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 许 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若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就要广泛涉猎,了解多个门类的知识,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门类深入学习。笔者在多年欣赏相声的过程中,发现相声这门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对于提升素养、指导教学大有裨益。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相声艺术土生土长于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雅俗共赏,深受人们喜爱,并以其特有的教育、娱乐、审美等艺术功能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多相声本身文化味就很浓,像我们熟悉的《批三国》《文章会》《对春联》《八扇屏》《打灯谜》等。还有一些相声里面蕴含着不少文化因素。例如,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先生熟悉历史掌故、社会杂学,了解民间传闻、俚俗轶事,打油诗、三句半、谐对儿、趣事、酒令、灯谜……他是样样都懂的。因此,他在表演相声中,擅长描绘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此来烘托人物和故事。刘先生有一句说相声的座右铭:“许你不演,但不许你不懂。”在此仅举一例,单口相声《连升三级》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张好古进京赶考,来到北京时,天色已晚,城门早就关了。可巧西直门进水车……一般演员说到此,这个情节就结束了。而刘宝瑞先生在表演时加入了两句话:“明清两代的皇帝是这个规矩,他在北京坐着,得喝京西玉泉山的水。他说,那地方的水好,还得喝当天的。”仅此两句话就使得这一情节有了历史文化背景。像这样具有文化意蕴的情节,在刘先生的相声里比比皆是,在其他优秀的相声段子里更是举不胜举。
相声艺术包罗万象,涵盖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门类。语文教材也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相声中吸取文化营养,提高个人的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这样,在教学中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声之所以被称为口头文学、语言艺术,就是因为看似简单的口语化的相声语言。仔细品味,会感到其语言是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完美的。
例如,《八扇屏》中逗哏演员(甲)的一段独白(相声中称为“贯口”):“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文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吴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施苦肉,献连环,借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命丧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这段话仅一百多字就浓缩了六位古代著名“小孩子”的典型事迹,且文白结合,语言简练,有详有略。
再如,《韩复榘讲演》中对韩复榘开始讲演的一段语言刻画:甲:“韩复榘往里走,一进礼堂,全体起立,韩复榘上了讲台冲大家一点头儿:‘诸位,各位,在其位。’”乙:“哪儿这么三位呀?”甲:“今天……是……什么天气?”乙:“什么天气?”甲:“今天就是讲演的天气。来宾十分的茂盛,敝人也实在是感冒!”乙:“感冒!”甲:“现在看,来的一定不少咧!看样子大概有了五分之八啦!”乙:“这是怎么个账呀?甲:“来到的不说了,没来的举手呗!”乙:“那怎么举呀?”仅仅几句话,就把一个胸无点墨、思维混乱、病句连篇的草包将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相声是一种语言和表演的艺术。有专家曾说,“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演员。”例如,“三番四抖”是相声组织包袱(笑料)的手段之一。所谓“三番”,简单来说,就是逗哏演员说三次结构相同的或者意思相近的话,然后到第四次的时候一抖,甩出的“包袱”竟是与前三次意思完全相反的内容,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可笑。也有时,相声演员前面连续说三件相似的事情,然后第四次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竟然同前三次的事情完全相反,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我们以五年级下册选编马季、郭启儒两位先生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片断作以说明。
逗哏演员(马季)在电话里让自己的未婚妻猜戏曲的剧种:马:“什么戏呀?你猜猜?”郭:“怎么又让人猜呀?”马:“嗯,京戏?不——对。”(第一番铺垫)“嗯,评戏?不——对。”(第二番铺垫)“越剧?哎!”(第三番铺垫)郭:“对了?”马:“不——对。”(抖开包袱产生笑料)
全国特特级教师支玉恒先生在一次大型会议上执教“即兴作文”(借班上课)。上课伊始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三番四抖”的技巧,既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融洽了师生感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听说我们学校的同学不怕写作文,我先测验一下,咱们先对几个句子,看看能不能对得上来。听好了:同学们好!”(第一番铺垫)生:“老师好!”师:“同学们真精神。”(第二番铺垫)生:“老师真精神。”师:“同学们真活泼。”(第三番铺垫)生:“老师真活泼。”(众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抖开包袱产生笑料)师:“我将近70 岁了,还能说活泼吗?说什么比较恰当呢?”生纷纷回答:“和蔼。”“亲切。”“慈祥。”师:“你们想,一位70 岁的老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对,是健康!重来,预备。同学们真精神。”(新一轮第一番铺垫)生:“老师真健康。”(第二番铺垫)师:“同学们请坐下。”(第三番铺垫)生:“老师请站着。”(众大笑)(学生又一次在教师的引导下抖响包袱产生笑料)
“现挂砸挂”也是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现挂”指演员在表演时根据现场的某些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演出的内容,即兴抓笑料(“砸挂”指相声演员之间互相抓笑料),它是相声演员思维敏捷的反映。例如,上世纪50年代,侯宝林与郭启儒二位艺术家,演出《婚姻与迷信》。说到旧时婚礼,姑娘出嫁到婆家,举行的仪式有“迈马鞍子”“咬口苹果”的仪式。
这时郭老先生接过来说:“那叫平平安安。”侯:“还得迈火盆,就是一个炭盆,把它点着了,旁边站个茶房,手拿一杯白酒,新娘迈的时候,茶房把酒往上一泼,乘这火苗子一起,新娘往过一迈,这叫‘火火炽炽,旺旺腾腾’。”郭:“新娘迈过门儿以后,他们家日子好过。”侯:“这多危险哪!要把衣服烧了呢!再引起火灾来……”
正说到这儿,正巧剧场外面有消防车经过,车笛连声响,顿时有许多靠近窗户的观众站起来往外看,场内乱乱哄哄。怎么办?如果等观众自然静下来,势必搁“凉”了;如果继续往下说,也不会马上使观众静下来,都要影响演出效果。侯先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不慌不忙,顺势对观众说:“这不定谁家又结婚哪!”当时观众哄堂大笑,立刻把观众的注意力又吸引到演员这里来了。
笔者认为,“现挂”这一相声演员根据现场的某些情况即兴抓笑料的做法,与课堂上教师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做法有相似之处。
有位教师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指导学生朗读:“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个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忽然有人小声哼唱:“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引来一阵笑声。这一突发事件让教师始料未及。但他马上冷静下来,灵机一动笑着说:“这首歌确实好听,可是画眉鸟会这么唱吗?”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认为,鸟儿们生活快乐,不会唱这样忧伤的歌。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这样吧,我们给榕树上的鸟儿们编首歌,来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谁开个头?”刚才轻声哼唱的学生兴奋地开了头句:“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立刻有学生接上:“榕树是我温暖的家。”紧接着又有学生脱口而出:“这里有我的兄弟姐妹。”马上有人和上一句:“我们无拘无束地幸福生活。”意外的一幕转换成了生成的情境,教师无意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成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异彩纷呈的讨论中深化了情感体验。
如果说“现挂”是一个合格相声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处理生成性问题则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学素质。
以上仅从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和相声艺术的关系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实际上很多艺术门类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都有相通之处,只要我们从“语文”的角度去欣赏艺术,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