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培养的启示

2022-03-17 18:17袁小平廖婧楠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张謇家国视野

袁小平,廖婧楠,王 仓

(1.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2.南通大学 新时代理论武装研究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9)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作为清末状元和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张謇,在国家身处岌岌可危的时局动荡中,高举“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大旗,以退出政坛、归乡发展事业、实现地方近代化治理的魄力之举,冲破传统思想和当朝时政腐败、卖国求荣等旧局现象,其思想和行为的立足点在于他内心充满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国事、民族、民众为己任,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其留下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血脉植根于百年沃土,绵延至今,为后人久久修习和借鉴。而张謇伟大思想和实践形成的最根本动力,则来源于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张謇丰富的思想与伟大的实践,不仅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阶段,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与转变,也为当下中国教育事业体制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等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两个维度: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与价值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之影响,而在国人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就是强调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国家命运相统一,这无疑将家与国紧紧联结在一起,真正渗透了身与家、家与国本是一体的情感维系,极大地激励了每个个体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使“群体重于个人”的集体观念深入人心。“家国情怀”则是个人对家、对国家的一种独特情愫,表现出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所展现出的理想追求,体现出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密码。

“家国情怀”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个时代的内涵、精髓与品格,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新时代赋予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就是托举复兴使命,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做到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同频共振、荣辱与共。

(二)国际视野的涵义与重要性

国际视野一词来源于经济运行领域,是指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观察经济运行、市场营销,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国际视野也指国际眼光、国际意识、国际视角或全球视野,要求人们站在一定的高度,对世界发展动向具有极强的敏锐性,以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正确看待国际现象和问题的一种主观自觉和比较反思,从而形成主流的国际态度、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

从教育领域来看,高等教育正处于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洪流中,则应倒逼加快实现转型发展,将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放置于本土培养的同时,加强国际培养和世界发展,使教育方向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民族性、开放性和世界性,使塑造的人才具备较强的开放性思维、国际心态、世界竞争能力,具有能站在全球和人类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胆略和气魄。

(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互联互通

家国情怀重在塑心,国际视野重在塑形。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作为两个维度,虽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如果将两者放到教育生态系统里去分析,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辩证统一的。

从内涵角度分析,两者是延展的关系。家国情怀带有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这种情怀不是仅仅囿于“小我”或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而是在了解本国、本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同时,又放置于国际视野之中,在客观的国际环境中不断审视和修正自己的情怀。因而,国际视野超越了家国情怀,使这种独特的家国情怀得以延伸和拓展,彰显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精神。

从时代发展来看,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家国情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家国情感。在全球化时代潮流中,华夏儿女可以吸收本土以外乃至全球的“养分”来充盈自己,不断丰富和升级自己的情感,形成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更加包容的人文情怀和更加坚定的价值追求,以使国家、社会不断发展与强大,使人民处于和谐安乐的幸福生态环境中。国际视野的观照对象建立在所有民族的主流思想、本土文化和长期经验等基础之上,脱离了这个基础,也就不存在国际视野、国际态度。因此,两者是相互融合和渗透的。

从育人目标来说,两者是趋向一致的关系。家国情怀是道德情操的体现,是每个国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每个学子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愫,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对伟大民族的归属感以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这是教育的重要职责和最高目标。国际视野是时代发展的体现,其主张在本国国情基础上所赋予的开放精神、国际胸怀、全球视野,正是当今高等教育需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努力方向,培育在校莘莘学子通过日积月累,学会将知识、能力与国际接轨,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精髓实现最优的吸收与运用,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这就是家国情怀至臻境界的体现。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1]。

二、价值共识:张謇教育思想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一)张謇教育思想真谛

张謇被誉为商学两界举足轻重的巨擘,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被不同政见者所尊仰、褒奖的历史“明星”,是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领航人,被胡适誉为近代中国史上的伟大英雄,“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2]。他的伟大在于开启了风气之先,开辟了无数新路,造福了一方人民,影响了全国之发展;他的失败则是因为他的事业过于伟大,受囿于时局动荡、风云变幻,而这更彰显出其不断践行救亡图存、以天下祸福为己任的伟大理想与抱负,以及其思想的智慧、眼界的开阔、信念的坚定、毅力的顽强、爱国情怀的强烈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其实践和思想无不熔铸了他意蕴深沉的家国情怀,无不彰显出一个爱国人士的时代气息。然而,张謇的家国情怀并不封建保守、墨守成规,反而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他不仅努力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还千方百计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思想和精华,使两者比较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会通中西”的教育主张和实践,集中体现了他的大智慧、大思想、大胸怀、大气魄。这种“因救国、因危机而形成的非常宽广的胸怀和视野”[3],恰恰体现了在那个时代张謇所具有的重要精神特质。

(二)张謇教育思想内涵

“张謇教育实践及其思想的根本点在于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4]张謇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代表,是“睁眼看世界”的先觉者,是推动20世纪中国教育大变革的先锋。他不仅保持着士人的家国情怀,还跳出传统、封建思维的牢笼,主动与西方、与国际接轨,思想开阔又富有前瞻性,在当时已经具有非常独特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

