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育自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合肥实验学校“以生为本”实践模式的探究

2022-03-17 18:17叶传平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育自学学校

叶传平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教育,广义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教育的职责就是“相信学生、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教学双方互为主体、教学相长。合肥实验学校就是从教育原点出发,坚持“以生为本”,积极探究“以生为本”与学校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以生为本”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以学生生命为基础,以学生利益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深入研究人的本质属性,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来规划、组织、协调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真正、长远、实惠的受益者。《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以生为本”:“尊重中(小)学生权益,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并积极实践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内容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其教育思想的精髓与实质就是“以生为本”。

原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何炳章先生继承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提出“自育自学”理论,认为“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这里学生指的就是每一位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自育自学”是教育自身的本质规律,是人才成长的普遍原理。

合肥实验学校进行的“自育自学”实验,是坚守教育本质、运用教育本质规律、遵循人才成长普遍原理的教育实验,是从教育原点出发、谋求学生终身受益、向学生“烧心香”的教育实验,是扎扎实实的“以生为本”的实验。合肥实验学校开展的“自育自学”实验,走出了一条引导学生会自育、会自学的“以生为本”发展道路,探究了“教师:‘艺友·互动’——专业发展;学生:‘自育·自学’——超前发展;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发展”模式。

一、教师:“艺友·互动”——专业发展模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生为本”中的学生在学校能够得以充分、超前、自主、和谐发展,必须依赖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唯有教师专业发展,才有学生科学发展;唯有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才有教育的长足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学做教师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跟朋友操练比从师来得格外自然、格外有效,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与优秀教师为友。基于对教师职业特点和成长途径深入浅出的分析,先生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师范教育思想——艺友制,“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的便是“艺友制”;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教师教育。

为促进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积极探究,走出一条“艺友制”教师自我发展之路。将“自育自学”研讨会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实践并形成了“艺友·互动”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可以保障教师学习,启迪教师自觉,激发教师创新,促进教师成长。

(一)科学设置板块

优化研讨板块设计,丰富研讨内涵。合肥实验学校以学期研讨为例,分期设立理论学习、艺友论教、研评课(示范课)、专题研讨、专家讲座、喜忧简报、学情分析、金点子分享、总结汇报等活动。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将任务落实到每一次研讨会,落实在人员、主题、地点、时间上。

(二)艺友轮流主持

艺友轮流主持,能让教师人人有机会,个个有压力。主持人需在会前认真准备,就研讨内容等同科研处、教务处以及相关教研组、年级组等进行落实,充分发挥主持人能动性,提高研讨会主持质量,进而调动与会者研讨积极性,使研讨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品牌。

(三)网上实现互动

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开辟“合肥实验学校艺友自我发展”博客,校长与教师围绕指定书目自学,每月至少上传一篇读后随笔,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点评,实现师师互动。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心得交流,就有关学习体会进行互动交流,将读书笔记整理制作成电子稿保存,同时对读书笔记进行评奖。

(四)相互欣赏共进

“艺友欣赏卡”“温馨提醒卡”作为艺友之间进一步交流的另一载体,虽然原始,但却适用。“艺友欣赏卡”主要是艺友说出他人的优点以及可以借鉴的地方;“温馨提醒卡”则是艺友对他人在论坛上、课堂上、交流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提示。

(五)形成“九化”成效

1.研讨活动制度化

必要的制度是“艺友制教师自我发展”的有力保证。学校成立“艺友制教师自我发展学校”校务委员会,校长、业务副校长任校务会主任、副主任,教务、科研处室负责人以及部分骨干教师作为成员参加;在艺友班、互助组,青年教师自愿结对或学校安排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实现职业理想。

2.理论学习日常化

教师要学习,尤其是要学一点教育史,要将理论学习日常化。学校在重视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同时,鼓励教师学习人文、科技、艺术、体育等内容,并将学习内容列入研讨计划,每一次学习都要做到时间、地点、主题、人员、反馈五固定。

