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养生哲学思想研究

2022-03-17 14:36常会营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春秋繁露养气董仲舒

常会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 100732)

中国古代的养生哲学,非常讲究饮食有节,作息规律,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动静适当,心理平和。《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好的生活习惯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在合适的范围内去生活,调整饮食,均衡营养,作息有一定规律,劳逸结合,这样可以健康长寿。反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过度饮酒、房事不节、不知饥饱、不重养神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则导致未老先衰、疾病自来。中医认为锻炼形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1]。中医养生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三大原则为“顺应自然”“形神共调”和“治未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伦理思想昭示[2]。

《史记·儒林列传》曰:“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论衡·超奇》曰:“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张岱年先生认为:“董仲舒是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汉书》云:‘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可以说他是汉代儒者的领袖。他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尤其深远。”[3]1业师周桂钿先生亦将董仲舒与孔子、朱熹并列为中国历史上对全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思想家[3]5。董仲舒作为汉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大一统、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对于汉王朝乃至以后历代政治思想统一、社会安定做出了很大历史贡献。

董仲舒历史贡献不仅限于此,其代表作《春秋繁露》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在个人养生方面亦有光辉卓越之思想。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篇,董仲舒从个人循天道养生的角度,提出了“人其天之继欤”的著名思想,其中所阐发的“中和养生”思想,尤其发人深省。笔者试从“循天之道,以养其身”“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人其天之继欤”几个方面,对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养生哲学思想进行论述,以资今鉴。

一、循天之道,以养其身

根据《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天有两和以成二中,岁立其中,用之无穷。是北方之中用合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合阳,而养始美于上。其动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然则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成南方之所养长。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养长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诗云:“不刚不柔,布政优优。”此非中和之谓与?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董仲舒认为,人因循上天之道,以便存养其身体,这就是道。这也是从天人关系角度而言的,更直接从人之养生方面切入。天两次和气以成就中春、中秋,每年立于其中,有无穷用处。因此北方之中用来合阴气,而万物开始萌动于地下;南方之中用来合阳气,存养开始醇美于地上。萌动于地下的,如果不得到东方之和气,就不能生长,这就是中春。存养于地上的,如果不能得到西方之和气,也不能收成,这就是中秋。那么天地美好丑恶,在两和气之处,中春中秋万物来归因而成就其所为。所以东方生长而西方收成,东方和气化生北方所起始,西方和气成就南方之所存养成长。起始如果不达到和气就不能生长,存养成长不达到和气就不能有所收成。成于和气,生长必定是和;始于中,止必定是中。

如赵若琳等所言:“人与自然相处中,要‘顺应四时,因时制宜’不悖时序,顺应、掌握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并积极应对;要‘顺应地理、因地制宜’,不越习俗,根据地域差异,调整生活方式,注意起居环境,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医健康伦理提出要‘顺应四时,因时制宜’不悖时序,其内涵不仅是被动地适应自然、‘顺应四时’,而且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发挥主观积极能动性‘法于四时,因时制宜’。中医养生提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意在把握四季气候变化规律,顺应四季的寒暑交替,才能‘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避免四季气候变化给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除了适应自然和趋利避害,中医养生还建议要利用四季规律养生,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利用自然界本来就充足的阳气来培养阳气或治疗阳虚性疾病;秋冬利用自然界本来就充足的阴气来培养阴气或治疗阴虚性疾病。”[1]

“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也就是说,中,是天地始终必须所立足的;和,是天地之所生长和成就的。德行没有比和更大的,而道则没有比中更正的。中,是天地美好通达之理,是圣人所保持守护的。就像《诗》所云:“不刚不柔,布政优优。”这难道不是中和之称谓吗?所以能以“中和”治理天下的,其德行大盛;能以中和养身的,其寿命极长。子思《中庸》亦曾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董仲舒此处的思想与子思《中庸》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接着,董仲舒结合天地、阴阳、君子仁人及万物运行之道,对中和思想进行了深入阐发:

天地之经,至东方之中而所生大养,至西方之中而所养大成,一岁四起业,而必于中。中之所为,而必就于和,故曰和其要也。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而所为不失。是故阳之行,始于北方之中,而止于南方之中;阴之行,始于南方之中,而止于北方之中。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始起皆必于中。中者,天地之太极也,日月之所至而却也,长短之隆,不得过中,天地之制也。兼和与不和,中与不中,而时用之,尽以为功。是故时无不时者,天地之道也。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者也。”谓行必终礼,而心自喜,常以阳得生其意也。公孙之养气曰:“里藏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热胜则气耗,寒胜则气滞,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夫中和之不可不反如此。故君子道至,气则华而上。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何为而气不随也。是以天下之道者,皆言内心其本也。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鹤之所以寿者,无宛气于中,是故食冰。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天气常下施于地,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天之气常动而不滞,是故道者亦不宛气。苟不治,虽满不虚。是故君子养而和之,节而法之,去其群泰,取其众和。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圣人弗为,适中而已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董仲舒认为,天地之运行,至东方之中(中春)而所生物受到大的滋养,至西方之中(中秋)而所滋养的生物得以很大的收成。一年四季,必立于中。而中之所作为,必须靠和来实现,所以说和是中的枢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而所为不失”。和,是天地之正气,阴阳之平衡,其气势最良好,万物因此而生长。如果选择了和,那就是大得天地之奉养。天地之道,虽然有不和的,必然还是要归到和上来,那么其所作为便有功绩;虽然有不中的,必须止于中,而其所作为才不会有过失。