1.张謇教育思想体现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张力

面对清朝政府昏庸、国势危难、民不聊生的不堪时局,张謇足迹踏遍日本和西方的实业和教育等地,之后深省得知“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5]“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而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6],继而总结归纳出“教育救国”和“父教育母实业”之主张,凝练出“开启民智、富国强民、救亡图存”的办学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以达到立国强国之效。“教育救国”思想一直扎根于张謇骨髓。张謇用世界眼光开启了国际之门,恰恰体现出其非同一般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追求。

2.张謇办学实践植入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元素

公路桥梁是我国基础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道路运行车辆的急剧增加使得人们对基础交通建设的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确保其施工过程的高效化管理势在必行。然而从管理实践来看,我国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路面沉陷、桥梁裂缝等工程损害现象广泛存在。究其原因,公路桥梁病害的发生和养护及加固过程的不规范具有直接关系。基于此,进行深层次的公路桥梁养护及加固技术应用具有以下必要:

张謇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立足国情和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基础,大胆运用西方近代教育理论和理念,兴办系列新式教育,即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为一体的完整的社会教育体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系统的办学思路、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促发当时中国教育教学的大变革、大转型。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中,他强调“夫课程之订定,既须适应世界大势之潮流,又须顾及本国之情势,而后斟酌损益,乃不凿圆而枘方”[7]383,足以体现他既立足国情又借鉴国外经验的开放视野。张謇不断探求教育价值和践履教育使命,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3.张謇素质教育秉持中西贯通理念

在创办学校后,他确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国民的素质教育。他曾多次赴西方发达国家考察,对“学而优则仕”、培养“君子”和“贤人”的传统教育观加以审视和批判,在中国教育现况的基础上,充分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的优秀成分,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民素质教育,着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张謇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1902年《师范章程改订例言》首次出现,他提出“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8]。其中,“德”意在培养道德情操和爱国精神,充分保留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优秀精神和内在价值,强调其主导地位。“智”重在广学知识,尤其是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正如他曾对两名留日学生所言:“凡观察所及,皆须识得主客。我所欲知,我所能行与不能行,我所宜否,皆主体也。取足以补我之知扩我之知者,辨别能行与不能行及适与否,皆客体也。”这表明了他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真正用意。“体”是他体察到日本国家对国民加以武备训练推动富国强兵的启发,旨在要求学生勤勉练习,强健体魄,改变国民“东亚病夫”的耻辱形象,抵御外敌。张謇主张国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其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巧妙运用的最好注脚。

4.张謇教育模式革新渗透中西交融

医校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既体现了张謇身上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又渗透着开放的因子,冲破了旧思想的藩篱,成为中西合璧的完美结合体。

教育模式上,他更多地保留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侧重学生对国学、修身、文法的学习,认为“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7]277“不德无行,为人所不齿,即社会所不容,故德行为重,而艺次之”[9]。因此,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其家国情怀的主旋律,坚不可摧、不能动摇。同时,他又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明的营养,用以滋养和强大自己。他清醒地发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即“科学为一切事业之母”“目前当现存一辅助穷弱中国工程进步之心”[7]597,继而希望学生能弘扬科学精神。中国近代早期张謇提出科教兴国思想,以改变国民信守迷信、使用落后工艺、视科技为“奇技淫巧”的愚昧无知思想,实属难能可贵。因而,他在课程上大胆引入西方先进科学文化课程,用西方现代科技思想和成果启迪和培育学生,使教育与世界科技发展脉脉相通。

学制设置上,张謇考虑到当时中国教育实际和可操作性,既保留“中体”的年限规定,又融合“西体”的合理结构,创新构建独特、连贯、体系化的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制。

在“会通中西”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张謇以严谨缜密的态度不断探求教育推行的合理性,创设了南通教育以及地方社会事业发展的全新样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切均归功于其强烈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海纳百川的国际视野。张謇以其超越时代的思想、理念和实践影响了当时的近代中国和近代南通,其思想、精神和实践绵延至今,成为后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三、靶向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在国事衰微、民族危机重重的时代背景下,张謇并没有因噎废食,而是通达世变,放眼寰球,始终秉持“教育救国”“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勇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扼住命运的咽喉,躬行实践一个爱国人士的理想抱负,开创了南通乃至国家教育办学国际化之先河,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身处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浪潮中的高校,考量如何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备的21世纪大学生、如何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文化将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精神、整体、实践和伦理上。古往今来,每个炎黄子孙受到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深刻影响,在传统思维中一直厚植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家国情怀”,情感的表现力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在时代的发展中迸发出智慧、创造力、丰富的情感和强大的生命力,以共同维护人民的安定、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应体现出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怀、担当、使命与责任。如今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家国情怀的认识和实践上是理性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发展和国家时事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因受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和全球化一些负面思潮的影响,不可否认一部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逐渐淡薄。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明确指出了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10]因此,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站在全球化时代的高度,不断赋予和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使命”,既要不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有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两者的相交融合将会使这个群体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国际,使我们的民族与国家焕发出新时代所赋予的强大生命力,将伟大中国梦变为现实。

