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倩
(长沙市东雅中学,长沙 410000)
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及运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情景认知与学习理论、多模态理论框架下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1]。而没有涉及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为理论支撑的研究。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其中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具有从认知、概念层面指导课程思政展开的优势,能够目的明确地突显思政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的效率和效果,还能通过宏观思政概念框架的拟构,提升学生对思政理念的整体性认知。除此之外,通过中西思政概念框架对比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利弊,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为了保证英语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效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遵循如下原则:(1)遵循感知规律,突显思政元素;(2)拟构思政概念框架,使课程思政系统化、动态化;(3)对比中西思政概念框架,坚定理想信念;(4)内化思政概念框架,使课程思政行动化。
认知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能够从认知和概念的角度指导英语课程思政。在认知突显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能够利用图形—背景分离,突显出目的思政理念,隐略相关性较弱的其他概念。首先,在概念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宏观思政概念框架,形成对思政理念的系统性和动态性认知。其次,也能通过对比中西思政概念框架,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最后,思政概念框架建立后能够帮助学生内化思政理念,并且将思政理念行动化。
1.认知突显理论
“突显”是指在感知中突出的部分。Langacker 将突显分为两类:侧面—基体(profile-base)和射体—界标(Trajector-landmark)。侧面指代的是基体中被突显的那一部分,即注意力的焦点,基体指为突出侧面而衬托的部分,是语意结构认知域涉及到的范围。当突显关系的时候,最为突出的实体称为射体,次要突显的实体称为界标。以突显性原则为基础的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直觉,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一个事物时,通常会把这个事物作为直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2]。认知突显体现在语言层面上,表现出语言结构的各种不对称性[3],在英语课程思政中则表现为着力引起对思政理念、价值观的关注,有目的性地突显出核心价值理念,适时隐略消极及不相关因素。
2.概念框架理论
概念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Fillmore 提出框架是知识结构/经验的图式化[4]。概念框架是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以起点概念为中心的百科知识网络,这个起点词概念便是框架的源头和中心概念。概念框架以起点概念为中心向外辐射出许多的子概念,形成母框架。同时,子概念亦可成为中心概念继续向外辐射形成次子概念。词概念框架正是通过层层辐射的方式形成“众星拢月”之势,框架的结构也由简单变得复杂。千千万万的概念在大脑中形成复杂却结构严谨的概念框架[5]。
概念框架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人类经验的日趋丰富框架内的元素会刷新和变化,框架逐步扩展形成一个庞大的百科知识网络。某一特定概念可以成为这个庞大的百科知识网络的入口,激活这个知识结构。但是被激活的知识结构中的元素的地位是不一致的,有的元素被突显出来,有的元素被隐略。同时,词概念框架根植于人类经验,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语言社区中形成的概念框架在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突显及隐略性方面存在差异。
在认知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英语课程能够有效地突显思政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的目的性和效率,同时能够通过思政概念框架的拟构,提升学生对思政理念的系统性认知,通过对比中西方思政概念框架,让学生分清西方价值观、信念的利弊,从而更加坚定对中国文化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自信。
1.突显思政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的效率和效果
在概念框架中,元素的突显和隐略受到客观和主观双方面的影响。有些元素因其自身特点,如完形特征、动态性特征容易突显出来。主观方面的意愿亦能帮助元素从概念框架中突显出来。认知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对课程思政的指导意义在于在课程思政的开展中,能够有目的性地利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影响力,突显出思政理念,使英语课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目的明确地突显出思政要点,提升课程思政的效率和效果。
2.拟构思政概念框架,提升系统性认知
课程思政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形成建立在思政概念框架的基础上。缺少系统完善的思政概念框架作为支撑,学生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很难形成系统。概念框架是以起点概念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子概念,同时子概念本身又可作为起点概念向外辐射,由此形成结构严密、层层交叠的框架结构。以某一概念元素为入口可以激活整个概念框架或知识结构。在英语课程思政开展中,可运用这一理论以目的思政理念为起点,向外辐射拓展出关系紧密的二级思政理念。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亦可以二级思政理念为中心继续向外辐射拓展,进而形成相对系统和完备的思政概念框架,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思政理念及价值观更加系统的认知。只有在系统性认知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效果。
3.比较中西思政概念框架,明辨是非利弊
深圳作为全国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城市,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创新管理理念,突出用水总量“控”、水资源配置“优”、节水管理“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新”、水生态保护“实”、河道排水设施监管“严”的理念,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提升了城市生态品质,保障了深圳“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课程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还通过语言素材呈现了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人文信息。目前的英语教材中的教学素材主要来源于英美国家,内容上更多的是体现西方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强调西方文化的传递,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可能出现盲目崇拜他国文化,摈弃本国文化的现象,在“大思政”的格局下,使学生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碰撞环境中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树立起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就尤为重要了[6]。
