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
——“恶的对治与善的呵护”

2022-09-28 02:46:20单珂瑶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四德性恶人性论

单珂瑶

(武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2021年12月7日,第四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主题为“恶的对治与善的呵护”,主讲嘉宾为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与谈人有湖南大学花威副教授、贵州大学张明副教授、武汉大学王林伟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科政老师、北京邮电大学邱楚媛老师。本次工作坊由张昭炜教授召集主持,武汉大学研究生朱智通、韩文菁、肖宴红等共同参与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在会议主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简称《缄默》)的思想展开了讨论。会议内容分为三部分:儒家人性论发展史、善的呵护与恶的对治、缄默维度对元善的启发。

梁涛指出,儒家人性论发展史包括先秦、汉唐、宋明三个阶段。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尚未提及人性善恶问题;后出现人性论的分化,一般认为孟子持性善论,荀子持性恶论。汉唐时期的人性论有统合孟荀的倾向,如董仲舒与韩愈的“性三品”、扬雄的“善恶混”。宋明理学家倾向于二元人性论,将孟子性善论提到天地之性的高度,而将荀子性恶论降为气质之性的范畴,这受到佛教如来藏思想的影响。梁涛认为,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分别是“以善为性”论和“性恶心善”论,两者共通之处在于揭示了性善恶本质上是人基于意志自由做出的选择,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的人性论集中体现于《公孙丑上》和《告子上》中,这两篇对于四端和四德的论述存在分歧。《公孙丑上》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四德之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告子上》将四端与四德等同,为先天固有。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体用一贯的关系,前者侧重于用,后者侧重于体。当说性用时,四端可以成长为四德,这就是“扩而充之”的修养功夫;当说性体时,人人皆有四德,也就有着向善的潜力,关键在于是否选择以善为性。孟子亦言“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等是人之本性,但君子不以其为性,而是以善为性。花威与李科政都提到性善与自由的关系,花威结合奥古斯丁的观点谈到,在西方宗教中,神的恩典与人的意志相互作用,从而使人弃恶向善。在这一过程中,人需要持续警醒,从知善知恶到为善去恶,这实则也是对修养功夫的考验,但与中国哲学中以自身道德体认来确保善之选择的思想存在显著区别。李科政则指出,康德从道德自律的角度出发讨论人性,他用原初享赋之善对治根本恶的思想与缄默维度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梁涛认为,荀子说“性恶善伪”,亦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伪”代表心的思虑活动,善之动力蕴含其中,当以郭店竹简上“为”下“心”之“伪”理解荀子之“伪”。邱楚媛认为,梁涛将荀子性恶说中的善之动力提炼出来,将其与孟子性善说沟通,提示出意志自由的选择,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见。

如何对治恶、扩充善也是缄默维度思考的重要问题。邱楚媛指出,《荀子·解蔽》提到的“道心”与《管子》的本体之心都和缄默维度有着深层关联。王林伟结合现象学谈到,缄默维度的修养能够帮助人们见性、见道,虽然解蔽和遮蔽讨论的问题并非以缄默为主,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打开了通往缄默维度的道路。胡塞尔的先验还原是要将先验意识从自然领域中揭示出来,在先验维度打开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海德格尔在继承胡塞尔的基础上提出遮蔽与解蔽,主张将成型的解释还原为原初洞见,当进行解构时,建构的维度也同时敞开,即真理在解蔽自身的同时又遮蔽了自身。两者的思想与《缄默》所说的“透关”类似,对于透关功夫本身来说,时时都是活子时;在透关之前,透关与不透关的状态相辅相成。海德格尔提出遮蔽与解蔽的双重运作,可以与道家的有无相生、儒家的显隐一致相贯通。

最后,张昭炜对主讲嘉宾和与谈人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指出:性恶与潜意识、幽暗意识有关,如同阳明的“病根喻”;性善指向元善,蕴含着灵觉生机,如同阳明的“钟声喻”;为善去恶关键在于发动元善、去除隐恶。元善一旦激发则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推动天机盎然流行。通过默识的功夫剥恶复善、即剥即复、剥尽复来,可以启发元善,表现为生生之善,这或许可以为儒家人性论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猜你喜欢
四德性恶人性论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孔学堂(2021年4期)2021-12-31 23:12:57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博览群书(2020年11期)2020-12-03 13:58:49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四德
读者(2018年18期)2018-08-31 05:40:02
四德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22
传播文明正能量树立善行义举“四德”榜
下一代英才(2014年5期)2014-08-16 03:25:17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