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阳
(丽水学院保卫处,浙江 丽水 323000)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早已被实践证明,但马克思主义又极其抽象。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的大学生来说,要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领会并应用,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使当今大学生充分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任务,更是一个巨大的实践任务。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一切越来越平面化、具像化。这样,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便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或许,将电影叙事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后,电影已然更加多样化,手机电影、微电影的诞生和存在就是明证。“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1]今天,以电影为主导的影像工具越来越成为表达思想文化的一个窗口。
电影具有多元化、空间化、形象化和渗透性等特点,能够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寓于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之中。电影在恰当表达思想的同时,亦能够展示强烈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影响力,使思想更为生动和更具说服力。这样,电影得以实现其价值导向功能,从而成为影响受众思想判断之非常有力的载体。毫无疑问,“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的影响”[2]。
电影不仅承载文化,还表达思想。电影作为思想表达之生动具象的工具,以视觉的写意和听觉的美感润物细无声地作用于人的心理世界。既然从属于文化家族,电影必然要对社会、人生、历史和当下有所思考,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此,埃德加·窑莫兰一语中的:“电影艺术能促使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和对想象的现实加以思考。”[3]不言而喻,通过思考人生问题、哲学命题、历史话题和现实主题,电影实现了表达思想的艺术效果。
与文字的说理叙事不同,通过感性、直观的图文音像,电影能够直截了当地传递一定的思想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价值世界。根据巴普洛夫的“两个信号”理论,通过声、光、电等的刺激,电影能够诉诸第一信号系统,即人的感官思维,使人认识世界;通过语言和思维等的作用,电影能够诉诸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理性思维,使人作出自己的思考,以实现启迪思想、传递价值的目的和意义。真正说来,人的视觉和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电影绝不只是一种纯粹的“感官文化”,还是一种复杂的“抽象文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不仅仅是图文音像的基本特征,如形象、高度和色彩等;透过这些特殊符号,人能够从屏幕上捕捉到不一样的世界。由于人的知识架构存在差异,所以人对电影的领会效果不可能千篇一律。事实上,在传递思想、表达文化方面,电影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
借助以图文音像为主导的符号,电影能够形象地叙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现象。于是,感性直观的图文音像逐渐代替抽象深刻的语言文字,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获取信息、把握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透过日常小事,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使思想呈现出丰满而立体的视觉表现力,从而确定无疑地传递社会倡导和呼唤的价值观念。当人的思想底层被击中后,思想的共鸣就发生了。通过图文音像转化而来的特殊符号,电影构建了不同思想对话的桥梁。在“进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比如价值观、权力、知识、意义理解等等便会潜移默化地进入个体之中,通过内化作用而转变为自己丰富的视觉经验”[4]。可以说,电影已成为引导思想价值乃至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载体。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用简单的线条认识世界;当语言产生后,人们开始长时期地用文字来描绘世界;当数字技术横空出世后,人们得以真正现实地参与世界。今天,只要条件允许,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归纳为科学、机械技术、“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之内”、“人类活动被当作文化来理解和贯彻”与弃神等[5]。这就表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与现代技术息息相关:整个世界越来越服从于现代技术的逻辑,人越来越依赖于现代技术。
与现代技术相伴随,传播介质越来越多元化。当下,各种自媒体应运而生,如微信、微博和微电影等。与之对应,各类应用App的适时出现又迎合了现代人轻松、愉悦和自我表达的需求。通过搜索引擎,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浏览痕迹,人工智能会“贴心”而精准地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信息。于是,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泾渭分明,而是通过网络互动交错融合、深度渗透。
在“人人手握媒介”的时代,以媒体为主导的线性传播模式正日益转化为媒体和受众共同参与的群体传播模式。所谓群体传播,就是以互联网为条件,媒体与受众共同参与信息传播的活动[6]115。“互联网确保了普通个体作为传播主体自由、自主生产信息的权力,并提供了社会化的平台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6]127极简的社交平台畅通了大众与公共信息之间的联系,也简化了大众的操作。如今,普通个体对公共信息表态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个“点赞”、一条转发、一个表情包就是自己的表态或回答。
从本质上说,群体传播不仅是一种时尚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在群体传播时代,受众的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自我、个性本身就是这种凸显的鲜明标签。“随着社会媒介化程度的空前提高,无论在认识论上还是在实践论上,都对人类的主体性进行了重构。”[7]毫无疑问,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认知的变化。当去中心化的扩散式传播与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的主张不谋而合时,信息能够广泛而深刻地作用于大学生的思维、情绪、认知和知识体系。通过参与信息传播,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释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多元、选择更加自主,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极大激发。