为了让学生明辨西方政治文化的利弊,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拟构思政概念框架时,通过与相对应的西方概念框架对比的方式,厘清西方概念框架的利弊。这种对比可以从概念框架中的元素类型、元素的突显与隐略特征、概念框架的内部结构等多方面展开。只有通过概念框架对比的形式才能使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中西方思政理念的差异,从而更加坚定对中国文化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自信。
为了提升英语课程思政的效率和效果,在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英语课程思政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遵循感知觉规律,突显思政理念
英语课堂教学中充斥着包括思政元素在内的各种信息,要想提升学生对思政理念的注意力,提高思政育人的效果,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突显出核心思政理念,适时隐略消极性及不相关的信息传递。
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通常是有完形特征的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而面积(体积)较大、位置较固定、不易移动的则作为背景。首先,英语课程思政应该遵循感知觉规律,突显出思政理念,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具有完形特征的事物更易突显的性质,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中注意价值观念的完整性,即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价值理念,努力使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认知,不能只是点到为止,浅尝辄止。在阐述价值理念的同时,要阐明前因后果,关注价值观念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除此之外, 还应该将逻辑系统的价值理念与“真、善、美”的课堂气氛和教师以身立教的典范作用相结合,进而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德育理念。其次,鉴于人们更易觉察小且为动态的事物,英语课程思政点应该做到小而精,切不可泛泛而谈,而应如涓涓细流,滋养学生心田,起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再次,正如动态变化的事物往往更能抓住人们的视线,在英语课程思政中也要让思政元素“动起来”、“变起来”,思政元素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不能只是一成不变的说教,而应该以丰富的语言素材、多样的课堂活动和组织形式呈现出来。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探索积极有利的方式方法。
2.拟构思政框架,使课程思政系统化、动态化
如同概念框架,思政概念框架亦是动态的、开放的。思政概念框架中的元素是不断更迭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思政元素进入框架中,也会有些思政元素因为不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逐渐淡出思政概念框架。在课程思政中,教师要牢记思政概念框架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应该紧跟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思政概念框架,不能一成不变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3.对比思政概念框架,坚定政治理想信念
英语的课程内容势必会涉及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信念等信息。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中西文化特色的差异产生思想的碰撞。而当前英语课程中存在着过度强调西方文化特色,甚至盲目追捧的现象。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的要求。
吕叔湘提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现出来[8]。要想使思政精神深入人心,还需借助中西方思政框架的对比分析。中西方思政框架在做人的准则、文明礼仪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但仍旧存在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因此在英语课程思政中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建构思政概念框架的同时,致力于对比中西方概念框架,有目的地对比中西方思政框架的元素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这能消除学生对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理想信念,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9]。通过比较,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倡导的政治理想信念的优越性,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思政概念框架所传达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并进一步将价值理念融入到行为实践中,尤其是融入到跨文化交际中。
4.内化思政概念框架,使课程思政行为化
英语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在英语课程思政中,不能只着眼于建立在思政概念框架上的理解层面,更应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内化思政概念框架,使得思政概念框架融入到学生的意识中,演变成符合思政概念框架的行为。
英语的工具性特征指的是学生在学会语言的层面上,更能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中,能够将知识演变成一种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又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引领性。使学生具备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璀璨文明,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王成霞、袁俊娥提到当前英语课程没有将英语的学习提升到传播中国文化知识的高度,甚至忽略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9]。这显然不符合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工具性的要求,也不符合英语课程性质的规定即英语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述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本文从认知和概念的角度探究了突显理论和概念框架理论对英语课程思政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论述了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应该遵循的原则,致力于提升英语课程思政的效率和效果。语言的学习实质是一种认知行为,以认知语言学指导的英语课程思政,更符合语言课程的特征,更能助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但是,思政概念框架的拟构及中西方思政概念框架的对比必定是长期且耗时耗力的过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思政目标,并且不脱离语言知识的学习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