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荦官黄州期间的文化活动及其意义

2022-03-17 21:12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黄州康熙

周秀荣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晚号西陂老人,是清初著名官吏、诗人兼文物收藏家。作为一位文化型的政治家,宋荦在江苏、江西等地的地方任上,不仅勤政爱民,政绩卓著,被康熙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同时亦热心文化事业,如兴办义学、休整书院等举措,为这些地区的文化兴盛作出了切实贡献。对于宋荦在江苏、江西等地方任上的政治、文化业绩,学界早有研究,但于其早年官黄州时期的相关情形则较少关注,或语焉不详。

宋荦于康熙三年(1664)除湖广黄州府通判,约于三月初离都赴任,六月抵达任所,至康熙九年正月,奔母丧离黄归里[1]18-29,在黄州生活了五年半时光。通判黄州是宋荦仕途的起点,因官品比较低微,无法在政治上有较大作为,但其在黄州“困守清闲”之际,还是以地方官员的影响力开展了多样的文化活动,为黄州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

一、广延文士,交游唱和

宋荦一生酷好风雅,喜与各地名流交游。他曾自言曰:“余生平好与海内贤人君子游,扬扢风雅,更唱迭和”[2]。自康熙三年六月抵黄不久,宋荦即开始积极延揽、交游黄州本土文人,其中尤与张仁熙交谊最为深密。张仁熙(生卒年不详),字长人,广济(今黄冈武穴)人,明诸生。家多藏书,属文有奇气。入清后,山居谢客,不闻世事。张仁熙工于诗文,又善书法,著有《藕湾诗集》等,堪称鄂东文坛耆旧。

据张仁熙《书文康公诗后》记:“岁甲辰(康熙三年),公冢嗣宋牧仲先生通守黄州,仁始得伙而读之署中。”[3]这则记录说明,至迟在此年的秋冬,仁熙已被宋荦延请至署中读书、唱和,且在宋荦此后几年的黄州任上,二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康熙四年,张仁熙前来拜访,向宋荦介绍黄州古迹名胜,宋荦喜获赵孟頫所手书“洗墨池”三字。康熙五年,宋荦再招张仁熙至东斋,二人朝夕歌咏,谈诗论画,十分相投。张仁熙《画记》中对此有具体描述:“宋牧仲判黄州之三年,政成而民理,招余于雪堂之东斋。而朝夕焉歌咏风雅之余,必及于画”[4],其间,仁熙为宋荦作《雪堂义墨说》和《墨论》,深得宋荦肯赞①。同年十一月,宋荦迎母亲赵夫人及眷属来黄州官舍,特为母亲建将母楼,张仁熙为之作《将母楼记》,赞曰:“我牧仲使君储粮之臣也,佐郡齐安三年矣。幸天下安乐无事,日赋诗讽咏,与贤人君子砥砺不朽之业。作将母楼以奉太夫人。”[4]康熙六年六月,宋荦刻父亲宋权诗集《白华堂诗》,张仁熙又为之序[1]29。康熙七年十二月,宋荦奉命赴淮督兑漕粮,张仁熙为作《送宋牧仲使君督漕赴淮序》一文,对宋荦的出色才干倍加称赞[5]。康熙八年,宋荦督漕返回途中经过蕲州,又顺道前往拜访张仁熙[6]。宋荦返黄后,修建竹楼、雪堂诸亭阁后,再邀张仁熙前来游览[7]。康熙九年正月初七,张仁熙为宋荦撰成《雪堂墨品》②。如此高频率的交游来往,足以证明二人情趣相投、情谊之深,也体现了宋荦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可贵品质。

