真正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1]。社会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助推作用,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美育的开展必须发挥政府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必须重视社区美育的作用,必须净化美育市场环境。
总之,“双减”政策的颁布,给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都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美育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任重道远。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人们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从现实和实践来看,美育地位的确证,有其重要的实践逻辑支撑。
(一)真、善、美的个人追求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自知,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身不足和优势所在,才能由衷对真、善、美产生追求。人的内在能动性是重要基础,这种能动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社会后发自内心想要完善自身的意志。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人的发展是真、善、美、圣、健、富的全面发展[12]。前四者是绝对价值,就是说,真、善、美、圣是人的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对小孩子和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若能从小就开展真善美的自我教育,对后期的各种教育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美育分为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相比于智育,美育中的自我教育更具有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美育可以借助艺术教育来实现目标。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艺术需要鉴赏和练习,在鉴赏和练习这一自我教育中,也展开了自我生活教育。他人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上,这是促使真、善、美养成的外在动力。“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取消学科性质的培训,明确要求不要对智力开展超前培训,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美育则不同,艺术教育需要从小培养和熏陶,只要在孩子身心发展接受范围之内,美育是可以通过艺术训练来开展的。所以,从社会机构的转型和个人塑就来看,美育地位提升势在必得。
(二)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教育在新时代的目的所向。美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落实立德树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未来。”[13]美育是培养青年一代思想道德素质和坚强意志力的重要途径。其次,立德树人要脚踏实地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美育不仅能教人树立理想,更能助人实现理想。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本身就是立德树人的体现。长期以来,中小学学生提早放学导致的校外补习和作业繁重的现象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双减”要求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提高,给学校美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去体验劳动实践课、校园艺术课、生活解压课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以,就教育的任务和学校的发展而言,美育也必然存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的监督和制约,也受到社会的敦促,社会对个人的需要成了美育塑造人的追求,同时也给美育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们的价值观一定要符合这些基本要求。从国家层面看,文明和谐是美育的最高追求,任何一种教育,除了培养人本身之外,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政治功能,美育也不例外。从社会层面看,将自由、平等和公正升华,其实也是对美的追求,美育的社会目的正在于此。从个人层面看,四个维度的要求想要实现,美育是必不可少的渠道。因此,美育地位的确证是国家文明、社会安定、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而美育是顺应教育规律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该将美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行动指南,应在“双减”政策之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发挥美育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