“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由此出发,顺应天之道,节制是天之制度,阳是天之宽裕,阴是天之急迫,中是天之发用,和是天之大功。那么举天地之道,而醇美于和气,所以万物生长,皆是贵重中和之气而迎接存养。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者也。”是说所行必终于礼,而心自然喜悦,经常以阳气得生其心意。董仲舒又根据公孙之养气之说“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指出君子无论喜怒忧惧,都必须返回到中,从而达到和、正、意、精的良好养生效果。《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如李富强所言:“董仲舒认为,人在生活中应该保持和气,不可过怒、过喜,二者都会使气偏离常态,喜怒应该适中,这种观点无疑也是符合现代人的养生标准。注重养气,才是养生的基础,所谓‘凡养生者,莫精于气’。”①李富强《从〈春秋繁露〉看董仲舒的和合思想》,参见《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国际和合文化大会论文集》,2010年11月13日。

董仲舒认为,君子达到道,气则升华而上。凡气是跟从心的。心,是气之君主,做什么气都会跟随。所以天下之道,皆言内心是根本。所以仁人之所以多寿,外面无贪欲而内心清净,心地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美好之物以养其身体,因此他寿长而能平治天下。《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仙鹤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无郁结之气于身体中,因此所食之物不凝滞。猿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喜欢引导其末气,所以其气能发越。天气常往下施之于地,所以道也是引气于足;天之气常动而不凝滞,因此道也是不郁结其气。如李富强所言:“照董仲舒看来,万物要长寿,必须使气顺畅,流动不断,不可停滞。天人同类,天与头相对,地与足相应,道者引气于足,才不致使气郁滞,从而不偏离于中和,以达到养生长寿的作用。”①李富强《从〈春秋繁露〉看董仲舒的和合思想》,参见《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国际和合文化大会论文集》,2010年11月13日。如果不善治气,虽看似很满也必然会发虚。因此君子存养而调和,节制而取法,去除其太劳、太佚、太实、太虚,取其众多和气。高台多阳气,广室多阴气,是远天地之和气,所以圣人不为,高低大小适中就可以了。

二、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

董仲舒从人民皆知爱衣食而不爱天生之气的角度,论述了养气的重要性:

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天气之于人,重于衣食。衣食尽,尚犹有闲,气尽而立终。故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久矣。故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此言神无离形,则气多内充,而忍饥寒也。和乐者,生之外泰也;精神者,生之内充也。外泰不若内充,而况外伤乎?忿恤忧恨者,生之伤也;和说劝善者,生之养也。君子慎小物而无大败也。行中正,声向荣,气意和平,居处虞乐,可谓养生矣。凡养生者,莫精于气。是故春袭葛,夏居密阴,秋避杀风,冬避重漯,就其和也。衣欲常漂,食欲常饥。体欲常劳,而无长佚,居多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董仲舒认为,人民都知道爱他们的衣食,却不知道爱其天生之气。天生之气对于人而言,要重于衣食。衣食没有了,还会有一段时间才完结,而气没了马上就完了。“故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久矣。故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所以养生之最重大的,乃是爱惜天生之气。气是从精神而生成的,精神是从心意而生出的。心所到的地方就是意,心意劳烦那么精神就多困扰,精神多困扰,气就会减少,气减少了就很难长久。所以君子防止欲望停止罪恶(应是念头)以平和其心意,平和心意以便安静精神,安静精神以养气。气多便会身得疗治,那么养身之最大最重要的就获得了。董仲舒此处从意、神、气三者密切关系出发,对于其“养气说”进行了很好的阐发。如李富强所言:“董仲舒认为人的思想活动会通过精神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人们应该清心寡欲,减少做坏事的念头,以此得以使自己的心境平息,减少杂念,精神也就可以得到安静。而精积于身,才可使气充足而且顺畅,这样才能长寿。”②同上。

董仲舒根据道士所言,指出精神不要离形,那么气就多内充,而能忍饥寒。今之学者言:“以‘节制’为指导的饮食伦理建议提醒和引导我们避免贪食,学会控制饮食欲望。这一点在中国传统中也有‘节俭’的优良传统。”[4]董仲舒此处所言的精神不要离形而气多内充,更多是一种修炼状态下人的衣食欲望的自然降低,与传统至今的节制饮食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和乐,是生命的外在安泰;精神,是生命的内在充实。外在安泰不若内在充实,何况外在伤害?李若琳等从中医健康养生的角度予以阐发:“中医认为人要获得健康,不仅要与自然界和谐一体,而且还要‘形神共调’,体现了精神和身体的统一整体观。《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在形神关系中,‘神’起主导作用,‘神明则形安’,故中医养生中强调形神共养,养神为先。”[1]