张仁熙而外,宋荦亦广交黄州本土文人雅士。其交往对象一是与张仁熙年龄相近、经历相似的几位文坛名宿:王一翥、杜濬、顾景星等。

王一翥(1592~1668),字子云,黄冈人。明天启时游京师,魏忠贤欲邀为记室,当夜逃归。崇祯三年举人。入清后,隐居庐山智林村,出入皆素衣。后归寓郡城之东,读书其中。文宗西汉,诗本风骚,善真草书,有《智林村稿》等。宋荦官黄时,王一翥已自庐山返里,宋荦到任不久即与之有交往。宋荦对这位才高品洁的耆宿十分敬重,并有诗《赠王子云》:“破帽单衣一衰翁,岁晚行吟楚水东。人世沧桑频洒泪,词场鞭弭旧称雄。搔头漫说无长策,到屣今看有数公。益叹稚川能得士,风流不减李空同。”[8]既高度称赞一翥的文学才华,亦对其沧桑人生、落魄晚境深表同情,表明宋荦对王一翥的身世经历了解较深。

顾景星(1621~1687年),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黄冈蕲春)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生平著书宏丰,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四库全书存目提要》评价其:“记诵渊博,才气尤纵横不羁;诗文雄赡,亦为一时之霸才。”顾景星与张仁熙素相友善,故宋荦来黄不久即与顾结识,并常邀其至官邸宴集唱和。宋荦官黄时,常于暇日驱马射虎,其《秋兴四首》其一云:“到眼雪堂红树老,伤心赤壁白云秋。官闲射虎时驱马,岁晚看山几上楼。”[8]他曾一日射杀三虎,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并被多人咏赞。顾景星即写有《宋牧仲荦一日射四虎》三首,专咏宋荦射虎之事[9]。宋荦对顾氏的诗歌才华十分赏识,并给予过很高评价:“(余)常与青门邵子湘评骘国初诗人,如钱虞山之闳博,吴梅村之风华,顾黄公之苍老,可称三大家。”[10]459将顾氏与清初诗坛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并称;宋荦还利用闲暇编撰《白茅堂诗选》,精选顾诗六百九十七首,亦足见对顾诗的重视。

杜濬(1611~1687),字于皇,号茶村,黄冈人。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不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仍性傲不屈。杜濬诗文豪健,有《变雅堂文集》《变雅堂诗集》传世。《清史列传》《金陵通传》有记。宋荦早在顺治十二年(1655)六月游历金陵时,即与杜濬相识,且与杜濬、张自烈等江南遗民会于秦淮,赋诗纪事[1]19。宋荦官黄期间,宋、杜二人依然保持着诗文唱和等文学往来。康熙八年夏,宋荦赴淮督漕居金陵期间,即与杜濬有交集。其《将母楼稿》中有《弘济寺访蒲庵道人次杜于皇韵》诗云:“一棹破江光,扪萝到上方。岩深石作屋,地僻水为乡。鸟雀空林静,茶瓜夏日长。吟诗偕老衲,清罄下回廊。”

除这些前辈名宿之外,宋荦还与几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黄州才俊:王泽弘、张希良、王追骐等人交游唱和。

王泽弘(1626—1708),字涓来,黄冈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侍读,康熙三十一年拜礼部左侍郎,康熙三十九年,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鹤岭山人诗集》。宋荦官黄期间,王泽弘正乞假闲居乡里。宋荦来黄的第二年(康熙四年),家乡友人陈义扶来黄看望,在招待友人的宴会上,王泽弘即在被邀请之列。泽弘《鹤岭山人诗集》卷三有《宋牧仲別架招同陈义扶孝廉饮署内东斋,义扶即席有作,因属和四首》,即作于此次宴集。康熙八年秋,宋荦修建宋贤祠后,邀张仁熙、王泽弘等人前来游赏,王泽弘亦有和诗《和宋牧仲别驾于洗墨池作〈宋贤祠题壁〉》(亦作《宋贤祠和牧仲》)四首。后王、宋二人均入京任职,依然保持了较密切的交往。

王追骐(1631-1685),字锦之,号雪洲,黄冈人,杜濬内弟。清顺治十六年(1659)中进士,选庶吉士,改授礼科给事中。顺治十一年(1654)回乡省亲,主持问津书院祭孔祀典,以乞养归里。归后闭户精研经书二十余年,学问渊博,著有《知津堂制艺》《吴越行吟》《雪洲诗集》等书传世。宋荦官黄州时,王追骐亦辞官归里,故二人亦有交往与唱和,《将母楼稿》中有《春日偶成同张长人用王雪洲给谏韵》诗,即是明证。

