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术舞台”的构建
——兼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美育与德育的聚合效应

2022-03-17 19:37洪,廖
林区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育少数民族舞台

岳 洪,廖 圳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17)

引言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是一项极具全面性、前瞻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的成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的现实应用场域。将少数民族文化以舞台艺术呈现,深入探究文化、艺术、美育、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考察美育与德育所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被视作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理论研究和现实关照的路径之一。

一、问题缘起:文化、艺术舞台和美育之逻辑关联

(一)德育的目标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在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育为先统领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德智体美劳融合教育目前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构建校园艺术舞台为契机,兼论美育与德育的聚合效应,以期推进融合教育之理论研究。

(二)美育内涵及困境

学界就美育内涵的讨论,虽形式表述不一,但核心要素却趋于统一,此处不逐一列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美育的定义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

针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美育存在的困境可以分别从观念、制度和载体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美育观念陈旧。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时代指引下,部分管理者的教育观念仍处于仅重视德育和智育阶段,忽视了美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美育可有可无。试想,如果在观念上都不重视美育,那么如何奢求在美育的实际行动上取得实效?其次,制度保障匮乏。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但在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上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的学校只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制度保障上却不见其踪影。最后,教育载体落后。以观念—制度—载体为逻辑思考向度,教育载体是实现美育的最终归宿,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等是目前教育载体落后的主要症结。

(三)艺术舞台:民族文化走向美育的现实媒介

艺术舞台对于连接民族文化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媒介作用。一方面,我国大量的优秀民族文化有待开发利用和继承发扬,这给高职院校构建艺术舞台提供了巨大的原生素材和艺术根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他们会自发加入到以艺术舞台为教育载体的美育之中,以提升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美育注入强劲的主体动力。此外,艺术舞台的目标价值与美育内涵高度契合,美育的核心价值可以通过艺术舞台照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内心,二者相向而行并服务于整个融合教育体系。

二、“校园艺术舞台”的构建

对于“校园艺术舞台”中“校园”的通常理解可以有三种阐释。一是以校园的物理界限进行区隔;二是以学生是否作为参与人进行判定;三是以学生行为是否符合身份特征进行取舍。本文以为,“校园艺术舞台”应当将“校园”一词作扩大化解释至“社会现实生活”,即“校园”应当突破物理上的界限而以学生是否以主体身份参与相关的行为进行圈定。据此,本文将“校园艺术舞台”定义为: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而搭建的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并致力于通识教育、全面发展、社会实践于一体的有形或无形的教育体系平台。当然,此观点仅是一家之言,有关“校园艺术舞台”的定义有不少学者曾做过精辟论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如何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构建“校园艺术舞台”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底蕴

中华民族所承载、所孕育、所积淀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如何破解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将优秀文化转化为教育动力,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底蕴大致可以经由民族习俗、民族遗产和民族节日彰显其价值底蕴。例如:藏族同胞以“跳锅庄”等形式欢庆民族节日、表达民族情感,是其在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有关本民族文化、生活的民族习俗;羌族同胞所特有的“祭山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彝族同胞以热情、奔放的火把节来寄托四季风调雨顺以及对于象征光明的“火”的崇拜,是以生活化的方式集中表达其固有的民族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以流传甚广的红军故事《半根皮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亦不可忽视,同样可以成为构建“校园艺术舞台”的重要文化基因。

(二)“校园艺术舞台”的构建路径

1.校内与校外

如前文所述,对于“校园”一词应作扩大化解释,构建“校园艺术舞台”首先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视野放至教育对象即学生身体所达到的、行为所触及的领域。校内而言,可以成立由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组成的各类文化艺术类协会、剧团或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大学生艺术团或者某一类或多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体组织,创办辐射少数民族学生的报刊。校外而言,以学校为原点将舞台辐射半径扩展至当地经济、文化等建设之中,可以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电影节、戏剧节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展示本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由学校提供相应基金支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在校所学并结合本民族特色,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惠民演出,反哺家乡群众。