在这个用秒都难以计算变化的当下,信息瞬息万变。当这种易逝性、即时性和大学生对新鲜、新奇的追求彼此拱卫时,大学生在思想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显得更加独立、开放,其自我价值因而得到进一步彰显。在释放自我的同时,参与信息传播也展示了群体信息传播本身的价值。由于信息直接和现实对话,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自然极高。这样,在检索并享受自己所需信息的同时,大学生会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为了影响信息传播,大学生会自觉地参与信息生产。例如,通过融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生会对一些信息进行思考、点评。当自己独到的观点被作者或平台采纳后,大学生在思想践行上的主动性会得到进一步调动。主动性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和实践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意识,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反过来说,积极注解原有信息本身就是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时期”的大学生,其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出于敏感和新奇,大学生乐于接受和体验各种传播媒介。在体验的过程中,大学生得以收获新知识、享受新话语、感受新思想。如此,大学生的思想乃至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信息的传播绝不仅仅是事实、意义的传播,还是个体认知、思想、情绪、无意识的扩张”[6]126。需要强调的是,面对当前丰富甚至泛滥的信息产品,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消弱甚至缺失,由此导致大学生价值目标迷失、价值观念错位和道德判断消弱等问题时有发生。这是群体传播时代需要积极面对且认真解决的问题,它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面向大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课程,旨在让大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引领,促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使大学生切实把握深刻又复杂的马克思主义,纯粹的理论讲解显然不能完全予以解决。生活之树常青,灰色的理论要呈现出灵动活泼的生活色彩,还需和悸动的现实对话。
在群体传播时代,大学生思想接受的矩阵状态对当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政治与思想相互支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而且这种认识似乎有不可动摇的正确性。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不仅因为其鲜明的政治性,更在于其科学的思想性。
思想总是人的思想,人时刻行走在思想的道路上。众所周知,道路是有方向的。思想道路的方向如何得到保障呢?那就是政治,因为政治就是方向。这就意味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目的明确地向大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毫无条件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政治为思想提供方向保障时,思想亦为政治提供内容支撑。以把握“习总书记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与核心”为例:众所周知,创新源自人才。然而,人才如何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拥有创新的源泉,即理念。当然,创新不能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该立于地面。进一步追问,如何立于地面?那就是通过中国产品展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产品本身就是民族意识和时代观念的呈现。今天,中国凭借其产品越来越走向并立足国际舞台的中央。中国产品要走进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要有过硬的质量,还要有综合的用户体验感,即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和价值的体验感。试问,综合体验感何以产生?那就是在思想、文化和价值感受方面下功夫。然而,思想、文化和价值感如何附着于产品?那就是通过哲学的作用。为什么习总书记说要提高哲学和哲学工作者的地位?这就是答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现实作用就自然而然地呈现了。为了进一步使大学生具体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色彩,教师可以从讲解百岁山“本来旺”水的广告创意入题。通过观看广告视频,学生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点评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来旺”水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乃是因为其方方面面的创意:水与音乐的交融、包装和主打颜色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不难理解:产品的生产被当成艺术品的创造,而创造本身就是思想的呈现过程。可以说,真正优秀的产品就是民族精神乃至意识形态的表达。显而易见,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民族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这样的把握,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隔阂无疑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消弭,学生亦能体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
群体传播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影响使人清醒。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人生产信息,传播无处不在”的时代,如何使大学生愉悦地走近马克思主义、轻松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技术时代重要的思想任务,而电影叙事在空间化的叙事和意象化的表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创新表明,把电影元素融入教学、生动形象化的思想表达方式或许更为习惯感性直观思维的大学生所欢迎。
我们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为例来具体分析。这一原理有三个关键词:人民群众、历史和创造者。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教材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细化: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者。尽管如此,当面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大学生除了“高”“大”“上”的总体反应,很难形成更进一步的具体感知。