忿恤忧恨,是生命之伤害;和悦劝善,是生命之存养。君子谨慎小的事物就没有大的失败。“行中正,声向荣,气意和平,居处虞乐,可谓养生矣”。如李若琳等所言:“如何通过‘养神’来获得健康,中医养生吸取了儒家的思想,提倡‘德宽养心’,提示要注意两个方面的修行,一是道德修养方面,一是心态管理方面。其健康伦理理念昭示人与人交往中需要:‘以德养生,德全不危’,意在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维护道德健康,树立‘以德养生’的健康伦理观;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重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纯正心态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调节。”[1]这里其实有了儒道互补的意味了。道家之修炼身心气意养生,离不开儒家德行之持守;儒家德行之持守,亦离不开道家之修炼身心气意养生。如果说道家之修炼身心气意,养生葆真,追求长生久视,非常重要,那么儒家之重视中正贵德,讲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义以制利,义利统一等,也是极重要的养生方式。

凡是养生,没有比气更为精华的。因此春居于葛笼,夏居于荫凉,秋避肃杀之风,冬避潮湿,靠近和气。衣服希望常漂洗,食欲常保持适度饥饿。身体欲常劳作,而无长时间安佚。即便从今日养生学角度来看,这些观点依然有相当的科学性。

三、人其天之继欤

最后,董仲舒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养生之道进行了理论概括:

是故男女体其盛,臭味取其胜,居处就其和,劳佚居其中,寒暖无失适,饥饱无过平,欲恶度理,动静顺性,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此中和常在乎其身,谓之得天地泰。得天地泰者,其寿引而长;不得天地泰者,其寿伤而短。短长之质,人之所由受于天也。是故寿有短长,养有得失,及至其末之,大卒而必雠,于此莫之得离,故寿之为言犹雠也。天下之人虽众,不得不各雠其所生,而寿夭于其所自行。自行可久之道者,其寿雠于久;自行不可久之道者,其寿亦雠于不久。久与不久之情,各雠其生平之所行,今如后至,不可得胜,故曰:寿者,雠也。然则人之所自行,乃与寿夭相益损也。其自行佚而寿长者,命益之也;其自行端而寿短者,命损之也。以天命之所损益,疑人之所得失,此大惑也。是故天长之而人伤之者,其长损;天短之而人养之者,其短益。夫损益者皆人,人其天之继欤?出其质而人弗继,岂独立哉!(《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董仲舒认为,男女应该体其盛年,味道应该根据其时令,居处应该靠近和气,劳逸适中,寒暖要适度,饥饱要平衡,喜欢和厌恶要根据正理,动静要顺从其本性,喜怒要止于中不过分,忧惧必须返回到中正,中和之气常存在身上,就是所谓得天地泰。得天地泰的,其寿命便会延长;不得天地泰的,其寿命就会受伤害而短命。短长之本质,是人受命于天。所以寿命有短长,养生有得失,说到最后,大率是得以酬报。于此没有得以离开,所以寿命也叫作酬。天下之人虽多,不得不各酬报其生养,而寿夭便在其间自然运行。自然运行可长久合道,其寿命就酬劳长久;自然运行不能长久合道的,其寿命便酬报其不长久。长久与不长久之情状,各自酬报其生平之行为。所以说:“寿者,雠也。”寿,就是酬报。那么人之自然行为,乃是与寿夭相互损益。那些自然行安逸而寿命长久的,是命增加的。那些自行端正而寿命短的,是命减损的。以天命所损益,而怀疑人之得失的,这就是大疑惑了。所以天使得其长寿而人自己伤害的,其长寿便要减损;天使其寿命短而人自己又养生的,其寿命便会增加。

“夫损益者皆人,人其天之继欤?”其损益皆在于人,所以说大概人是天之继承者吧?天地显示出其本质,而人不能接续继承,岂不是欲独自立于天地之间!董仲舒认为,人不能继承天之所命,这是要不得的,对于养生而言,亦是有害的。

早在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就分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道德健康属于健康中的高层次范围。中国乃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道德的修养,并且认为道德修养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中医养生要求“以德养生”,《黄帝内经·太素》曰:“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让脏腑保持一种阴阳平衡的协调状态,才能气血和顺,颐养天年[1]。董仲舒从个人循天道养生的角度,提出了“人其天之继欤”的著名思想,而其中所阐发的“中和养生”思想,更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他指出,人因循上天之道,以便存养其身体,这就是道。“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董仲舒根据公孙之养气之说“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指出君子无论喜怒忧惧,都必须返回到中,从而达到和、正、意、精的良好养生效果。董仲舒还从意、神、气三者密切关系出发,对于其“养气说”进行了很好地阐发。他又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养生之道进行了充分理论概括。这些光辉卓越的养生哲学思想值得今人好好吸收借鉴。

猜你喜欢
春秋繁露养气董仲舒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论《春秋繁露》中的“利”观念
《春秋繁露》与董仲舒的儒学政治思想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试探《春秋繁露》的郊祀论
牟宗三论德治及其不足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