张希良(1631—1712),黄安(今黄冈红安)人,字石虹。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累官侍郎,督学浙江,致仕归。归籍后与张仁熙修《楚北·艺文志》,工诗文,著有《宝辰堂集》四卷,《春秋大义》《格物内外编》诸书传于世。清史有传。宋荦在黄期间,张希良尚未仕进。希良与张仁熙、顾景星等前辈交游颇深,且与顾有师生之谊,故宋荦与希良也很快成为了文学密友。宋荦于康熙四年所作《怪石赞》,其后即有张希良所作题跋,对其评价甚高。希良还写有《怪石诗用东坡石鼔歌韵为牧仲先生赋》,赋中将宋荦比作苏东坡,曰:“髯苏好事天下无,谁其匹者商丘叟。游踪宦迹髣髴同,夙昔剖符楚黄走。”[11]从中可看出二人较深厚的交谊。

二、搜寻黄州石、墨奇珍,修复先贤遗迹

宋荦素有“好古之僻”, 当年被贬黄州的苏轼,偶然在江岸发现质似美玉,色、文俱佳的“怪石”,遂以清水盆供玩赏,并写有《怪石供》一文,黄州石因而得名。宋荦因仰东坡当年之风流,来黄不久即开始搜寻名闻天下的黄州石。在黄州友人的馈赠下,来黄第二年即获得色彩、形态各异的怪石十六枚。宋荦喜不自胜,日加把玩,欣然写下《怪石赞》(十六咏)。与东坡《怪石供》点到即止不同,宋荦在文中对十六枚美石详加描述,且一石一文,文采斐然,将黄州奇石描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其一圆透径寸,色黄白上有红文,锋棱如翦”“其二如紫菱,有僧默坐蒲团,凝然在望”“其五为红蜀锦,大如栗,文彩如织。”“其七为鬼面,石大如指,顶色红白。”友人张希良在跋中赞曰:“读诸赞,其象形切,其取类奇,其撰述古,其斑剥奥幻,如石鼓、岣嵝,亦如灵均《天问》。昔干宝记搜神,人谓鬼之董狐,若斯赞即谓石之董狐可也。”[11]宋荦性亦“颇嗜墨”,官黄期间,亦仿效当年的苏轼搜墨、品墨。经张仁熙的帮助与馈赠,觅得佳墨三十六丸,后由张仁熙为其撰成《雪堂墨品》,逐一进行品鉴,宋荦离黄后撰成《漫墨堂品》,对此有记录说明③。

出于对曾谪居黄州的唐宋先贤的崇敬以及为官一任的守土之责,宋荦在黄期间,还十分注重搜寻、保护并修复先贤遗迹。康熙四年,当他从友人张仁熙处得知:苏轼当年在黄州时的洗墨池虽已废没,但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手书的“洗墨池”三字尚存时,不胜欣喜,如获至宝,立即命人寻来并移至官邸东斋收藏。康熙八年秋,宋荦督漕返黄后,即着手对洗墨池进行修复。其所作《洗墨池记》对此有具体陈述:“康熙己酉,予董漕自淮归,簿书多暇,念先贤故迹久就芜,不亟思表章,亦守土者责也。始从坡里访求墨池旧址,得之颓垣败础间,於是芟榛莽、剔朽壤,决淤涂,甃以文石周。……而取文敏字掲之楣,既而曰池复矣。”[12]洗墨池修复后,宋荦又在池的东西两旁修建两祠堂,分别命名曰:雪堂、竹楼,合称宋贤祠,以纪念曾贬居黄州的苏轼、王禹偁两位先贤。堂成后,宋荦亲自作《宋贤祠记》,并邀请张仁熙、王泽弘诸文人前来遊赏,诗文唱和,为一时盛事④。

