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李 靖
在素质教育普及的前提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根据探究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深入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前提下,人们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度显著提高,由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发展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体育意识和锻炼能力。由于长期以来学校以学习为重点,只在乎学校的升学率,并经常因为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占的比例较小,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寻求正确的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探究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内容深化改革的需要,是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在教学规律和科学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教育发展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受教育模式影响,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能够接受这种方法。在如今的体育教学内容上,体育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教学实践,体育教师主要对学生根据考试升学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盲目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没有判断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包括学校的体育设备与场地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只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教育方法是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重要的落实途径,想要达成预期的教育效益和教育目标,教师的教育方法选择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育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否有效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另外一方面,教育方法将会直接影响教学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是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体育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教育方法较为单调枯燥,导致了课堂教育效益和质量迟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体育教学目标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要求达到教学目标的体育课才成为有效的体育课。体育老师与学生之所以对初中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使体育教学目标只是成为一个流程,是因为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较低,没有严格要求体育课堂秩序,只关注学校的升学。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只要有体育课,保证学生能够有自由活动时间就可以。因此,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因为目标不明确,甚至没有制定体育教学目标,临时起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或者进行自由活动。因此,体育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教育目标是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的重要导向,将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策略,但是在现阶段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在体育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盲目性相对较强,很多教师甚至并没有设置体育教学目标,即便设置了体育教学目标所需要考量的问题仍旧不够全面,导致了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对而言较为薄弱。
体育作为教学中的一门课程,说明对学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学校设立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因为时间不充分等因素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正确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并且相比其他科目,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如果学生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多种优势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受其影响而得不到提高。
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时间是让学生放松,释放压力的一个时间。体育课外活动时间既可以用来学习课堂知识,解决遗留问题。也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有促进作用。不仅能提高学习能力,也能进行体育锻炼,使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课外时间。但是部分学校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外活动时间的重要性,从而浪费了课外活动的宝贵时间。这种无效的时间浪费导致了体育教学价值或者是学生的体育身体素质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体育运动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和帮助也相对较低,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体育因为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并且部分地方没有将体育课归在考试范围内,使体育无法得到重视。现如今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符,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师是要求不高,对体育发展意识不足,态度不够端正。甚至出现体育课由其他科目教师代上的情况,使体育课被其他科目占用的现象更严重。在这种现象影响下,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积极性,无法保证体育教学效率。
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相符合,才是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体育教学活动。对同一个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独立性较强的同学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活动,提高了自身能力;对独立性较差的同学,教师要多一点指导,共同参与。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方法实施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体育模式。例如“体育运动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游戏教育、游戏理论为基础,主张寓教于乐,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体验,主张凸显体育运动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快乐体育学习过程中有所成长发展。并且基于不同年龄层次,运动教育模式提供的体育内容也更有针对性,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欣然接受体育内容,在其中能够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因此非常适合在初中体育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课堂常规构建的重视,为确保运动体育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注重建立课堂常规。而课堂常规内容包括了解班级学生基本情况,比如男女性别比例、对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差异、是否有特殊学生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向学生介绍运动体育模式的特点,端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共同营造出适合运动体育教学的氛围。2.科学合理分组。由于运动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开展相应的体育竞赛活动,因此需要体育提前做好分组,可采用异质分组方式,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性别、性格差异等,合理分组,分组后允许学生以均衡分组为原则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后续对运动竞赛做充足的准备。3.合理控制竞赛激烈程度,体育运动教育模式设置了“赛季”“竞赛”机制,目的是激发学生运动动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运动情境实践。但仍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运动水平等,合理控制竞赛的激烈程度,以免学生在竞赛中遭受严重的运动事故伤害。
有了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方向。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决定了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合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教育理念与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将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等因素相结合,保证教学目标合理有效,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针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应充分考虑素质教育要求,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1.运动参与。该项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来,最终能够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具体目标内容可概括为:(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2.运动技能。该项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彰显了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对初中学生而言,除了要注重身体的锻炼与培养,还应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最终的体育教学目标可简单概况为:(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3.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该项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为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够与社会和谐相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体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等,教会学生一些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该教学目标可概括为:(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激励作用。体育教材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一定的联系,使体育教学与生活接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学习体育有关的技能重视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或影视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在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和综合素质的影响,让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觉得体育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的过程中来,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例如教师在针对学生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足球,利用足球进行体能练习。比如一名学生在进行俯卧撑练习时,教师可让另一名学生将足球放在该学生的踝关节和膝关节处,然后在该学生腿两侧进行连续双脚跳跃。通过利用足球强化该动作规格,避免了腹部着地现象,学生会始终保持身体平整,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同时连续跳跃也会在同一水平高度进行,提高学生跳跃高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体能训练兴趣。
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在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使素质教育理念提高。为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应注重对运动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课外时间自主运动。比如篮球投篮技巧,通过对投篮时的技巧与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便会产生兴趣,利用课外时间加以练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课外活动时间,发挥体育教学的意义,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具体实践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上文提到的体育运动教育模式,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线下的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真正在体育比赛之中进行实践。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课外活动时间的充分利用,学生的体育技能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这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以及身体素养的提升均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应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学校与教育部门应及时组织学生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与交流,提高体育考试专业知识能力水平。教师是教育内容的体现,教师应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等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产生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衣着得体,行为举止规范,张弛有度,不做有违教师形象、师德的事情。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态度上,应包含热情,并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通常比较敏感,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热情,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初中学生更加喜爱信任自己,如此一来,必然会主动配合体育教师开展各项得以工作,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初中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为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融入素质教育理念,组织体育相关的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体育教学氛围,提高综合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