一方面,对于“人民群众”,大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特别是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人民大众;至于“历史”,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和各种历史事件;关于人民群众如何决定历史,大学生除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类的名言警句和一些著名的战争之外,似乎没能形成更多的直观认知。另一方面,大学生都懂得一个道理: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或是社会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至于人民群众如何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如何决定社会的历史进程,大学生更多是从字面意思加以理解。问题在于,如果对原理的认知只停留于此,那么大学生只能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挂在口头上,而不可能有更多具体丰富的认知。人民群众到底是谁?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能否为社会贡献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果能,大学生如何为创造社会财富作贡献?如果不能,又怎么理解“人民群众”这一范畴?事实上,要使大学生具体而深刻地把握原理,教师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讲解就无法绕开恩格斯的“平行四边形”理论。
1890年,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阐明了合力说。他指出,历史是通过无数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而产生出来的。其中的任何单个意志,因为其特殊的生活条件,才如其所是、是其所是。“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8]根据这样的理解,大学生就不难明白,任何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所贡献并总是融合在历史当中。
借助“平行四边形”理论和自身生活、学习体会的支撑,大学生不难理解“合力”,由此形成“人民群众如何共同创造历史”之初步的总体认知。尽管如此,大学生依然无法其正明白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如何被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这时,教师可以从讲解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上海宣传片”入题,帮助学生获得更进一步的具体认知。
人们发现,十几年前的城市宣传主要通过明星代言来进行,但现在城市宣传片中的人物大多是普通百姓,何以至此?我们知道,一个城市从来不是某个人、某类人创建的,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地方的人民大众之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里的“人民大众”不仅包括当地劳动者,还包括外地劳动者;不仅包括今天的劳动者,还包括之前的劳动者;不仅包括中国劳动者,还包括国际劳动者。正因为如此,每一个城市才能自我生成、独具内容。换而言之,一个城市之所以如其所是,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是因为无数个体自觉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历史才不断被创造、被推动。
透过“上海宣传片”,人们发现,上海是在市井生活、家长里短中得到叙述的,如东方明珠电视塔、十里外滩、忙碌的清晨、老者的怡然自得、少年的飞扬青春、中年的忙碌欢喜等。面对宣传片灵动的画面,人们不禁会问:东方电视塔是谁建造的,外滩是怎样形成的,上海的万种风情又如何得到完美解答……所有的主体都不可能指向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指向一群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人。在对“人民群众”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不难明白,历史不是“过去”的代名词,而是活在今天的过去。借用黑格尔的话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因为我们有传统。是的,上海之所以内涵丰富,乃是因为上海吸收过去之精华;上海之所以包容开放,乃是因为上海从来不拒绝一切外来的优秀成分,这就是历史的感性呈现。人们脸上喜悦的笑容、局促却错落有致的弄堂、为了生存而挣扎的黄包车夫、上海自带的中国坚守和作为国际化都市应有的潮流引领……在宣传片中自由切换。没有任何文字解说,宣传片却一目了然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正是因为历史和现实、国内与国际对话,上海才有其独具特色的风格,才成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自由的真实写照。换句话说,经过时间的浇铸,“上海”这一画卷的色彩越来越浓厚。如此,“人民群众”“历史”和“创造者”的范畴就得到自然而然的呈现,抽象的原理也就因此具体而丰满了。
透过对“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把握,大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了“模模糊糊的若有所感”。然而,若有所感并不意味着真正领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也就是说,人民群众何以决定历史的方向,历史的方向又何以为人民所掌握?
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财富取之于民。既然财富取之于民,财富就不得不用之于民。问题在于,人民创造的财富可能为自己所有,亦可能被他人所剥削。历史上,人民群众被剥削的情形并不少见。从本质上说,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究其缘由,乃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即人民群众对社会财富拥有所有权。
人民被谁捧在手上,人民就支持谁;反之,人民就反对谁。这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者”最素朴的表达。在疫情蔓延全球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却关乎生命的战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而抗击疫情,其结果只是乱象甚至闹剧丛生。本着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有力地抗击疫情,书写“伟大的英雄的光荣的中国人民万岁”的历史篇章。通过抗击疫情,全世界中华儿女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最清澈的爱。于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道路展示了资本主义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等,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直观的切身体会!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一旦思想能够让人“触摸”,抽象而深刻的原理就坚实地立于地面,从而能够在学生内心刻上铆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大学生的永恒追求。而崇高的信仰立于心中时,头顶灿烂的星空必将照亮大学生远方前行的路。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玄虚的理论,而是具有质朴生活气息的真正科学的理论,它“涉及的不仅是观念世界,更重要的是日常人生”[10]。通过电影叙事直观生动的表达,马克思主义就有了温暖的生活色彩,大学生因而能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当马克思主义成为人的基本遵循时,就会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使大学生为国家发展、为民族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