三、游览自然、文化胜迹

黄州及周边地区有不少自然、文化胜迹,也激起了宋荦的游览兴致,常在公务之余,前往游观。从其留下的吟咏之作来看,主要涉及如下名胜。

(一)黄梅破额山 破额山在黄梅县城西十五公里,又名西山。山势回抱,双峰屹立,岩石奇兀,气势磅礴。山中原有四祖寺,为唐初禅宗四祖道场。柳宗元在此留下了“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的诗句,四祖寺前的灵润桥下“碧玉流”三字,据说也出自柳宗元的手书。对于这样一个风景奇秀、文化厚重的形胜之地,宋荦自然十分向往。官黄的第二年,即乘兴前往游览,并写下七古《破额山前碧玉流歌》一首:

破额之山何崔嵬,双峰对峙云中开。上有青松万树相纠结,下有飞泉一道相萦回。乘风直下一千丈,石鱼矶上如奔雷。石鱼映日鳞甲动,喷波几欲扬其顋。我从尘中来,选胜此徘徊。释氏遗迹樵人说,山腰殿阁生蒿莱。何必穷岩穴,此际宜衔杯。长桥如虹跨瀑布,顾盼忽已离尘埃。桥边三大字,云是柳河东。石崩水激苔纹紫,其书彷佛如惊龙。摩挲发高兴,吟眺凌长风。安得携家诛茅此中住,漱流枕石欢无穷。

诗中既以如椽之笔描写了破额山高耸入云、双峰对峙的崔巍山势,万松纠结、飞泉奔涌、石鱼映日、长桥如虹等壮丽奇观,又联想此山的佛教遗迹、柳河东留下的诗歌及灵润桥下的墨迹,诗人不禁兴奋激动得“摩挲发高兴,吟眺凌长风”,结尾更以希望携家长住于此的愿望表达出对破额山的热爱之情。

(二)阳逻大士阁 阳逻(今属武汉)清时属于黄州府黄冈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自古为重要军事要塞。三国时期,孙、刘联军曾在此北拒曹操。南宋末年(公元1274年,)忽必烈率军兵临阳逻,亦在此驻军指挥渡江。宋荦的《阳逻大士阁》一诗就是在春游阳逻寺院之大士阁时写下的。诗云:

阳逻江边赤石矶,峥嵘高阁带斜晖。千帆风雨当牕过,万顷烟波傍槛围。白鸟衔鱼栖佛座,红桃映水出禅扉。宋元战伐传来久,吊古悲歌几振衣。

诗中描写了夕阳时分的阳逻江上烟波万顷、千帆竞过的壮阔,以及大士阁周围静谧、明丽之景,尾联则遥想宋亡元兴之际发生在这里的战伐,抒发了深沉的吊故之情。

(三)大别山禹庙 大别山禹庙建于汉阳(今武汉市)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龟山古称大别山,其东麓琴川阁下有一石矶兀立江中。相传大禹治水时,疏江导汉,使江汉在此交汇,朝宗于海,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名此矶为禹功矶。宋、元时期,又先后在此矶上修建禹庙,以祭祀大禹。明嘉靖《汉阳府志》记载:“大禹庙在大别山禹功矶上,亦称禹王祠。”宋荦官黄时,曾利用闲暇游历汉阳并登临大禹庙,写下《大别山谒禹庙》七律一首:

