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春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命题,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高校学生干部尤其是班级学生干部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助手,选拔合适的同学组成班级学生干部群体是班级有序管理和运行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来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也出现了新要求,对学生干部的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也要相应调整。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青年学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其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高校学生干部选拔要重点考察五个方面的素养。
过硬的政治素养是高校学生干部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学生干部选拔的第一标准。过硬的政治素养表现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三个方面。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够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执行政策要求。
学生干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这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习和工作实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有家国情怀,积极主动了解人民,服务人民。
学生干部自身也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正直无私的人格,廉洁奉公,不徇私舞弊,不以权谋私;要有忠诚守信的品格,对集体和班级工作勤恳尽责,忠贞不二,对同学和朋友诚实守信,信守诺言;要有仁爱互助的精神,关爱和同情他人,能够积极主动帮助同学[1]。
学生干部的根本任务是学习,是钻研和探求真理。作为班级的领头羊,学生干部要保持学习的欲望、具备探索的精神和开拓创新性思维,以确保在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首先,学生干部要保持勤奋学习的欲望,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将专业知识弄懂学透,在课堂上求真知、练技能。同时,学生干部还要不断学习课外科技文化知识,学习班级服务管理知识等,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其次,学生干部要具备探索精神,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未知的领域和知识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探索科学文化知识,探索班级服务和管理规律。
最后,学生干部要创新性思维,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于班级服务和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勇于创造新思路、新办法去应对和解决,甚至对班级服务和管理中遇到的老问题,也要敢于打破原有的解决思路和办法,创造性拓展新思路,以寻求更好、更科学的解决方法。
学生干部在班级中并不是“高人一等”;同时,学生干部又有其特殊性,他们与教师联系较为紧密,容易获得教师的信任,掌握一定的班级资源和管理权力。因此,高校学生干部应将“服务他人,锻炼自己”作为自己服务班级和同学的宗旨,要具备积极的服务意识。
首先,积极服务同学的意识。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认清楚学生干部工作是服务而非管理。把工作植根于学生群体中,服务同学的时候要真心、细心、耐心,了解同学们的需要;其次,主动服务学校的意识。将学校对于针对学生的政策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学校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服务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最后,准备服务社会的意识。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学习社会急需的知识,锻炼社会急需的技能,时刻准备奉献社会。
班级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助手,是班级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力,其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保障。
班级学生干部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需要其有独当一面的勇气和意识,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作为。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政策、措施等要积极主动地去对接,弄清楚学校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政策背后的意图,然后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将学校的工作安排具体落实;二是在班级事务上,班级学生干部要能够主动去了解班级情况,积极收集、汇总班级同学诉求,针对班级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而不是等待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安排事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识别和处理信息成为学生干部的重要能力。
首先是要能够识别信息,从海量的信息中识别出有用信息、冗余信息和有害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做进一步处理,剔除冗余信息,摒弃有害信息。尤其要有辨别谣言的能力,不仅做到自己不信谣,不传谣,也要坚决与谣言做斗争,传播正能量。
其次是要能够加工信息,将学校的政策和老师的指令经过自己的理解、加工后传达给班级同学。同时要收集同学的意见,并加以总结和概括,提炼出班级同学的主要诉求。
最后是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选择合适的方式分别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将信息准确、无误地进行传达,做好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信息传递通道,在服务学校和老师的同时传达学生的合理诉求。
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应用较广的方法有任命制、选举制、推荐制和轮换制等方法,这些都是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方法,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班级学生干部是班级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团队,在这个团队内部,有其自身的层级划分和任务分工的逻辑,这是保证团队良性运转的重要保证。
在当前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实践中,有两种决定学生干部团队的常用逻辑。一是依据学生教育管理者的经验来选拔学生干部,二是借鉴类似班级的学生干部设置情况来决定另外班级学生干部安排。这两种选拔学生干部的逻辑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在特定情况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两种方法也呈现出一些不合适的地方。
其一是导致学生干部数量不合理。班委会人员较多,往往三四十人的班级,学生干部就有十多位,更有甚者班级中半数的同学都是班委。过于臃肿的学生干部机构会带来人浮于事的弊端,从而造成人越多、做事的人越少的怪局面;其二是导致学生干部设置不合理,或者是班级学生干部分工不明确,不同职务学生干部的职责有交叉,从而任务不明、责任不清,或者是学生干部分工跟不上时代步伐,如班级缺少监督委员、创新委员等[2]。