3.教育教学问题课题化

“教育科研不能让你发财,但能让你发展;不能使你升官,但能使你升华。”课题研究能够培养教师“忧患意识”,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课堂改革结构化

推进“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改革,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为关键点,以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为关节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5.艺友切磋互助化

艺友论坛是为实践有成果、教学有感悟、管理有思路的老师搭建的一个展示舞台,是为大家思维碰撞、论点交锋提供的交流平台。在艺友论坛上,教师们在互尊互信的氛围中切磋讨论,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思辨碰撞。

6.专家引领高效化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校为老师做讲座,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与名师零距离,通过专家引领,可以掌握教育最新信息,把握教育鲜活动态,释解教育教学疑难,提炼办学成功之果,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7.个人反思习惯化

“艺友制”研讨会、研评课、艺友论坛、专题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研评课上的“一课三备三反思”,就是教师在磨课中逐步成长、走向成熟的有效路径,虽然起步艰难,过程“痛苦”,但是结果丰硕,有利于教师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超越。

8.关注学生细致化

开展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学情分析会,全面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特别是个性发展情况。通过客观分析,找出亮点、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终身负责。

9.总结交流提升化

实践固然重要,总结必不可少。坚持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扎实教学、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或者专项总结。每年一期的教师论文集《求索集》在教师的实践与总结中日渐丰满。

何炳章先生说:“既然,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那么,教育教育,必然要求教育者首先会自育;教学教学,必然要求教育者首先会自学。”“艺友·互动”——专业发展模式,其实也就是教师自育自学、自我发展,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育自学、自我发展的模式。

二、学生:“自育·自学”——超前发展模式

“以生为本”在学校层面上,就是要尊重学生人身权,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信任学生的发展能力,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课堂外都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宽视野地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与素质。怎样让各有差异的学生在学校里个性得以自主、和谐发展?“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促进其坚持自学,必然要给他们以充足的自学机会。”

(一)“引导自学”课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引导自学”型课堂上,有“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相对稳定的五个环节,称之为定式,也鼓励教师探究能贯彻“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变式,实践中采用“一课一人多教”“一课多人同教”“同课异构同教”“一课三备三反思”方式磨课,努力实现学生自学充足,小组讨论充分,全班交流充实。课堂时间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上呈倒三角形分配,这意味着,只有学生自学充分,小组交流才可能充实,全班交流才会有高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落实。

“引导自学”型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强化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意识,提升了综合学习能力。学生能够从课、节、单元、册以及学科体系的角度确定自学重点,把握难点,培养抓重点、提要领和统筹兼顾的能力。学生能够充分挖掘自己在学习上的潜质与潜力,使学习更主动、兴趣更浓烈、思维更活跃。

抓“引导自学”型课堂就是抓住教育教学之根,抓“自育自学”实验就是抓住教育教学之魂,实施“以生为本”,就是让学生终身受益。当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获取延伸生命长度的时候,完全可以拔高学生生命的高度,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从而使学生的生命体积增加,生命质量提升。

如果说“引导自学”型改革是注重学生学习的效度,那么开展的课外阅读就是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

(二)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育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指导学生阅读的总方略是“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天天坚持、务成习惯”,重点是强调“每生”“每天”坚持阅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一是明确阅读任务:学生首先明确课外阅读的总任务、总目标,然后将任务分解到学段、学期、周以及天,明确具体阅读量。二是知晓阅读书目: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推荐书目,结合学校实际制作课外阅读课表,对学段、年级、书名、字数、保底阅读量、争取阅读量等做出明确要求。三是明确阅读时间:为确保每生每天阅读落到实处,明确全校阅读时间,并鼓励每生每天在家阅读半小时。四是检查阅读效果:课内书面作业与课外阅读作业一道布置、一道检查。

课外阅读还要从语文学科延展到数学、科学等学科,从学生自得自悟到班级阅读交流,还可开设阅读讲座、阅读沙龙。例如,在学生作为“小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外阅读专题讲座上,可以让学生将平时课外阅读的收获、体会等整理成专题报告在班级、年级乃至学校展示,全体同学共同领略数学百科的趣味及博大精深,最终形成了体现“自育自学”特色的“生本有效课堂”,由此派生的校本教材《数学好玩》也深受学生喜爱。可见,相信学生,他会给你惊喜;依靠学生,他会创造奇迹。