2.虚拟与现实

“90后”“0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构建“校园艺术舞台”一定要注意虚拟网络世界对于大学生的吸附效力。网络直播平台多为公众所熟知,如果将带有民族特色、富有正能量的艺术表演以平台方式呈现算不算是一个好的“艺术舞台”呢?当然,直播平台的监督管理亦需引起重视;上线校园App,将所有的艺术类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则可以随时满足“手机一族”的审美之需。现实生活中,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实施“悦思”计划,编创话剧《牵挂》,生动演绎了徐本禹等有志青年深入多达2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支教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实现以艺术魅力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增强大学生价值辨别、价值选择能力,使其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3]。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联合上海歌剧院排演的民族歌剧《江姐》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公演。参演学生感慨:“这是一次生动的美育课和思政课,让我们不断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认识,提升了思想文化水平。”[4]

3.课程与活动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径,能够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鼓励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在文化交流互鉴增多、专业壁垒逐步消解、人才需求更加复合化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开设具有以下特点的公共艺术课程将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予以呈现。第一,扩大课程受众,特别是非艺术类少数民族学生;第二,注重增设所在地区或学校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第三,创新授课形式。就活动而言,可以定期开展民族联欢会、少数民族音乐节;成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宣讲团,在校园、社区或网络平台宣讲传授本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技艺;有条件的高校也可适时开展如藏历新年等节庆活动。

三、美育与德育的聚合效应

(一)美育与德育关系究问

1.“聚合”的两个走向

从少数民族文化到“校园艺术舞台”构建,再到美育与德育的实现,实质上是一个“聚合”过程,呈现出文化事实—艺术教育(“校园艺术舞台”)—美育规范—德育价值这一逻辑走向。“聚合”两个基本走向为:聚是手段,而合是目的。其中,“聚”是物理、现实、空间意义上的聚;“合”则是理念、超脱于物理层面上的合,合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各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聚合”作为手段集中体现于“校园艺术舞台”的构建,而作为目的则体现于涵盖了德智体美劳融合教育的三圈层效应之中。探讨该问题,美育的价值张力是不可回避的。

2.美育的价值张力:德育价值统摄于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美育规范

近代以来,较早提出美育与德育关系的代表性人物当属王国维先生和蔡元培先生。王国维提出,人应当接受智育、德育和美育三种教育,明确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蔡元培在此基础上指出,美育是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之后,美育与德育逐步进入相互融合的路径走向,美育的教育地位也相应提高。期间,有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问世,美育曾一度与德育、智育并置,但多有反复。直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美育的重要作用,美育在决策层面才得以正式确认[5]。有观点认为,美育与德育都具有独立的重要地位,但二者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3];另有观点认为,像开展美育工作那样开展德育工作,注重运用美育的方法和规律去影响品德心理,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姑且简称为“德育美育化”[6];还有观点主张,美育是德育艺术化的智性实践,美育是德育自主化、情感化之后的高级阶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是一切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

美育不仅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亦具有重要的价值张力——美育被涵摄于德育之中。换言之,德育价值统摄于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美育规范。理由有三:从目标看,美育与德育目标价值高度一致,都是为了追求善、美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过程看,美育与德育是教育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美育与德育价值目标是一个前后或同步的逻辑关系;从结果看,二者的目标价值结果具有高度契合性,能够产生高强度的同频共振效应。

(二)聚合功能的实现:三圈层效应

1.核心圈层——通识教育

从学生个体而言,他们作为组织者、主办者和参与者在“校园艺术舞台”学习、生活和实践,特别是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学习、校内外活动实践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可以达到知识层面通识教育之目的,增加理论知识储备、拓宽眼界视野、提高人文艺术修养。

2.内部圈层——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园艺术舞台”,少数民族学生在实现个体通识教育目标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如语言沟通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这对于满足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无疑是契合的。

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艺术舞台”不仅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放,更是全校学生的公共资源。全体学生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之下参与各类课程学习和活动实践,对于实现自己全面发展定会有所助益。

3.外部圈层——社会实践

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教育类的社会实践,正如有学生在参演歌剧《江姐》后感叹:“这是给我们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4]显然,学生在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基础上,其所学、所思、所感都会化作其融入社会的动力,向“社会人”的转变或许会变得更为容易,将促使其更好地参与社会建设,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结束语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8]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高职院校在发挥美育价值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校内与校外、虚拟与现实、课程与活动等路径构建“校园艺术舞台”,扩大美育与德育的聚合效应,在实现少数民族学生融合教育目标过程中完成民族文化—民族美学—生活美学的转向。

猜你喜欢
美育少数民族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