目前高校采用的任命制、选举制、推荐制和轮换制等方法,设计出的评估机制并不能科学而合理地考查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任命制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指定班级学生干部,此方式有利于辅导员或班主任选拔觉悟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团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辅导员或班主任选拔的学生干部不称职的问题,学生干部也更倾向于听从辅导员的安排;推荐制和选举制是一种相对民主的学生干部选拔方式,但是往往在实行过程中也会走样。在部分情况下,与候选人关系的好坏远近成为学生推荐和选举某人的重要因素,导致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不能客观体现其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轮换制则让每个同学轮流做班委,其本意是培养所有同学的服务意识、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同学自身可能并没有服务同学的个人意愿,从而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3]。
在当前高校应用较多的学生干部选拔方法中,多数注重选拔程序的设计和选拔结果的应用,而在选拔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监督措施,导致选拔过程的监督不到位,很难选拔出合适的人选。
选拔过程监督不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学生干部选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监督办法,也没有针对学生违反公平竞选规定的惩罚办法,学生在竞选学生干部的过程中违反公平公正规则的成本较低;二是缺乏组织性的监督主体。由于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学生干部选拔前也没有成立选拔监督机构,因而多数情况下对竞选行为的监督都是班级同学自发的行为,缺乏组织性的监督主体。个体学生作为监督主体力量较小,不具备威慑力,监督力度有限。
学生干部选拔过程完成之后,经过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任命,就成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助手,成为同学的服务者和班级事务的管理者。学生干部在班级事务中有较多的话语权,甚至掌管班费的收支。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干部进行一定的约束。但是,目前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缺乏对班级学生干部的权力约束机制,未能从制度上对选拔后的学生干部进行约束。
此外,学生干部也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以评估学生干部服务班级、服务同学的意愿强度和行为效果,为学生干部的调整做必要依据。这也需要在学生干部选拔时加以确定,从而达到选拔后的有效约束。
根据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素养和能力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班集体的具体情况,以班委会学生干部选拔为例,笔者提出了高校班级学生干部选拔的具体方案和流程。
针对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实际情况,融入新时代对高校学生干部的素养和能力要求,在确保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能够完全胜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扬民主、促进团结,设计出适用于高校学生现状的班委会选拔新机制。
在方案设计上有四点考虑:一是通过竞选的办法来发扬班级民主,班委会的产生需要经过自荐或他荐、辅导员和班主任审核以及班级大会选举等过程,班委会在本质上需要得到辅导员和全班同学的认可;二是给班长候选人一定的权限,允许班长候选人灵活选择团队成员,以便班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员,使得班委会内部更容易沟通,更加团结;三是设计一套实操性较强的标准化流程,将班委会选拔的过程用标准流程加以固定,最终形成制度性的安排,以便于推广应用[4];四是为班委会设置一定的任期,定时换届,给其他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班长和班委会任期一届为一个学年,最长不超过两届。任期届满后,班级同学对班长和班委会能否连任进行投票表决,如超过班级人数的一半赞成可以连任。
班委会选拔首先要符合“班团一体化”要求,在此前提下,将班委会干部选拔新机制的实施过程分为推荐班长提名人、班长候选人选举、模拟班委会以及班委会选举四个环节。
首先是推荐班长提名人,提名人可以自荐,也可以由班级同学联合推荐,然后辅导员和班主任审核,通过之后成为班长提名候选人。辅导员和班主任审核应重在对提名候选人政治素养及服务意识方面的考察;其次是班长候选人选举,班长提名人在班级会议上进行演讲、答辩。演讲需围绕班级建设和班级发展目标等班级事项进行。辅导员和班级同学可以根据提名人的演讲提出问题,提名人实时回答。然后选举,得票前两名的为班长候选人;第三是模拟班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班长候选人自由组织候选班委会。两个候选班委会团队各承担一个月的班级服务和管理工作,让同学在实践中考察团队的能力和素养。同时,候选班委会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班级主页等新媒体宣传自己的班委会成员和服务工作,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接受辅导员和班级同学的咨询;最后是班委会选举,班级同学根据模拟班委会情况,对两个候选班委会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投票表决[5]。获得选票超过出席班会总人数半数的候选班委会当选,当选的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
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可以对班委会进行有效的监督。班委会干部选拔新机制对班委会的监督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制度约束、辅导员对班委会的监督、班级同学对班委会的监督和班委会内部监督。
首先,在制度约束方面,班委会成立之后,应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起草班级各项管理制度,并提请班级大会通过,班级自我管理应在校规校纪和班级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其次,辅导员对班委会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在班级服务管理过程中有不公或班委成员徇私情况,辅导员就要视情况批评教育或者撤换相应人员,在情况严重时要更换班委会成员;再次,班级同学对班委会进行监督,监督班委会选举过程以及班委会成员的履职情况,如有同学认为班委会选举过程不公或者某些成员不适合担任职位,可以联名向辅导员提出改选申请;最后,班委会内部监督。班委会成员需要对班长负责,班长对班委会成员的工作作风和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如果班长认为某位成员无法胜任其职位或者工作作风存在问题,便可以向辅导员建议改选,最后提请班级大会表决。
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构,班委会在班级学生服务和管理实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肩负时代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学生干部需要具备更优的素养和更强的能力,过硬的政治素养尤其重要,这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和新时代学生干部素养和能力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吸取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选拔方法中的积极经验和合理做法,设计班委会干部竞选的方案与流程,使之更具针对性,也具有更强可操作性,形成班委会干部选拔新机制。在新机制中,通过多重监督机制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对班委会的监督与监管。
在高校中,班委会只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机构之一,此外还有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多种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相较于直接选举、辅导员(班主任)直接任命等方式,班委会干部选拔新机制更加有利于选拔出团结、有担当的学生干部团队。虽然新办法有选举过程繁杂的缺点,但是其灵活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尊重学生意见,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失为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