三、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发展模式

(一)体制一贯,教育合力

基础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有多种形式,虽然在利弊上有关方面各执一词,但是,笔者认为,义务教育一贯制的学校有着纯小学、纯初中、纯高中无可比拟的优势。一贯制办学体制下的学校,可以在规划上从长计议,避免教育短视;能够减少学段衔接上的困难,缩短学生转段不适应的时间;可以让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成为常态,让家校关系融洽和谐;中小学教师通过互相听课、集体教研,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体现了教育的一体化和规模集聚效应。

(二)师生合作,爱满校园

教育,短期来说,就是教师用显性的活动育人;长远来说,就是用隐性的文化育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淀学校雄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受感染、得熏陶、获发展。

1.捧着一颗爱心

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伴。在合肥实验学校,学校领导对待中层及全体教职员工体现“爱”;中层以上干部对全体同仁突出“爱”;教职员工尤其是教师对学生凸显“爱”;同学与同学之间互助表现“爱”;毕业学子回母校叙离别情,谈校园事凝结着“爱”;实验学校的办学历程是“爱”的历程,展示出良好发展趋势也是因为“爱”的力量。

2.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爱”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如何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大众化,必须有实践化的历程。教育、教学从形式上来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载体,从本质上来说,二者是统一体。在课堂教学上“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学情,体恤学生感受,赏识学生进步,解决学生困难;组织四大传统节日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将爱的因子播撒。在学校里,不同年级之间的同学,生活上互相照顾,学习上相互帮助。全体实验人既是“爱”的花团组成者、享有者,也是“爱”的果实继承者、传播者。

(三)校本课程,助推飞跃

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学校课程怎样走出扁平,走向立体?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课程可以来源于国家、社会,也可以来源于学校、教师、学生,扎根校本、立足生本,课程就在身边,资源就在手中。

学校每年开展体育节、艺术节、演讲节、创造节四个传统节日活动。近十年来,用课程建设理念打造四大传统节日,提升传统节日的课程品位,建构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四大校本课程模块,并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内涵,活跃校本课程落实形式。

(四)矢志不移,我在路上

合肥实验学校创办以来,历任校长都坚持创办之初的办学理念,坚持“基础教育一体化、全方位、未来型”的整体改革,走遵循规律的“自育自学”根本之路。“自育自学”的研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五个对话(与理论对话、与实践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工程建设、年轻教师的四个笔记(读书笔记、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反思笔记)检查、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六个一”(每天一次常规检查,每周一次常规工作量化,每月一次工作例会,每学期一次工作评比,每年一次工作研讨,每班一个特色)等均是一以贯之的实践。

何炳章先生经常教导我们:“平凡的教育岗位,只有不平凡地付出,才有可能不平凡;简单的教育问题,只有不简单地对待,才有可能不简单;一般的教育方法,只有不一般的坚持,才有可能不一般。”坚持中不乏创新,“引导自学”型改革上有创新,出现“小先生”执教;学生课外阅读上有创新,从狭义的文学阅读拓展到数学、科学等;学生个性发展个案分析上有创新,从课堂分析延伸到课外分析,从学校延展到家庭、社会;四大传统节日上有创新,活动层面拓展到课程管理层面。学生发展的空间在扩大,学生发展的时间在延长,学生发展的潜质在滋养。

“体制机制·创新”——特色发展模式,其实也就是实验学校管理者扬长体制、优化机制、强调合作、注重发展,进而更好地引导教师与学生“自育自学”终身发展的模式。

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始终求真,不断创新,因为教育教学实践是一切教育理性观点的来源和基础,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实现美好教育理想的基石,是教师专业成长舞台,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平台。

猜你喜欢
自育自学学校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12个西藏小麦自育品种(系)品质特性与藏面评分关系分析
有机启智 化学育人
学校推介
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自育能力中的作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