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高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28)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人们在惧怕水、敬畏水、崇拜水、治理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深厚的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水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水是万物之源,水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文明。水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广大学者为之做出了许多研究和探索。如靳怀堾认为,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的产物[1]。史鸿文认为,中华水文化精髓的形成,来自中华水文化实践的提升和中华水文化理论的凝练,其最高追求便是人水和谐的文化理念。[2]那么,究竟何为水文化?当前学术界对于水文化的内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水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成果的总和;而狭义上的水文化就是指观念形态水文化,是人们对水事活动一种理性思考或者说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3]因此,水文化就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水实践过程中,形成与水有关的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上古洪水泛滥多见于文献记载。如最早《尚书·尧典》里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山海经·海内篇》有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从时间范围看,上古洪水的泛滥期约处于公元前2900 年至前2070 年之间,大概集中于尧舜禹时期;从空间范围看,上古洪水泛滥几乎遍及黄河淮海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多次的洪涝灾害给先民们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恐慌感。这些水患之痛在后来经过慢慢加工,就逐渐演绎成了众多神话故事,比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共工触不周、黄帝擒蚩尤等。透过这些远古的神话传说,我们可以感受到,数道洪峰,不知要夺走多少生灵。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民们在与洪水长期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一方面,万物生存离不开水,水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资;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兴修水利、迁居高地等方式,逐渐降低洪灾对人类的伤害。因而在“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下,古代先民逐渐尊水为神:风调雨顺、河川稳定,农作物丰收,那是水神对人们的庇佑;阴雨连绵、河水泛滥,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则是水神的惩罚。古人崇拜水神,其实是一种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自然崇拜,他们一方面认为江、河、湖、海、井、泉,凡水必有神。比如黄河里有河伯、湘江里有湘妃、黑龙江里有秃尾巴龙,海神家族谱系图则在《西游记》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则认为,不同地方所祭祀的水神也不同。比如,居于大江大河旁边的人多祭祀河神、江神;居于湖泽附近的人多崇拜湖神、渊神;居于海滨的人多敬拜海神;居于内陆少水地方的人干脆就祭拜泉、井和池塘。直到今天,我国仍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着对潭、渊、溪等水源进行祭祀的风俗。
伴随着人们对于水的认识越深,崇拜愈盛。[4]《道德经》第八章中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家认为,至高的品性应该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儒家同样也极为推崇水德。《孟子·尽心章句上》里有云:“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像流水一样,立志高远、胸襟开阔、循序渐进、根基稳固,这样人生才能逐步通达。同时,水具有“水滴石穿”的坚韧不屈品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这些与人的精神有高度的契合,人们在观水之时,往往不由得将自己的心愿、理想寄托于水中,因而形成了水性崇拜。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人们正是在长期的治水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富的水文化。在中国治水史上,李冰父子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先辈治水经验,花费了巨大的时间精力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他们所体现的正是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5]。古代京杭大运河历经三次大规模兴修而贯通南北,是无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不畏自然、开拓拼搏的见证。著名的三峡大坝也是时间跨度近百年,历经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努力才建成的水利工程。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中国人民正是发挥着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勤劳勇敢、踏实肯干,努力开创自己的美好生活。
老子曾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里记载:“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也曾书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水包容万物而无私心,以其奉献精神成就百事兴盛,故而有了“海纳百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的境界。中国传统水文化中的这种包容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不同学派、观点、思想能够更好地相互融合、借鉴。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中,不断开拓出中国发展的新局面。
中华民族在同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了伟大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成为民族精神的积淀与民族力量的源泉。在古代神话中,盘古身体化为江河湖海从而开辟天地之始。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腓无肱,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篇》)。被贬谪至新疆的林则徐,虽仕途不顺,但仍亲力亲为,带领新疆的百姓治理新疆的水患,兴修各种水利工程,发展当地的民生工程。他们的治水事迹体现出的正是宵衣旰食、公而忘私、造福于民族的崇高奉献精神,是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当孔子面对奔腾而去的河水作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慨时,当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发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言壮语时,当北宋大学士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伤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们在面对千万年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时,对于人生苦短和时光飞逝的感慨。人们只有像流水一样每天勤奋作为,锐意进取,这样短暂的人生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股涓涓细流,成为永恒。
中国传统水文化资源除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外,还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等。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水文化遗产是发展现代水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托,水利行业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来大力发展水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传统水文化遗产既是自然生态资源,又是人文生态资源。因此,我们务必要在继承传统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综合发掘其现当代价值,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水文化精髓。
中华传统水文化精髓虽然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但面对当下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努力发掘其现当代价值,从而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譬如,晋宋间名士袁山松的《宜都记》中提及“山水有灵”,是对水的自然生命的人格化表述。这一观点是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移情于水,主张人水一体与人水和谐的具体表现,但同时,这也明显是一种泛灵论的观念。如果我们现在还是以这种泛灵论观念来看待人水关系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应以高科技、数字化的视野来看待人水和谐这一水文化精髓的创新发展。因此,我们应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从而能赋予中国传统水文化精髓以新的内涵。
倡导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理念,人水和谐便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人水和谐就是要求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作为自然环境的水之间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其重点是保持人与水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状态,从而能最终能促进人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人们处理好生态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提倡人水和谐理念,通过弘扬传统水文化精神,加强现当代水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水文化活动,提高全民认知,树立科学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从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通过全民教育的方式提高社会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水文化精髓的认知与体会,培养其文化自觉,增强其文化自信。一方面,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开展传统水文化专题研究,主要包括时代水文化、流域水文化、区域水文化、民族水文化、水文化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水文化理论研究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应将传统水文化精神融入水利人才培养中,切实增强其价值判断力与思想凝聚力,不断推动我国水利事业朝着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传统水文化中坚韧、实干、包容、奉献、进取的精神品质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水文化题材和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中国传统水文化真正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总之,中国传统水文化中蕴含的实干精神、包容精神、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与时俱进,研究和传承其文化精髓,使之继续发挥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