高校不断强化和渗透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和“全球使命”的价值引导和伟大抱负,这是全球化时代之使命。一方面,高校需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的主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准则,以丰富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为教育载体和途径,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异质文化,接纳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全球文化观和多元文化观,在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形成更加吻合时代发展的内在追求和精神依托,背负国家嘱托和时代使命奋力前行。另一方面,高校需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发展环境,结合校情和学生特点,建立和打造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文化根基和校园环境。大学生体内流淌着全新时代的血液,他们是理性、从容、活跃、奔放、创新和富有时代气息的一代,为他们创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学习、交流、合作平台和发展环境,必然会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激发他们为人民、社会和国家服务的智慧、价值与情怀,彰显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

(二)量身定制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张謇教育思想能将过去、未来以及世界眼光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敏锐地捕捉到西方国家许多先进的思想、理念、技术,并大胆主张以人才开放的方式培育人才,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思想和技术,以为我所用[11]。现今高校正处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时代,更应学习和借鉴张謇的开放精神和中西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全新、开放的理念合理制定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诚然,教育的国际化不是“西方化”,不是盲目崇拜与全盘照搬,而是在保持“立足本土”的思维和张力下,加强“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效糅合。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层面,应充分尊重国情、坚守中国立场、坚持本土培养,吸收和融合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采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二是在人才培养原则制定层面,应遵照“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构建原则,结合各高校大学生发展的特点、人才成长规律,以社会发展为依据,以市场经济建设为导向,以全球化对人才需求为目标,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国际融合交流,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三是在人才培养内容层面,应将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建立在学校原有特色基础上,做到以生为本,以需为主,有选择地引入国外学校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自身的品牌和特色,既适应全球化时代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又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育人模式

在全球化的现实环境下,当今大学生不仅要有着眼于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家国情怀,更要有着眼于了解他国文化、了解世界发展的国际视野。高等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应从内涵与外延等多角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1.引入国际化课程,注重系统性与融合性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推进,很多高校引入了国际化课程,旨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助推了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高校办学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也满足了培养适应“全球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因而,在课程建设上,应体现中西兼容,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衔接、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相交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与实践探索,多开展参观、考察、实践、见习、实习、志愿服务、海外游学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考核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中西兼容的知识结构、文化自觉、民族情怀和实践能力,坚守植根中国土壤,培养国际化人才。

2.呈现多元化教学,满足不同个体需要

教学模式上,应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改革为先进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中西教学方法的融合,通过头脑风暴、分组讨论、交流答辩、模拟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教学,融入课堂,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模式中还应植入“双语”教学,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外语加强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虽已运用,但还仅仅流于形式,难见效果。这对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而言,需从政治文化素质、语言能力、教学水平、中西教学方法和文化思想的灵活糅合上多下一番工夫。

3.加强对外交流,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当前,高校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具有文化底色、家国情怀、时代意识、国际视野、教学精湛、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鼓励和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和交流,增长学识,开阔眼界,有效融合中西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服务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引进和邀请国外优秀人才来校讲学,定期开展研讨、观摩等活动,促进中外教师更好地互动学习、交流和提高,协同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4.坚持本土国情,推进学生管理国际化

学生管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育对外开放的今天,学生管理工作更应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应对新时期所赋予的各种挑战和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尽快打造一支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专职管理队伍,借助培训、海外学习、境外考察等机会,深入学习,科学研究,分析国际化环境下的学生特点、人才发展需求,掌握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因而,先培养出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备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方能培育出具有伟大民族情结、浓厚家国情怀、强烈国际意识和博大世界情怀的学生,指引他们朝着祈通中西、智慧与人格并存的方向迈进、发展。

(四)促进中西交流,实现异质文化互鉴互融

张謇在教育实践中,始终以传统的开放心态对待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古与今、中与外不同文化上,他尊重和保持异质文化的个性,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他国文化的精髓,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交流,彰显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力和生机活力。当今教育理应搭建中西合璧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以更好的姿态主动融入国际化发展的环境中。

一是推进中外合作交流项目,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平台。高校应建立全面、系统、深入的国际交流模式,促进国际项目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成长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跳出自己的“井底”,肩负国家的使命去看世界、看天下,与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汇聚,在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开阔视野,丰富学识,扩大交际面,以获得更好更快的成长,相反则会在故步自封、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中被时代淘汰。当然,在此过程中仍需渗透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让他们理解“他者”文化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化和本土情怀的守护、坚持和传承,使他们不断修身与躬行,将家国情怀转化为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前行力量,在中西合璧的发展道路上更加成熟、自信与超越,彰显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力量与风范。

二是在校园文化上创设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人,其具有渗透与传承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形成精神世界的归属感。高校通过组织跨文化联谊会、讲座、沙龙、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具备包容精神、理性思维、全球观念等特质,掌握世界人类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学会系统了解、认知和传承传统文化,理性看待、把握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在文化融合中作出正确的价值抉择和行为自觉,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

猜你喜欢
张謇家国视野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居· 视野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联墨双馨六
略谈“家国情怀”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