古庙崚嶒霄汉闲,纡回石磴晓跻攀。庭前碑勒岣嵝字,栋里云生大别山。浩荡神功崇报祀,苍茫江水送潺湲。自怜浪迹同渔父,风雨孤舟数往还。

诗人沿着迂回的石磴,登上崚嶒霄汉的禹庙,崇怀大禹治水、造福苍生的浩荡神功,结尾则抒发了自己孤舟往还、宦遊浪迹的人生感慨。

四、宋荦官黄州文化活动的贡献与意义

宋荦官黄期间的文化活动与举措,不仅是宋荦个人性喜风雅的文人气质表现,更体现了作为一个学者文人型地方官吏的文化格局与担当,为古黄州文化事业的兴盛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一)增进了鄂东文人的交游和文化影响力 宋荦与黄州文人的交游唱和,因其地方官员的身份作用,相较本土文人的自相往来,形成一个更大、更有凝聚力的文化圈,从而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本土文人间的交流互动。如王泽弘与张仁熙正是因宋荦举行的文化雅集而相识相知,二人不仅互赠诗文,还切磋诗艺,交流文学观念⑤。黄州本土文人还能经由宋荦与域外文人相识、相交,如顾景星因宋荦而与著名文人邵长蘅相识,二人惺惺相惜,终成文学知己。张仁熙也正是经由宋荦牵线搭桥,与当时的文坛盟主王士禛始有书信、诗文往来,仁熙对士禛的诗歌评价甚高,仁熙的文学才华与地位亦得到了王氏的肯定⑥。黄冈文人叶封因宋荦等人的引荐而结识王士禛,并因王氏为其延誉而在京城文坛获得较高的影响力。叶封与王氏的友人及门人:田雯、王又旦、曹贞吉、颜光敏、谢重辉、林尧英、曹禾、汪懋麟等一起交游唱和,“相与推挽,风雅大兴”,号为“长安十子”。广济文人金德嘉也因宋荦的推介而与王士禛结下深厚情谊,并得到王氏的帮助。这些无疑都为提升鄂东文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黄州文化的进一步兴盛大有裨益。

(二)提升了鄂东的文化影响力 宋荦官黄期间,仰续东坡之风流,对黄州奇石、佳墨进行搜集、收藏,并以诗文相品赞,从而继东坡之后,进一步宣介了黄州物产的丰富与珍奇,黄州石、墨更加名扬天下。而宋荦对苏东坡、王禹偁等先贤居黄遗迹的修葺、保护,对黄州及其周边自然、文化胜迹的观览吟咏等文化作为,不仅为黄州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延续了黄州的文化根脉,也进一步提升了鄂东的文化魅力,扩大了鄂东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注释:

①宋荦《筠廊偶笔》卷上云:“张长人在余齐安署中,每早盥洗罢,辄取古研磨佳墨,就而食之,口常黑,为余作《雪堂义墨说》及《墨论》,皆佳。”见《四库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

②宋荦《筠廊偶笔》附《雪堂墨品》,末有张仁熙跋,见《四库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刻本。

③宋荦《漫堂墨品序》云:“余性嗜墨。向於黄州得三十六丸,详张长人所撰《雪堂墨品》,距今康熙甲子已十四年矣。暇日检笥中,所续得又三十四丸,辨而记之曰《漫堂墨品》。”见《西陂类稿》卷二十七。

④张仁熙《藕湾诗集》卷六有《宋牧仲使君新建亭阁洗墨池上邀予游览》,(乾隆)《黄州府志·艺文志》卷十九,有王泽弘《宋贤祠和牧仲》(四首之一)。

⑤张仁熙《藕湾诗集·文集》卷一有《与王昊庐论文书》一文,表达了对《左传》《史记》等秦汉散文“浑浑灏灏、苍莽沉郁、粗枝大骨、跌宕怪奇”文风修辞的肯定与追求。见张仁熙《藕湾诗集》,清乾隆十六年刻本。

⑥蒋寅《王渔阳事迹徵略》载: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冬,张仁熙寄书王士禛通问,信内对王诗评价甚高,称其《渔洋集》“天韵标令、颖识通远,间出光怪,包合韩苏” 并以己诗集相质。王士禛《居易录》卷十三亦云:“张仁熙字长人,楚之广济人。隐居著书,与竟陵胡承诺君信、吴骥既闲、蕲州顾景星黄公,皆前代逸民,有名江汉间……书云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黄州康熙
多情最是黄州月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康熙大帝玩石头
湖北黄州:筑牢“强富美善”交通梦
康熙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